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沒有地域黑?

盧炳盛


古代的“地域黑”不僅在民間有,朝堂上更是隨處可見,拿宋朝來說吧!

有宋一代,官員之間的地域差別,就像法家思想如儒家思想,文官與武官之間的溝壑一般的明顯。

具體來說,特別是北宋時期,來自北方的官員和來自南方的官員,天生就是絕對的冤家,無論是政治主張,還是平時的工作、往來,大多數時候都南轅北轍,然後斗的天昏地暗。

南北對抗,基本上是主導北宋一百六十七年曆史上的政治紛爭的最主要矛盾之一。不問政見,不問出發點,不問合理性,只問地域,只爭意氣,只爭高低。

當時,整個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北方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史上逐漸失去原有地位的趨勢也很難改變,但出身北方系統的官員卻依然長期佔據北宋政治的主導地位,特別是那些出身官僚世家的官員,他們充分利用自己父輩、祖輩的人脈以及自己培養的門生、故吏們,構建起了一張鋪天蓋地的巨網,用這張巨網與來自新興的南方地區的,相對根基較低但充滿了激情、想法以及革新精神的官員們對抗。

這種對抗對從宋朝剛一建立就開始了。

據說,宋太祖趙匡胤在建國的時候,在政事堂宰相辦公的椅子後面,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被後世北方系統官僚們奉為金科玉律的七字箴言"南人不得居此位"。也就是說,出身河北大族的宋朝皇帝說了,宋朝的宰相位置只能北方人做。

終宋朝一代,每每有南方的官員要得勢的時候,北方系統的官員都會用這句話敲打皇帝,告訴他不能親近南方人。

比如說,北宋的一代名相寇準,就曾經用這句話擠兌過皇帝。

那是在一場科舉考試上,有兩位十分厲害的神童級的考生,在殿試上大放異彩,深得皇帝的喜歡。

一位是後來的著名詞人晏殊,十四歲。一位是姜蓋,十二歲。

倆人表現都特別出色,於是,宋真宗想封賜給這倆神童同進士出身的頭銜,這個時候寇準板著臉說道"陛下,要賜頭銜就賜給姜蓋吧。"


皇帝和諸位大臣都大惑不解。

"很簡單,晏殊是江南人,姜蓋是河北人。"

這就是寇準,他是陝西人,因為各種原因十分鄙視南方人,"準性自矜,尤惡南人輕巧,"

寇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後來和宋真宗的兩位寵臣王欽若和陳堯叟斗的你死我活,這倆人一個是南京人一個是成都人。

北宋官場的"南北之爭"到了宋神宗時期發展到了頂峰,基本達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因為,宋神宗所信任的王安石是江西人,而王安石變法在北方系統的官僚看來,就是在掘他們的命根子。十分有趣的是,王安石變法集團的官員,也大多是來自南方,特別是福建、江西兩省的年齡官員,這幫人年輕,有朝氣,有活力,天不怕地不怕。

所以,人們逐漸發現,所謂的新黨和舊黨之爭,實際上某種意義來說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之爭。

這場爭鬥持續了數十年之久,最後導致了北宋的崩潰。以南方官員為主的新黨得勢的時候,會拼命的打壓以北方官員為主的舊黨,反之亦然。北宋就在這種無休止的內耗中,走向了毀滅。

在這場爭鬥中,北方系統的官員為了醜化南方系統官員,甚至不惜動以改變修撰國史和論學的風氣為代價,開啟了中國古代政治鬥爭的新篇章。

在以南宋儒生編撰的實錄為基礎修撰的《宋史》中專門列有《奸臣傳》,新黨的南方籍官員除了王安石本人之外,幾乎全部被劃定為奸臣。

這裡有很有名的一個段子。

在王安石變法發生之前,有一天邵雍在洛陽的天津橋上和友人散步,突然,他聽到了杜鵑的叫聲,面露憂慮傷心之色。客人問他發生了什麼?

