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每次威懾美國時轟炸機總是飛到阿拉斯加,而不是關島?

殺阡陌60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像這種類似的新聞我們總可以在新聞上看到。每當俄羅斯受了美國的欺負之後。俄羅斯就會派遣戰略轟炸機繞著阿拉斯加飛一圈。其目的就是提醒美國不要欺人太甚。真要是撕破臉的話誰都好不了。同時也告訴美國我離阿拉斯加是非常近的。美國之所以用阿拉斯加威脅美國而不是關島,其實這個問題也比較簡單。相對於關島來說,阿拉斯加對於美國更加重要。阿拉斯加最早是屬於俄國的領土。但是在在1854年被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因此從1854年開始這裡就成為了美國的正式領土,受到美國憲法保護。


經過漫長的開發,雖然現在阿拉斯加依舊人口稀少,但是阿拉斯加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蘊含著大量的石油以及黃金等資源。而且阿拉斯加目前也是美國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採集州。再說關島,關島本質上不屬於美國的合法領土。它只是屬於美國的一個海外屬地。這就意味著從某種意義上說,關島並不是美國的真正意義上的領土,也並沒有受到美國憲法的保護,關島也僅僅是被美國佔領了而已。兩相對比當然說阿拉斯加對美國來說更加重要了。


就算是在軍事方面來看。關島只是屬於一個防線性質的區域。關島的主要作用是在軍事上。而阿拉斯加那可是正經的美國領土。少了關島對美國來說沒什麼什麼太大問題。最多也就是少了一塊海外的屬地罷了 但少了阿拉斯加那就意味著美國不完整了。他倆的重要性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從地理位置和軍事上講,阿拉斯加距離俄羅斯更近,更適合俄羅斯威脅美國。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阿拉斯加距離俄羅斯非常近,最近的地方只85公里。如果俄羅斯出動轟炸機去阿拉斯加繞一圈的話,用不了一頓飯的功夫就可以環繞整個阿拉斯加飛一圈


除此之外,目前美國在阿拉斯加周邊沒有部署任何大型的軍事基地。就是怕刺激到俄羅斯敏感的心,而周邊沒有美軍的大型軍事基地,這就意味著俄羅斯轟炸機在飛行過程中所受到的威脅比較小,屬於比較安全的狀態。再說了關島只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型島嶼,它到美國的距離比它到俄羅斯的距離還要遠,因此就算俄羅斯把關島炸了個底朝天,對美國本土也沒有任何影響,所以俄羅斯戰略威懾關島基本上沒有任何價值。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小小小百科全書


有歷史因素,也有經濟,政治因素。俄羅斯好幾次派出“熊”圖95MS轟炸機飛到阿拉斯加附近活動,展示俄羅斯的肌肉。圖95MS是一種螺旋槳動力的戰略轟炸機,表面看起來很落後,其實這種螺旋槳動力有其獨特的優點。圖95能飛15000公里,從遠東出發去阿拉斯加還是很方便的,轉一圈就回來了,也安全。去關島就遠了,往返一下,基本就接近最大航程了。飛行時間也長,成本也高,還沒威脅到美國本土。這顯然不划算了,所以就在阿拉斯加這裡轉一圈就行。

要是講戰略價值,阿拉斯加的戰略價值也不輸給關島。俄羅斯並不是要跟美國在大洋上爭鋒,去關島沒什麼意義,即使有這能力,也是鞭長莫及。阿拉斯加這地方有美國的先進反導系統,是除了日韓外,第二條反導防線。還有不少F22戰機部署於此,正好對上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部隊。如果能把美國的戰機引出來,說不定哪次就有點意外收穫。

阿拉斯加這地方,在歷史上講,生活了很多土著。其實整個北美大陸,在英國人去之前,有上百種土著人。後來美國獨立了,開始向西擴張,就到了阿拉斯加這裡。但早在1799年,阿拉斯加就已經被沙俄人佔領了,結果1853年,克里米亞開戰。沙俄擔心敗給英法聯軍,就強行把這裡高價賣給了美國,順便用這個錢當軍費。美國當時覺得自己虧了,花高價買了一片不毛之地,百年後,才發現自己是佔了大便宜。如果阿拉斯加還在蘇聯手上,美蘇冷戰的格局就是另一番場景了。

