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採石風景名勝區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採石磯,又名牛渚磯,居我國著名的“長江三磯”之首。它東起鎖溪河,西達大江,界定面積約80公頃,是一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天然公園。絕壁臨江,水湍石奇,歷來又以其山水之險、風物之秀獨領-,被譽為“天下第一磯”。“採石山水甲江南”,李白曾多次登臨吟詠,留下了許多不朽篇章,最終長眠於附近的青山。唐代元和年間,這裡就建起了太白樓。登樓遠眺,千里長江,盡收眼底,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稱。千百年來,有許多文人墨客來此憑弔,尋幽探勝。文才風流,至今不絕。採石磯扼守長江天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發生在這裡的著名戰爭二十餘次。採石磯還是我國早期的佛教勝地之一,廣濟寺始建於東漢,為江南名剎。

如今,採石磯擁有全國最大的李白紀念館,有馳譽江南的三元洞,氣勢雄偉的三臺閣,引人入勝的萬竹塢,有“當代草聖”林散之藝術館,以及一些新開發的景點,如:沿江棧道等,還有一些待開發的景點,如:金牛洞、延園等。遊人可泛舟於江上,賞“風荷疏影”;或策杖於古棧道,尋“大腳印”;戀“古剎禪林”,聆聽晨鐘暮鼓;或登上三臺閣,瞰山種秀色,眺“天門曉日”,嘆“大江東去”。如入世外桃源,流連忘返。採石磯是中外賓朋遊覽、觀光、休憩的絕佳場所。

採石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的核心景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里處的長江東岸,南接著名米鄉蕪湖,北連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平生涉歷山川,跡遍天下,惟百年不忘採石。曾多次登臨吟詠,在這裡寫下了《橫江詞》、《牛渚磯》、《望天門山》、《夜泊牛渚懷古》等膾炙人口的詩篇50餘首。民間還廣為流傳他身披宮錦袍、泛舟賞月、跳江捉月、騎鯨昇天的神話故事。

採石磯原名牛渚磯,自古以來不僅以風物之秀著稱,還以其扼守長江天險向為兵家所重,成為鎖鑰東南,江山易主的必爭之地。山以詩秀,水以詩麗,物以詩華,景以詩名。繼李白之後,歷代名人雅士300餘人來採石磯憑弔詩仙,尋幽探勝,文采風流,至今不絕。

“鳳台東出無多地,牛渚南來第一磯”自東漢以來,歷代發生在這的戰爭20餘次。其中虞允文抗金兵、朱元璋佔太平、太平天國守天京……多少英雄為其折腰,多少雅士為其謳歌,刀光劍影屢屢,亭臺樓閣重重。歷代戰爭留下的累累傷痕,妝點著今日關山,因此留下名勝古蹟比比皆是:聯壁臺、李白衣冠冢、大腳印、赤烏井、伯牙臺、然犀亭、峨眉亭、江山好處亭、懷謝亭、待歸亭等,給採石磯增添了壯美的色彩,優美的傳奇。

採石磯還是我國早期的佛教勝地之一。山上的廣濟寺始建於三國孫吳赤烏年間,自古即是江南名剎。千百年來晨鐘暮鼓,香菸嫋嫋,佛事頻繁,給採石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採石磯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和集秀、奇、險、文於一身的獨特風貌作為一種得天獨厚的旅遊文化資源,在中華大地是不多見的。對此天然勝境,一位名人曾發出感嘆:“國中園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絕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園者,獨採石磯矣!”

1987年採石磯被批准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被評為國家AAAA旅遊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致力於風景區的保護和相關設施的建設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注入活力,先後投資億萬元,硬化景區通道,恢復文物古建美化優化環境,改善旅遊設施,使採石磯風景名勝區新老景點煥發出勃勃生機。

和縣香泉旅遊區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香泉旅遊區位於和縣香泉鎮,旅遊資源稟賦優越,以香泉溫泉為核心資源,同時擁有“六山、兩水、一古鎮資源”,不僅山水資源景觀質量極高,文化底蘊也很深厚,是一個集溫泉養生文化、昭明文化、名人古蹟文化、方誌文化、宗教文化、老街文化、地域文化、紅色文化、鄉村文化和美食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香泉溫泉度假村曾榮膺2012年度“中國最具養生價值溫泉”,是一處集養生保健、餐飲、會議、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中華養心谷擁有享有“天下第一湯”美譽的千年溫泉,現為國家四星級旅遊度假酒店,並被納入世博會安徽省“養生度假溫馨之旅”精品線路。香泉鎮“太子湯的傳說”被列為和縣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香泉旅遊區各個景點發展勢頭良好,旅遊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已建設形成太子湯溫泉度假區(溫泉、昭明書院、昭明塔)、香泉湖、桃花島、觀音山(觀音寺、觀音洞)等骨幹景點。

