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的心酸,都有哪些?

新大風歌


元宵節剛過去不久,年終於過完了,又迎來了農村人返城打工的高潮。很多農民又不得不收拾行李,背井離鄉到外地去打工了。

隨著外出打工的農民大軍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可有誰知道有誰理解農民工內心的苦楚呢?

第一,工作辛苦無人知。農村人到外面打工,其實工作很辛苦,錢掙得很不容易。很多人只知道農民工外出打工,賺了不少錢,但卻沒有人知道,農民工工作的辛苦程度。

特別是那些需要露天作業的工種,雖然工資高一些,但每天都要日曬雨淋,甚至需要流血流汗。如果是一些高空作業,或者是危險品的工作,還會有一定的人身危險及安全問題。

在我看來,農民工的賺的那點錢都是血汗錢,都來之不易。每一分每一塊,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

第二,條件艱苦慢慢敖。農民工平時的生活條件也不是很好。如果是進廠做流水線的工作,相對來說還好點,沒有太陽曬也沒有有雨淋。

條件的艱苦如睡覺,可能是十幾個人或者幾十個人,擠在一個大房子裡住。有的打工夫妻為了省錢不捨得去租房,只能拉著一個布簾一起在集體宿舍裡住。

有好多農民工,吃的是盒飯,乾的卻是高強度的工作。尤其是夏天和冬天,要麼就熱得每天汗流浹背,衣服被汗溼透幾次,要麼就是冷得全身發抖,手腳凍僵麻木還是得繼續幹。

第三,身在異鄉被人欺。大部分的農村人外出打工,都是到離家鄉很遠的地方去。

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加上有些黑心老闆的苛刻,很多打工的農村人被別人欺負了卻不敢吭聲,經常有工錢被隨意剋扣或拖欠的現象。

有的時候明知自己的合法權益被侵害了,找當地的勞動部門投訴卻拖三拖四無法解決。如果與當地的人發生衝突了,警察往往會判決當地人有理,更多的是責怪外來的農民工。

第四,背井離鄉太無奈。農村人外出打工的無奈,更多的來自沒辦法照顧老人,沒辦法照顧小孩讀書,更沒辦法照顧自己的父母老人。

但是由於在家種田種地沒有錢可賺,全家老小養家餬口都等著自己來支撐,很多農村人不得不每年回家過春節,過完年又要到外地去打工賺錢了。

這種現象,導致了現在的農村小孩教育、農村老人撫養等,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不少農村老人既當爹又當娘,不僅沒有享受到晚年之樂,還要幫兒子媳婦照看小孩。

記得曾有網上報道,說有個住得偏僻的農村老人,兒子媳婦全部外出打工了,自己一個人孤苦零丁的住著,結果在家中因病去世了十幾天才有人發現。

農民工的無奈與心酸,你知道的還有哪些?歡迎你也來留言評論。


桂農通


我認識了從江西過來工作的夫妻倆,家裡有兩個兒子快要成家了,兩夫妻拼命賺錢讓兒子們能娶上媳婦,男人白天在工地裡做散工晚上騎三輪車載客,女人只能騎三輪車載客。有一天刮颱風夫妻倆沒法開工,見到我就聊了起來,說家裡大兒子準備相親了,我聽了說好事啊,但是他們都皺起了眉頭告訴我,壓力很大對方要彩禮15萬,還有購置新房一套而且還要購置金銀首飾等等要用不少錢,現在大的都用那麼多,少的都不知咋辦,說完了男人開始抽菸沉默了,女的眼睛開始變紅了,這時我感覺一陣心酸湧上心頭做父母的不容易,我都變得沉默了,一個日常的片段在腦海裡重播著,就是他們起早貪黑週而復始的推著三輪車開工,蹲在門口吃著早上起來煲的整天吃的飯,菜是辣椒炒青茶偶爾有點兒肥肉,餓了就回來吃,吃完就開工,有身體不舒服都是扛著,抗不住了就去藥店買最便宜的藥來吃,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做父母的都是為孩子奉獻自己的愛。





