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停止無效努力

《請停止無效努力》是孫圈圈的書,我原來一直對個人商業畫布很感興趣,所以在看完了那個章節後,對於一些知識點進行了一定的歸納。

一.我們都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並不完美,所以你的收入不完全是你能創造的價值,這其中,是存在一個差值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請停止無效努力

請停止無效努力

冰山模型

這六個因素裡面,有些是無法改變的,比如出身和運氣,而另一些是可以人為改變的,比如知識、技能、能力。

複雜一點的是天賦和選擇。天賦本身幾乎不能改變,但是你可以通過發掘自己的天賦、選擇與之匹配的工作,從而最大化地利用它。所以,我們暫且也認為它是部分可變的。

個人所選擇的定位(也可以稱之為增值方式)分成五種不同的類型:投機型、知識型、技能型、能力型、天賦型。需要注意的是,在識別你的價值類型時,並非看你有沒有知識、能力,而是要看你的差異化因素在哪裡

我們不妨來評估一下,從投入的精力、回報的高低、投入沒有回報的風險以及該價值定位的可替代性來看,採取哪種定位策略,產出又高,並且風險和可替代性低呢?

請停止無效努力

想要補充說明的是,知識和技能也是依賴於能力和天賦的。比如,你的學習能力更強,學習知識就會更快、理解得也更透。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來,想要獲得更高的回報,最優的選擇有兩個,一是提升能力,二是不斷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天賦。

然而,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什麼呢?投機、學知識、練技能。

如果想要收入更高,你需要:

1.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內化成能力。

2.有技能的,需要找到稀缺技能,當然,這種稀缺性只能維持一段時間,一旦供求達到平衡之後,收入就會下降。

3.能力,才是長久需要提升的,因為世界變化太快,只有能力是各種崗位間通用的。

4.同時,要不斷嘗試和總結,發現自己的天賦。

二、所謂天賦,指的是某種天生的特性,讓一個人可以在同樣起點的情況下,比一般人更加快速地成長。

請停止無效努力

天賦有四個特徵,簡稱為“SIGN”:

請停止無效努力

特徵一,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對自己可以完成某項工作或任務的自信程度。比如,每當面對細節瑣碎的事情時,還沒開始,我就覺得自己做不好,但每當要我去解決一個難題時,我會充滿信心。

特徵二,本能(Instinct)。當你還沒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你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了。比如,當我把整理的東西決定要開發成為課程、教給別人的時候,我會感到異常興奮。

特徵三,成長/專注(Growth)。當你做這件事的時候,你充滿好奇,十分專注,時間過得很快。比如,當我為了寫文章,去閱讀大量相關資料的時候,一上午對我來說,就跟20分鐘一樣。

特徵四,滿足(Needs)。做完這件事之後,就算感到疲勞和睏倦,你依然會有滿足感。比如,每次寫文章的時候,我都累到不想再繼續了,然而寫完之後,又覺得充滿了成就感。

三、什麼是正確的刻意練習方法呢?它必須符合四大特徵:

1,在學習區練習

我們的學習,一般有三個區域:一個是舒適區,就是你非常熟練、幾乎是下意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中間是學習區,就是有一些挑戰,可以通過努力掌握的;最外層是恐慌區,遠遠超出你的能力,當前很難掌握。

請停止無效努力

2,大量重複

這裡所說的重複,是指在學習區內重複。學習任何一樣新東西,其實是打破思維慣性、進行大腦重構的過程,要建立起重構後的穩定神經結構,需要多次練習,才能掌握。這是一個將有意識變成無意識的過程。你看到很多人,面對問題快速梳理出思路,那是因為,你需要有意識、很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他早已通過刻意練習形成無意識反應了。

3,持續獲得有效反饋

刻意練習是以錯誤為中心的,因為如果一樣事情你從未做錯過,證明你根本不需要學習它。

4,專注

同樣在學習區裡練習,練習時間也一樣,而且也有反饋,最後的結果就沒有差異嗎?不是,差異很大。

四、如果讓你做一件事情,能夠持續而且快樂,會是什麼樣的事情呢?

其實不外乎三點:喜歡、擅長、有價值。所以,學習也是一樣,要做到持續且快樂的學習,無非以下三點:

1,我們喜歡這個學習內容,或者學習本身。

2,我們能夠學得好,能夠讓自己有成就感。

3,這種學習能夠幫我們帶來價值。

這三者是相互關聯的,比如,一個不能給你帶來成就感和價值的學習,你很難持續喜歡,但如果你不喜歡的話,也很難做好。

另外,這三個要素不光在學習方面,工作和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基本都是如此。你要選擇一個工作,應該也會去選你喜歡的、能做好的並且能夠幫你帶來足夠收入(價值)的工作。

請停止無效努力

從這三點出發,我們就可以總結出,如何讓我們快樂且有效地持續學習。我概括為四點:

1,按需學習:學習的東西是否對現階段有價值。

2,調整心態:對待學習的態度,決定了我們是否會喜歡它。

3,提升元認知策略:每個人有不同的學習風格,瞭解自己的風格並且調整學習方法,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4,正確犯錯:人類的大腦是從犯錯中學習的,能否從錯誤中學習,決定了我們從學習中獲得的是成就感還是挫敗感

