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華北玉米價格轉為上漲,後期玉米行情值得期待嗎?

茗茗之中-徐瑞


3月份玉米價格走出“前高後低”的走勢,前期受雙重收儲利好消息的帶動下,玉米價格出現了小幅度上漲,但由於基層糧源不斷上量,使得玉米價格上漲乏力,特別是3月下旬,整體表現不太理想。進入4月份,華北地區玉米價格似乎有止跌反彈的跡象,多個玉米深加工企業連續幾天上調收購價,也帶動了東北地區部分玉米深加工企業進行調價,個別企業單日漲幅達到了30元/噸,如果這樣的行情能夠持續,那麼玉米價格將會有明顯的表現。4月份華北玉米迎來上漲,後期玉米價格值得期待嗎?微塵微視界認為4月份玉米價格大概率將穩中有升,但整體漲幅有限,不具備持續性,手裡有餘糧的還是得理性看待,避免盲目惜售,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基層糧源不斷減少有利於玉米價格上漲

2018年在玉米主產區遇到不利天氣,使得玉米採收期、產量等都有所影響,年前農民惜售心理較強,年後售糧進度明顯加快,特別是3月份農民主動賣糧的現象增多。3月5日時玉米主產區累計收購價為7704萬噸,同比減少460萬噸,到3月31日時,累計收購量為9540萬噸,同比增加625萬噸,月初時同比還減少四百多萬噸,到了月底反而增加了六百多萬噸,看似簡單的“一減一增”,背後卻反映著基層農戶售糧心態的變化。綜合來看,基層糧源數量不斷減少,東北地區多地餘糧在1成左右,華北地區雖然餘糧相對多些,但也只有2—3成,售糧高峰期均已過。在基層糧源不斷減少的情況下,集中供應的現象將難重現,玉米價格反而容易上漲。

二、東北糧源入關減少,華北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到貨量趨緊,玉米價格相對走強

近期玉米價格的表現可以說“東北弱、華北強”,華北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較多,每年需要消化較多玉米,進入4月以來,華北地區多個玉米深加工企業上調收購價,如4月2日山東地區部分玉米深加工企業上調收購價,上調幅度在10元/噸,4月3日、4日,玉米深加工企業迎來較大範圍的上調收購價,上調幅度為6—30元/噸。此時上調收購價格也有一定的原因,一方面是當地基層糧源不斷減少,收糧難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是東北糧源入關的減少,使得玉米價格有所上漲。玉米深加工企業連續上調收購價時,現貨玉米價格也有提振作用,容易帶動價格上漲,當然企業受自身利潤限制,往往會出現震盪行情,先漲再回落,整體震盪上行。



三、吉林、內蒙古試探性玉米拍賣,拍賣底價有利於提振市場

在進行臨儲玉米拍賣之前,按照往年的習慣,會提前進行地方拍賣,有著測試市場反應作用,為臨儲玉米拍賣提供重要參考。3月27日、3月28日先後發出了吉林、內蒙古地區的玉米拍賣,吉林地區58%的成交率,而內蒙古地區6.1萬噸全部流拍,今年的玉米首拍,並沒有像去年那麼受追捧,相反還略顯的觀望情緒較濃,不過也有一個好的現象,那就是拍賣底價遠高於當前的市場價。地方性玉米拍賣底價偏高,一旦成交率明顯上升,說明市場活躍度很高,容易帶動玉米價格的上漲。往年臨儲玉米給市場衝擊較大,今年臨儲玉米投放量只有7900萬噸左右,如果按照去年的節奏來,很明顯不夠拍的,所以在拍賣時間、投放量等方面無需調整。

四、港口玉米庫存創歷史新高,以及進口玉米不斷陸續到港,給玉米反彈行情帶來一定的阻力

港口玉米庫存量今年可以說有點反常,南北港口均創下了歷史記錄,一方面是由於基層售糧積極性很高,而下游走量一般,導致港口積壓了很多,南北港口玉米庫存量偏高,對於現貨玉米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對玉米價格上漲還有一定影響的就是玉米進口問題,這是個繞不開的話題,進口玉米與國產玉米相比,價格差異明顯,很多時候進口玉米到港價格不超過1700元/噸,比現貨玉米價格還難便宜。3月份玉米價格有所調整,一方面是基層糧源供應量相對充足,另一方面是玉米進口量不斷增加,4—7月份是玉米進口的高峰期,玉米進口量今年大概率會有所增加,這對國產玉米價格來說不是好現象。比玉米進口更擔憂的是其替代品,由於替代品不受進口配額限制,一旦全面放開,玉米消費所謂的缺口將不存在,玉米價格也會有所波動。



總之,4月份基層糧源已經所剩無幾,農民手中的玉米已經轉移到貿易商和糧庫手中,而臨儲玉米拍賣還未開始,玉米深加工企業收糧難度有所增加,在價格博弈過程中,玉米深加工企業存在一定的補庫需求,有利於帶動玉米價格的上漲。然而由於玉米深加工企業自身利潤有限,上漲幅度不會很大,基本上先漲一些然後再回落,還有一個不利因素就是玉米進口問題,如果能確認進口玉米的相關細節問題,那麼進口玉米帶來的影響就會小很多。以貿易磋商為例,3月份進口的30萬噸是否在配額之內?目前還未明確,而且大概率還會增加進口量,一旦稅費降低,玉米進口量增加,對國產玉米價格來說肯定有不小的影響,至少心理作用較大。個人認為進入4月後,玉米價格整體將穩中有升,漲跌幅度都比較有限。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4月份華北玉米轉為上漲,後期玉米行情是否值得期待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進入4月之後,華北地區部分玉米深加工企業陸續上調收購價格,4月1日那天濰坊英軒實業一家上漲,收購價漲到1940元/噸;4月2日有濱州金匯、盛泰藥業等6家企業上漲,4月3日到5日,每天仍有四五家上漲。4月6日有臨清德能金(每斤上調3釐,0.92元/斤)等多家玉米上調收購價格,中糧生化龍江公司每噸上調10元,收購價價1620元/噸。



