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的北京租房生涯——傻人有傻福吧

2015年4月来的北京,第一年就换租了三处不同的地方,真的蛮折腾的了。


当时已​找好了工作,人还没到北京,托在北京的同学帮忙,找我爱我家租了个距离上班四五站地铁的地方。

两室一厅的次卧,朝北,大约11平米,1700元每月。开始的房租与各类花销,已基本用光在之前实习工作存的钱。

住在对外经贸大学外面,吃的不少,路边还有一排卖水果蔬菜的小贩。当时各大外卖正抢市场,补贴极高,周末常能以12块钱买一大份水煮鱼,一顿吃不掉,加点蔬菜或面条再煮煮又能吃第二顿。大大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还能按计划存一些钱。

四年的北京租房生涯——傻人有傻福吧

主卧住的是我爱我家的卖房中介,非常和善的一位大叔。有什么电器坏了旧了,就直接从仓库里拿新的;不怎么做饭还很爱打扫。我们之间并不怎么讲话,是安静舒服型的室友了。

可惜住了半年,房东要涨房租。我在豆瓣与107上找房,找到6号线草房站的一间,去看房时两个室友都比我还小,聊了聊都蛮有趣的样子,于了定了10月搬了过去。


2015年10月起,住在草房有名的小区北京像素,是loft的户型。楼下是厨房与客厅,用书柜把客厅隔起来就成了卧室,还是1700的价格。一大面的窗户,面积也蛮大。建议预算不多而想要大面积的盆友,多多考虑租客厅隔断。

四年的北京租房生涯——傻人有傻福吧

房间里的沙发,常躺上面看书刷剧

四年的北京租房生涯——傻人有傻福吧

在沙发上看了许多日出日落

在北京像素,经历了第一个有暖气的冬天,北京也有近些年来最大的雪。窗户太大散热快,供暖也不给力,一直不算太暖,却足以让一个南方人开心。

四年的北京租房生涯——傻人有傻福吧

两位住楼上的室友都比我还小一岁,一个在普华永道一个做金融相关,都是刚刚毕业工作,所以不时闲聊工作与逛街。可能是年纪相仿,是我所有室友里最亲密的了吧。虽然只一起住了四个月,到现在三年没见面了,也能见了一起聊天撸猫。

四年的北京租房生涯——傻人有傻福吧

室友的猫

北京像素是蛮大的小区,当时“回家吃饭”app刚起来,吃了不少各地的菜,还常被送菜,谢谢天南海北的邻居们。


也就住了四个月,到2016年1月,二房东赶人,莫名其妙又要搬家。

豆瓣上常有个人转租的房子,有的已经租了好几年,甚至与房东直租,价格就比找中介低一些。也是我好运,没刷太久就找着一个,在四环内离地铁700米的房子,当时1500.

看到图片、位置时,我还蛮惊讶的。虽然能看出房子旧了,但还蛮宽敞,比较干净,朝南向阳,离地铁近,还是东四环内可以走路上班的房子诶。

去看房,缺点是没有地砖,公共区域能看出久未彻底清理了,但价格真好,所以租了下来。厨房与厕所瓷砖都喷上强力除污剂,再用钢丝球刷了一遍,亮度都提高不少。只有水泥地只能灰色如故,算是朴实吧。

四年的北京租房生涯——傻人有傻福吧

刚搬到时,阳光耀眼的角落

房子是二房东租给我的,她在这里住了七八年了,没有合同,后来押金都退了。

在这看似有些不靠谱的房子里,我住到现在,2016-2019三年间,换了工作却依然很近,房租从1500涨到1800,还是比附近同类3000+的价格便宜不少。

两室的房子,我还是客厅隔断。实墙隔,隔音效果蛮好,面积也大,有木质的书柜,和90厘米的单人床,简直是我的理想配置--不知道为什么北京大多数房子,即使很小也都是双人床,太占房间面积了。三年间,东西越来越多,现在有一张单人床,一个单人沙发,三张桌子,一辆动感单车,衣柜书柜置物架衣架都有了,还有空间可做运动,也不算小了。

14号线与6号线换乘点,去哪里都算方便。附近住的老人家多,菜市场超市不少,朝阳公园近在可步行的距离。三人在三室里,日常都很安静,只偶尔聊几句,久了对彼此也有些了解。厨房卫生间使用谦让,都有打扫,在家工作的会帮忙收快递,是略有距离的好室友了。

四年的北京租房生涯——傻人有傻福吧

阳光明媚的房间,常反射出彩虹


总的来说,我的北京租房经验,也就是取舍:想要稳妥与少操心,可以找大中介;想要性价比更高,最好找各类平台上的转租或房东直租,这需要花更多心思辨别,也容易踩坑。而我一直还算好运,也只能解释为傻人有傻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