春風十萬散榆錢兒,雄安的春天來了

春風十萬散榆錢兒,雄安的春天來了

榆樹是知春比較早的,還是很冷的冬季時便已是在孕育著春色了。起初只是那榆樹枝上漸漸攏起的榆蕾豆,接著就是與時俱進般的慢慢膨大。而今,在這暖暖的春風吹拂下,更是在紅蕾衣下露出了嫩綠,馬上就要開出榆錢花來啦!

春風十萬散榆錢兒,雄安的春天來了

我的舌頭不禁舔了舔嘴唇,似乎又嚐到了那淡淡的香香甜甜的榆錢味了。嘩啦啦的兒時摘榆錢吃榆錢的影像擺滿了回憶的空間。

農村的孩子皮實而麻利,幾乎個個都是爬樹的能手,爭先恐後的爬到樹上去摘榆錢。撿那最為濃密且肥嫩的榆錢,先擼一把塞進嘴,欻欻的嚼著,頓時齒頰留香,清甜滿口,好不愜意。我們這些能上樹的,肯定是要先吃上這頭一口的了,不然豈不是對不起這爬樹所費的力氣。也就剛吃了一口,下面的人卻是早已在催促中了,只因不會上樹而只能在樹下急著大聲叫著也先給他吃上一口。

春風十萬散榆錢兒,雄安的春天來了

吃得幾口之後,還不忘要摘一些拿回家去做食品吃的。這時要麼是自帶個兜袋什麼的,擼取裝滿,或是大枝大枝的劈下,由下面的人來摘檢入兜。直到都認為可以收工才下得樹來,分裝了榆錢各自回家了。

春風十萬散榆錢兒,雄安的春天來了

榆錢的吃法是有很多種的,可鮮、可蒸、可餡,亦或粥湯等。然而我們本地的大多吃法都是用來做糊餅或是貼餅子用,只有少時才會用它來熬湯及熬小米榆錢粥等。可不管是哪種做法,那清香甜潤的味卻道都會讓你的記憶裡縈繞著它的樣子。想當年的榆錢呀,它不單單只是一種時令美食,更是那時緩解青黃不接時的裹腹及時雨呢!

春風十萬散榆錢兒,雄安的春天來了

榆錢不僅能吃,而且還有很多很好的藥用價值,是一種極好的食療食品。它具有清熱安神、降火、安眠等功效,還有殺蟲消腫、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古往今來,就有不少文人雅士們留下了讚美榆錢的詞句。

如唐·施肩吾的《戲詠榆莢》:

“風吹榆錢落如雨,繞林繞屋來不住。知爾不堪還酒家,漫教夷甫無行處。”

描繪了風吹榆錢滿地春的盛景。再如大文豪蘇軾的《榆》:

“我行汴堤上,厭見榆陰綠。千株不盈畝,斬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復見此木。”
春風十萬散榆錢兒,雄安的春天來了

再如歐陽修吃罷榆錢粥,回味無窮之際留下的“杯盤粉粥春光冷,池館榆錢夜雨新”的佳句。真給人一種立即身入其境,口頰生津之感呀!

春風十萬散榆錢兒,雄安的春天來了

榆樹全身都是寶,記憶中不單單是這榆錢鮮嫩可口,那榆皮粉好像也是救人無數呀!難怪古籍《爾雅》記載,‘’榆皮(榆白枌)荒歲農人食之以當糧,不損人‘’呀。

春天裡的榆錢呀,那些古老的榆樹啊,別說有這麼多的優美文詞及古籍記載,就是那塞滿整個童年的甜美記憶,也是讓我時時回味著它容顏與美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