德化堂中國古床博物館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德化堂中國古床博物館成立於2011年5月,2012年擴建改陳。目前新館近鄰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煙墩山遺址公園的歷史文脈,實現了文化的聚集效應,為馬鞍山旅遊觀光增添新的亮點。新館於2012年10月1日正式落成開館,一期展覽面積5000多平方米,分三層,5個古床陳列區,共設12個主題館。德化堂古床館雲集了全國各地300餘張古床,數量為全國之冠,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私人古床專題博物館。德化堂古床館從明清以來收集了不同材質、不同地區的古床,傳承有序,歷史脈絡清晰,明代金絲楠木床,以其簡約大方,比例權衡適度,產生“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感。清代拔步床有“床中床,罩中罩”的說法,尤以潮州床為經典代表,體現了一種厚重、繁縟、豔麗的風格。集上品材質,雕飾技法圓潤老道,吉祥寓意,滋心潤神。而民國片床又以其簡潔實用、藝術趣味多元化,把中國古床文化推向了又一個高峰。這些古床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個性和地域文化特色。品種多、地域廣、年代久、品相好、內涵深,是德化堂中國古床博物館的重要特色。

德化堂古床博物館中的“德化”一詞出自於《周易》“德博而化”。起這樣的名字就是希望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緣德而來,從德而為,和德而修者濟濟一堂”,來共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褒禪山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安徽省馬鞍山市旅遊景區集錦

褒禪山歷史悠久,景緻宜人,4億5千萬年前,褒禪山所在原為一片0,隨著地殼運動,大海抬升為陸地,陸地又沉陷為大海。如此循環反覆,終於在最後一次燕山造山運動中升出海面。褒禪山,古稱華山,位於含山縣城東北7.5公里。其東有靈芝山,山上樹木參天,古以盛產靈芝得名;中有起雲峰,高聳入雲,“天欲雨,山則雲遮霧障”,西有碗兒嶺,相傳一羅漢出生於此,飲食後投碗於嶺上,至今仍見坐臥痕跡。登褒禪山極目遠眺,四周青峰環繞,山野之趣,賞玩之樂,探幽之險,登臨之興,令人留連忘返。褒禪山,舊稱華山,位於含山縣城東北7.5公進而處。因唐貞觀年間(627至649年)慧褒禪師結廬山下,卒葬於此而得名。山色翠靄,四面如圍。中有起雲峰,欲雨則雲先起,春夏往往風之。有龍洞、羅漢洞,洞穴曲折,洞壁怪石錯落,鐘乳石倒垂其間。有襲女泉、白龜泉,泉水清洌,終年不竭。山上多井,有民諺雲:黃山三百六十頂,褒山三百六十井。下有慧空禪院(即華陽寺),為明人鄭和所建,氣勢宏偉,後屢有修建。院內古柏參天,有大、小石塔各一,今已毀壞。四周山勢突兀,景色秀麗,北宋大臣王安石曾遊此,作《遊褒禪山記》文章中說;“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今碑記尚存,眾多洞天,泉水之勝,仍吸引遊人。古人這裡是“路入雲堆,禪房四面,峰隨意立座,野梅香滿山。王安石在遊記中記的華山洞,洞內軒敞開闊,石壁上滿是記遊者的字跡。洞內翠蝶綠裹,樹木繁茂,樹從中傳出錚鉦之聲,象有人弄琴。次地真乃人間勝景。

唐貞觀年間,慧褒和尚雲遊至此,見山中龍女泉、白龜泉等大小泉水,終年流瀉,起雲峰、鰲魚嶺等大小山峰,如列翠屏,心情大悅,遂結廬於此。死後其弟子將山名改為褒禪山,慧褒草廬後經宋高僧中會和尚擴建為褒禪寺,宋元裕和尚重修已初具規模。南宋哲學家葉適任沿江制置使,帶兵路過這裡,正值大旱,往寺祈雨輒應。宋寧宗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和州州守王大過亦因祈雨靈驗,築喜雨亭。此後,文人墨客,絡繹不絕,因而名聲大噪。褒禪山有華陽仙洞、褒禪煙雨的傳說,“華陽仙洞”,傳說仙翁往來此間,故名。華陽洞有天、碑、門、地四洞,其中碑洞洞深形特,洞內歷代遊客題記遺蹟頗多。“華陽”兩字系明代萬曆癸丑歲(公元1613年)海陽範惟美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