理學大師加著名神漢邵雍就說:"杜娟這種鳥是南方的,現在居然飛到了洛陽,不出幾年皇帝必然以南方人為宰相,重用南方人,這樣就天下大亂了。"

邵雍的觀點是:天下將治,地氣自北而南;將亂,自南而北。也就是說,在他眼裡,南方人就不能做官,不能得勢,否則天下就會大亂,國家就會完蛋。

而之後王安石變法引起一系列黨爭的悲劇,似乎印證了他的判斷。

說出了北方官員和儒生們的心裡話,邵大神仙從此被後世無數的北方籍的儒生和官員奉為學術界大神。


煮酒君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在中國古代地域歧視可以說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了,各種地域黑的段子層出不窮。在明清時期的笑話集《笑林廣記》中就記載了當時人們對於蘇州人的地域黑。


說有一個蘇州人跟著一個有錢的大老官混,當他的僕人;

這個蘇州僕人平常經常對主人表忠心說:“哪怕有一天,您要小子替死,我亦所甘心。”

結果好的不靈壞的靈,沒多久,這個大佬官果然得了重病,請來的郎中說:“你這已經病入膏肓,非藥石所能治療,必得活人的腦髓挖來配藥,方可救得。”

大佬官雖然有錢,但活人的腦髓誰也不肯給他,當地找遍了都沒有,突然想起來這個蘇州僕人經常說有事都能替自己死,要他獻出腦子應該沒問題。

於是大佬官叫出僕人,把事情原委告訴他,問問他願不願意獻出自己的腦子。

結果這個蘇州僕人聽完緣由後大驚失色,趕緊給大佬官說:“阿呀,使勿得,吾裡蘇州人,從來無腦子個。”


另外明清時期,南北方士人之間都會互相調侃,大體上都是以地方特產指代某省。

比如:

畿輔 (今河北、天津一帶) 稱“響馬”,陝西稱“豹”,山西稱“瓜”,山東稱“胯”,河南稱“驢”,江南 (今江蘇南部) 稱“水蟹”,浙江與安徽徽州稱“鹽豆”,浙江又稱“呆”,江西稱“臘雞”,福建稱“瘌”,四川稱“鼠”,湖廣 (今湖南、湖北) 稱“乾魚”,兩廣 (廣東、廣西) 稱“蛇”,雲南、貴州稱“象”。


明朝時河南人大學生焦芳路過湖南人內閣首輔大臣李東陽官邸。

焦芳看到李東陽屋簷下面曬著李從家裡帶來的魚乾,剛好打算調戲一下被稱為“乾魚”的湖南人。

焦芳靈機一動口占一聯雲:“曉日斜穿學士頭。”

李東陽一聽這是啥意思,一抬頭看到自家晾曬的魚乾。好麼,敢情這事來砸場子的!

馬上應聲說了一句下聯:“秋風正灌先生耳。”

這是因為諺語有“秋風灌驢耳”之句,河南人又被稱為“驢”。

所以一來二去,兩人打成平手,還留下了一個互相調戲的美名。

要是如今在網絡上,這樣地域黑,怕是二人的粉絲早就打破頭了吧。

我是以史為鑑,呼籲大家理性看待地域問題,千萬莫要開地圖炮哦。


以史為鑑


古代不僅有地域黑,而且非常普遍。

往早了說,《莊子》、《孟子》等書,都很喜歡拿宋國人舉例子,但凡講故事需要一個呆萌的人物,他們就想到了宋。《韓非子》最喜歡鄭國人,很有名的兩個故事——“鄭人買履”和“買櫝還珠”,都是鄭國人乾的。

到了唐朝,誕生了一位酷愛開地圖炮的作者——柳宗元,蜀犬吠日、黔驢技窮、粵犬吠雪,是其中的代表作。此外,也是在唐朝,由於科舉制度的漸趨完善,官員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北方人和南方人在學問上存在根本性的差異。北方人更擅長記誦經文大義,但疏於文采,南方人不擅經學,而偏好文學,所以明經科北方舉人考中的多,進士科則多是南方人。

而這種差異似乎被賦予了道德上的含義,北方人質勝文,南方人文勝質,相比之下,似乎普遍認為北方人質樸剛健的個性更適合為官,所以宋明官場是歧視南方人的。

據北宋末年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一記載:“祖宗開國所用將相皆北人。宋太祖刻石禁中曰:‘後世子孫無用南士作相。’”

