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這幾天,關於鄭州小升初搖號的事情鬧得媽心惶惶。後臺幾位媽媽們,也紛紛給我展示了下方這張圖片:

“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如果,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開始,政策背後對誰影響最大?誰又受益了呢?

聽天由命的小升初搖號

搖號,借鑑其他城市的做法,無非就是:三七開或者四六開,什麼意思?

搖號學票佔40%或者30%;另外60%或者70%的學票,需要孩子們面談(面試)獲得!小升初階段,孩子們可填報一個民辦初中作為志願,如果搖號被搖中,直接入學;如果沒搖中,則按照“面談”結果,擇優錄取。
“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對於40%的學票,可以想象抽票開獎當天。在萬眾矚目之下,貼著封條的密碼箱進入搖號現場,此刻無數媽媽們面朝西方,雙手合十,祈禱中籤。

曾經,小升初還能靠實力說話;現在,除了實力還必須有運氣。如果,明日小升初搖號,我們商量著準備組織拜佛團,和媽媽們一起求神拜佛幾千遍,為娃求運。

當所有媽媽們聽天由命的時候,即使搖號現場無人作弊,也不能改變搖號帶來的不穩定,不確定,不平衡,不公平,這就是典型的表面公平,公平的假象。

搖號是考試變相的升級

“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搖號真的取消了筆試嗎?未必,而且無形中增加了考試難度。

先說,60%需要面試的孩子們。

重點中學為何重點,就是因為升學率高,習慣用成績說話。現在,各個學校的40%新生質量無法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媽媽們是校長會怎麼做?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讓40%的以外的孩子們,先強行優質起來。所以,重點中學一定會在“面談”中嚴格把關,層層篩選,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其生源質量以及未來的升學率。

面試相比筆試,可以說是把選拔推向了更高的難度。不僅僅要考驗孩子的學業知識,還要考驗孩子們的口才。旁邊的德雲社,媽媽們真的可以考慮一下。

總之,學業、口才缺一不可,難度可以想象。

“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上圖很真實,但是難不倒鄭州的學校,學校多的是備用計劃。

接下來,再說說40%通過搖號上學的孩子們。這40%的孩子們眾多,學校自然不能讓全員落下,但也不能太影響學校的升學!於是,學校開始繼續組建自己的“特色班”。分班的方式很簡單,

考試分班,你行你UP!至於沒有分進特色班的孩子們,學校也只能表示有心無力。

面對搖一搖,對於孩子們來說,萬變不離其宗,依然需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你若盛開,老媽給你把蝴蝶求過來!

搖號就公平嗎?

搖號公平不公平,從兩個方面說:

1.搖號新穎嗎?

媽媽們可以仔細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面對的搖號還少嗎?想不起來,沒有關係,給媽媽們講個故事,回味回味。

“廣為流傳”的搖號故事多來自房地產,科技讓“關係戶”更加理所當然,好神奇!

XXX樓盤,形式上完全合法,公證處在場,無懈可擊。樓盤通過計算機技術使得"關係戶"成為搖號的頭牌,“關係戶們”不僅僅搖號開始前就知道結果,而且還能拿到內定房,甚至是特價房。

“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而那些“無關係”繳納認籌金的購房者,只能苦苦等待。房地產的搖號更像是監守自盜、以權謀私的遮羞布。

當然,買房“搖號門”事件能被迅速立案調查,主要是“運氣不佳”且證據明確,成為了新聞熱點,碰到風口浪尖上了,大概率會被頂格處理。

所以,這搖號到底便利了誰?

2.處罰力度

以目前規定來看,入學關係戶被查,尚不足矣構成犯罪。如果這過程中不涉及金錢交易,則情形更是輕微。

罰的輕,做的人就多,畢竟人非聖賢,“私心”難免。但是,一旦這種私心藉助公權力或者其隱形權力時,就會產生特權,也正是這些“特權”使程序嚴密地搖號形同虛設、偏離了公正,甚至成為媽媽們心中的一道傷疤。

搖號之下

“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搖號,可以說對努力拼搏的孩子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一方面,打擊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搖的讓孩子們失去競爭意識;另一方面,聽天入學,“撞大運”成了升學王道。於此同時,更是對媽媽們前期教育投入的無視。

說到底,搖號改變不了升學。

同樣,它也讓教育機構全面升級。面對嚴格的面試,可以想象各個教育機構蠢蠢欲動,各個專屬課程相繼成立,“面試360堂課”“面試夏令營”“保障面試班”等等,考試越有難度,機構越喜歡。

“明日”鄭州小升初搖號,你支持嗎?

總而言之,教育管理不能追求表面平均,而是應該要追求內在的平衡。不是靠手段,靠機巧,靠玩弄各種術來解決的;而是要靠實實在在的基礎建設,合理的結構來支撐的。如果教育,沒有普遍到位的公辦教育資源,沒有普遍高質量的公辦教育規模,再牛的政策也是“打水漂”。

不“搖”讓鄭州,成為其他城市口中的那個它-“搖號門”事件的主角,鄭媽們真的傷不起!


鄭選課(zhengxuanke),10萬+寶媽都在關注的鄭州本土教育自媒體大號,深耕鄭州K12及學齡兒童教育,用專注、真實、有觀點的態度分析鄭州教育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