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每天睡前堅持親子閱讀?效果如何?

木沐_Y


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很重要,我的女兒從兩個月開始就給她看一些簡單的圖案,到六個月以後每天她醒了吃好飯了,我就開始給她講故事,也不管她是不是聽的懂,有時候因為忙別的事情到點沒有講故事她就會吵,眼睛會盯著書看,這是讓我感到驚訝的事情,我的女兒從小就很崇拜我,才兩歲就對她的奶奶說媽媽什麼都知道,爸爸為什麼都不知道這麼多的事情呢,看著她煩惱的樣子,我婆婆都笑壞了,從女兒出生到讀小學的這六年時間裡,陪伴她讀了很多的書,最大的收穫是女兒比別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更強,喜歡看書,而且是什麼類型的書都想看,到美國以後更是如魚得水,美國的圖書館裡很多科學書籍,她對太空裡的東西很喜歡,就每天去圖書館借書看,說起太空裡的各種星球和星星是頭頭是道。現在是反過來她來教我了。所以我覺得對孩子的親子教育很關鍵,對孩子來說陪伴她的成長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時光。


林榕在紐約


我來談一下我的經驗吧。

我女兒今年五歲,堅持閱讀58天了,在這之前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把她打發到床上面,然後開始讓她看電視,我們坐在一旁玩手機,我想這是很多家長常乾的事。

直到有一天,老師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小孩的注意力特別不集中,上課老是愛發呆,關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問題,我和孩子父親討論過很多次,為了培養她的注意力,我們想盡了辦法。


後來,我想,孩子不能老這樣,是不是我們陪伴的少了呀,於是有一段時間,我放下了手機,給她買了很多繪本故事,先試一個禮拜開始,每天晚上八點半是看書的時間,這是我們家定下的規矩,我挑選了一些適合這個年齡段看的故事,一個禮拜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孩子不願看電視了,纏著你講故事,她會主動按下電視的電源,沒收你的手機,然後說:“媽媽,看故事的時間到了。”

那一刻,我開心死了,覺得孩子有了規則意識,他覺得故事書裡的情節遠比電視裡的有趣,後來 我想可能,我們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吧,所以,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讓孩子受益匪淺,也能讓父母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有好幾天晚上,我實在講的太累了,想停下來,後來還是咬牙堅持住了,我曾聽人說過一句話,我覺得說的特別好,那就是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如果,你老是無所事事的再玩手機,那麼孩子就覺得,我也可以肆無忌憚地去看電視,甚至忘記睡眠。

強烈建議父母們陪伴孩子多一點,每天晚上十分鐘,我敢打賭,一個禮拜後就會看到可喜的變化,現在我女兒已經會獨立講故事了。


精編兒童有聲故事繪本


我是個語文老師,為了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我從懷孕幾個月就堅持讓爸爸講睡前故事。出生後從黑白閃卡開始每天堅持給孩子看書。不到兩歲時,姥姥開班了一個小繪本屋,收錄了2000餘冊繪本、圖書,招呼附近社區的小朋友一起在小屋裡親子閱讀,給孩子們搭建了一個很棒的閱讀社交平臺。

再說我家孩子,一歲開始自己能夠獨立翻閱紙質書籍,但還不會一頁一頁翻。一歲兩個月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她自己一邊翻書一邊講出了一本由擬聲詞組成的簡單繪本,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每本書都要反覆聽,能夠根據對圖畫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講出故事內容。雖然每次講的都不太一樣,但都是她自己理解的內容。有時候還會改編古詩,自己押著韻胡說八道。現在孩子兩歲半了,讀過的書摞起來,幾乎是兩個她的身高。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已經可以表達整段具有一定邏輯關係的話。也能抱著自己沒看過的書,根據圖畫編造奇奇怪怪的故事。可能是聽的也比較多,孩子有點偏愛英語,很多單詞和短句都是自學的。

孩子最重要的習慣養成,一是閱讀,一是運動。我們努力做到並堅持下去!







梁梁小多多53804540


現在父母都挺重視親子閱讀的,有時候帶文文出去玩,和寶爸寶媽聊天,瞭解到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堅持親子閱讀。今年春天,文文上託班,第一次家長會,班主任著重強調了一定要重視親子閱讀,後來在班上統計,接近一半的父母都會堅持每天睡前給孩子讀繪本。所以,身邊每天堅持親子閱讀的父母還是很多的。



我家附近有個圖書館,圖書館裡有個300平的少兒館,管裡有很多繪本,平時非週末的時候閱讀的小朋友就特別多,趕上週末的時候,少兒館都限流,圖書館內椅子都要提前佔座,席地而坐的小朋友到處可見。這個少兒館才開三年,第一年我們去的時候,根本沒啥人,三年了,竟然閱讀繪本的小朋友猛增。現在文文上學了,我們只能趁著週末去看書,每次都黑壓壓的一片人。



