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含義是什麼?

用戶楊立峰圓夢


一提起家,相信都思緒萬千,千言萬語說不盡。每一個人都有說不盡的故事。

對於遠離家鄉的人來說,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代表了遊子的心聲。“小時候,鄉愁是一枚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那個千里之外的家經常在夢中夢見。一年到頭也不知道瞎忙些什麼,能回家一趟就不錯了。臨回家之前,電話聯繫上母親,弟弟妹妹,他們就期盼著,張望著我這個大兒子、大哥什麼時候到達家裡面。還未坐上臨滄直達曲靖的車,就打電話問到哪裡了。一路上十幾個小時的行程,家裡面要打好幾個電話。臨滄直達曲靖的車是中午十一點,要晚上才到達曲靖。這個時候回宣威的車已經沒有了,得在曲靖住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七點天才亮,又是電話催著。給坐上車了,一路上還是電話不停。一直要到回到家裡面,電話才得休息。

大家庭是幸福的。除了父親離開的早。母親六十多歲,雖然滿頭白髮,但身體健康。姊妹五個,除了我由於創業失敗艱難一些,其他弟弟妹妹都好。我家剛好一巴掌。我是大哥,下面依次是大妹、二弟、小妹、小弟。現在黨的農村政策好,加上他們勤儉持家、吃苦耐勞,每一家都是三至五層的一棟別墅。孩子一大幫。每當母親跟別人拉家常,扳著手拇指數。大兒子家在臨滄帶著一個小姑娘;大姑娘家三個娃娃,一個兒子,兩個姑娘,大外孫女上大學了;二兒子家兩個兒子一個姑娘;二女兒家最熱鬧,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小兒子家一樣一個,總共十四個孫男孫女,兩桌人吃飯。臉上洋溢出的幸福難以掩飾。

回到家裡面,一切不順,一切煩惱煙消雲散。一大家人熱熱鬧鬧,高高興興的。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對於我來說,養好傷口,得繼續前行。離別總是傷感的,依依不捨。家人們把家裡面特產裝了又裝。


捨不得離開,還得必須離開。回到臨滄的小家一切依舊。跟大師姐之間還是三米之外,十米以內。我們是大學時候談的戀愛,她高我兩屆。人家說,大學同學來自四面八方,畢業就分手。我是宣威人,她是楚雄妹子。跟她戀愛六年才結婚。光陰似箭,現在相識相守了十六載。有一個九歲的可愛女兒。由於我的創業失敗,導致家庭拮据、一窮二白。還負債累累。有所爭吵,平平淡淡,但不離不棄。如此安好。

曾經讀過一個叫濛濛的詩人的散文詩。說“家是一付重擔,家是一份責任;家是彼此的真誠相待,家更是能夠白頭偕老的慢慢旅程。”家還是一件舊風雨衣,只有在狂風暴雨中才能體現它的價值。無論颳風下雨,半夜三更,總讓行人歸心似箭,風雨兼程。因為,家裡有牽掛的妻子、可愛的女兒、慈祥的雙親。夜晚,亮著的那盞燈,那是等著你歸家的風箏。


邊城隱者


母親就是我的家

春節期間,一如既往的回老家陪母親過年。

春節時間很短,所以總是賴在家裡不太出門。舊時各路同學的聚會都是客氣的婉拒的,只為能多陪母親待一會。

兒子買了輛新車開回了老家,母親非常高興。興高采烈的給兒子的新車掛紅,塞紅包,一家人其樂融融。

母親年歲大了,沒上過什麼學,一直用著一款老式的老年手機。妹妹和我無數次要求給母親換個智能手機,母親總是說學不會而不接受。今年過年我們都給母親帶了一部智能手機,希望在春節期間教會老太太使用,可以方便母親思念身在遠方的我們的時候可以跟兒女們視頻。

為了“逼一逼”母親,妹妹故意“弄壞”了母親的舊手機,被母親一頓怨,卻也很高興的跟著妹妹學著怎麼使用智能手機。

看著母親已經僵硬的手指“笨笨”的在智能手機敏感的屏幕上像老式手機那樣使勁的摁著,又總是學了這個忘了那個的情景,我心裡有些酸。孩提時期的母親總是用靈巧的手教我們做各種事。

到如今,母親年紀大了,需要兒女們教她一些新的東西了,她卻總是學不會了。不由得有些埋怨自己,這些年,陪母親的時間太少了!