因此阿拉斯加一直讓俄羅斯人很懊惱,來這裡轉一轉,既能直接威脅美國本土,可能也有一種情懷在裡面吧。


兵說



美俄都是世界性大國,他們的博弈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特別是在軍事領域的爭霸更是針尖對麥芒。有這樣一個現象挺耐人尋味。一旦俄羅斯在某一個國際熱點問題上吃虧了,或者被美國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俄羅斯總會派出轟炸機到美國的阿拉斯加附近煽動幾下翅膀。正像該題目所問,為什麼俄羅斯總是飛到阿拉斯加去震懾美國而不是飛去關島呢?這是既有現實因素又有歷史淵源的。


相比於美國,俄羅斯是個古老的傳統強國。但美國這個年輕的國家卻僅用了一百多年就趕上並超越了俄羅斯。自1900年代起,美國實際上已經成為GDP世界第一的國家。而且第一的位置保持了一百多年。究其原因,除了天時人和外,美國的地理環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自美國崛起以來,美國的本土就從沒有受到過真正的威脅,也可以說是沒有後顧之憂。而之所以沒有後顧之憂皆因“意外”的擁有了阿拉斯加這片土地。而阿拉斯加這片土地卻和俄羅斯有著淵源關係,它曾屬於俄羅斯。對俄羅斯來說,阿拉斯加是個永遠的痛。


阿拉斯加位於北美大陸的西北端,與加拿大接壤。環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是通往北美大陸的橋頭堡。也就是說,要想進入美國腹地,阿拉斯加是繞不過去的“坎”。以美國的實力,誰又能從此進入美國呢?所以,美國在爭霸世界的過程中,從沒有過後顧之憂。恰恰就是這個阿拉斯加原來卻屬於俄羅斯,而現在卻到了美國手裡,成為美國的“防風牆”,俄羅斯能不鬱悶嗎?能不痛嗎?可為什麼是痛而不是恥辱呢?這是因為美國並沒有搶奪,是俄羅斯自願“讓”給美國的。


阿拉斯加最早是丹麥航海家維特斯.白令在1741年發現的,白令海峽也因此得名。1784年俄羅斯人在此建立了定居點。1799年正式屬於俄羅斯領土。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面對英法聯軍的進攻,俄國自然沒有勝算,俄羅斯擔心戰敗後阿拉斯加被英法奪走而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在1867年10月18日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從當時的環境來說,俄羅斯並不吃虧。因為克里米亞戰爭使俄羅斯的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俄羅斯正是用這筆土地款慢慢恢復了元氣。況且,以當時的情況,如果不賣給美國的話,也確實有可能被英法奪去。所以,阿拉斯加雖然是俄羅斯的痛,但也算不上恥辱。可是,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美國政治家的遠見。因為這片土地到手後,美國也就解除了國土被攻擊的後顧之憂。為美國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再來說說關島的問題。首先,關島與俄羅斯沒有任何淵源關係。關島位於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的南端,是西班牙航海家麥哲倫1521年發現,1565年被西班牙佔領。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被美國奪取。二戰中的1941年12月被日本佔領,1944年7月又被美國奪回。關島雖然屬於美國,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是美國的法外之地。它的土地並沒有從憲法上合併為美國國土。而俄羅斯出動轟炸機震懾美國自然是美國的本土更有說服力,再者,俄羅斯飛往關島畢竟要經過其他國家的領空,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而飛往阿拉斯加就不同了,一來那是美國的本土,實際震懾效果更佳。二來那曾是俄羅斯的領土,具有提醒美國的象徵意義,又能緩解酸楚的心理。三是極為方便,因為阿拉斯加和俄羅斯僅隔著一道白令海峽。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歡迎交流和指正。


卞競婉


這個在新聞中確實經常看到這個消息,一般只要美俄發生摩擦時,俄羅斯就會出動戰略轟炸機繞美國阿拉斯加飛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與關島相比,阿拉斯加距離俄羅斯更近所導致的,而且與關島相比阿拉斯加的位置更加重要。

