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作文就頭疼,模仿範文得不到高分,孩子作文如何訓練?

_Terrific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一寫作文就頭疼,為何呢?穆老師為大家分析如下圖:


一篇優秀範文,我們除了學會品鑑外,更要學會模仿,我們該如何模仿呢?


穆老師不建議學生模仿範文素材,這樣就會有“抄襲”之嫌疑。

我們可以模仿範文的寫作手法、文章結構形式、語言表達方式……

學生在訓練寫作時,可系統化訓練,如下:


倘若你的時間不允許,你可以選擇碎片化訓練。什麼意思呢?

就是每天抽出十分鐘左右時間,訓練作文。比如週一抽出十分鐘時間,將之前的作文拿過來,錘鍊作文開頭語言。

週二,抽出十分鐘時間,研磨作文的結構形式。到底用層層深入式好呢?還是時間發展式?


週三,看到一盆水仙花,抽出十分鐘時間思考,如何寫出一篇以物傳情的作文來呢?或者如何以“水仙花”為象徵物來寫作文呢?

…………………………………………

萬丈高樓平地起,寫作文沒有捷徑,唯有紮實學好基本功才行!好了,不說了,老穆要去搬磚了!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看到這個問題,眼睛一亮!因為我也不喜歡寫作文,也沒有刻意訓練,但是我的作文分數挺不錯。我來講講自己是怎麼輕鬆從作文40分提升到46分的。

一、分享作文提分經驗

高中學習壓力最大是理科,語文是最輕鬆的,不會多花時間的。開始也沒在意作文,40分的可見一般。可語文成績在班上是靠前的。後來發現離第一名的成績差距也就在作文上,想花點心思提高一下。

我拿來作文45分左右同學的試卷,仔細看看,看了兩篇很快找到同學比我好在什麼地方,而且也只是比我寫得好一點而已,我信心滿滿,這樣的作文我也完全寫出來。果不其然,下一次考試中我作文拿了45分,語文成績班上拔尖,引來很多學生的羨慕。

這樣還沒完,後來我繼續研究48~50分的同學的作文,確實不錯,需要更多的向他們學習才能達到。50分以上的作文是很少見的,也模仿不來。作文我也沒多訓練,46分左右就夠了,再提高也很難很難了。



我覺得這樣的方法挺不錯的,大家可以試一試。看同學的作文知道人家是怎麼審題立意的,是怎麼佈局寫文章的,以及語言表達等等。同學寫的作文也就是整體比較強一點,有些地方處理的不如自己,這樣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可以改善一下,而且自己有能力達到這個水平,大大提升信心。

如果看滿分作文,那樣層層疊疊的排比句無法模仿,妙筆生花的精彩段落也沒法模仿。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信心受挫,作文難寫。

二、訓練作文三大方面

作文通過訓練也是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的。如何訓練,我認為可以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1.訓練作文書寫

作文主觀分是很明顯的,漂亮的書寫讓閱卷老師賞心悅目,多給幾分也是常理之中。

訓練作文書寫與練字有所不同,寫作文時間緊張,必須寫快一點。所以作文書寫要求在比較快的書寫速度下寫得工整,清晰,勻稱。書寫不好的學生需要刻意訓練達到潛意識書寫就能好看。這樣才不會因為書寫要求而影響作文構思,多花時間。



2.訓練作文提綱

寫作文對自己要寫的內容先列個提綱是非常好的,這樣就搭好了文章框架。文章有了骨架,接下來添血加肉就好了,作文寫起來也更加快捷。

這個和我寫悟空問答差不多,我對要寫的內容總體把握,把要點快速寫在草稿紙上,然後一點點充實就好了。目前我的閱讀量也有980萬了。

3.積累素材

平時注意積累作文素材。素材多,體會深刻才能對各種作文題遊刃有餘。

好素材要特別珍惜,學會深挖,一材多用,不同角度分析應用。這樣寫作文也會輕鬆許多。



文筆粗漏,希望有所幫助。最後祝每一位學子作文拿高分!


徽鄉小居


歡迎來到“語文中國”,駐足這裡就能學習和進步!