名相寇準也說:“南方下國,不宜多冠士”,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的狀元本來應該是江西人蕭貫,被他奪了來給了京東人蔡齊。他是陝西渭南人,和他搞對立,極盡諂媚之能事的“癭相”王欽若是江西新餘人。

到了王安石變法時,宋朝官場上南北對立就很嚴重了,司馬光等保守派以北方人為主,變法派則大多是南方人,司馬光於是說:“閩人狡險,楚人輕易”,閩人狡猾險惡,楚人沒有定性,如今兩個宰相曾公亮、陳旭都是閩人,兩個參政王安石,唐介都是楚人,要完。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此時科舉,考中的多是東南地方人,北方人曾經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這種情況到明朝時更為顯著,但朱元璋作為一個安徽人,也有地域歧視,不喜歡南方人,以致爆發了充滿血腥味的“南北榜事件”。洪武三十年的科舉發榜讓人震驚,考中的清一色是南方舉子,北方竟無一人,朱元璋大怒,狀元和主考官都發配戍邊,自己親自加考了一場策問,重新選拔了六十一人,都是北方人。

清朝也有地方歧視、地域黑的記錄,比如竇光鼐在主持浙江鄉試時,就公然以“南蠻鵡舌之人”命題,這是上行下效,乾隆自己就不喜歡浙江人,但總體來說,“好多了”。


鍛彰趣義


有 參見我的新文章。

先秦時代的各國,大都自視為天下的中心,並以各自的世界觀去看待其他邦國。他們眼裡的世界觀和外國觀,可是各有特色,大有來頭的。

1.秦國:視中原為"蠻夏"的東夷後裔

秦國一直有著濃郁的蠻族色彩。有著西戎習俗的秦人其實是東夷族的後裔,殷商的重要盟友。即使被周人封為保衛西陲的諸侯,秦人依舊有濃郁的東夷文化色彩。比如,周人的圖騰是虎,龍或者龜,但是秦人的圖騰主要是鳥。秦人祖先女修是吞食了燕子蛋才生下秦人始祖;而在同樣有東夷起源的殷人神話裡,有如出一轍的版本:商人女祖簡狄吞了燕子蛋,才生了殷人祖先契;少昊氏帶領群鳥在極東之地建國的傳說,也體現了東夷人對鳥的崇拜,對鳥的喜愛在秦國文物與文化中有跡可循。根據《墨子》的記載,秦穆公夢到的人頭鳥身的句芒之神,其實也是東夷族的神祇。

殷商青銅器鴞卣,古代版的憤怒小鳥

大堡子山秦墓出土的黃金鷙鳥飾物,有典型的西戎風格

從王族姓氏上看,春秋戰國時代,與秦國同姓的贏姓國家,比如趙,奄,郯,黃,江,葛,梁,榖等國,除趙國之外,基本上都分佈在河南山東淮北等地,這些小國大都是東夷後裔,從側面證明了秦人西遷前的發源地。其實就連秦人的贏姓正是通"燕",體現了秦人的鳥圖騰傳統。

寫於戰國時代的《墨子-明鬼神》記載,秦穆公在太廟裡遇見過東方的天神----東夷的半人鳥神祗句芒,神明讚揚他有德性,並保證秦國會日益強大。可見到了戰國時代,秦人依舊有著崇拜鳥神的傳統。

著名的秦公鍾

但是在西周破敗之後,周朝腹地關中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於是周天子趁機許諾秦人,如果能奪取宗周故地,那就是你們的封地了。於是在與戎狄鏖戰的過程中,秦人本身沾染了大量戎狄習氣。比如秦穆公的謀士尤餘,就是晉人與西戎的混血後裔。當秦國東出函谷關受到晉國阻撓之後,在西戎謀士尤餘的建議下,秦人進行了戎狄化自我改革。於是誕生於齊魯文化圈的《公羊傳》和《穀梁傳》將秦人蔑稱為"夷秦"或者"翟秦",中原諸侯因為秦人久在西陲,於是輕蔑地將秦人的特殊文化視為落後,並拒絕讓秦人參與會盟。

