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這樣幾本帖你要多看!

新書友,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書法理想

行書不正不草,介乎於真、草之間。魏初有鍾、胡兩家為行書法,俱學於劉德昇,而鍾氏稍異。鍾是鍾(繇)元常,胡是胡昭,胡書不傳,但有胡肥鍾瘦之說。今所傳鍾書,傳為王羲之所臨。

白蕉:这样几本帖你要多看!

前人有把它再拆為幾種的,如“行楷”、“行草”、“藁行”之類。行楷是指行書偏多於楷正的意思,如王右軍的《蘭亭序》、大令的《保母志》,以及《聖教序》、《興福寺碑》等等。行草是指行書偏多於草法的意思,如閣帖及大觀帖中的《廿二日帖》、《四月廿三日帖》等等。

白蕉:这样几本帖你要多看!

整部帖中要分別清楚哪一部是行草,哪一部是行楷,有時就比較困難。譬如上述列舉的行楷和行草帖中,其中說是行楷的卻有幾個字或一兩行是行草;說是行草的倒有幾個至一兩行是行楷(書法屋出品)。請在分別時注意。所謂“藁行”,是指打藁底的一種行書,如顏魯公的《爭座位》、《三表》、《祭侄稿》等等,但三種都統稱為行書。

白蕉:这样几本帖你要多看!

行書作者,自然首推王右軍,謝安石、大令為次。作品除前舉者外,表章尺牘都見於諸閣帖中。實在說來,晉朝一代作者都極好,王氏門中,如操之、煥之、凝之,他如王朔、王珉都不凡。

白蕉:这样几本帖你要多看!

晉以後,宋、齊、梁、陳、隋各朝,氣息也很好,直到唐朝,便感到與以前不同了。唐人行書,唐太宗要算突出的書家了。其餘一般的講,都很精熟,但缺乏逸韻,這當然也是受到尚法的影響。但是,比起楷正來,已比較能脫離拘束。

白蕉:这样几本帖你要多看!

顏魯公的尺牘如《蔡明遠》、《馬病》、《鹿脯》諸帖,比較他的正楷有味得多。柳誠懸也是如此。他如歐陽詢、李北海所寫的帖都是妙跡。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誌》秀麗非凡(書法屋出品)。褚河南的《枯樹賦》,為有名的手跡。然此兩帖,大有米顛作偽可能。寫尺牘與其他閒文及寫稿,不像寫碑版那樣認認真真、規規矩矩,因為毫不矜持,所以能自自然然,天機流露,恰到好處。

白蕉:这样几本帖你要多看!

行書要穩秀清潔,風神蕭散,決不可草率。宋、元、明人尺牘少可觀者,原因有幾種:一是作行書過於草率行事二是務為側媚,趙子昂、文徵明、祝枝山,董思白等為甚;三是不講行間章法。到清代人尤無足觀。

擴展閱讀

喬海光學書臆語:書法創作要緊緊依靠臨帖

本期責任編輯:cjr97783701(←長按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