一、如果是小學生,一寫作文就頭疼,寫不出來,那麼就讓他先說。孩子一般都喜歡說,也善於說,所以用嘴巴說來後再把說的直接寫出來,這樣就慢慢會寫了。


模仿別人的優秀作文很重要,但是,小學生模仿往往就是抄,因此,模仿的方式方法要講究,模仿的東西應該是文章的構思、主題、結構、表現手法和詞句形式等,而不是照抄具體的詞句和段落。

如果是中學生,一寫作文就頭疼,原因應該是平時就擔心寫不好或寫不出,對作文產生了畏懼感。這就首先要建立信心和培養興趣,同時要進行系統訓練。

中小學生作文系統訓練要按照兩條路線進行:

路線1:按照作文的類型來學習。作文可分七大類:1)寫事作文;2)寫人作文;3)寫景作文;4)寫物作文(說明文);5)寫理作文(議論文);6)寫圖作文(看圖作文);)寫想象作文。

路線2:按照審題立意、結構思路、內容材料、語言文采等四個要素來進行專題學習和訓練。

二、找老師修改和講評,或者家長直接為孩子修改指導。

老師的批閱和指導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可以直接指出和祛除作文的病灶,並立刻得到正反饋,孩子的學習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在學校,老師往往要批改很多本學生作文,所以不可能詳細地批閱每一本作文,許多具體問題,特別是具體的細節,老師沒有辦法一一為同學指正,更不可能一對一做輔導講評,所以學生學習的作文效果不理想,進步也就比較慢了。因此,找老師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是訓練作文的有效方法。

三、學會如何讀書很重要,要從書和文章中學習寫作方法。

然而,現在很多人不會讀書。他們不知道讀書要讀什麼,該怎麼樣去讀?讀書往往讀得很膚淺。很多同學喜歡看書中搞笑的內容,或者看到一個愛情故事怎麼怎麼有意思啦,或者小說裡面的什麼人和什麼人又打起來了……就是看這些熱鬧。這不叫讀書。

什麼才叫讀書呢?

例如:讀一篇文章,文章內容在心中清楚地概括出來了嗎?主題歸納出來了嗎?文章的結構思路理清楚了嗎?語言的文采領會了嗎?寫作手法把握了嗎?從中掌握了一些寫作規律和方法沒有呢?動筆做了一點筆記沒有呢?對有些重要詞句又畫了記號沒有呢? 如果這些方面都沒有主動去做,那看書基本是白看了。

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有的人只注意“萬卷”這個詞,沒有注意 “破” 這個詞,讀“破”的意思就是要把書讀熟,讀懂,消化。如果沒有這個“破”字,只是讀書萬卷,恐怕杜甫成不了大詩人了。因此我們要懂得如何讀書。

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孩子讀書的過程中善於吸取書中的思想嗎?

只有吸納了眾多的知識和思想,我們的頭腦才會有思想,我們的作文才會有靈光,才會有高度。

寫作文不光是看我們的文筆如何,更多關注的是我們寫文章的視角和看問題的深度,所謂視角所謂深度,就是我們的思想。這個是需要積累,需要沉澱的。因此,平時就要多看,多聽,多思考。

下面這組是美國小學生的作文題目:

《你認為誰對二次世界大戰負有責任》

《今天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是什麼》

《自由對於黑人意味著什麼》

《中國的昨天和今天》

《我怎麼看人類文化》

我們看人家孩子的思想和語文素養到了何等的高度。這樣的文章,就是叫中國的高中生和大學生去寫也是有很大難度的。

我們的中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總是讓人覺得:他們只是一個個用眼睛去看世界的孩子。而美國的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他們自己都會意識到:他們是一個個用心在思考世界的公民。這就是差距。

所以,一個不會思考、精神貧困的人是讀不好書、寫不好文章的。我們要學會思考,用思想武裝自己,首先要吸收書中的知識和智慧,這樣,思想就會自然而然地融進自己的作文裡。這樣一來,讀和寫之間的渠道,不就暢通了嗎?

四、避免關起門來讀書和寫作,要“走出去”才有助於我們學習和進步。

語文需要超越課堂,走向社會生活,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行萬里路就是要走出去,瞭解世界;閱人無數,就是要融入社會與人交往,瞭解人情世故,體會世態炎涼。

所以,讀書之餘,家長們不妨多帶孩子出去走親訪友,多參加一些校外活動,多交一些朋友,包括異性朋友也是可以的啊,還可以到菜市場去討價還價,或者去看看電影,逛逛商場,也更有必要帶孩子去外地旅遊,看看大山大水,瞭解風土人情,或者到農村田間和城市工地上去體驗一下勞動,就是去看看也可以的,等稍大點還可以讓他們去外地求學、參賽和進行學習交流……

實踐生活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他們體會深了,感悟有了,啟發也就來了,寫句子寫文章自然就有話可說了,而且寫得更成熟更深刻了。