獵鹿騎士骨雕:秦國大堡子山墓地斯基泰風格飾品

中亞的 斯基泰戰士

以下的甘肅馬家塬出土的戎王墓葬,是戰國晚期秦國的戎狄君公的高級墓葬。,證明了秦與戎的交織。

甘肅馬家塬戎王墓出土的黃金飾品

西戎金銀車馬飾物

西戎金槍頭

儘管如此,這並不妨礙秦人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秦人與中原諸侯一樣,視對方為蠻夷:出土於甘肅天水地區的秦公鍾,秦公簋上,秦人稱自己的國土為"夏",而中原諸侯卻被秦人視為"蠻夏",自己受命於天,君臨各國。

到了戰國時代,雲夢睡虎地竹簡裡的秦國法律條文顯示:秦人自稱秦國為夏,臣屬於秦國的少數民族想逃離叫做"去夏",但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即使外邦男子與秦女結合生下的後代,也被稱為"夏子",可見秦人對於夏的身份的執著。

秦人之所以自稱為夏,是因為秦人佔有宗周的故地,所以在地緣上以周的繼承者自居;而且在攻取關中故地的過程中,秦部族吸收了很多善於農耕,而且文化比較發達的周遺民。秦國深受其影響,他們把周朝的文獻《史籀篇》作為文字教材和書法樣本,所以秦文字又繼承了周人的遺風。《石鼓文》中的一些字,與西周時代青銅器上的金文銘文寫法如出一轍。

所以東夷和周人的古老文字與神話傳說,有助於秦人理解東土的情況;自我戎狄化的改革,養成了秦人機動靈活,不講信義,利益至上,不易受傳統束縛的族群性格,這一次戎狄化改革其實是在為更激進,更反傳統的商鞅變法鋪路,都為後來秦人的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更加綜合的文化和地緣優勢,讓秦人視中原為蠻夏,自己才是正統之夏

2.宋國:自稱商人的小商朝

宋人對商湯的輝煌念念不忘

宋國位於中原腹地,是周人為管理殷商遺民建立的國家。為了採用懷柔政策,周人讓宋微子當宋國國君,而且給了宋君以公爵的爵位。但是很顯然這無法真正平衡殷商遺民的心裡。作為中原腹地的小小商朝,他們一直希望恢復祖先霸業。宋人樂大心在諸侯大會上,公然宣稱自己是"周之客。可見他們並不認同周的分封體系與文化。

宋襄公高舉著仁義大旗,想復興殷商

宋襄公表面上有讓出國君之位的美德,曾經還幫助齊國平定內亂,而且在泓水之戰中尊奉周禮,不襲擊正在過河的敵人,想以公爵的高級爵位和武德服眾。但是根據他自己的表述,他其實向復興商朝,當時其他諸侯對於宋國的本質看得很清楚。

甲骨文中,商人對自己的稱呼是"大邑商",其他的方國和部族被稱為"方"。宋國人繼承了這一思路。在宋國宮廷裡,宮廷音樂《商頌》用長篇大論歌頌商湯王統一天下,討伐荊楚的功績;公子子魚曾經勸告宋襄公,上天不會讓同一民族崛起兩次,商人很難再次興起了,可見宋人在國內依舊自稱商人,排斥周人強加於自己的身份。

宋公錯金戈

基於這樣的身份認同,宋國的稱霸策略是自視為天下中心:降伏比自己弱的小國,挑戰齊,楚兩大國,但堅決不朝拜天下共主周天子,很能說名他們的心態。不僅如此,宋襄公違背主流周文化,按照東夷的習俗抓住鄫國國君,用他祭祀睢水河神,想以人祭恢復古代的殷商-東夷聯盟。這一暴行無疑造成了中原諸侯的反感和警惕。這種思路與齊桓公和晉文公的線路完全不同。

因為堅信自己才是正統,堅持自己是天命所歸,所以宋人在各種戰鬥中不論敵我強弱對比,都堅持硬扛,所以經常敗於對手的突襲和計謀;在襄公圖霸失敗之後,他們一直追隨中原強國,十分頑強地抵抗楚國北進。但是以小搏大的稱霸思路和復興商朝的思想,最終讓他們四面樹敵,以致亡國。