胡楊


我是建築行業的人,畢業以來見並接觸過好多建築行業的農民工。且不說嚴寒酷暑,就一個親人骨肉夫妻分離就夠受了……

2009年剛畢業的山東一個焦化廠工地,有一個農民工隊伍是來自貴州的少數民族,有一個婦女把娃生在當地,生完一個星期,我見她在生活區洗老公的衣服和孩子的尿布,當時是深秋季節。

2005年學校組織實習,在中午吃飯的時候認識一個東北單身母親,抽著煙雙手各拿一隻鋼模板……看後影還以為是男的,她自己說兒子在上大學,她一個人供,老公是賭鬼,離了。別人都是到食堂打飯,她和另外兩個人買的生豆腐,撒點鹽,用筷子攪碎,和饅頭一起吃……

後來結婚,聽我的婆婆講述了一個更震撼更讓人心酸的故事:

四川的夫妻倆出來打工,女的上白班,男的上夜班打混凝土。等天亮的時候,男的才下班回來。女的很驚訝,說你不是昨天半夜下班回來了?男的這才意識到,是自己出工的時候,自己老婆被人佔了便宜。當天,倆人連工資都不要了,收拾東西走人了……


魯西南女子在關中


離家不遠的那條街,多年前有個矮小的山東漢子,千里迢迢,帶著老婆和2個幼小女兒,來這裡的工業區討生活。在十字路口的一家超市門前,租個小角落擺灘販賣水果。老婆和女兒們,住在附近窄小的廉租房裡,吃喝拉撒睡,在裡邊過日子。老公晚上把水果灘用一塊塑料布遮綁住,在地上放個鋪蓋,睡守在旁。冬天裹件舊軍用大衣、夏天蚊子多,點個蚊香矇頭就睡。一直到這裡拆建,才搬走。這7、8年的光景,和街坊鄰里也混熟了,得到不少幫助。外地農民工辛酸的生活寫照,也留在不少當地人的記憶裡。


LZW1987


農民,一直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幾千年來都是如此。我是六零後,在會吃飯到高中畢業,野菜,蠶豆莖,吃了很多,當時就是因為農村太苦,而當時的情況是隻要是中專或者大學畢業,國家就包分配工作,為了跳出農門,父母千辛萬苦供我讀書,後來終於得償所願。所以對於農民工的辛酸深有體會。

第一,農民工乾的基本都是髒活累活,是別人不願意乾的夥計,由於技術含量不高,工資收入往往比較低。比較心酸。 第二,背井離鄉,為了生計,為了父母妻子兒女能過得好一點,離開父母,離開妻子兒女到城市打工拼搏,父母年紀大了有疼有病無從照料,妻子獨自勞作男人的夥計都的幹,比較心酸。 第三,農民工由於沒有多少社會背景,在社會上備受歧視,是弱勢群體。比較心酸。 第四,如果遇到黑心老闆或者生意不好的老闆,工資被拖欠或者被任意剋扣那是常有的事,加班加點幹活早起晚睡幹活那是常有的事,為了生存,為了父母妻兒,太多的時候只能選擇忍氣吞聲。比較心酸。

第五,丈夫在外打工妻子跟人跑了或者妻子在家有外遇屢見不鮮。常常是家庭破裂。比較心酸。

農民工的心酸太多了,建議國家多投資一些農村項目,讓農民不出村就可以打工,這樣心酸的事情就會少很多。


顯皮不是皮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農民工是指戶籍仍在農村,身在城市從事非農業工作的農業戶口的工人。本地農民工是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內從業的農民工。外出農民工是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不管怎麼說,農民工好像是工人,又好像是農民,介於二者之間的一個工種。這是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出現的現象。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農民工因種種原因無奈的在城市與農村中穿梭,苦苦煎熬地過著"蟻居"、"鼠居"般的艱難日子,不能分享城市的醫療、就業、教育、交通、娛樂等各種社會資源,說起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髒、亂等形象。農民工大多沒有多少文化,只能從事簡單的建築、運輸、搬運之類的工作,拿著低工資做最累的工作。那麼,農民工的辛酸都有哪些呢?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具體歸納了以下幾種,具體如下:

