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狀況如何?

-二小姐-


文成公主生於公元625年,卒於公元680年,公元641年奉命和親。文成公主乃李唐宗室之女,但父母姓氏及其本人姓名史書均無記載,後人猜測多為任城王李道宗之女,因為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是李道宗護送,且入藏後,松贊干布向李道宗行子婿之禮。



松贊干布生於公元617年,卒於650年。

由此可見,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夫妻生活僅持續了9年,松贊干布死後,文成公主寡居了30年才死去,所以“在這30年的時間裡,文成公主的生活狀況究竟如何”成了後人討論的熱點話題,甚至出現了“文成公主和親後的命運異常悲慘”的觀點。那麼文成公主和親後的命運究竟是好是壞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那些持文成公主命運悲慘觀點的人無非出於以下幾點原因:

1,當年松贊干布為了逼迫唐太宗和親,不惜出兵大唐,唐太宗不得已而將文成公主嫁於他,所以文成公主入藏是飽受屈辱的議和,自然不會受到松贊干布的正眼相看。


2,文成公主入藏前,松贊干布早已娶了尺尊公主,而尺尊公主才是松贊干布的正妻,松贊干布還為她修建了紅山宮殿(布達拉宮),而文成公主入藏後,紅山宮殿已經完工,可見在松贊干布心中,尺尊公主比文成公主的地位要高。

3,松贊干布為尺尊公主入藏帶來的佛像修建了大昭寺,為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佛像修建了小昭寺,從這裡也能看出兩人地位的高低。

下面我要一一反駁

第一,事實上,松贊干布曾先後兩次要求與唐朝和親,第一次唐太宗拒絕了,於是松贊干布興兵伐唐,並打到了大唐松州境內,後來唐太宗任命侯君集為主帥,遣大軍前去迎戰,結果大軍尚未與吐蕃軍決戰,先鋒牛進達便襲擊了吐蕃軍營,斬首一千,松贊干布大驚,於是撤軍並遣使求和,唐太宗這才決定將文成公主嫁於松贊干布。所以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是“下嫁”而不是大唐“委曲求全,逼不得已”。

第二,布達拉宮修建時間是公元631年,松贊干布發兵攻打大唐的時間是在公元638年,所以布達拉宮確實修建於文成公主入藏之前,也極有可能在尺尊公主入藏後,但尺尊公主入藏時間已無從考證,因而也只是推測,而且關於吐蕃的歷史我們中原的正史記載的不是很詳細,但很多藏地古籍都有很多不同的記載,如藏文大藏經《丹珠爾目錄》上載:“為發展先祖之基業,乃建紅山宮”。



總的來說就是松贊干布當年遷都拉薩,並修建紅山宮並不是為了女人,而是為了整個國家,其實我們換位思考一下也應該能理解,像松贊干布這種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難道真的會為了一個女人而遷都和修建宮殿嗎?很顯然不會!

所以,紅山宮一定不是松贊干布為了尺尊公主或者文成公主而建的。

第三,大昭寺裡供奉了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塑像,小昭寺裡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塑像,而大昭寺無論香火還是規模都高過小昭寺,這些都是事實,但關於大小昭寺還有以下事實:

1,大小昭寺的名字是後人的叫法,大昭寺初建時名叫“惹薩”,後叫“祖拉康”,“覺康”,全名“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馱土而建的,那麼從最初的名字可以看出來,當年修建這兩座寺實在沒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

2,大昭寺修建初期曾出現很多技術上的難題,遲遲無法完工,後來文成公主入藏後在隨行的能工巧匠們的幫助之下才得以完工,而小昭寺是文成公主入藏途中臨時決定並主持修建的,但後來小昭寺裡供奉的等身塑像還是被移到了大昭寺中,且後人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將其塑身像也供奉於寺中。關於小昭寺裡的佛像移到大昭寺裡還有一段關於“金城公主調換佛像”的野史記載,不過可信度太低,這裡就不贅述了。

所以,大小昭寺的規模根本體現不出文成公主與尺尊公主的地位高低。


其實文成公主雖然守寡30年,但她的地位在當時的吐蕃是非常高的,在藏民心中也非常高,據《賢者喜宴》中記載,“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而《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這兩項都具備,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便享有此殊榮。

所以文成公主的晚年生活並不會像某些謠傳說的那麼無比悽慘,謠言止於智者,希望大家不要再去輕信謠言。

做一個智者,難道不好嗎?


鹹魚閒聊


中國歷史上,說到和親的公主,地位最高的,就應當屬文成公主莫屬!

首先有一點要指出,如今網絡上關於文成公主進藏後的生活有許多說法,說文成公主日子過得苦,松贊干布死後被逼嫁給松贊干布兒子!


這些說法其實都是不真實的!

據藏史記載,松贊干布一生只有一個獨子,即共日共贊,是松贊干布與支羊部落公主芒妃墀江所生!

而共日共贊在公元650年就去世了,年僅十八歲,而那時候松贊干布都還健在,但沒過多久,同一年,松贊干布也去世了!

松贊干布去世後,由共日共讚的兒子芒松芒贊繼承了吐蕃贊普之位,繼松贊干布之後成為吐蕃第34任贊普!

可見,文成公主在松贊干布死後被逼嫁給其兒子一說,其實是假的,站不住腳的!

文成公主雖只是唐宗室之後,但其在吐蕃的地位卻很高,吐蕃書籍《賢者喜宴》記載“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而據《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這兩項都具備,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擁有的待遇,而在松贊干布的五個女人中,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

可見,在當時松贊干布的五個妻子中,來自大唐的文成公主地位是最高的!


在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繼續在西藏生活了30年,在這三十年中,她推進佛教在西藏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唐朝與吐蕃的交流,教授人們耕種及手工業生產,受到當地人的尊重!

在西藏,文成公主被稱作是“甲木薩”即“漢女神仙”的意思!可見,文成公主在藏人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

而在公元680年,文成公主逝世後,人們為紀念她而為她塑造雕像,世代供奉,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可見,文成公主在西藏的生活,並非人們所言那般悲慘,而是在松贊干布逝世後,以自身的力量來幫助他人,推動西藏與內地的交流,並世代為萬民所敬仰歌頌的!


汶與川


唐太宗為了和西藏保持良好的關係,採用了和親政策,於是冊封了一個公主嫁給西藏的首領松贊干布,這位公主就是有名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在歷史上是非常名的一件事,回來松贊干布去世以後,文成公主過的怎麼樣呢。有傳聞說文成公主過的並不好,特別是松贊干布去世以後,被迫在嫁給別人,還有傳聞說是嫁給了松贊干布的兒子,雖然她是大唐的公主,但畢竟遠離自己的國家和親人。其實這些傳聞都不準確,文成公主在西藏地位還是很高的,在松贊干布去世以後,她依舊是過的很好,養尊處優,直到去世,所以說松贊干布去世以後文成公主沒有嫁給別人。文成公主是享有贊蒙尊稱的,去世以後還有祭祀,這是吐蕃王后才有的待遇,松贊干布的所有女人中,唯有文成公主有這個待遇。現在我們還可以看到大昭寺裡文成公主的金像,還有一些壁畫,如果她的地位很低,是不可能有這些的,文成公主在西藏人眼中,地位是十分特別的,可見她是深受西藏人的愛戴,文成公主入藏,對我國有著重要的意義。




古今品鑑


和松贊干布成親九年後,松贊干布去世!與松贊干布無子女 公元680年因犯天花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