3.吳國:流落南土的王室後裔

吳王夫差矛

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在吳王壽夢之前,吳國已經有了十九代首領,祖先是姬昌的叔叔。在從商末周初到周康王時代,吳人分為兩支,一支是晉南的虞國,後來被晉國吞併;另一支被王室分封到南方,於西周初期先來到了寧鎮地區,採取了主動蠻夷化政策,斷髮紋身,組建了一個名叫勾吳的小國。雖然大家中原諸侯都知道吳國有王室血統,還是天子最早冊封的一批諸侯,但是吳國長期被視為蠻夷。在公元前583年,吳人北上進軍,征伐魯國南部的郯國。魯國嚇得連連驚呼:中國軍威不振,所以蠻夷才會如此猖狂。說明當時的中原國家,是以看待蠻夷的方式看待吳人;吳王闔閭討伐楚國時,楚臣申包胥前往秦國求救:吳國如同兇猛的野豬,狡詐的長蛇,如果秦國不救楚,吳國就會進一步北上騷擾了。可見在已經被中原視為南蠻的楚國眼裡,剛崛起的吳國是更兇狠的蠻族。

吳王闔閭,霸業的奠定者

但是吳人沒有忘記自身的周王室血統。從吳王壽夢開始,吳國不斷吸收來自齊魯,楚國,晉國的人才和流亡貴族,並和蔡國,沈國,唐國等受楚國侵略的姬姓小國聯姻,吳人在文化上回歸中原,恢復周人認同。隨著周人認同的逐漸復甦,身在南方但渴望稱霸的吳人,很重視宣傳自己的王室身份。《左傳》記載:在公元前506年的對楚遠征中,吳的兩個盟友唐國和蔡國都是姬姓國;在得知姬姓的隨國收容了流亡楚王后,吳王闔閭想活捉楚王,派人到隨國喊話:"楚國兼併了漢水流域的姬姓諸侯,你們也是王室後裔,為什麼要包庇楚王?"春秋竹簡《吳命》記載,楚國在外交場合,蔑稱吳人是周王室在南方的"棄子",引來了吳人的強烈憤慨;《國語》裡,周天子尊吳王夫差為伯父,晉侯為叔父,吳王和其他姬姓國以兄弟相稱。

吳人恢復周文化認同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季札出遊"。吳王室公子季札對周朝詩歌的深入瞭解和精彩點評,贏得了晉國,齊國,路過貴族的陣陣喝彩;他對各地民風民俗的到位分析,也體現了吳人對於中原的嚮往和野心。正因為如此,吳王夫差的外交策略被霸主思維束縛,念念不忘地傾盡國力,北伐齊國和晉國,還在黃池與晉國爭奪霸主寶座,但卻掏空了國力。這種霸主思維也讓夫差滿足於擊敗世仇越國,而不將這個心腹之患徹底滅亡,這最終為自己的失敗埋下伏筆。

4.楚國:黃帝后裔的再華夏化

楚居,戰國時代楚國貴族書寫的史書

根據先秦楚人的簡牘文書《楚居》,《新蔡葛陵楚簡》記載,楚人祖先是黃帝之孫顓頊,初始居住地在河南地區。楚名稱的由來與神話有關:楚人的女性祖先妣湛生產時難產而死,於是巫師從腋下取嬰,用荊(楚)縫合遺體。為了紀念自己的女性祖先,楚人就以植物為自稱,而且在外邦人面前也大方地自稱荊或楚。

這一淵源和後來楚國的地理位置,導致了楚人自身的矛盾定位:楚國經常根據自己的利益訴求,調整稱號和爵位,但卻始終擺脫不了中原文化的引力場。從春秋到戰國,楚國走過了一條漫長的融入諸夏之路。

春秋楚國疆域圖

雖然巫風濃郁,但是中原文化曾兩次傳入楚地:周公在代年幼的周成王攝政時,曾因為畏懼讒言而南奔楚國,躲避風頭。周公因為這個意外,給楚人帶去了一些周朝王室的文化傳統;東周時內鬥失利的王子朝帶著一群學者,官吏和世襲貴族南奔楚國,再一次給南土帶去了中原的文化傳統。所以楚國上層其實比較瞭解中原的文化。楚國的很多制度變革和外交策略,都是以中原為中心制定的。

