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樹高位嫁接如何操作?

農友君


柑橘樹高位嫁接成活率很高的,這個技術要求不是很高,注意二點就好了。

一 主幹離地面的高度在50-70公分,留二到三支嫁接枝,每根嫁接枝貼2-3芽,注意只能貼芽接,不能破頭接,在嫁接前一個星期泡水,在20天前斷肥,否則芽的成活率低,在裹芽的時候要把嫁接口包裹嚴實,儘量保留果樹的水分。

二 在選接穗的時候要認真,因為要貼大芽要選粗壯的老熟的秋梢,接穗關係到以後的很多問題,所以要引起高度的重視。還有一點,在接完發芽以後,在稍條20公分以後,要用輔助工具綁著條子,因為嫁接口沒有完全彌合,容易被風撕裂。





高原野馬楊四郎


這就是柑橘管理中常用的高接換種,在柑橘品改中比較常見。



高接換種一般在柑橘生長季節進行,每年的3-4月、9-10月是最佳時間。一般高接換種有這麼幾個步驟。

1、清砧。一般一棵樹上選3-5個大枝嫁接,如樹冠較大,可在主枝上選2個副主枝,主枝和副主枝的選擇要考慮樹型,枝梢向不同方向發散。將不需要的枝梢剪除,疏除過密枝、叢生枝、重疊枝。這項工作,春季嫁接時比較好進行,秋季因顧及當年掛果,可結合進行。



2、選定嫁接點。從選定的骨幹枝下部開始嫁接,每個點隔30公分左右,嫁接芽方位錯開,不接順風芽和對口芽。一般一個大枝嫁接2-4層。

3、嫁接。選用準備好的接穗,進行嫁接,一般採用單芽腹接的方式,砧木樹勢一般,採用腹接法,若樹勢旺盛,也可選擇切接。



4、及時補接。一般一個月到一個半月,檢查接穗成活率,對於死亡的芽進行補接。

5、解綁鋸砧。如果秋季嫁接,在來年萌芽時,將薄膜劃開,並在接芽上方鋸砧。春季嫁接的,萌芽後先將薄膜劃開口子,待接芽抽梢完全後再解綁。春季嫁接的鋸砧可以與劃口子時進行。

鋸砧建議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鋸砧在接芽上20公分處進行,以防鋸砧口離嫁接芽太近,造成接芽枯死。第二次在接芽生長到小指左右粗細時進行,離芽2公分處。並用桐油塗抹傷口,主幹進行刷白。

6、抹除砧木上發的芽。將砧木上發的芽全部抹除。

7、摘心。待接芽萌梢梢長到20公分左右時摘心,促發分枝。

8、病蟲害防治和補充營養。

高接換種的優勢就是能保持果樹的優良品質,品種更換快,基本三年就可以完成品種更換,實現掛果。缺點一是對技術要求比較高,不僅高接過程中,後期管理也要把握好。二是要求接穗與砧木的親和性要好。




熊二是個二貨


關於柑橘的高位嫁接在技術上稱之為高接換種。這裡根據問題的二個方面簡單的介紹下。

1、高接換種的優點是:第一是樹冠形成快,能夠快速形成產量,這對於原已經種植柑橘的農戶想更換好的品種就非常有。其次是高接接芽的生長量大,可以為一些新品種提供大量的接穗,成為一些新品種早期快速繁殖的主要選擇;再者是高接因為基砧為具有較長種植樹齡的其它柑橘樹,具有強大的根系和枝杆,生長勢相對來說較為緩和,往往能夠生產出品質較高的果品。最後一點是對於新種柑橘的人來說的,找一塊老桔園,通過該技術,比新建種柑橘來得快(這裡主要是指長江流域),到華南就不一定了。


2、高接換種的缺點:第一是技術性比較強,好的高接師傅不多,投入還是比較大的;其二是很容易出現高接樹死亡,特別是在紅美人這類雜柑上,黃化、死亡很常見。第三主要是有些柑橘之間有親和力的問題,造成不親和,成活率低;第四是在沿海臺風地區,高接的枝條容易被風吹折,造成損失。

3、技術要點:從上面的優缺點上,基本上可以看出相應的技術要點:

第一是高接本身的技術性問題,比如春季高接的方法一般為切接,時間在3月芽萌動期,根據樹的大小一般接9-15個芽,樹小接少,樹大接多;高度一般在0.5-1米這個位置,不能接得過高。秋季高接採用腹接為主,根據成活情況,在第二年的春天可以採用切接進行一次補接。對於接在當年生的枝條上,可以於當年的8-9月採和芽接的方式,在第二年春季用切接方式進行補接。

