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陪伴孩子學習時,不朝孩子發火呢?如何剋制自己的壞脾氣?


陪孩子寫學業是一項大工程,當父母的一定要沉得住氣!記得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總是喜歡讓我陪著寫然後幫忙檢查作業,後來我慢慢地高訴孩子作業需要自己用心去檢查,要不考試的時候誰幫忙檢查呢,孩子聽了以後學會了自己檢查。再有就是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當父母的一定要有耐心,我的原則是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孩子學會,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沒那麼大的耐心,可是後來孩子的一句話改變了我…他說媽媽你要站在我們的角度去講問題,你多大了我多大了,想想也是,我慢慢的學會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每當自己要發火的時候我就自己安慰自己孩子是親生的,沉住氣沉住氣,想想自己小時候上學遇到難題的時候,還不是需要父母一遍一遍講給我們聽。心情就平靜下來了!陪孩子是一場修煉,也是一場修行!慢慢來吧!為了孩子當父母的加油吧!


俺是山娃


你好!我是親子溝通培訓師。

先分享一個思路和方向。

1.傳統無效地處理個人情緒的方法: 忍、爆、逃

2.有效地處理他人情緒的方法: EQ型:①接受②分享:情緒、事情③肯定與引導④策劃(學習) EQ型工具: ①三不:不批評、不否定、不對抗 ②先跟後帶 ③總能肯定 ④多線思維

有效地處理個人情緒的方法:

治標:第一類:消除、化淡 第二類:配合、應用

治本:第一類:改變思維模式 第二類:改變BVR 第三類:改變身份定位 第四類:改變系統性關係

4. 情緒需要管理而不是控制: ①“要控制”就已經證明在失控狀態了。像火災一樣,總有些東西已經被燒掉。 ②情緒管理,顯示這是一份能力,能力是可以學習、提升、進步、自我管理的。

5.明確陪作業的目的是什麼?

是幫助孩子高效的完成作業,保質保量快速。

如果發脾氣吼叫能達到這個目的嗎?長久有效嗎?

6.明確家長的角色

陪孩子寫作業,是和孩子一起面對寫作業的困難,不是監督監控孩子,有的家長角色搞反了,專挑孩子毛病,這個字寫錯了,這個算式不對,整個寫作業的過程,孩子總是在受打擊,自信心受打擊,心情不好,弄得孩子一提起學習就煩躁,最終導致厭學。

轉化角色,變成陪伴者,就像小灰兔陪小白兔一樣,孩子遇到困難,多問問孩子的想法,和還在一起找答案。

7.和諧的家庭氛圍

包括親子關係,親密關係。

8.呼吸放鬆法

感覺要發脾氣了,對自己喊停。深呼吸,腹式呼吸。體會一下發脾氣之前你感覺到的身體感受和情緒是什麼?

也許是擔心,擔心孩子的未來。

也許是悲傷,想起了小時作業寫不好被罰的經歷。

也許是感覺自尊受到了傷害,覺得自己作為家長,沒能輔導好孩子,無能為力。

然後解讀情緒,體會情緒帶給你的信號。

也許是需要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也許是需要提升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能力,參加專業課程學習。


叢冬旭親子關係


個人認為:最好不要陪伴孩子學習,讓他自己完成作業,我小時候就沒有人陪我學習都是自習做作業,不會了再去問爸爸媽媽,如果孩子自己完成不了就給他解釋不能拖延,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別人不會替你完成,否則明天就會被老師批評,這需要一個過程就跟孩子小時候斷奶一樣,慢慢來不能心急


李燊6070124


多想想那是自己親生的。我們幾十歲的人花了多少年多少精力才能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小孩子自控力那麼差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