母親最終還是沒有完全掌握智能手機的玩法,並逼著妹妹陪她一起去買了個新的老式手機,倒是對我們留下的智能手機不再排斥,答應自己慢慢琢磨使用。

趁著母親高興,我和妹妹找了個藉口跑了出來,買了一套沙發。母親用的一直是很早以前的老式木質沙發。說是沙發,其實也就是比較結實的長條椅而已,且已經很多年了,母親一直捨不得換。

我們買好沙發,安排人送貨,乘母親在門外忙乎,就提前回來收拾母親的客廳。過大的動作驚動了母親,於是時不時的過來看個究竟,我們藉口收拾屋子,把老太太給“趕”了出去,直到,沙發送到門口,母親才明白怎麼回事。

新買的沙發很漂亮,也很寬敞舒適,母親有點不敢坐,只喃喃的唸叨:“就知道你們在搞鬼,就知道你們在搞鬼”。我和妹妹只是偷笑不答。母親一個勁問沙發多少錢,妹妹按照早商量好的回答:春節期間打折,只有一千多。母親有點將信將疑。

隔壁劉大爺看到家裡買沙發,也過來湊熱鬧爾,聽母親說沙發只有一千多,一臉詭笑著說:這沙發只要一千多,也幫我去買一套好不好?劉大爺這一說,老太太又唸叨開了:“就知道你們在搞鬼,就知道你們在搞鬼!”

老太太雖然嘴裡唸叨,看著其實心裡還是蠻高興的,不停用手摸著新沙發,似乎總感覺哪裡不對勁兒,一起身,回房間裡給翻出來一大塊精心用毛線編織的毯子來,鋪在了沙發上。

完了左看看又看看,還是覺得不滿意,又翻出來兩床純毛毯出來,將沙發鋪蓋的嚴嚴實實,這才放心的在沙發上坐了坐,然後起身又去幹活了。

母親一輩子在農村,不太喜歡城市的生活。來城裡住過兩次,結果都是很不滿意的鬧著要回去,我也只好作罷。老太太吃不慣城裡的菜,吃完總是肚子不舒服,說城裡的菜農藥重,沒有自己在家種的菜衛生,也沒有自己種的菜好吃。城裡的房子再大,母親也覺得跟坐牢似的,成天憋著,幾天就能憋出病來。

後來母親就再也不來城裡了,我們也就只好由得母親,不再強求。只是心裡總覺得不對勁兒。有一次再次聊起這個話題,說現在母親身體還算硬朗,自己能幹活做事,等真做不動了,怕是隻能去城裡住了。老太太只弱弱的回答:到那時候再說,你們都太忙,不給你們添亂兒!

我祖上亦是書香門第,爺爺輩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而敗落了,自然也就成了寒門之子。我從小有個志向,就是再次振興家道,奈何能力有限,時運不濟,至今也沒有給母親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每次回去看到母親不停忙碌的身影,心裡總覺得不是味兒。

母親很堅強,反過來時常安慰著我,這更讓我慚愧。好在母親為人大度熱情,在老家很有人緣,家裡每天都有老頭老太太一起過來玩兒,過年期間也是人流不斷,家裡總是熱熱鬧鬧的。看著母親高興,也就覺得稍有了些安慰。

前幾天離開老家,離開母親,不知不覺就到元宵節了。不知家裡的母親是否已經學會了智能手機,也不知母親元宵節都會有哪些老頭老太太陪著過節。還有,新沙發上鋪的毛毯,在我們走後,母親一定是會動手去洗洗乾淨的,也不知母親是否能搬的動,晾的起。

我回到了城裡,心留在了母親在的家裡!


