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己的改變難以持久?

為什麼自己的改變難以持久?


看到目標管理覺得好厲害,學了之後自己沒變化!

看到乾貨方法論時,都有方法了總可以改變了吧!並沒有

學了這麼久成長,才發現個人發展的三駕馬車,目標、方法、現狀!缺一不可,互為補充才有機會改變自己。

Q1,下了抽嘴巴的真決心,還是沒能持續的改變

去年6月份,我感覺自己頹廢很久了。想做出改變,不想在這麼碌碌無為下去。痛恨自己懶惰,下定決心做出改變。

為了激勵自己好看了很多,名人傳記成功學簡直雞血慢慢。當晚我就寫出了一篇,改變計劃行動項目。我早上要早起跑步,中午看書,下班學習各種計劃。第一天,很順利全部都完成了,很興奮。第二天,馬馬虎虎完成自己不是很滿意。第三天,因為不可控因素,好幾個計劃都被擱置了。第四,我開始懷疑自己,這麼做的價值是什麼?

做這些真的能幫助改變嗎?每一天完成這些計劃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開始產生自我懷疑,到最後徹底陷入尋找人生意義這個課題裡。改變行動什麼的,早就拋到腦後了。每各4個月復發上面過程一次,打雞血三天動力衰減,最後否定自己改變到放棄。

我明明真的想改變自己,定下不讓自己繼續頹廢下去的目標。下了想抽嘴巴的真決心,為什麼我還是沒能持續的行動呢?


為什麼自己的改變難以持久?


Q2,這樣的改變為什麼難以持久?創造性動力才能幫助自己

有一本書《最小阻力之路》,有一段時間我反覆的看。裡面講了兩個解決問題的思路,給我很大的啟發。裡面區分了,創造型動力VS解決型動力。

我上面就是陷入瞭解決思路里面,因為我的動力不是為了為了完成某個東西。而是焦慮給我帶來的動力,焦慮這個東西並不是實體存在。

比如說:我的動力如果是寫一本書,我能看到這個書給我帶來的確定目標,而不是隻煩惱每天日更帶來的煩惱。一個是為了緩解不寫作的煩惱,另一個是真正想做到完成的目標動力。

這個區別是很明顯的,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思考過程。解決是被動的,而創造性是主動的。

看著沒什麼,對我們人的行動有很大的影響。上面的焦慮是自己啥都沒做,去做那些計劃也是為了緩解焦慮去做的。自己如果行動了,這個焦慮感就會減少。沒焦慮了我還行動幹嘛?停止之後我又會焦慮,為了緩解反覆去行動。

這為什麼我們反覆開始和放棄之間來回折騰的原因。

創造性的動力,是真的想做出一件事。一個是不情願的行動,一個是自己主動樂意的行動,結果自然也不同。


為什麼自己的改變難以持久?


Q3,既然是這樣,要怎麼才能不這樣折騰呢?

我們會看到一些影視劇,裡面有的人物就是為了復仇而活。不斷的用仇恨來刺激自己,以此來獲得行動力。頭懸樑、錐刺股,用仇恨帶來動力。只要仇人還在,他就有存在的意義。如果仇人不在了,他的價值也不存在了。

為仇恨而生存,依託於此的動力來源。我們個人也有這個問題,經常對自己說“在不改變就完蛋了”。這裡有一個怪圈,動力如果依賴於問題。那隨著問題解決,動力就逐漸的減少。為了維持動力,只能不斷的加深對問題和自責。

最終問題一直都會存在,這樣的結果肯定不能持久。

解決的思路就是創造性動力,給自己找到一個主動去做的目標。拖延症每個人都有,能休息誰願意去忙。而創造性的動力,就是自己為了完成目標。願意付出行動,這個動力超過了拖延症的影響。

我寫文章一直有拖延症,能下午寫就不上午寫,能晚上絕不白天。現在還是有,只是在有些地方好了很多。因為我真的感覺寫作對我很重要,必須要完成出一篇文章。

這個過程很緊張,不過和以前煩惱,怎麼不拖延相比。現在簡直好辦多了,坐在那裡拼命想如何不拖延。找到多少方法都沒有用,但是如果只想寫完一篇文章就簡單多了。只要想題材、找素材、思考框架內容就可以了。

這個就是我們持續行動力,是你真的想做出一個東西出來。心思都用在如果做到,怎麼才能做到。因為關心你的目標,自己對做出來有很大期望。這個期望就是,你行動力真正的源泉。

想要完成的這個動力,會一直引誘著你去持續完成。這樣的動力就不會隔幾天放棄一次了,因為我們是想主動的去實現自己心理所想的東西。而不是一個被動為了完成任務而行動,是把自己所想實現的過程。


為什麼自己的改變難以持久?


Q4,創造性的動力讓你帶著目標去行動

創作性動力有兩個部分:第一是自己主動想要做出一件事,第二是清楚自己面臨的問題需要。

我們都有自己想完成的事,但是生活所迫沒辦法去做怎麼辦?

創作性動力是建立在現實之上的,它是可以幫我們更加清晰的去理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

比如:兩個人都去磚廠搬磚,一個是為了攢錢去做生意,一個是不知道自己賺錢去幹嘛;這兩個心態帶來的工作效果,是有很大差別的。明顯準備攢錢做生意的做事更加有效率,而不知道自己做什麼被動搬磚的就很痛苦。

這裡還埋藏這一個大問題,就是創造性的人是想著要做生意,因為沒錢需要去搬磚賺錢。而解決型的人,喜歡這樣思考,我連錢都沒有這麼去做生意。壓根就不可能,於是就放棄了。

創造型是以目標來思考現實,先想我要什麼,再想現實是怎麼樣的,環境能夠提供什麼,再去想辦法彌補目標和現實之間的鴻溝。

而解決問題是以現實來思考目標。先去想環境能夠提供什麼,再來想自己的目標是不是實際的,該樹立怎麼樣的目標。

我們習慣用現實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從自己需要的角度。這樣思考容易被侷限,不好突破自己格局。

今天我們主要想表達的就是,自己真的想完成一件事而行動。不是為了強迫自己改變而努力,你只需要想如何做成一件事就可以了。

更多我的故事,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魚堂主(ID:yutangzhu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