請停止無效努力

在選擇學習內容的時候,我們需要遵循的原則是:

原則一——有用:對我們現階段要有用的,這個用處不一定是工作或者賺錢,也可以是讓人放鬆等等。

原則二——匹配:跟我們的經驗背景相匹配的,不會太粗淺,也不會太深奧。

原則三——參與:能夠有參與感的,說教式的學習最好不要參與。

原則四——應用:可以應用到行動中去的,跟我們的工作、生活相結合的。

其中,對於“有用”這個原則,我們還需要注意兩點:第一,長期有用的東西,需要把它轉化成短期有用:有些學習內容,短期內就可以找到用處;而另一些學習內容,對你未來是很有用的,但現階段看不出,所以你必須創造出一個短期價值場景。

大的學習內容,需拆分出有用的組成部分

請停止無效努力

技巧一,籌劃——學習新知識時,需要分析出必須要做的事情,比如研究一個行業,重點看其宏觀環境、如何盈利、人才市場等等。

並且,會據此制定計劃,與什麼人聊天、如何尋找資源、大概什麼時間去做。而元認知差的人沒有特別的規劃,可能就一頭扎進去了。

技巧二,選擇——

元認知能力強的人可以從雜亂無章的資料裡篩選出關鍵要素,並時刻記住自己的目標。

元認知比較差的人,通常做法是覺得每樣信息都很重要,都要去學,於是很快被信息淹沒。

技巧三,聯繫——尋求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元認知差的人不太會聯想,只會不停接收,但與自己原有的經驗是割裂的。

技巧四,調整——分析與理解新的知識,拋棄過去有用但現在不需要的信息。

技巧五,追蹤——能理解與應用新的知識,明確侷限性,不會生搬硬套。

五、通常學習有三層:

知識層:學習某項內容,會某個知識點;

能力層:超越具體的學習內容,舉一反三,應用到解決問題中;

價值觀層:建立整體的心智模型和價值體系。

請停止無效努力

1.我們的學習大多是“T”字型的:在一個領域精通就可以,而其他大多數領域,學習重點更在於瞭解以及建立跨領域間的聯繫。

2.快樂有效的學習,要滿足三點:學自己喜歡的東西、能夠學得好、能給我們帶來價值。

3.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做到:按需學習、調整心態、提升元認知策略、正確犯錯。

4.按需學習:選擇對我們有用、與歷史過往經歷匹配、能讓我們參與其中、並能夠應用的學習內容。長期有用的東西,需要轉化成短期有用;一個大的學習內容,需要拆分出對我們最有用的部分,並集中學習這個部分。

5.調整心態:不要試圖用意志力堅持學習,而要從學習本身尋求快樂。把誘惑隔離開,漸漸會學習養成習慣。學習一樣東西,不需要1萬小時,20小時足矣。

6.提升元認知策略:每個人的認知方式不同,知道自己的認知優劣勢,才能夠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籌劃、選擇、聯繫、調整、追蹤的五大技巧,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7.正確犯錯:人類的大腦是從犯錯中學習的,能否從犯錯中進步,決定了犯錯這件事獲得的是成就感還是挫敗感。

請停止無效努力

六、過程導向型的工作,比如產線操作工,只需按照流程,按部就班地做事情就好,人與人之間創造的價值差別不大。所以,這些崗位的市場價值也就基本固定。

對於過程導向的崗位來說,想要多產出價值,通常就是多花時間,因為單位時間的價值基本是固定的。

可結果導向型的工作不同,比如銷售、程序員、工程師,等等,同樣工作8小時,你能創造更多價值、更高績效,就有機會拿到更多回報,收入會非常懸殊。

總之一句話,結果導向型的工作,需要的是功勞,而不是苦勞。

我們大部分人的工作,其實都是結果導向型,如果想要多產出價值,除了多花時間以外,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做更高價值的事,另一種則是把事情做得更快。

如何找到真正值得解決的問題呢?只需要記住兩點:第一,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真正的問題;第二,不是所有真正的問題都值得被解決!

請停止無效努力

第一,理解偏差(常常出現在別人要你解決問題的時候)——所以要提問。

如果這個問題是別人提出的,那麼就會存在雙方的理解偏差,你需要跟對方澄清真正的問題,而澄清的方法,就是向對方提問。

第二,隱藏偏差(常常出現在與他人產生衝突的時候)——所以要挖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所說未必是所想,所以,當你面臨與人衝突的問題時,不要急著解決表面問題,而要去挖掘別人內心的真正需求,從而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在面臨與他人的衝突這類問題時,不要急著解決,而要先問自己三個問題:對方的真正需求是什麼;對方的需求還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實現;我可以怎麼幫助對方實現,以此挖掘出真正的問題。