第一,進城務工不能按時拿到工資之痛。

農民為了生活,在家裡種地養活不了家庭,加之他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又沒有職業技能,年齡都較大,無奈只能進城在工地上起早貪黑地幹活。他們非常能忍耐、非常能堅持、非常能吃苦,也非常的節約,因為家裡的妻兒老小都指望著這個辛苦錢呢!但是,許多工地老闆的工程都是二包三包四包,他們利潤少,就千方百計剋扣農民工工錢,工錢給的少不說,還總是拖欠,想辦法剋扣,也沒有啥福利待遇,每月只給一點生活費,允諾到年底一次結清。但許多無良包工頭到年底結工資時都撒腿跑路,要麼拖欠到明年,在工地上幹活拖欠剋扣農民工工資的事情屢見不鮮,這個弱勢的群體也沒有辦法維權,他們遇到這些事欲哭無淚,也只能自認倒黴。不得不說,這是農民工最辛酸的事情之一。

第二,工作過程中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農民工外出務工掙錢多少,安全總是讓人提心吊膽。因為農民工大都是在建築工地上作業,面對潛在的危險,需時刻保持警惕,不要心存僥倖;施工單位往往為了節約成本,未加強農民工安全培訓,未正確引導農民工嚴格執行企業強制性崗前安全培訓就匆忙上崗;同時,施工現場施工機械帶病作業,或沒有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以及對物料使用不規範造成的。只有對施工現場的機械、物料採取規範有效管理,加強農民工安全生產意識教育,才能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發生。所以,農民工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只有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控,強化農民工安全意識,引導農民工安全作業,實施安全生產措施,提高農民工自我保護能力,才能有效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第三,辛苦勞動得不到城裡人的尊重。

農民工因為文化程度低,找不到輕鬆的工作,他們背井離鄉只能在城市裡幹又髒又累又危險的活,每天都生活在鋼筋混凝土的環境中,這些工作往往是被城裡看不起的體力活。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建造起一棟棟漂亮美觀的大樓,他們在工地上苦苦煎熬,擠睡工棚,吃最廉價的飯,喝不潔淨的水,深受體傷病痛折磨。即便如此,他們常常不得不聽惡言,看白眼,辛苦的勞動得不到城裡人半點認可,自己的尊嚴得不到城裡人半點尊重……我們看到,城市的變得越來越美,高樓林立,綠花美觀,道路清潔,快遞到家,保姆勤快,蔬菜新鮮……這背後都離不開農民工默默的付出。農民工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之一,是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把城市打扮得更漂亮,但他們的勞動卻沒有得到城裡人的尊敬和尊重,我們十分遺憾。在這裡,【鄉村關中】向每位農民工表達我最深的敬意!

第四,農民工忍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之痛。

農民工有多苦有多累,還有太多的辛酸沒法訴說,只能咽在肚子裡,獨自承受。過去農民有三大寶,老婆,肥地,熱炕頭,那時農民貧窮,但生活壓力不大。如今,農民都壓的人喘不過氣來,父母老了要養老看病,孩子要上學,大了要結婚,要在城裡買房,要買車,還要面對現在高物價下的人情世故,在家裡種村無法保障生活所需,只能進城務工增加收入。現在農村給兒子結個婚能要了老人家命。巨大的生活壓力之痛只有農民工自己知道。

第五,為了生活忍受背井離鄉之痛。

現在農村種地,各種農資的價格年年高升,出售生產的糧食都不夠化肥錢。以前沒有打工,農民的生活過的雖說清貧但是快樂,在家陪著父母,媳婦和孩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家庭的快樂。如今,農民工長年都在外面打工,父母的容顏越來越蒼老,卻不能在她們膝下盡孝;老婆一人在家操持家務卻不能分擔;孩子成長卻不能相伴……但農民工為了生活,也實在沒有辦法,他們長年在外忍受著背井離鄉之痛,只有農民工自己細細品味。

