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问祖母:“为什么要学钢琴?”祖母的回答很朴素,但.....

“反正又成不了第二个李云迪,学钢琴有什么用?钢琴是贵族人家才玩得起的”

“浪费那么多钱和时间,还要占用他们课后玩和写作业的时间”这是一位8岁孩子的母亲在与朋友的聊天中说到的。朋友说,即使当时她的孩子表现出对钢琴强烈的热忱,但依旧改变不了她的陈旧观念。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钢琴早已经不是有钱人家的专属,而是已经进入了寻常人家。据研究表明:经常参加各类艺术培训的孩子,会比只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孩子们,更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学习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性格方面,也更趋于外向;遇到困难时,也更懂得向外界寻求帮助。那么,学习钢琴到底能给孩子带来哪些方面的改变和收获呢?

刘若英问祖母:“为什么要学钢琴?”祖母的回答很朴素,但.....

一、培养气质,在琴声中磨炼、宣泄自己的情绪

看过《爸爸去哪儿》的朋友们,对黄多多这位小朋友都不陌生。小小的她除了会表演话剧、配音、拍照之外还弹得一手好钢琴。每天通过钢琴与古典音乐交流的她,本身自带一股迷人的古典气质。在参加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时,她也是几位小朋友中最善良懂事、贴心温柔的。很难说她这样的性格是因为学了钢琴才有的,但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学钢琴在她性格养成的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佛蒙特医学大学曾经对6—18岁的音乐家们进行脑部扫描,结果表明:负责抑制“丧气”、积极且专注面对问题的大脑皮层较之其他人该区域的大脑皮层更为厚实。这也就是说在进行音乐训练的过程中,负责注意力、焦虑和情绪管理的皮质组织会快速生长,使得受训练的人在面对困难和坎坷时要更加积极活跃。

家庭氛围的不同,使得孩子们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有的孩子生性开朗闹腾,有的则十分内向腼腆。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让闹腾的孩子静下心来品味音乐,也能让平时害羞的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提升自信。繁忙的课业和学习压力也会偶尔让孩子们喘不过气,钢琴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给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带领他们“逃出”现实世界,在音乐的世界里快乐翱翔。不仅如此,音乐更能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控制和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孩子们减压。

刘若英问祖母:“为什么要学钢琴?”祖母的回答很朴素,但.....

二、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对学习和与人相处更有帮助

音乐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兼容理性与感性思维。理性是音乐的乐理知识和逻辑思维,感性是曲谱中传达出的各种情感。人们发现大脑内对于音调和语言的处理区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喜欢音乐的孩子,在阅读、绘画和语言方面的表现会更为优秀。

其实回顾我国历史不难发现: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无一不爱好音乐,孔子以“三月不知肉味”来形容自己在齐国听到《韶》的震撼,而诸葛亮更是用一曲琴声,“击退”了司马懿大军,就连闻名中外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在思考问题时,常常用动人的音乐来开拓自己的思维......在这时,还能说拨弄琴弦只是闲者的乐趣吗?

刘若英问祖母:“为什么要学钢琴?”祖母的回答很朴素,但.....

三、一技之长:建立面对生活和社会的勇气

7岁开始学钢琴的刘若英,也曾有过很多疑惑和不解。

她问祖母“为什么要学钢琴?”

祖母不紧不慢的回答道:“女孩子有一技之长是好的,除了钢琴,长大了可以相夫教子。如果有一天你老公不要你了,你还可以教钢琴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孩子。”

年幼的刘若英并不懂祖母的意思,却在长大进入社会的某一个瞬间了解到:祖母的坚持,不过是希望她能掌握一项养活自己的手艺,不用在社会的沉浮中被“谋生”反复折腾。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迭,拥有一技之长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儿时的坚持能在长大后解决一定的生存问题,想来也是许多家长们喜闻乐见的事情。

许多科学研究证明:学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智商,锻炼孩子们的毅力。其中钢琴尤甚,因为钢琴的历史漫长,而且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可以让孩子们在弹奏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哲理、用区别于你、我、他的第四种视角去看待自己和社会。所以,即使孩子们不能因为学了钢琴而成为第二个李云迪,但因为钢琴所带来的这些好处,也值得让他们去尝试、去坚持。学习的过程漫长不易,最终的收获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