楚國疆域擴大圖

比如楚國國君曾多次更換爵位。在周初大封建之中,楚君熊繹只得到了子爵;後來楚人逐步兼併了江漢平原的很多小部族,得到了各部臣民的擁護。熊繹的第四代後人熊渠懷著渴望融入中原而不得的糾結心理,公開與周王室叫板:"我們楚國屬於蠻夷,拒絕使用中原的貴族稱號!"作為最高領袖的他自稱為"敖",這是楚民族的軍事首領稱號;他還封三個兒子為地方的諸侯王。這一系列動作不僅效仿周天子進行分封,其深層次含義是:楚國君主的爵位"敖"比中原的王爵更加高級,楚君可以凌駕於列國之上,周天子相當於我兒子。但是過了不久,暴烈的周厲王上臺,對北方的戎狄和東南的夷族採取強硬政策,淮水和東夷地區被滅國的部族有26個,荊楚地區的噩國就被周天子舉國滅絕。迫於周人的軍事壓力,楚君被迫去掉了王號。

楚莊王

到了東周初年,楚君熊通打到了漢水以東的隨國,強迫姬姓隨國給周天子上書:楚國的實力和子爵爵位不相稱,楚國希望能干預中原事務,平定諸候,尊奉王室。周人察覺到了楚國崛起,準備北進的野心之後予以拒絕。熊通聽說周天子拒絕之後勃然大怒,於是自稱武王。中原諸侯是在君主過世後才上諡號,但熊通明知故犯,故意違反了這一點;而且,最初兩代楚王的諡號分別是武王和文王----這正是西周的奠基人和開國之君的諡號,楚國與周朝分庭抗禮,但又以周文化為樣本的矛盾心理可見一斑。楚國在早期採用了類似於分封制的方式安置王族子弟。

精美的楚式漆器髹飾

到了楚成王時代,楚人還效仿周天子,在長江與漢水流域組建了自己的小聯盟,聯盟裡有姬姓蔡國,姜姓申國這樣的中原後裔,還有百濮,越人,東夷的小國。楚國經常組織各族聯軍,與中原的霸主齊國,晉國爭奪盟友小國,組建起楚國中心的秩序;在擊敗了宋襄公的小霸之後,楚成王審時度勢,認為晉國實力正在崛起,但是楚國的權貴莫敖家族勢力過強,於是收斂了北上的鋒芒,還在城濮之戰中,用晉國主力軍隊去消耗莫敖家族的實力。

晉楚城濮之戰

歷經了多次嘗試之後,到了成王孫子楚莊王的時代, 楚國再一次北進中原,並被認可為霸主。這一次熊侶學習齊桓公和晉文公的稱霸策略,先擊敗王畿附近的陸渾戎,又打著拜見天子的旗號,去王畿附近閱兵示威。楚莊王熟知上古典故:夏商周三代易代時,勝利者會將象徵正統的九鼎運回國都,於是莊王熊侶故意問周臣王孫滿,九鼎有多重,表達自己的野心。楚國為了征服頑強對抗自己的宋國,故意派出使者不向宋國借道就過宋地,以此來羞辱宋國的主權,讓宋國殺死使者,進而北上。可見楚國人其實很瞭解中原的外交禮法。

之所以是楚莊王,而不是其他楚君能收服中原諸侯,位列春秋五霸,除了個人的勵精圖治之外,是因為"霸主"是周文化體系的評價。霸主的頭銜是"伯",在伯仲叔季中排名第一:意思是維持周家天下秩序的大哥,而不是隨意欺負兄弟之國的暴君。

曾侯乙編鐘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編鐘。

楚莊王不僅有擊敗戎狄的戰功,而且在擊敗陳國,鄭國,宋國之後沒有將這些中等諸侯直接吞併,而是清晰地意識到過度擴張會與齊,秦,晉直接接壤,戰爭只會更加頻繁,在擴張中做大的貴族封君會成為王室權力的威脅;在國際輿論上,對那些實力不濟但是文化發達的中原諸侯恩威並施,有利於改善楚國的蠻族形象,讓他們對楚國感恩戴德。因此精明的楚莊王最終獲得了中原認可,成為了霸主。這些恩威並施的措施改善了國際形象,還贏得了孔老二的讚美。戰國中後期"楚才晉用"現象的出現,其實正是楚國貴族學習禮樂,被中原接納的證據。最後到了戰國時代,屈原的《離騷》一開篇就自豪地宣佈:我的祖先是黃帝的後裔---高陽的顓頊,說明楚人已經自視為華夏的子孫了。《楚辭》裡大量引用夏商周三代的歷史,也體現了楚人的華夏認同。