第六,在外生病了無依無依之痛。

農民工長期幹著超體力的重活,經年累月,身體健康狀況每日五更寒,經常出現高血壓病,各種癌症腫瘤、心腦血管堵塞,糖尿病等等諸如此類的疾病。農民工在外沒有依靠,為了省錢,只能強忍受著。以前,熱炕頭是農民最好的享受,如今不出門打工飯都吃不起。夏天住在工棚裡,自天太熱,冬天太冷,有病痛還得天天忍受。長此以往,農民工都變得麻木,但他們還有家人,還有家庭責任,還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他們再苦,再累,都要咬牙堅持。

因此,農民工的辛酸,只有農民工自己知道。他們每個人都值得我們尊重,每一個工種都值得被我們敬重。但事實上,城裡人根本做不到,而且還常常蔑視農民工,我們非常的不解。農民工生活的辛酸,不僅工作累,而且心最酸,常常經受著城裡人有色眼鏡的對待。我們真心希望城裡人能善待農民工,包工頭能愛惜農民工,還有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民工,讓他們的辛酸都能化成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勇氣和力量!

網友朋友們,你們對這個問題還有何高見?我在下面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鄉村關中




出去打工的都是被生活所迫,要不誰願意背井離鄉。可以看到農民工家裡有父母,有妻子孩子,每年離開家鄉都會上演依依不捨的情景。家裡的土地妻子來養種,老人上年歲了也的管,有病了還的伺候。這可不是一般的不容易,做為丈夫看在眼裡,酸在心上。雖然人在外地,但心一直不會放下。一年只能回去一次,甚至幾年回去一次,沒有了夫妻生活,孩子也缺失了父愛,有些幾年才回家一次的孩子都不認識父親了。




農民工在外打工就是為了養家餬口,辛辛苦苦在外幹了一年,有些黑心老闆還拖欠工資。為了討薪農民工臨近年關還回不到家鄉,有的寒冷的冬天裹著被子睡在大街上。要知道農民工都是用體力掙的辛苦錢和血汗錢。



在城市公共交通上到處都有農民工的身影,有極個別城裡人嫌棄農民工,嫌他們髒,嫌他們身上有異味,有甚者還讓離他遠點。一般農民工都會忍氣吞聲。



工地上農民工乾的是髒活累活,但工資是最少的,住的房子是最簡陋的,吃的是最差的。有時還要蒙受老闆的斥責。

農民的心酸多去了,以上只是想起的,歡迎評論區補充談討。


高級社2


農民工都是被生活所迫才到外面打工的,要說咱們中國的農民啊,現在的生活水平比起以往那是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國家的惠農政策也越來越好了,那麼有的小夥伴就說了,既然生活越來越好了,怎麼還累死累活的去外面打工呢?我分析有以下幾點。

第一,地少人多。現在一個農村家庭一般四個人,上面還有父母,有的還有爺爺奶奶,土地就那麼多,不可能因為你結婚了國家就另外分你一些土地。土地沒變,人多了,還能怎麼辦,只能出去打工。

第二,氣候原因。隨著現代化工業腳步加快,環境汙染也越來越嚴重了,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氣候大變。現在很多地方一年四季也下不了幾場雨,雖然現在國家大力推行現代化農業,但大部分地區還是靠天吃飯的。沒有水,莊稼減產,不出去打工就只能看著老婆孩子捱餓,有一句話說的好:咱丟不起那個人。

第三,觀念陳舊。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各種新科技,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但大部分人的觀念還沒有改變過來,尤其是農村,在農村沒有外出打工的可以說很少,不能說沒有。那些沒在外打工的都是有些頭腦的,田裡種的都是經濟作物,還有一些是大面積承包土地的,再有就是做生意的,但這部分人很少。

第四,物價上漲。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物價也在飛速的上漲,以前給孩子買點零食只要幾分錢,幾毛錢,現在還能見到幾分錢嗎?用幾毛錢還能給孩子買到喜歡的小食品嗎?以前建棟房子多少錢,現在房子多少錢?