目前看,華北地區玉米價格上漲剛剛起步,並且東北地區,也出現零星上漲,同時綜合市場各方面因素,認為玉米的後市行情值得期待,預計玉米行情就此展開,有可能會持續到5月中旬左右。

一、當前市場玉米糧源已經不多,根據對市場的瞭解,目前,東北地區基層玉米存量不到2成,華北地區農民手中玉米大概只有2成多一點的樣子,由於當前農民手中餘糧質量較高,不著急賣,有一定的惜售情緒,所以導致玉米深加工企業只能提價收購,導致玉米出現季節性上漲。



二、玉米深加工企業,庫存玉米不足,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飼料終端銷售受到影響,導致一些生豬飼料加工企業庫存準備的玉米數量有限,一般只夠生產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隨著近一段時間深入行情的大漲,生豬養殖出現了回暖態勢,飼料需求也有一定的上浮,對於飼料加工企業來講,增加庫存,提高生產加工數量的意願增加,有利於玉米價格上漲。



三、大家知道,玉米價格從年前12月初開始,一直調整到3月末,經歷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與價格已經處於底部區域,出現一波反彈上漲行情的條件已基本具備,所以說4月初以來的玉米價格上漲仍將延續。同時,玉米期貨c1905主力合約在上週4出現大漲1.48%,以1849元/噸收盤,每噸上漲27元,這說明,市場各方對後期玉米價格出現了明顯看多的跡象,為玉米現貨市場出現一波上漲行情指引了方向。



四、近期玉米市場消息較多,一方面是進口玉米消息較多,比如,美進口美國30萬噸玉米,烏克蘭90萬噸玉米近期到達港口等消息,在數量上與我國2.58億噸消費量相比,相去甚遠,影響不大。另一方面,在國家一次性收入304萬噸玉米啟動之後,有消息稱,遼寧將啟動,58萬噸省級玉米定向(黑龍江和吉林玉米)收購;第二輪、第三輪的,國儲輪換玉米收購也將啟動,第二輪收購量為320噸,第三輪為512噸,只是目前這兩個消息沒有得到證實。



總之,進入4月份,華北地區玉米價格上漲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很有可能由此展開一波上漲行情,也是值得大家共同期待的,如果行情順利,上漲空間大約應在每噸100~150元。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提要:玉米行情觀察:四月市場開門紅,或難迎行情持續!

從進入四月份這幾天的玉米行情走勢看,華北地區基本上呈現小幅略漲的態勢,而且從這幾臺的漲幅報價商家看,也在不斷的增多中,四月一號報漲商家1家,四月二號就有6家,而且近幾日報漲商家依舊不斷,似乎一切都預示著四月將會有一個好行情。不過科學興農並不這麼認為,本月行情大概率維持震盪,五月份可能才是行情的起點。

吉林內蒙玉米拍賣

在三月底吉林以及內蒙古兩地區中糧公司分別啟動了拍賣程序,拍賣結果大家也都清楚吉林地區成交率58%,內蒙古地區流拍。其實這看似平淡的一次拍賣,背後卻大有深意,一則是糧儲對於市場的試探,看看市場的動向;二則則是對於市場的一個預判,摸底市場餘糧情況。然而結果看,拍賣底價市場認為過高,導致成交率偏低,甚至內蒙流拍;其二,市場似乎並不缺糧,即便兩地拍賣價位同市場接軌甚至略低一點,但是市場反應看,對於競拍糧並沒有什麼興趣,這也說明當前市場供給還比充足。

雖說如今農民基層存糧倉位已經很低,估計也就兩成多點,但是從糧食的流向看,只是從農民手中轉移到了中間貿易商手中,能夠對市場供給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恰恰是這些貿易商。在市場需求的時候,他們能夠迅速補給到深加工企業,並不似我們表面所看到的那般,市場已經缺糧。

本月進口糧衝擊

上月底已經傳出了美國30萬噸玉米來到我國的消息,而這還不算完,接下來據說還有烏克蘭玉米70萬噸,即將迎接對我國市場的衝擊。因此在上述兩則消息的影響下,對於本月的局勢就不那麼看好了,而最為重要的恐怕不是進口玉米這100萬噸的影響,從數量級來說真的不算大,但是對於市場參與各方的心態造成的影響確是難以估量的。

當然市場也並非完全那麼不堪,利好性因素還是有的,比如說養殖業復甦,養殖端飼料需求增加,而且隨著後期豬價的回暖,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養殖者參與到養殖行業。而且四五月份深加工企業開工率提高,用量相對較大,都刺激當前行情。

綜上來說,科學興農認為雖說四月份當前行情在走高,甚至有更加猛烈的局勢,但是能否持續走下去,走到本月底才是關鍵,而且受到上述利空因素的干擾,本人對於本月的行情並不是那麼看好。現階段農民餘糧越來越少,但是這部分糧食已經轉為社會庫存,受到成本因素的影響,價位也會有支撐,本月即便不至於上漲,倒也不會走跌,預計維持震盪性格局。


科學興農



劉金娥929


玉米供大於求,下一步美國烏克蘭的大量便宜玉米進口中國,價格下跌是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