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從成都出發著名的72拐是上坡還是下坡?

行者騎遇


我2017年5月18號用時21天全程不搭車騎完了川藏線,從邦達鎮到業拉山13公里,落差800米,騎車騎的叫你懷疑人生。從業拉山埡口開始放坡,挑戰你夢中的怒江72拐,一路下坡,哪叫一個爽,就象讓你放開花錢一樣。當時路不太好,中間很多地段坑很多,相當危險,你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的騎行,否則有可能穿下怒江。因此只有平安歸來也有的吹,就象我一樣,啊啊啊。





開心石頭外公


題主問的很明確的了,從成都出發,往西藏的方向,那麼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72道拐是連續的下坡,下到你懷疑人生的下坡。😂

為啥這麼說呢?

我當年自駕進藏的時候,唯一遇到的一次剎車過熱失靈就是在72道拐這條路上。當時從業拉山口開始下山,進入72道拐的路段,一路放坡下去,將波箱降檔到2檔,利用發動機拖檔來進行控速,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仍然因為剎車使用過多,導致中途出現剎車失靈的情況,那個驚慌失措啊,你可以想象一下,一邊是懸崖,不遠處就是接近180度的大轉彎......

最後好不容易把車給停下來了,靠在路邊等著剎車片降溫之後才繼續行程。

走這段路,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低檔位、發動機拖檔的功能,節省對剎車的使用,避免頻繁、長時間的踩剎車,剎車一旦過熱,很容易導致剎車效果失靈,這種時候,你踩剎車會感覺到頓挫、打滑的效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什麼都不要考慮,馬上停車靠邊,等剎車片自然降溫,你更不能對剎車片澆水,否則會容易出現剎車片變形、開裂的情況,給行車安全造成重大隱患。

72道拐也叫99道拐,如果有人提起這樣的一個說法,實際上是同一段路。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旅行、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愛旅行


川藏線72拐從成都到拉薩方向是下坡。

樓上各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是下坡無疑。這裡分享下我之前騎行72拐的小故事,主要提醒注意安全。

“怒江72拐”是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八宿縣境內的一條路,也位於川藏南線上昌都邦達至八宿區間,這條路也稱為“川藏99道彎”,後來也有“業拉山108拐”的叫法,主要原因是這條山路一轉又一轉,轉到最後你根本不可能記得它轉了多少圈。有人說是72圈,也有人說是99圈,還人說是108圈。

我是14年騎行的川藏線,4月初出發的,到72拐應該是4月下旬,當時到72拐前一週內72拐出了兩個事故,當時確實有點害怕,不過到都到了,那就慢點騎唄。

當時我是領隊,隊員中有個騎車速度快的,下坡時我一路喊著追他,讓他慢點,也看著他拐彎時摔車,不過人沒事,起來接走下。

72拐路邊有很多路牌,提示注意安全之類的,最出名的是其中一個寫著“事故頻發路段,此處死亡16人”的路牌,當時有刻意去找這個路牌,但由於速度稍快,沒有看到,後面的隊友有看到的,停車拍了個照片。如下:

不論是自駕還是騎行,從此處下坡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北京戶外運動


川藏南線最著名的一段怒江72拐,這段路線位於邦達至八宿這一段318上,從成都方向出發,走到這一段實質是翻越橫斷山脈中最大的一座山——業拉山之後急劇下坡直插由北向南流向的怒江大峽谷(見下圖海拔示意圖)。

我本人多次從318線進藏,有一個最深刻的體驗,就是318線最險最難度大的就是橫穿這段橫斷山脈,大家打開地圖就知道,由於印度次大陸俯衝亞歐大陸板塊形成青藏高原,而橫斷山脈正好處於這個板塊衝突的東南缺口邊緣上,衝擊力由南向北而在這個位置形成外瀉洩力,從而使橫斷山脈走向呈南北方向,而我們從成都一路向西進藏剛好剛好與這些山脈形成九十度橫切走向。地理理論上穿越了這些山脈才算真正進入青藏高原。