和文文堅持親子閱讀大概兩年了,具體有以下的效果。

1、促進了語言發育能力



我發現親子閱讀的兩年,文文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增長迅速,在他兩歲的時候還不是太明顯,但他三歲的時候,明顯感到他比同齡小孩語言表達能力更好些。同時,只要文文在家,天天就說個不停。他兩週半的時候,我開始教他背誦唐詩,正常讀個三四遍就會背了,我想這和他每天堅持閱讀密不可分。

2、促進了親子關係



現在父母工作都很忙,晚上回家已經很累了,睡前把寶寶抱在懷裡,一起享受著親子閱讀的美好時光。等我們老了,回想那段親子閱讀,該是多麼美好。每晚睡前文文都要我讀繪本,經常一讀就讀一個小時,嗓子都讀啞了,但是隻要他願意聽,我就一直讀下去。

3、培養了閱讀興趣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堅持給他讀書,在他心中播下了閱讀的種子,他會更加喜歡閱讀。我家文文現在三週歲了,他每天都閱讀,就和他每天都要吃飯睡覺一樣,閱讀已經成為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4、培養了專注力



大人在給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孩子都會很認真的聽,這個過程恰好培養了專注力。孩子專注力是很短暫的,家長如果堅持親子閱讀,孩子會很長時間的閱讀,自然專注力就會自然而然的提高。

5、有助於孩子懂得道理



繪本中有的故事是有寓意的。小朋友通過讀繪本,瞭解一些道理,明白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父母就不用苦口婆心地一遍一遍地給他說,因為他在書中早已經聽過,父母只要說個一兩遍,他就會照做。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會更加輕鬆。

6、增長了知識



通過讀繪本,他知道了更多的動物植物,瞭解自己的身體,識別了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領悟了生命的重要性。從小了解的知識越多,就越能促進他思考,有了思考記憶就會更加深刻。

上面就是兩年親子閱讀,我總結出來的好處。孩子很小,我們要抽出時間陪伴他們,睡前的這段親子閱讀時光我們好好珍惜吧!

我是一個三歲寶寶的媽媽,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文文媽育兒,我們一起探討育兒知識,謝謝您的關注。


文文媽育兒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三歲之前都是散養,三歲之後我才真正重視他的教育問題。其中堅持的最好的就是每天的閱讀,幾乎一天沒落下。他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就能夠自主閱讀大部分幼兒繪本。現在大班,拿到一本新書,第一反應是他自己翻看,而不是找我給他講。

我個人認為堅持給孩子閱讀,應該是收穫最大的一件事了。我把親子閱讀過程中幾個注意事項簡要說一下。

首先,選書要以孩子喜歡為標準。

週末我有時候會帶孩子去新華書店,見過有些媽媽帶著孩子們挑書,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孩子說“要這本!”媽媽說“那個不好看,咱們買這本吧,你看,這個上面有……”現在爸爸媽媽們為了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選書的標準很多時候會侷限在“這本書能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這本書能幫助孩子勤洗手,這本書能讓孩子鍛鍊什麼什麼能力”等等方面,而孩子的選書標準只有一個:這本書是不是有趣?所以想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們,孩子看的書,最好讓孩子自己選,即便他才三歲。

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覺得讀書和玩遊戲一樣有趣、一樣能獲得父母的關注遠遠比閱讀什麼更為重要。

其次,閱讀過程中情感要完全投入。

我自己有過這樣的體會,個別時候我情緒低落,或者身體不舒服,不想給孩子講故事,但是每天必須做的事情也不能省。於是就不走心的講,有時候我讀完竟然不知道自己讀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而這樣的情況下,反觀孩子的表現,他興致也不高,如果讀的恰好是一本從沒有讀過的新書,甚至他會認為這個故事沒有意思,從此就不再想讀這本書。

所以,孩子想要的其實並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和爸爸媽媽共同閱讀時共同投入的體驗。孩子們通常能夠從爸爸媽媽讀書的狀態中非常敏銳地捕捉到他們是不是全身心投入,是不是足夠的關注他們,是不是感受到自己很重要。這是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

再次,不怕重複,讀第一百遍和讀第一遍一樣投入。

估計父母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孩子會反覆要求讀同一個故事。這可能是孩子成長需求特有的學習方式。寶寶由於記憶力和理解力還相對有限,新奇的詞彙、表達方式和知識素材往往需要經過多次的重複才能不斷地強化,納入長時記憶。反覆閱讀可以減少孩子對於新鮮內容的不確定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控制感和安全感。

而且,我相信,重複的次數越多的故事,孩子對故事精髓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雖然孩子通常不能準確的表達出來。