透視焦慮


家的寒意是,

在我的心裡,有個和諧,和睦,和和睦睦的家,一家人和睦的在一起,過年,過節,一家人在一起,人多多的過。平淡,孝父母,敬老的。教育下一代。

這就是我想要的家。所以當時我是奔我的婚姻去的,我想要的家去的。我真心的去付出,真心的對另一個家和人,真心的。他們傷我變提麟傷,最後還被拋棄。

我是一個沒有家的人了,殘疾病人了。我現在有的,就是今天的日子和生活了。


殘疾病人


家是難以割捨的地方。父母健在,夫妻和睦,子女孝順便是一個幸福家庭的標誌。我覺得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工作六年了,和老公有兩個小時的車程,異地。兩邊父母都在老家。我們夫妻關係和睦,但是隻有放假回老家我們才覺得是回家了。而工作的地方只是為了養家餬口,不得已而為之。每次回老家的時候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有父母的地方對我們來說才是家。

希望一切越來越好!能和老公結束異地,能接父母過來團聚。家會是我們堅強的後盾。有家我們會更幸福,更放心。希望大家一起交流 。艾米希望和大家成為朋友。




艾米說教育


家是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家是伴侶在,人生尚知溫暖。伴侶去,人生只受暑寒;家是子女在,人生尚存天真。子女去,人生只顧亡存;家是親友在,人生尚且相依。親友去,人生只念凋零。

說一下我的感受。父親過世後,我成為家裡唯一的男人(頂樑柱)。家對於我來講,就是如何悉心照料這五朵玫瑰(今天三八女神節)(母親、妻、妹、兩個女兒)。

無論外面受多大委屈和挫折,都想辦法找個空曠的地方該哭哭,該吼吼,洩壓了就滿血復活的笑呵呵的回家,因為你不想讓家人為你擔心,你知道就算是最好的寬慰也是忡忡憂心。這裡,家是你精心呵護的福地,是你撰文編導的一部電視劇,即便你是導演,也要有最好的演技。

有時家也是你無厘頭情緒碰撞的棲身之所,偶爾犟犟嘴,懟懟人,就想製造點摩擦,就是腦袋把門擠了,就是要按照自己的從心所欲,為所欲為,家人的所有公道勸解在彼時彼刻就是敵對,就是矛盾。片刻心靜下來,感到要為自己的愚蠢買單,但心軟知罪嘴硬不認錯,可無需多言,幾個時辰風輕雲淡。

家的含義是什麼,是你縱然奮不顧身千拼萬闖的想要給這個家金子的財富、物質的奢華、虛榮的面子,最後不抵寺山廟門佛前的丈六金身之下,你默許的誓言:“願家人平平安安!”


王霄峰


在我們小的時候,這樣的畫面經常出現,外出買東西,和父母到地裡幹活……媽媽笑著對你說:我們回家啦。我們就知道牽著媽媽的手,或趴在爸爸的背上,一步一步往家的方向走。孩童時期,我們在外面野,傍晚時分總會聽到母親呼喚我們的乳名“xx,回家吃飯了!”……這些點滴片段,剪輯成了我們最初對家的概念,家是我們的庇護港,是我們最安全最溫暖的地方。