其實,在語文課堂上或考試中,我們寫作文就是在對人生做解讀和傳達;做閱讀理解題就是在對人生做閱讀,做理解。如果生活狹隘,人生蒼白,我們怎麼能夠寫好作文?怎麼能夠理解文章做對題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也讓孩子們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行萬里路就是我們成長的道路;“為有源頭活水來”,社會生活就是語文和學識的源泉,是提升我們文化素養的廣闊天地。

五、針對一寫作文就頭疼,不知如何寫,下面這些要領多多采用和領悟:

1、運籌帷幄,打有準備之戰,首先謀篇佈局,定好文章框架和思路,列個簡易提綱。

2、寫作時,多種表達方式全面開花——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3、展開細節描寫, 包括人物、環境和事件……這樣很容易把句子和段落拉長。

4、多列舉事例……;多設置人物對話……

5、借花獻佛——引用古詩詞、名言、諺語……

6、生活中要多積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7、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多看報,多看電視,多上網……



語文英語教學


學生模仿範文可以得高分。答案是肯定的!

學生學習的所有課文,誰又能說不是範文呢?學生學習的每個單元,相對於其他單元來講,都具有本單元的特點,或者是中心主旨,或是文章結構,或是選材內容,或是……而大多數單元寫作的要求,基本上都與本單元所學習的課文有著密切的相關。

所以說,學生的習作,與本單元的相似度越高,說明學習的收穫越大。學生寫作的諸項能力,就是在模仿課文中提高起來的!

當然了,不同的人對這個”模仿"理解的含義不同,模仿的程度不同,習作的分值,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懸殊的差異。

學生對範文的模仿分為如下四類.

一是,有的人的模仿只是文字搬家全文照抄,或者是抄錄了範文的幾個段落。這種模仿,當然是不及格了。

二是,開頭結尾變了,範文的素材抄錄,僅僅把範文里人物名字換了。老師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以抄為主,略加更換。這類習作可以進入三類文。

三是,習作的結構模仿了,作文素材變了,但中心思想一致,寫作手法一致。此習作可以進入二類文。

四是,運用自己掌握了的文章結構,根據範文素材,舉一反三,中心思想一致,同時運用了多種手法,文章語句優美,含義深刻。此文就是一類文。

高明的模仿是從範文中尋找靈感,受到啟迪,自由發揮。


語文研究


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堅持,它不是一兩天就可以了完成的。這就要求孩子們平時多積累,多閱讀,我們可以通過平時的積累和閱讀訓練去著手。

(一)大量的閱讀。

閱讀對於培養良好寫作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通過閱讀,我們體會到了語言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語言的豐富內涵。讀得越多, 你對語言的潛力就會有更好的理解。


(二)日積月累。

閱讀和寫作都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靠的就是點滴的積累,我們可以讓孩子堅持每天閱讀,積累一些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並且可以讓孩子閱讀之後寫自己的感受,或者仿寫等。只有多讀多寫才能逐漸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三)熱愛生活,善於觀察。發現生活的美。

想要寫出好的文章,寫出可讀性強的文章,還需要孩子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這就是要熱愛生活,善於觀察。只有熱愛生活的孩子,內心才是陽光的,溫暖的,那麼他們也就願意去發現,善於去觀察。自然,他們也就會寫出好的文章。


(四)內化閱讀,形成自己的語言。

僅僅有大量的閱讀還是不夠的,孩子要想寫好作文,不僅需要大量的閱讀,還要內化閱讀,形成自己的東西,這就需要輸出。要想把輸入變成輸出,我們可以採用講故事,複述課文內容,演講等多種形式。


布娃娃老師


很多孩子一寫作文就害怕,“一看題目就搖頭,攤開稿紙咬筆頭,苦思冥想皺眉頭,好長時間沒開頭。”那怎麼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寫好作文呢?萬丈高樓平地起不行,作文也是如此,需要練就多種紮實的基本功。我覺得至少有以下10項基本功是孩子們必須練就的,這就是生活基本功、觀察基本功、閱讀基本功、語言基本功、修心基本功、勤寫基本功、審題基本功、仿創基本功、選材基本功、高分(技巧)基本功。。這些基本功會讓孩子走上作文的“高速通道”,會讓孩子享受寫作的“紅利”。關於各項基本功的詳細解析,後續會在頭條裡發佈。敬請期待。


丁驥良家庭教育研究所


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說句話,因為這很重要。老師的引導至關重要。老師應該告訴學生,作文就是說話,把想說、要說的話變成文字就是作文。讀書,就是學說話,看看人家是怎樣說話的。因為,說話,誰都會,而且天天都在說。就看誰說的流暢、清晰了。當然,往後,到高中、大學以後,他們就知道讀書是什麼、作文是什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