最後,把握住識字敏感期,孩子認字事半功倍。

我剛給孩子讀書沒多久,他三歲多的時候,就發現他的識字敏感期竟然到了。每天見到任何一個有字的東西都會問:“這是什麼字?”路邊的廣告牌、飯店的菜譜、別人家貼的對聯、街頭店面的名稱、藥物包裝盒,包括閱讀的繪本,只要他見到的,都會問。我們就不厭其煩地告訴他。

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在還不會拼音的時候,一步一步達到了自主閱讀。

在孩子眼裡,讀書不是學習,是他眾多遊戲中的一種,他們從不同的遊戲中得到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也許多年以後,他會忘記他讀過的書,但是我想他會記住閱讀帶給他的感受。如果這種感受是愉悅的,欣喜的,也許這才是我們留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西西養兒經


我孩子現在讀研究生了。說起親子閱讀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時候的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地買書,書籍的種類也沒有現在這麼好看。經濟條件還是有限的。但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覺得閱讀是很重要的,對於培養孩子的情商是大有裨益的。,其實讀書也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讀到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真是聽君一席話的感覺。對於孩子的耐心也有幫助,他能安安靜靜地在那裡和你一起讀書,也對他將來上學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裡上課也是提前的鍛鍊。

那時我的工作很累吧,但是我每天晚上都會堅持給孩子讀書,從他幾個月開始就一直在做,有時自己讀著讀著邊打起了瞌睡。從一開始的都十多分鐘到後來的一兩個小時的讀故事給他聽。從小漫畫書籍到到大部頭的書。回過頭來想想真的感謝自己當年為孩子的付出,累並快樂著。對他的影響和幫助都是很大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邏輯思維能力也很強。

總之要堅持親子閱讀,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古今中外的名人以及成功人士都是讀了很多書的人。



忘憂草19457


我家一歲半開始親子閱讀,堅持到他上一年級。大班時候就識字量一千多。然而,不愛看書就是不愛看書,天性如此。家裡書籍幾千冊,隨手能碰的地方都是書,卻有空閒時候,堅決不看,買來的新書,再有趣也是連翻都不願翻一下。只有在晚上我規定的時間內會老老實實看書。現二年級,一年內全文字的書看了一百多本,保守估計,看了五百萬字的書吧!堅持親子閱讀了,都還不愛看書,不親子閱讀的話,估計就只會念幾篇語文課文了。很失望。跟網絡上分享的那些,堅持親子閱讀,孩子變成書蟲的完全不一樣。不過也慶幸我自己的堅持,至少孩子養成晚上固定時間看書的習慣,希望這個習慣能伴隨他一輩子。PS.不愛看書會遺傳的,豬隊友那邊全家族都不愛看書!他家幾兄弟以及所有我走過的親戚,家中除孩子課本外,一本其它的書都沒有!


揚羽8221494


我家也是早早做親子閱讀,孩子一歲三個月就可以說二十多個字的兒歌或詩,現在一歲十個月,今天自己描述早餐吃了什麼,說:我吃了可口的玉米,香甜的胡蘿蔔和營養豐富的雞蛋糕。突然感覺娃的語言能力寫作文都戳戳有餘了…

以上是我堅持親子閱讀的一點點成效,確實在小區的同齡人當中詩佼佼者了。當然堅持閱讀還有看不到的好處,比如親子感情的增進,孩子安全感的增加。加上書中對正確或者錯誤事情的評價,也會正面促進孩子良好性格和性情的養成。

沒有長篇大論,但是都是親身經歷,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肉丁手繪早教


我們家一直在堅持,從孩子兩歲開始就開始了睡前親子閱讀。現在大女兒6歲,兒子3歲半。

效果如何?我很清晰的能感受到兩個孩子和同齡沒有堅持親子閱讀的區別。

1. 語言表達能力

簡單點來說,就是你現在和我女兒吵架都不一定吵得過她(手動哭)。老師不止一次表揚她。特別是在小班的時候,她比人家小半歲(9月後出生的),而同班的同學有些還語言表達不清晰,她可以妙語連珠。也因為這點,她去到哪個幼兒園都是非常受老師歡迎(工作關係,換了兩次幼兒園)。同樣的,現在上小班的兒子,也是這種情況。老師提及,跟她溝通比較輕鬆,而且她也會帶動其他孩子的表達積極性。

最近一次班級講故事比賽,她是名列前茅的。

2. 思維邏輯能力

思維邏輯是很重要的,從故事的層面來講,她可以很快的就串聯起整個故事的邏輯,即便大人沒講,她也能通曉其中的道理,並且進行實踐。

3. 安全意識

我們是比較有心機的家長,在給她安排讀物的時候,優先安排了安全意識和性啟蒙知識的書本。所以她現在是班上和家裡的安全小管家。我還記得,叫她給我拿剪刀的時候,她是會用手握住剪刀頭遞給我,這一個安全動作是我影響很深刻的。