從地緣重要性的角度上講,阿拉斯加更適合用來對美國進行戰略威懾。

阿拉斯加早先是俄羅斯領土,它在1854年被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因此從1854年開始這裡就成為了美國的正式領土,受到美國憲法保護。

已經一百多年的開發,今天的阿拉斯加州擁有人口73.2萬人(2012年統計),雖然人口數量較少,但是由於這裡各種礦產資源豐富,蘊藏大量的石油以及金礦,因此是美國一個相當重要的資源開採州。

所以與關島相比,阿拉斯加州在美國政府心目中的地位要重要很多,因為在這裡生活的基本上都是擁有美國國籍的美國人,這與關島是不一樣的。

因為關島並不是是美國的憲轄管制領土,只能說這裡是美國的海外屬地,這就意味著從某種意義上說,關島並不是美國的真正意義上的領土,也並沒有受到美國憲法的保護,今天的關島僅僅只是因為美國佔領了這裡而已。

因此與阿拉斯加相比,關島是一個隨時可以拋棄的地方,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可以隨時離開這裡而不用擔負法律責任。這就使得俄羅斯威懾關島的價值要比阿拉斯加小很多,引發美國國內的震動也要小很多。

從地理位置和軍事上講,阿拉斯加距離俄羅斯更近,更適合俄羅斯進行戰略威懾。

從世界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一件事情,那就是阿拉斯加距離俄羅斯非常近,最近的地方只85公里。如果俄羅斯出動轟炸機去阿拉斯加繞一圈的話,從勘察加半島出發,基本上只要抽根菸的功夫,任務就完成了。

此外俄羅斯在進行阿拉斯加環繞飛行時,周邊沒有美軍的大型軍事基地,這就意味著俄羅斯轟炸機在飛行過程中所受到的威脅比較小,屬於比較安全的狀態。

此外如果俄羅斯在這裡阿拉斯加上空發射遠程巡航導彈,就可以直接穿過加拿大,去攻擊美國中部地區的本土,這一點也威懾關島所不能做到的。

但是關島不一樣,這是一個在太平洋上靠近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的一個島嶼,俄羅斯距離這裡的直線長度要超過數千公里,不僅航程是個大問題,而且中間還要經過美軍建立在日本的大型軍事基地,這就意味著俄羅斯轟炸機在飛行時,會遇到這種不明危險。

比如轟炸機在穿過日本本土時,就很有可能遭到美軍部署在日本的戰鬥機和導彈的威脅,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被美軍擊落,如果是那樣的話,這種戰略威懾的價值就要小很多。

而且關島也只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型島嶼,它到美國的距離比它到俄羅斯的距離還要遠,因此就算俄羅斯把關島炸了個底朝天,對美國本土也沒有任何影響,所以俄羅斯戰略威懾關島基本上沒有任何價值。


落下m


這個是兩個原因引起的!一個是威懾力不同,美國關島跟阿拉斯加的作用不一樣,阿拉斯加是美國本土,關島是美軍軍事基地。阿拉斯加住的人是美國人,關島住的是美國軍人。俄羅斯戰機抵近阿拉斯加與抵近關島對美國政局的影響是不同的,美國在抵近阿拉斯加的時候整個美國人都是恐慌的,而抵近關島則引起的會是美國人民的好戰心理。這叫做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要關己必先恐慌。

其次是因為距離,關島距離俄羅斯本土遠,俄羅斯要想飛抵關島只有遠程戰略轟炸機能夠到達,沒有任何護航機隊,而關島的美軍基地有大量的美軍戰機,一旦俄軍戰機飛抵關島則美軍戰機迎戰的話俄軍會十分吃虧;而阿拉斯加就不同了,阿拉斯加屬於俄軍本土防空區之內,不僅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能夠到達,俄羅斯的戰鬥機也可以到達,比如俄羅斯的蘇27戰機就是在阿拉斯加海域低空掠過美國航母的。假如雙方在阿拉斯加交火那麼俄羅斯不怕美國。