第三,成因偏差(常常出現在解決商業性問題的時候)——所以要分析。

很多問題,其實背後是有原因的,如果不能把原因找出並解決,問題會不斷暴露,所以,我們要搞清楚成因,解決根本問題,而不是隻解決表象問題。

七、思維方式的不同:結構化思維讓你的思考更清晰、想法更完善、表達更邏輯,但是要有更創新的洞見,往往還需要結合其他的思維方式

屬於垂直思維(Vertical Thinking),它能夠讓我們從一個點開始,跟隨嚴密的邏輯一步步往下推導,就像我們上面寫的公式那樣。

我們稱為水平思維(lateral thinking),維基百科的定義是:以非直接、非傳統的方式或者顯然非邏輯、非一步步推導的方式,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原因就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垂直思維讓你的思考更清晰、想法更完善、表達更邏輯,但是要有更創新的洞見,往往還需要結合水平思維。

請停止無效努力

信:從觀念上、信息上做好創造的準備。

放:將自己的思維信馬由韁地放出去,打開腦洞。

慮:過濾掉那些不靠譜的想法。

收:將思維收回來,進行整理歸納,形成方案,這一步,我們用到的是之前提到的結構化思維。

行:執行和跟進。

以這樣的流程,便能夠確保:我們的方案中,既有創新大膽天馬行空,又有深思熟慮嚴密邏輯。

八、用結構化思維,幫助你在短時間內更好地溝通,關鍵是三個步驟:

第一步,想主題:迅速找到一個切入點,第一句就說出自己的觀點。

第二步,搭架子:在論證觀點時,思考一個結構(時間、空間、程度),並只說三點,這稱為三個“架子”。

第三步,填素材:每個架子裡,填充一些事例、數據等,來推進論據向觀點靠近。

九、如何填寫畫布

個人商業模式畫布一共有九個要素,我將每個要素都標了序號,這個序號也代表你在填畫布時候的思考和填寫順序。

請停止無效努力

十、情商是指一種能力,即識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從而能夠利用情緒信息來指導決策和行為。

也就是說,真正高情商的人,應該是能夠聆聽情緒傳遞的信息,利用該信息進行決策,但是卻不會被情緒所控制,深陷其中。

請停止無效努力

下面針對情商的幾個常見誤區,我們先來澄清一下:

1.情商不只是如何對待別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對待自己心理學家兼記者Daniel Goleman提出的情商模型中,有五大要素: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處理相互關係。其中前三項都是對待自己,只有後兩項是對待別人。

所以,情商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加自在。那些把情商等同於會說話的理解,全都是誤區。

2.人類“發明”了情商,而不是“發現”了情商

情商雖然很受大眾推崇,但在學術界飽受質疑。大眾把情商追捧到天上,就好像它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一樣,實際上,情商只是我們在探索世界中創造出來的一個還未被證偽的概念。

我們要讓它為我們所用,而不是被它捆綁。

3.情商是個綜合概念

稱自己情商低,就跟說自己是易胖體質一樣,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易胖體質是由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基因,等等構成的,你需要改變的,是這些影響因素,而不是易胖體質這件事情。

同樣的,單說情商提升,也沒有任何意義,你需要知道的是:你在應對情緒的哪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是識別情緒、控制情緒,還是其他什麼?

請停止無效努力

身體層:關注如何讓自己吃飽肚子、身體更加健康、身材更加苗條。

情緒層:關注處理自己的情緒,比如今天誰誰惹我不開心了、明天被老闆責怪又抑鬱了。

思維層:關注思考和解決問題,運用理性思維,讓情緒發揮正面作用,幫助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

價值觀層:關注價值觀,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準則,以此為標準做事,並且結交與自己價值觀契合的人。

願景層:關注願景,知道自己的使命和願景,忙於通過努力來改變世界、影響他人。

需要說明的是,這五類其實沒有絕對的高下之分,並且有時是相通的。以上高低順序只代表在大多數情況裡,各個層次對你的價值高低。

如何跳出情緒層——對待自己的情緒

請停止無效努力

請停止無效努力

現在我的讀書方式還是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但是我現在能有效的收集自己認為重要的點,相信再讀的時候就會有不一樣的輸出。

就比如讀完這本書,我可能會用個人商業畫布,畫出自己的想法,或者用裡面的學習技巧進行一定的修正,也明白了情商也是一種能力,“標籤”是多麼無形中影響自己或者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心理情緒,如何改正或者撕掉標籤的習慣。

最近在讀書有遇到觀點相悖,或者一些重複等內容,我試著去找尋之間的關係,並去尋找更多的資料查證觀點的事實,我很喜歡這種不同的火花,它讓我明白書籍也包含作者個人的看法,有的並不全然正確,或者說並不全然是一定的事實依據,也讓我知道了,書籍盜版和正版之間是有差距的,所以選擇書籍也是需要學習研究的。

讀書的方式有很多種,雖然大部份我不知道,只是學習了一點點,但是我知道讀書需要建立個人的“圖書館”,有的知識或者一些生僻難懂內容我現在記不住,或者不理解,但是我能在個人圖書館迅速的檢索到,並且進行有效應用,試驗在應用中可不可行?

尋找並建立自己的閱讀體系——是我現在要走的路,主題閱讀我也會陸續學習,既然喜歡閱讀,就要做到自己想要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