現在重新回到這怒江72拐這一節點上,由邦達向西(邦達檢查站對限速提醒特別嚴格)緩慢攀升不知不覺中到了海拔4658米的業拉山口,之後注意急速下降,我印象中哪止72拐,所以又有很多人稱99彎,108拐,總之到達怒江峽谷,怒江邊海拔只有2700左右,這一度剎車、打方向盤會令你懷疑人生,彷彿把這輩子開車打方向盤的次數一次過搞掂了。不過這路雖還是以前的路,但武警部隊把它修得很好了,基本懸崖邊都加固了水泥墩,只要保持警惕,集中精神,控制車速,儘量用低檔下坡,就會安全“降落”到怒江邊上的。

這一段在318線上絕對是“蕩氣迴腸”的一段,走過這一段,往後再走其他山路駕駛在經驗上絕對是上了一個級別的。






百威天地BRAVEWORLD


72拐,99拐,108拐都是多的意境,實際為118拐。從邦達上業拉山為上坡段。邦達本身處在高海撥,是內地進藏車輛四個避宿地之一。從業拉山啞口開始具體下坡路段,全長為38公里,118拐。下坡時放慢車速,放低速擋,讓發動機的牽引力拉慢車速。180度的調頭彎較多,有些路段在崖邊。落石和路面塌陷時常發生。轉彎處盲區很大,一定要守規駕駛,全路段海拔落差為2800米。儘量少嗚笛以防空氣震動引起落石。沿途有幾個加水站,在發現剎車松時可以到加水站用水冷卻,價格10~20元。2018年是最近幾千最難行的一年,2019年祝自駕川藏線朋友一路順風,旅途愉快。


權權2698


成都出發走川藏線的話,當你走到上圖這個地方,再往前走就是川藏線上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了。

上圖這個地方是業拉山埡口,海拔高度4658米,這個地方是看不到七十二拐的,從埡口往前走,開始下坡,轉過一個山樑後一段路,路的左側是七十二拐觀景臺,在觀景臺上,便可以欣賞到帶子一樣的這條路,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峽谷深處。


其實所謂七十二拐,在觀景臺上是看不到盡頭的,順延著我們視線,這條路帶消失的怒江大峽谷深處,還有很多拐彎。

17年6月與一眾騎友騎行川藏,路過此處,站在觀景臺上往下看去,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給我的感覺是首先是詫異,其次是震撼,那種對視覺的衝擊對心靈的震撼,真的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


這條路,簡直就是人類公路史上的奇蹟,奇觀,奇葩。

從修路難度來說,它是人類修路史上一個奇蹟;從審美角度來說,它是人類公路史上一個奇觀;從設計角度來說,它又是一個奇葩存在。

人們對於它的感嘆或許不僅僅是它的柔美曲線,還有它的盤旋抬升的難度。

我一個騎友,從業拉山放坡下到怒江峽谷邊,返騎七十二拐,也算是用另一種方式表示對他的欣賞吧。


↑怒江大峽谷留念


雅韻清香伴知音


到西藏去自駕318川藏線,沒人不知道其怒江72拐,這裡就是一段盤山路,既然是盤山路,肯定有上坡就有下坡,上坡和下坡都是相對而言,一方面上山之後,肯定要下山,另一方面去的時候上山,回來的時候肯定是下山。



怒江72拐是去西藏自駕,走318川藏線的必經之地,就在芒康到八所這一段路,到了這裡以後每一個車友都會停留下來,拍攝一下72拐這邊的一個,壯觀的場景,可以說怒江72拐是自駕西藏的一道風景線,也是一個最大特點。

但是,開車自駕這邊,一定要注意安全,就是因為上坡多,下坡多,拐彎多,也就意味著盲區比較多,如果再加上天氣因素,特別要注意的事情是,一是一定要在自己的車道上行車,很多車友喜歡壓黃線,很危險,二是這邊的拐彎都是死彎,需要提前減速,三是特別是一些微型車,前盤後鼓的剎車,一定要盡力使用發動機牽制力,控制車速,剎車作為輔助,等等還有好多,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到西藏自駕,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藏區自駕遊,回覆關鍵詞,自駕西藏,會有一系列的小常識,等待與你一起探討。


川藏自駕遊


本人騎過,是下坡,衝的很爽,但越快越危險,成都到拉薩騎單車,27天,也是個曾經的回憶吧。那段時光很美好








找戶外


通俗的說,從四川進去的時候到七十二拐是大上坡,到七十二拐打卡點開始下坡是一路下坡,破陡坡急,司機需對車要足夠信任瞭解,最後一路順風











拉姆斯菲爾德40047655


從成都過去72拐是下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