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病,真的有那麼難治嗎?其實不然……


潰瘍病,真的有那麼難治嗎?其實不然……

潰瘍病,真的有那麼難治嗎?其實不然……

潰瘍病,真的有那麼難治嗎?其實不然……

看到這裡,想必不瞭解潰瘍病的朋友們也嚇了一跳吧!

更可怕的是:

潰瘍病,真的有那麼難治嗎?其實不然……

再近距離瞅瞅這潰瘍病長啥模樣:

潰瘍病,真的有那麼難治嗎?其實不然……

隨著瞭解的深入,也發現這種病害的一些特點:

1.真菌病害;

2.無需傷口即可侵染;

2.多發於幼嫩莖組織及幼果;

4.借風雨及昆蟲傳播;

5.發病條件:中溫(16°C-30°C)高溼;

6.後期與軟腐病、炭疽病混發引起莖腐;

潰瘍病潛在最大的危害其實並不是對枝條的傷害,而是對果實的傷害!

這條潛在屬性可能很多朋友會忽略。

因為枝條上的病害其實是可以控制的!

從植保的角度來看,潰瘍病的防治分為兩大塊,分兩步走:

一塊是營養供應

包括根部營養、葉面營養,不過潰瘍病發後,不建議使用氨基酸類的葉面肥(病菌也能夠利用這類物質),營養主要目的是增強抗病力(強健體魄,抵抗真菌性病害的不二法則),這裡推薦使用根聚地每個月2斤/畝,然後根據不同生育期,配合不同比例的複合肥使用;

另一塊是植保用藥

用藥分兩步走,發病前期,推薦使用銅製劑類藥物(注意施藥均勻,把發病部位噴透,發病株周圍重點噴藥,建議附近地面也做藥劑噴施);

發病中期,注意需要在防治潰瘍病的基礎上,配合防治炭疽病、軟腐病的藥劑(這個也是筆者圖片中枝條未出現腐爛的關鍵所在);

發病後期,建議不做治療處理,剪除為宜;

可能有朋友會好奇,小陶你推薦使用銅製劑,可是我看你的配方里面並沒有銅製劑呀?

確實,銅製劑用起來算是性價比最高的,治療性也不錯,不過它也有不少缺點,

1.持效期短(細心的朋友也看到了,筆者是間隔20天打的藥,銅製劑一般都在7-10天就得用一次);

2.移動性差,殺滅表層病菌(用過銅製劑的朋友都有體會,要說銅製劑效果不好吧,好像有些病斑也幹了,但是還是有部分病斑仍然腐爛,仍然沒控制住病情,這個原因就在於銅製劑無法進入植株體內,只能殺滅表面病菌,並且對火龍果這種蠟質層很厚的作物來講,效果可能會更差;

3.復配性差(銅製劑基本建議單用);

4.使用不方便(推薦使用銅製劑的基本都會告訴你,一定要現配現用);

5.銅是屬於重金屬;

講完治療,再跟大家透露透露在對付潰瘍病隱藏的對果實的危害的一些思路;

1.冬季清園:

很多新種植的朋友極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潰瘍病在植株上沒有病斑了,潰瘍病就沒了!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潰瘍病沒發病,是因為病原沒有遇到合適的生長環境,就跟很多動物冬眠一樣,它的病原孢子也會休眠,在哪裡呢?

當然是在地裡面,地面,植株表面,空氣中,到處都有它們的蹤跡,清園時一方面沒有果實,另一方面,枝條也相對比較老熟,可以選擇的藥劑很多。

2.營養管理:

潰瘍病對幼嫩組織的侵染力較強,留枝留果可選擇性的錯開潰瘍病高發季節,高發季節增加磷鉀類,氨基酸(根部使用,和葉面使用不一樣),海藻酸,魚蛋白類肥料,提高作物根系生命力,間接提高作物抵抗力!

3.植保管理:

提前用藥,減少病菌基數:

4.銷售管理:

潰瘍病的果實最大的問題是外觀和儲運性差,如能開發其他利用果肉的銷售方式,效果會很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