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波動,為何購房者很難察覺


樓市波動,為何購房者很難察覺

當下的房價一直是大部分購房者所關注的問題,對於房價的起伏購房者也是多方關注,當然在房價快速上漲時期,購房者都能察覺房價的波動,但是在樓市穩定甚至是下滑的時期,為何很難感覺到房價的下跌,諸如現在市場上討論的樓市小陽春,房企銷量增加等等,那麼在這之前的降溫為何很難感覺到?

首先,從數據和傳播的角度來講,大部分的數據都是以平均數據呈現,而對於購房者來講,往往關注的僅僅是個別項目,而這平均的樓市就會有不同地區的項目,購房者自然是選擇位置相對較好的項目,這些房子保值和升值的也潛力也很大,因此往往下跌的不是這些項目。另外,在傳播上,一些企業往往會斷章取義,通過階段性的數據表現來判斷整個市場,購房者自然難以分辨。

其次,房企真的是降價了,只不過整個的購房成本並沒有增加多少,比如打著9折賣房的幌子,但是一旦購房卻往往被告知這類房子已經銷售一空,比如雖然價格有所優惠,但是附加的成本開始增加,無論是精裝成本還是高額的物業費用,亦或者是產品面積的增加,都會讓整體購房成本增加,但是在房價宣傳時,往往是降價的信息。

第三,房價下降的幅度有限,購房者很難察覺到,從現在的樓市數據來看,月度房價的漲幅基本上都被控制在一個百分點之內,也就是說一萬的房價,一個月的漲幅也僅僅是100元左右,對於購房者來講,房價自然是沒有變動,但是在宣傳時,往往會提到降幅多少,而這也是為何市場上出現降價的聲音,但是購房者卻很難感覺到。

第四,降價的區域和你買房的區域是有差別的,目前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分化已經越來越明顯,從一二線的下滑三四線的上漲到一二線上漲三四線下滑,這種趨勢也將越來越明顯,而購房者面對這種趨勢則更加難以判斷。尤其是樓市本身浮動並不是很大,但是宣傳卻誇大的時期,購房者往往很難察覺房價的波動。

對於購房者來講,市場上的平均數據也好,各種信息也罷,都不如自己實地去看看房子賣多少,另外也要計算整體的購房成本,畢竟當下的房子已經不僅僅是房價那麼簡單,不然即使是樓市有波動,購房者也很難察覺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