莊子有濃厚的楚文化淵源

對比春秋與戰國的楚人形象,不難發現:在春秋時代,中原諸侯們驚呼"南蠻楚國與北狄諸部交替侵略,中國諸侯的領土被壓成了即將崩潰的線條形",南楚和北狄被一併視作外患;而到了戰國時代,北方出現了新的外族,時人眼裡的格局是:中國有七個穿衣冠,行禮儀的諸侯國,其中三個與匈奴接壤。到了這一步,楚國終於完成了華夏化歷程。

不論是否有屈原這個人,《楚辭》依舊能真實地反映楚國貴族的心態

5.中山國:自視中國的白狄後裔

中山青銅器銘文與儒家經典對比

中山國特別的山字形青銅器

在戰國群雄中,中山國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中山國名就來自於古老的山神崇拜。中山國的國君是姬姓,而且根據《國語》,《世本》的記載,西周初年就有晉國宗室,唐叔的後裔進入戎狄。歷史上晉文公的母親狐姬,就是沒入戎狄的姬姓貴族女子。雖然有高貴的出身,但是到了戰國初年,這些人已經被整體戎狄化。在禮崩樂壞的時代,中山國國君自稱公爵本無意外,但是以下克上建立的魏國,卻強詞奪理:戎狄君主只能當子爵,中山君主敢於自封公侯,大逆不道,於是出兵猛攻中山國。在亡國之後,中山國勵精圖治,趁著魏國與齊國,趙國的矛盾復國。

復國之後,中山一邊建造長城自保,在戰場上多次擊敗燕趙,一邊開始在文化上自我改造:他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血緣概念,而是文化與道德概念。只要君臣有道,推行文教就是中國;哪怕血緣上是華夏族,但是臣子作亂犯上,以下克上就不是中國。基於這套論調,中山王族作為已經沒落的周室後裔,選擇了主張進行文教,開化蠻夷的儒學作為對內對外的治國理念,對內聘請儒家文士,前來治國理政,教化百姓。對外積極參與魏國發起的五國相王,努力做到與中原諸國平起平坐,一同進退,努力隱藏自己的蠻夷出身;《中山策》記載,中山國君聽說趙國喜好兵器與勇武之士,但卻重視德性,對此表示並不認可;後來中山國追隨齊國進攻燕國的篡位君主子之,於是出兵討伐燕國,還引用儒家經典《尚書》和《詩經》,振振有詞地斥責燕國君臣無道,臣子竊奪王位,中山國討伐燕國是維護秩序,克定禍亂。完全實踐了儒家"君君臣臣"的政治理念。

儘管如此,經過伐燕戰爭,中山國的相邦司馬賙受到周天子的賞賜,中山國受到諸侯國的肯定,進一步密切了和各諸侯國的聯繫。但是中山王把"國無事不用力"、"有難不披甲"的文士抬到了重要的位置,造成中山國軍事力量下降,農夫怠惰,戰士懈怠,國家崇尚虛名而不務實。為了融入華夏世界,中山國失去了自我,而且在失去自我之後,本質上還是沒有得到認可,最後被實行戎狄化軍事改革的趙國打得大敗,以至於滅亡。


歷史心發現


地圖炮其實古來有之。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這些在古代都不是什麼好字眼。

春秋時期,楚人居於南方,遠離中原文化圈,風俗習慣逐漸被當地同化。於是,楚國就成了楚蠻子、荊蠻。楚王伐隨時,隨候冤枉地喊道“我無罪”,楚王一句“我蠻夷也”的回答也是滿含憤恨。

