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我的內心期盼著像小鳥一樣的飛翔,

面對冰冷的霧霾,

嚮往著散發泥土氣息的田園自然風光。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初食追尋浩浩長江,在荊楚大地九曲迴腸,探索孕育了江漢平原的一顆璀璨明珠——荊州。

荊州,古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素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的美譽,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自古以來,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演繹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成就了荊州不同尋常的美。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古色古香,小城歲月靜好

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古城牆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張居正故居——張居正,生於江陵縣。張居正故居位於荊州碑苑景區內,緊靠東門賓陽樓景區,重建的張居正故居將以他生前居住的老屋為原型,屬於明清時期四合院、小花園風格,突出反映故居原有的歷史風貌和人文環境,還原歷史建築景觀,展示張居正生平史蹟文化。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章華寺——位於湖北省沙市太師淵,為荊楚名剎,同漢陽歸元寺、當陽玉泉寺並列為湖北三大叢林,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魅力名城,細說荊楚文化

荊州花鼓戲——湖北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1981年改稱荊州花鼓戲,形成於清道光年間,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曆史。鬧年的花鼓、採蓮船、蓮花落、敲碟子等民間歌舞與“一人唱,眾人和”的薅草歌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漁鼓、道情等民間說唱,共同構成了荊州花鼓戲的源頭。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荊州關帝廟會——正月和農曆五月十三(關公磨刀日),荊州關帝廟會舉行大型廟會,屆時,人們在這裡玩龍燈,劃採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荊河戲——起源於明初永樂年間,因流傳於長江荊河段而得名。永樂二年(1404年),沙市已有荊河戲演出,時稱“楚調”。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公安說鼓子——亦叫公安說鼓子。以說為主,說中帶唱。採用鼓和嗩吶配合伴奏,鄉土氣息濃郁,極富表現力,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和藝術特色;公安說鼓這一文藝形式形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因而具有民俗學價值。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龍舟節——荊州是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尋味荊州,煙火人情皆妙哉

細數美食,總類繁多,色香味俱全。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地標特產走出國門。

1.石首尖椒出口香港、新加坡、印尼和泰國等地,甚至遠銷南歐的羅馬尼亞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2.洪湖大閘蟹已入列“中國名蟹” 暢銷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3.荊州的肉製品、蜂蜜、調味品、沙灘毛毯在非洲潛力無窮。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尋味湖北荊州,帶不走的從來都是荊楚兒女的驕傲!

我就在這裡

靜靜為你守候

無論你是悲是喜

始終如一等待

遠離城市的喧囂

期待你的歸來

願為你洗去滿心的憂傷,給你一個嶄新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