另外,俄羅斯會看情況飛抵關島,而飛越阿拉斯加則是每年例行的軍事訓練。這就看出區別了,俄羅斯把巡航阿拉斯加看成是必須守禦的地方,而繞行關島則是示威,只有美俄關係極差的時候俄羅斯才會派兵關島繞飛。


優己


為什麼俄羅斯戰略轟炸機逼近美國進行戰略威懾,繞的都是阿拉斯加而不是關島或者美國本土原因很簡單。

第一阿拉斯加沒啥東西,美國能夠接受俄羅斯戰略轟炸機逼近,而不是如臨大敵,甚至擊落。

第二,看地圖

關島轟炸機倒是能飛過去,戰鬥機可跟不上,要的跑關島,轟炸機自己往過跑難度也太大了,更何況,俄羅斯進行戰略威懾用的是tu95,不是tu160,要是tu160的話,鬼知道究竟是過去幹嘛的....所以tu95老爺爺跑那麼遠危險也太大了....摔了咋整?掉關島都不好撈....

第三美國本土關島和阿拉斯加可不是一個難度,阿拉斯加沒啥東西而且這東西本身就是和俄羅斯極東地區,和阿拉斯加那就是相互交織的,所以美國和俄羅斯也是日常戰略轟炸機二人轉的,圖九五戰略轟炸機去阿拉斯加,b52就去楚科奇


嘯鷹評


粗魯一看,似乎答案就是俄羅斯距離關島太遠,而距離阿拉斯加很近。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現在為大家講解下俄羅斯戰機不飛去關島的原因:

一、俄羅斯距離關島太遠,相比阿拉斯加州,只需要飛越白令海峽即可到達阿拉斯加州。

俄羅斯距離關島最近的本土最近的軍事基地應該是就是海嵾威。如果俄羅斯戰機從海嵾威起飛,其路線如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從海嵾威起飛的俄羅斯戰機需要經歷的國家有:朝鮮、日本、韓國、中國東海、沖繩美軍基地,最後才到達關島。全程4190公里。所經歷4個國家,還有沖繩美軍基地,這就意味俄羅斯戰機起飛不久就會被日本、韓國雷達發現,沖繩美軍基地有可能會有攔截行為。這就意味著俄羅斯戰機單程就要有5000公里,加上返程就要有10000公里的里程。

路遠、對戰機油耗有高要求,經歷國家多而可能引起衝突麻煩。這是俄羅斯戰機飛去關島路線上的麻煩和成本。

2、關島是美國的非合併領土,不是美國正式意義上的領土,而阿拉斯加州是美國正式意義上的領土。關島雖然有美國軍事基地,但其政府是平民政府,美國政府並不干涉和治理關島事務。非去關島,威脅平民自治的關島,更顯得俄羅斯失去道義性,凸顯以強凌弱形象。

關島和波多黎各、北马里亞納群島、維爾加群島、薩摩亞這五個地方都是美國非合併建制領土,雖然他們有美國國籍,但並不能參與投票,並且它們都是自治。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俗話說對症下藥,意思是怎麼能治你就這麼來。又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所以你的的敵人最怕什麼,你就給他來什麼。這才是致勝的法寶。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同的是,在美國的憲法中,美國軍隊只負責進行對外戰爭,對內維穩則由美國的國民警衛隊來負責。原因非常簡單,美國的安全底線是在本土,當然其他國家也是這樣,但是要知道,美國為了把戰爭擋在國門之外,每年花費近7000億美元(2019財年將達到7160億美元),用來研發、採購高精尖武器裝備,養活其駐紮在全球的六百多個軍事基地,還有遊蕩在全球海洋的11個航母戰鬥群。排在美國後面的前十名國家軍費支出加起來的總數只相當於美國軍費支出的三分之二。說明美國無法接受讓戰爭發生在美國本土。面對著如此害怕本土戰爭的美國來說,俄羅斯要達到他的威懾效果,要做的當然是向美國顯示,俄羅斯擁有把戰火燒到美國本土的能力。


美軍全球基地佈防圖

所以,距離俄羅斯最近的美國阿拉斯加州,理所當然的就成為了俄羅斯向美國示威的最佳場地。如果俄羅斯只是把飛機開到關島、韓國平澤或者中東地區的美軍基地附近晃悠一下,根本無法觸動美國的神經。關島雖然屬於美國海外屬地,但是畢竟離美國本土十分遙遠。美國要的就是把戰爭拒之門外,俄羅斯當然要對症下藥,讓美國覺得俄羅斯可以把戰火燒到家門口。這才對嘛!