第五,需求提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走出去的人越來越多,見識也在不斷的提高,隨之而來的便是需求的提高。見識多了,看見別人用這個好,也想買,沒錢怎麼辦,只能想辦法賺錢,打工就成了大部分人的選擇,再有就是結婚,現在農村結婚可以說不比城裡人花費少,就拿我們家那邊說吧,處對象逢年過節的就要把女孩接到家裡來,接女孩的時候要給女孩的父母幾千元錢,禮品不算。等到了結婚了,彩禮錢就得十五六萬,結婚就得買房子,自建房現在女方都是不同意的。房子怎麼也要四五十萬吧?再加上給女孩買衣服,首飾,結婚辦酒席又要好幾萬,有的還要車,又要十幾萬,這一算下來怎麼也要八九十萬吧,光靠家裡的幾畝地哪裡夠用,只能出去打工。

第六,不懂法律。至於那對夫妻說起來也是悲哀,雖然現在外出打工的人多,但是懂得保護自己的人不多,其實大部分農民工的想法很簡單,我老實幹活,不去惹別人,按時拿工資,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俗不知一樣米養百樣人,你不去惹別人,別人卻偏來惹你。所以說出門在外要小心,要懂得保護自己。更要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出了事情要及時報案,不要拖拉,也不要逃避,逃避就是縱容,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


天空下的風箏


對於“農民工的辛酸,都有哪些?”這個問題,相信有過外出打工經歷的人都有深刻的經歷吧?鏡觀有過這樣的經歷,也在工地上對農民工這個群裡有所瞭解,就農民工的辛酸,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民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多數來自不同的農村,為了生活而遠離父母、妻兒背井離鄉的來到陌生的城市。工作中,多數做著最髒、再累、最辛苦的活兒,而工資收入確實最低的,更讓人心疼的是有時運氣不好會遇到不好的老闆而拿不到工資的情況。這也是外出農民工兄弟們最不希望遇到和心酸的事。



2.民工工作非常辛苦。在工地,電焊工是大家都熟悉的工作。在好多人印象中或許覺得他們有著高收入,月薪可以過萬。可是工作中他們要面對非常艱苦的作業環境,像電焊煙,電焊弧光還有電焊輻射等多種對身體有危害的因素。這些苦和其中的心酸或許也只有幹過電焊的能體會到吧。


3.農民工工作辛苦,賺的工資少,吃飯都捨不得花。有時為了省錢午飯就在工地上湊合。幾個饅頭,帶點小鹹菜,外加一杯白開水,就這樣子湊合。以為師傅講,他們沒有保險,幹一天有一天的錢,所以儘可能省著花。工地上,每次看吃午飯,都很讓人心酸。

總之,農民工在外工作很不容易。對於他們其中的心酸,不同人應該有不同的看法和體會吧?有一位農民工友友曾說過,農民工有家沒錢賺,賺錢沒有家。這話聽上去很心酸,你覺得呢?


鏡觀圖說


第一、工作辛苦

農村人到外面打工,其實工作很辛苦。

特別是那些需要露天作業的工種,雖然工資高一些,但每天都要日曬雨淋,甚至需要流血流汗。如果是一些高空作業,或者是危險品的工作,還會有一定的人身危險及安全問題。

第二、條件艱苦

農民工平時的生活條件也不是很好。如果是進廠做流水線的工作,相對來說還好點,沒有太陽曬也沒有有雨淋,條件的艱苦如睡覺,可能是十幾個人或者幾十個人,擠在一個大房子裡住。有的打工夫妻為了省錢不捨得去租房,只能拉著一個布簾一起在集體宿舍裡住,有好多農民工,吃的是盒飯,乾的卻是高強度的工作。尤其是夏天和冬天,要麼就熱得每天汗流浹背,衣服被汗溼透幾次,要麼就是冷得全身發抖,手腳凍僵麻木還是得繼續幹。

第三、背井離鄉

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加上有些黑心老闆的苛刻,很多打工的農村人被別人欺負了卻不敢吭聲,經常有工錢被隨意剋扣或拖欠的現象。

有的時候明知自己的合法權益被侵害了,找當地的勞動部門投訴卻拖三拖四。

第四、遠離親人

農民工外出務工,小孩教育、農村老人撫養等,出現了很多問題。不少農村老人既當爹又當娘,不僅沒有享受到晚年之樂,還要幫兒子媳婦照看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