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有個東等村,東等村有個大家欄,大家欄裡曾經是個世外桃源


淄川有個東等村,東等村有個大家欄,大家欄裡曾經是個世外桃源


好久不回老家,那是真的想。正巧好友相約,說想去幸福嵧看看,但對路況不熟悉,那是你老家,還是由你帶路吧,我很乾脆地應允了。是啊,回家看看,一是遂了自己思鄉的心願,二是想找尋些兒時的快樂時光。於是在一個週日,約伴自駕遊,圍東等、東坡轉了一個圈,各種回味、各種體驗意猶未盡,縱是情愉悅,但心仍悵悵然。

結束行程,在家整理旅途資料,忽聞手機叮咚作響,拿起一看,原來是常寶叔微信@我,他在微信中對我說:“你們昨天的戶外活動記錄做得很好,我發到咱村夕陽紅群裡,老兄弟們看了都很高興。特別是年齡大的,在集體化時期在咱村的山山嶺嶺,條條嵧峪裡種地、割柴,現大多都在外地,很想回去看看原來自己耕作的地方,但多數都力不從心了。你這樣拍照發表感想,大家感到很欣慰,都盼著你能抽空回來把村裡這些年的變化真實記錄一下,讓我們這些年過花甲的人能夠以飽眼福。”

看到這裡,我眼睛溼潤了。是啊,我離開家鄉也已有近四十年的時間了,對家鄉的一草一木雖感親切,但有好多也是在夢中暢遊,有時在夢裡還在拾柴禾、打豬草,醒來卻是滿臉淚痕。故土,那是一生都不能忘懷的地兒。村裡的的街巷、樹蔭,老少爺們的音容笑貌,甚而生產隊時割柴火、摐(chuang)麥子、扒棒槌、捏杏皮、攬地瓜、摘花椒、稱豬、量糞、推碾、拉磨、挑土、墊欄、學生時的小秋收、校外輔導員講的民間傳說,甚至吃渣腐、哈湖肚、泡煎餅湯,如此等等,讓我的夢迷迷糊糊,昏昏沉沉,久久不能醒來。

常寶叔說,大家夥兒看了你的文字和圖片很有些感慨。他還通過微信發來李振旺關於回憶東等村大家欄的一些情節。我知道,大家欄是東等村民的集聚地。我認為應該叫大家籃才對,籃就是搖籃,因為村民絕大多數都圍此而居。後徵詢了村裡老者意見,他們都說應該叫大家欄。我說,也好,欄也有團圓的意思,比之籃,更有鄉土底蘊。雖然,欄有群居的成分,有些粗俗,但還是遂了民願。


淄川有個東等村,東等村有個大家欄,大家欄裡曾經是個世外桃源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李振旺參軍當兵,而且還是部隊首長,總是懷著崇敬的心情,期待有一天能夠傾聽他講述部隊傳奇,就像聽元潤叔講馬鞍山戰鬥故事之餘,讓我們聽魔幻故事著迷了一般。沒想到,這次卻是真切地聽到了他對故土的依戀和滿滿的鄉愁。大家欄裡的一樹一木,一花一果,一田一壟,一溝一塹,那是刻在骨子裡的鄉情,滴著血的眷戀。李振旺這樣寫道:

“大家欄是我兒時的搖籃,有我兒時的夥伴,有我無法忘懷的童年。我依稀記得,大家欄分為東嵧,西嵧,東靠樓子嶺,西借北嶺幫,中嵧有崖上、崖下,由嵧中小中嶺至崖根,向東二十餘米是東嵧,西邊是一小嵧,從石床而上。崖根有兩條小洞,一個石泉,孩提時上坡此處便是休憩地。記得泉子上邊正嵧的小窪子堰頭上有一棵白桃,因它的成熟期有早有晚,盡供兒時的我們隨時享用。

上去崖是臺階,記得有五十二級,上去臺階後嵧很寬,也分東西兩條小嵧。當時此嵧種有很多桃樹,有五月紅、血桃、小白桃,不過還是老秋桃居多。秋桃的成熟期也不一樣,從掐谷開始到霜降結束,秋桃誘惑著你,情不自禁,情不自禁地導引著我們往大家欄裡奔。當時大家欄裡桃的產量足有兩萬斤,集體時記得由李振祿專門看管。大家都是一把臉的兄弟,因此託他的福,我們還是享用了不少。可惜現在有好多品種已經絕種了。正是有了這些桃子,這些故事,所以才是大家欄人氣集聚的原因。因此,稱大家欄為“世外桃源”當之無愧。

說起大家欄東嵧的老秋桃,我至今記憶猶新。當年我和振田、振剛、振利等夥伴們沒少吃,每次去割柴禾總是先在石樑上歇息一會兒,去摘秋桃吃才是真正目的。那時候這些秋桃也無人管理,可能是不值錢的緣故吧,吃兩個就飽了。我記得那時一個大秋桃足有半斤重,在沒有科學種植的年代,應是咱們那裡最大的桃了。去年我還問祖民那棵桃樹還有來沒?祖敏說早就絕跡了。今天常寶說起大家欄的桃,再次勾起了我童年的美好記憶。至於東嵧,西嵧,仙人橋,當年從小錸苦菜,打豬草,到青年時割柴火……那裡的一草一木,一崖一洞,我現在都耳熟能詳。大家欄對我來說故事多多,往事歷歷。


淄川有個東等村,東等村有個大家欄,大家欄裡曾經是個世外桃源


從大家欄山地到山頂,即橫嶺(村人都稱渾嶺),西邊是山人橋,記得還有個山人橋洞,洞裡大約有二十多平方的樣子,山人橋的大崖面向東坡村的蜈蚣溜。聽父親說,我家大爺爺就是從此處失崖而亡,當時才二十三歲。

大家欄東嵧上端半截嵧,我記事時就是我家的自留地。嵧稍有個洞,有十幾平方米大。我記得有當時近三十個小窪地,十幾條長垙子地,以種穀子、高粱為主。在那個年代,能有這些地耕種應該是很知足了。


淄川有個東等村,東等村有個大家欄,大家欄裡曾經是個世外桃源


看了顧廷持拍攝東等村的部份山貌、景點,勾起了我少年時的回憶。大家欄在東等村可以說是大嵧。我從幼年開始,就是和振國、元山、振儉、振永、振德等當時的鄰居玩伴常去的老地方。回想起那時的情景,對大家欄產的桃子,哪棵樹先熟、哪棵樹晚熟都瞭如指掌。當時雖有看大坡的,可很難控制我們的行蹤,無論怎樣看管,都無法阻擋我們嚐盡各種桃的美味。可惜現在有些桃的品種已經絕後,再也找不回當時品咂有聲的好時光了。

東等村的山山水水,民風民俗,風土人情,文化底蘊,人才輩出,文化遺產,古槐古街,歷史沿革,還望有識之士關注一下,記載下來,以傳後世。

我是1969年11月3日在常寶等人的歡送下離開東等村的,至今整好是五十週年,走南闖北戎馬半生,但我由衷地感到,山是故鄉的美,水是故鄉的甜,人是故鄉的親!”

淄川有個東等村,東等村有個大家欄,大家欄裡曾經是個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