第二是管理。這裡包括輔養枝的選留,一般要求在高接時一定要留輔養枝,留的比例最好能夠達1/3,目的是讓根系的影響減少,從而保障樹體成長,不衰弱。其次是除萌,抽芽時,基砧枝上的芽不能留的太多,否則會影響接芽生長,但也不能全部抹得太乾淨,使枝幹受陽光直射,從而造成引起樹脂病等問題。第三是塗白,接後在高溫季節來臨前,主幹還是要塗白的。第四是病蟲防治,要預防好急性炭疽,其它常規病蟲也要防好。第五是適當修剪 ,主要包括對接芽接生的枝條進行接心等。第六是接田的解膜和加固。當接芽長到一定時間,原有的包紮薄膜會陷進枝條中,要及時解膜,並重新進行綁縛,防止被風吹斷裂。第七,後期還有輔養枝的再嫁接或者去除,這要根據原有高接的方案來看。


總之柑橘高接換種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有相應的計劃和實施方案,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本人的頭條號中有一篇關於柑橘高接的文章,歡迎看看。


悠果農藝


今天早上剛與堂哥說起準備清除一些砂糖橘樹,從新種一點新品種的事情,在頭條裡就發現這個問題,受這個問題的啟發,我能否也可採用高接換種的方法來更換品種,這樣不是更省事一些。

由於高位嫁接多數是在老品種或自己想更換新品種的果樹上實施,嫁接方法就要根據嫁接位置來決定,在樹枝上部嫁接可用切接法;在樹枝中部或砧木較粗時,一般可採用劈接法,在樹枝中下部時可用腹接法。至於嫁接時間,我認為最好是在春季。

嫁接過後要及時用薄膜包紮果樹傷口,防止傷口失水乾燥而影響到嫁接苗成活。等到傷口完全癒合後,嫁接苗保持綠色的,就要及時解除薄膜。

當嫁接苗抽梢長到二十釐米左右時就應當通過摘心來促進新梢老熟、生長粗壯來促使新樹冠早日形成。


荔浦青山


答:柑橘樹高位嫁接換種是調整品種結構、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的快捷有效途徑,能夠加快投產速度。高位嫁接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事項:

一、嫁接時間:除冬季或盛夏高溫外,其他時間均可,但以3-4月、9-10月嫁接成活率高。

二、嫁接部位:宜低不宜高。10年生以下的樹嫁接口離地面1米以下,每株嫁接10-15個芽;10年以上的樹,嫁接口宜在1.5米以下,每株接25-30個芽。嫁接口忌水平狀,選在斜生枝的外側或兩側嫁接。

三、嫁接方法:採用切接、腹接相結合。上部用切接、中下步用腹接。

四、輔助工作:應在傷口處塗抹保護劑,防止枯萎黴變。

五、後期管理:管理不善將直接導致嫁接失敗。

1)檢查成活率:嫁接後15天檢查成活率,將死芽、頻死芽直接剪掉,重新嫁接。

2)適時解膜。當新芽長出8-10片葉時,結合摘心一次性解膜。

3)除萌:除去離嫁接芽15-20釐米範圍內的非嫁接芽。

4)摘心造型:通過摘心造型,促發分枝,提早形成樹冠。

5)及時防止病蟲害。


紅樹林194679670


我家最多的就是柑橘樹了。吃柑橘長大的我既然沒有給果樹嫁接過。平時都是父親給柑橘嫁接的。一般是2-3月份嫁接。具體操作還是個技術活。

高枝嫁接主要是樹冠形成快,生產結果時間短,能迅速形成產量,這對柑橘種植戶非常有利。



wuzhihua影像記錄


高位嫁接首先第一就是要注意時間,在春季或者秋季的話可以切接。如果是溫度比較高季節,用腹接,還要保留部分枝葉,不能全部砍掉。第二個要注意的事情就是高位嫁接,所選擇的位置,在主支和副主支上,每顆樹的嫁接的芽的數量在九個左右,可以根據樹的大小來調整它的數量。嫁接後的要加強肥水,以及病蟲害的管理。為快速擴大樹冠,少量多次撒氮肥。


種桔者說


高位嫁接是一種嫁接方法,是指在樹比較高的部位進行嫁接。如果嫁接的是不同品種,那麼就可以稱之為高接換種。高接換種可以實現短期內更換果實品種,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等神奇的效果。


迴夢家鄉



龜兔歷險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