上學,畢業,戀愛,生子,二人世界變成了三口之家。這時候家是責任,是擔當,是我們一天忙忙碌碌後最溫暖的地方。

在我看來,家是親情、愛情、夢想、羈絆。無論這個世界和你怎樣變化,家無條件的為我們付出不會變。哪怕自己平平凡凡,哪怕自己走了彎路,家也會一直將自己呵護在手心。






花不xing


💐💐💐💐《家》💐💐💐
💐💐家是夫妻.父母.兄弟姐妹.兒女
一眾人等相聚於同一個屋簷下;家是人類脫離了原始與野蠻.結束了紊亂的群婚制度後的文明之花;家是社會組成中最小的單位.千家萬戶而成國家;家是以血緣關係為鈕帶的親情組合;家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賴以生存.繁衍.發展.壯大的寶塔。
💐💐家是遮風避雨的港灣,一眾親人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血脈相傳賦予家庭親情美麗的佳話,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為家庭幸福氛圍鋪滿鮮花;分享天倫之樂是家特有的權利,尊老愛幼.夫妻恩愛使家庭發揚廣大;齊心協力.共同奮鬥去創造財富,承前啟後.相互扶持分享快樂成就一個幸福美滿的家。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雖然我不曾有溫暖的家,但我一樣慢慢長大。只要心中充滿愛,就會被關懷。無法埋怨誰,一切只能靠自己;雖然你有家,什麼也不缺,為何看不出你露出笑臉,永遠都沒有愛,整天不回家!相同的年紀,不同的心靈,讓我擁有一個家。誰也不會不想要家,可是有人就是沒有它。臉上流著眼淚.只有自己輕輕擦。我好羨慕他,受傷可以回家。而我只能孤單的尋找我的家。】💐💐人生於今世,三生有幸有緣相聚在同一個屋簷下,彼此應該珍惜,親情理應容納;沒有家的寂寞與孤單真的好怕好怕!失去和諧和關愛的家庭真的很慘很慘!能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幸福與快樂很大很大!【我愛我的家】。💐💐生在和平中,長在紅旗下,毛主席為咱建立了幸福的國,勞苦大眾才有了幸福的家;千家萬戶組成國,龍騰虎躍是中華;國是百姓國,無國何為家!同心協立建設國,國富民強幸福家!萬眾一心中國夢,文明和諧衛中華!


louanhuamingyouyicun


對於“家”的字意解釋如下:

相信只要會用手機百度的,都能找到家的字意,然而是否每個人都能詳實的說一說“何為家”?這是個既深奧又淺顯的問題。我談一談自己對“家”的看法吧。

在我看來,家不僅僅是個物化的“居住場所”,更重要的是人性的“親情承載處”。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家的種子就播撒進了我們心裡。爸爸媽媽就是家,哭了笑了有人哄逗就是家,摔倒、委屈有人鼓勵安撫就是家……

隨著時光流逝,曾經的小不點也長成了挺拔的大樹。漸漸的,物化的家在我們視野裡越來越模糊了,換之以親情老酒般的濃烈,此刻的家就是我們枕邊的淚水和著那掘強的加油義無反顧的闖蕩江湖。

社會日漸進步,各種壓力也日漸加強,除了勇往直前的奮鬥,我們離“家”越來越遠了。但不管怎樣,得空閒了常回家看看!


一刀斷髮


家的含義是什麼?

我認為:家的基本含義是,夫妻共同生活的地方——叫家。

當然,作為一個人來講,家有兩種含義。

1:以父母為家。父母在什麼地方,家就在什麼地方。父母在你就有家,父母不在你就沒有家。不論你是否結婚,不論你多大年齡,只要父母在你就有家。

2:以夫妻為家。一個人結婚之後,就會建立一個新的家庭。這個家是夫妻共同生活,繁衍生息的地方。

作為一個女人要以丈夫和孩子為家,作為一個男人要以妻子和孩子為家。丈夫和孩子在的地方就是女人的家。反之,妻子孩子在的地方就是男人的家。

總之,家就是夫妻共同生活,互相擔當責任,相互承擔義務,並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的家庭組合。






13505349607


在我們國家,家的含義有兩層:大家和小家。大家指的是國家,小家指的是家庭。

一個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只有互相尊敬,相互照顧,和睦相處,孝老善幼,才使家和萬事興。家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財富。小家幸福美滿,大家才能安定長遠。

每個小家庭組成了國家這個大家庭。我們都是國家的一員,也承擔著相應的責任,國家的繁榮與穩定是我們每個家庭幸福生活的保證。過好自己的小家庭,也不能忘記國家這個大家庭。

我們國家人多地廣,每個地方,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情況,有的富裕,有的貧窮,而國家沒有丟掉我們,扶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些政策措施都是國家在為每一個小家庭著想,使人民過上好的生活。

家庭和國家是連在一起的,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有的人,只為小家而忘記了大家,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人,為了大家而犧牲了小家,成為了人們崇拜的英雄。

家的故事,有的讓人流淚,有的使人感動,只要我們以和為貴,以人為本,以公為天,過好小家,建好大家,生活才能越來越好!

我愛我家!所以,對家的含義就是:和與愛。小家和,大家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