4. 情商

無論走到哪裡,她都非常受人歡迎,跟長相無關。還記得一次老師問我怎麼教她的,在午睡的時候,她會起來給其他踢被子的小朋友蓋被子。


我們家沒有刻意的讓孩子去認字,所以這方面是她的弱項。我們閱讀的方式,已經變成了她給我們講道理,說故事的程度,還夾雜著故事內容創新。


熊孩子專治


所謂親子閱讀就是爸爸媽媽和孩子共讀一本書,這很容易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件非常快樂事情,進而更願意自發地去進行閱讀。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有過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經歷,它也是親子閱讀的形式之一,但是最終堅持下來的廖廖無幾。下面先來說說我和我身邊的親子閱讀實例吧。



例一

近幾年很多朋友喜歡用“打卡”這個詞來提醒戒除某一壞習慣或者養成某一好習慣,諸如打卡運動,打卡學習,打卡親子閱讀等等。我小侄子所在的小學就明確要求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做親子閱讀,並且打卡曬圖朋友圈,剛開始的兩個星期家長和兒子都表現得很好,而且每天準時曬圖,但是我發現從第二十三天開始,親子閱讀圖片就從他們的朋友圈銷聲匿跡了。前幾天我和哥哥討論到此事的時候,他說早就不記得這茬事了。




例二

打我家熊孩子上幼兒園起,我就開始給他講睡前故事,後來上學後就經常帶他去我的學校圖書館找書看,只要有時間我們就在一起看書。在他的強烈推薦下,我看了曹文軒的《草房子》,知道了小主人公桑桑那段刻骨銘心的小學生活; 他也在我的影響下,看完了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瞭解了明朝那段精彩紛呈的歷史。每每看到精彩處,他都會停下來和我探討探討,也正是通過這套書他知道了王守仁、張居正、戚繼光等能人,並對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就這樣互相推薦,我和熊孩子已經一起看了不少書,雖然沒有一次在朋友圈打卡曬圖,但是我們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親子閱讀,被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所認可。有的家庭甚至不惜重金為寶寶買圖書。毋庸置疑,親子閱讀能培養寶寶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拓展思維等。更重要的是,給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以及分享讀書樂趣的機會。那麼,親子閱讀該如何進行呢?

一、精選材料

我發現很多家長在為孩子準備閱讀材料時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觀性,他們只是憑自己的喜好和判斷為孩子選書,較少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和意願。還有不少家長購買圖書僅僅只是為了滿足孩子的購買慾望。試想,這些內容怎麼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呢?

我的建議是0-3歲的寶寶可讀識圖類、繪本類的書籍,還可用童謠的形式來讀唐詩宋詞。大一點的寶寶,可讀科普類、童話類的書籍。到了小學之後可以升上到歷史、小說類書籍。

二、營造氛圍

閱讀絕對需要溫馨寧靜的環境,可是現實當中,很多家長願意花費大錢去裝潢客廳、臥房,卻捨不得用少許的費用佈置實用的書房。在家訪活動中,我經常看到有的家庭連張書桌書櫥都沒有,更不用說供孩子專門學習的書房了。倘若一個家庭無法給孩子提供一個舒適的讀書環境,卻要求做好完善的家庭親子閱讀活動,又怎麼可能呢?

因此,我希望家長能夠對此重視起來,儘可能的給孩子一個學習和讀書的場合,不用豪華,只需溫馨舒適就行。



三、方法靈活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在看完很多書籍之後,閱讀和寫作水平並無實質提升,這十有八九是方法出了問題。親子閱讀切勿急功近利,一定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孩子年齡小,我們可以講睡前故事,稍大一點可以看繪本、聽評書,閱讀內容慢慢地擴展,等到上小學階段,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閱讀內容,指導孩子摘抄好詞佳句,學寫讀書筆記等等。

四、持之以恆

親子閱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絕大多數的家庭很難堅持做下來,這是因為父母行為的情緒化現象嚴重,興致高、情緒好時陪孩子看看書;不高興、沒興致時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們不需要太多時間,每天只需花個十幾兩十分鐘,靜下心來和孩子一起閱讀,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親子閱讀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在你和孩子一起看書以及分享的過程中,你們之間的思想和心靈得到了溝通。從小建立起這樣的密切關係,長大了孩子才會更願意和你分享著他的喜怒哀樂,從小愛上閱讀的孩子,他的未來肯定不是夢!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噴,如果你喜歡這篇回答,就隨手關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將讓我加倍努力。對此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請來評論區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