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縣城夜景)

東山鎮:因鎮東側有東山得名。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油石梅嶺)

油石鄉:從上猶縣城朔行30裡有一海拔九百餘米的紅巖山。據《上猶縣誌》載,因“遠望如猶(猶:猿類,如麂,善爬樹)蹲,近視如石簰,”故名大猶山。地處猶川之上,上猶以此得名,山附近一帶則亦始名猶石。山上有巖洞,稱梅福仙岩。據傳昔有三女仙飛身而來,穴居於此。因屢著“靈異”,受唐刺封。明萬曆年間,邑人捐貲因巖建寺,名仙岩庵。巖中泉水甘潔,四時不涸,以之沏茗茗味更佳,以之拭目目感倍明;庵有巖罅溢食油,但徑小量微,適為庵內祭祀燈火之用,無遺積。斯時也五穀豐稔,遐邇安謐。庵一和尚欲多得油,遂偷鑿油孔,油止而出水矣!惟冀盛世踵至,山譽之為油石嶂,山附近一帶則名油石。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陡水陽明湖)

陡水鎮:原為陡水村,因五十年代省屬上猶江電廠建成,厂部設此而逐漸繁榮,形成定期貿易圩場。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黃埠鎮)

黃埠鎮:原名黃沙鄉,因境內黃沙村得名,1983年8月更名為黃埠鄉,取黃沙、埠前兩村名之首字。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梅水柏水寨)

梅水鄉:建國後,梅子壩與水徑子兩村聯合建鄉,故名梅水鄉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紫陽瓜子嶺)

紫陽鄉:原屬南康,明正德年間劃給崇義縣。1934年劃歸上猶,建立紫陽鄉,以境內紫陽山得名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寺下廊橋)

寺下鎮:寺下得名於寺下圩,寺下圩建於明代,因圩址在白雲寺下而得名。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雙溪草山風力發電站)

雙溪鄉:盧陽、高洞一帶原屬崇義縣挖補地,1935年劃歸上猶,1945年設雙溪鄉。境內有兩條較大河流,由北向南流的叫右溪,由西向東流的叫左溪,兩溪匯合處叫雙溪。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營前)

營前鎮:唐末虔州節度使盧光稠在此地建兵營,宋贈封盧為太傅,此地稱為太傅營,圩場稱為太傅圩。明正德間,蔡姓在太傅營的前面築城名營前城。此後,太傅圩逐漸叫營前圩。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水巖茶島)

水巖鄉:

境內東山下有大岩石,下有泉水,可灌溉百餘畝農田。大岩石叫水巖,水巖附近叫水巖下,圩叫水巖下圩。在圩旁河中有大石似鯉魚,當地人把它稱為“鯉魚跳龍門”, 所以水巖又叫龍門。三十年代末,國民黨政府設龍門鄉。龍門八景:鯉魚跳龍門、文筆插江河、仙猴炙日、鴨婆吐金、東崗晚晴、飛鷹捕兔、獅象把水口、鐵扇關。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平富)

平富鄉:

清代曾設平富隘。平富鄉以古屬平富隘得名。

安和鄉:清代寺下河在境內中段稱安河,因安河與安和同音,建國初取名安和鄉。

社溪鎮:社溪始建場於宋末,昔場址東臨龍江(今紫陽河)。據傳場已建成,擇日喜慶,開場(即開圩)之日,巧遇老鷹抓一小蛇,凌空飛過,因擊鼓鳴炮驚動,蛇脫其爪,正掉於鼓面上。眾意為天作巧合,蛇打鼓乃是吉兆,故名蛇圩。清道光年間,有年連日傾盆大雨,山洪咆哮而來,村舍淹沒,圩址沖毀。至清光緒年間遷今處重建,因新址旁靠溪水,幾棵古老蒼松下,設有幾座社壇,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日,常有村民在此燃燭燒香,祈禱求神降靈,免遭災難,後易名社溪。

藍田鄉原屬南康。明正德年間由南康劃給崇義縣,1934年由崇義縣劃屬上猶縣,但其中龍田、龍口、烏溪各有一部分仍屬南康,1950年始劃歸上猶縣。2001年8月撤銷蘭田鄉併入社溪鎮。

上猶人 你知道上猶各鄉鎮名稱的由來嗎?

(五指峰)

五指峰鄉:因其境內有五座相依相連、狀如五指的山峰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