關島美軍基地,影響力輻射整個亞太地區。是美國海外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之一。


獨釣寒江


俄羅斯轟炸機只所以飛到阿拉斯加而不是關島去示威,就是就近原則,再有就是管用原則。俄羅斯戰略轟炸機也去過關島,但作用有限,不如去阿拉斯加更能觸動美國的神經。

阿拉斯加位於北美大陸西北端,與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環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阿拉斯加作為美國第49個州,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美國空軍的傳奇人物和先驅者,比利•米切爾曾說過:阿拉斯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地區,誰擁有阿拉斯加,誰就擁有了世界。

再看關島,關島是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南端的島嶼,扼控西太平洋海、空交通要衝,戰略地位重要。駐有美國安德森戰略空軍基地、阿普拉海軍基地和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是美國前出西太平洋的戰略支點。

阿拉斯加與關島就像美國手裡的兩把鉗子,牢牢把控著亞州與歐洲,一手牽制與威脅俄羅斯及歐洲各國,一手牽制與威脅中國及東南亞諸國,的確把控了這兩個支點,美國全球部署、全球攻擊才具有實際意義。

俄羅斯十分清楚阿拉斯加對於美國的重要性,阿拉斯加就像美國套在俄羅斯頭上的枷鎖,一個要欲去之而後快,一個非要用它鉗制對方,雙方都知道此地對於彼此的重要性,所以也就成了雙方鬥法的前沿陣地。

而關島之重要與否,與現實俄羅斯現實還有點遠,其戰略關注點也不是俄羅斯,自從俄羅斯撤出越南的軍事部署後,其在西太平洋基本沒有存在感了,能做的就是派出轟炸機繞日飛行或偶爾去一下關島,以此來宣示自己的存在,一來可以示威美國,也為與日本在北方諸島上的爭議而增加砝碼,但對美國的威脅不太大。

阿拉斯加離俄羅斯本土最近,完全在戰略轟炸機圖-95的航程之內,還不需要特別的護航,對於俄羅斯的實戰意義更大,而要到關島,遠離本土,安全性、經濟性都不夠高,鑑於此就沒有勞師以遠去關島的必要了。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無論去哪裡宣示、去哪裡巡航,只要達到政治目的就行了。


華豎


新聞中經常發生,今天俄羅斯又派轟炸機繞美國阿拉斯加轉了一週的事情。許多吃瓜群眾就弄不明白了,為什麼俄羅斯的飛機總是飛到阿拉斯加?因為俄羅斯明白一個道理,通過阿拉斯加震懾美國,要遠遠優於通過關島震懾美國。阿拉斯加比關島離美國更近,戰略重要性更高。


阿拉斯加本來是俄國領土,1854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以7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從那以後阿拉斯加便受美國憲法保護。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現在的阿拉斯加早就成為了遠離美國本土最重要的一個洲。

關島不同,關島並不受美國憲法保護,頂多算得上是美國的海外屬地,從真正意義上來講,關島只是美國的佔領地而已。因此阿拉斯加和關島相比較,當然是重中之重了,美國人可以選擇拋棄關島,但絕不會拋棄阿拉斯加,拋棄了阿拉斯加無異於“割地賠款”,我想這就是俄羅斯總喜歡在阿拉斯加頭上飛的原因。


俄羅斯選擇飛阿拉斯加還有一點,阿拉斯加離俄羅斯實在太近了,兩地相差最近不過也只有85公里。俄羅斯出動戰機繞阿拉斯加一週,只需要半天的功夫就結束了。而美國的軍事基地離阿拉斯加相距較遠,也無法進行有限的攔截。但飛躍關島,就會受到美國日本基地的威脅,俄羅斯當然不會吃虧。

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在看完以後可以點個贊,關注我一下,謝謝各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