當時最受鄙視的是楚國,其次就是宋國了。當時傳言“鄭昭宋聾”,守株待兔、揠苗助長、智子疑鄰這些熟悉的成語,都是諷刺宋人的。可能是跟宋人是商朝遺民有關。

不要認為這是因為經濟文化不發達造成的。宋朝文化昌盛、經濟發達,眾所周知,然而宋朝人開起地圖炮來,那叫一個不叫前人專美。宋太祖趙匡胤就曾說:“後世子孫無用南人作相,內臣主兵”。當時把“南人為相”與“宦官執政”,“殺諫官”共同視為舊時朝廷的三大弊端。宰相寇準公開表示對福建人的不滿,說“南方下國人,不宜多士”。

明朝洪武年間著名大案“南北榜案”,也是和地圖炮有關聯的。明洪武三十年會試,所錄51名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一名未取,落第學子告考官鄙視北方人。朱元璋名人重新判卷,增錄北方人,但效果不理想。朱元璋憤怒地處理了相關官員,然後親自策問,錄取了六十一人,全是北方人。自此以後,明朝科舉南北分榜,地域親疏更加明顯,拉幫結派成為常態,是造成日後黨爭的重要原因。

漢子皇帝雍正則對浙江人開炮了,批註浙江籍官員:“人蒼,著實明白,只恐有浙江風習。”甚至貶低浙江為“下江”,貶斥“下江風氣”。誇獎人:“好的,一點無浙江風氣。”浙江籍官員得到雍正肯定和誇獎的原因,恰恰是“不似浙江人”。雍正皇帝的這種厭惡,還遺傳給了兒子乾隆。乾隆皇帝對浙江人的印象也不好:“朕聞浙江政治廢弛,風氣澆漓。官吏則上下相蒙,民情則狡詐百出。”


青銅文明


今天在互聯網世界和現實中,時不時能發現地域黑的影子。那麼古代有 沒有地域黑?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花樣不少。那麼古代的地域黑是怎樣的呢?
先秦時期的地域黑——編寓言來開涮
要說先秦時期被黑的最厲害的諸侯國,首當其衝的是宋國。宋國人為中國的成語寶庫貢獻了很多寶貴的成語,如“揠苗助長”講的是宋國的農夫急於求成去拔禾苗,結果禾苗全部死了;守株待兔也說的是宋國的農夫遇到了一次兔子撞到樹上死了的便宜,就天天坐等不勞而獲的故事。除了這兩個經典故事,宋國人還友情貢獻了“智子疑鄰”、朝三暮四、曹商舐痔的故事,可謂是被黑的體無完膚。
在宋國人被各種各樣的寓言作為主角開涮的時候,其實是隱藏著當時華夏諸侯對宋國的不待見(主要是因為宋國是殷商貴族微子後裔,有獨特的風俗傳統,比較保守主義如宋襄公)。在《莊子》裡的這則故事則是宋國最慘的一次被開涮:
這就是曹商舔痔的故事,說的是宋國有個大官叫曹商,很得宋國國君寵信,他為宋國使臣出使秦國受了許多車馬賞賜。他瞧不起莊子生活貧賤,就在莊子面前誇耀自己。莊子就說:“聽說秦王有病召請屬下的醫生,破出膿瘡潰散癤子的人可獲得車輛一乘,舔治痔瘡的人可獲得車輛五乘,凡是療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獲得的車輛就越多。你難道給秦王舔過痔瘡嗎,怎麼獲得的車輛如此之多呢?你還是趕緊走吧吧!”這可是把宋國人黑的最慘的一例。
除了宋國,杞國也是當時地域黑的常客。杞人憂天就是諷刺那些無端憂慮過度的妄人,但其實結合杞國在春秋時期多次被魯國、宋國逼迫遷都的歷史就不難知道那是杞國人多慮心態的真實反映。在給杞國築城的工地上,魯國人也毫不客氣地指責杞國人是東夷,為他們築城簡直是姬姓諸侯的恥辱,是違背親親的禮法的。
當然鄭國人也是容易中槍的,他們犯下過鄭人買履、刻舟求劍、買櫝還珠等蠢事愚行。大概這與鄭國人愛經商,刻薄少恩的風氣有關。
六朝時期南北方的互相開炮
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原戰亂不斷,許多北方人紛紛向南遷徙,形成了中國人口史上第一次大的遷徙。當時新來到南方的北方人和當地的土著南方人就有了互相的歧視。在西晉滅吳統一全國之初,吳國故地的士族和百姓就多次反叛,歸屬感並不強。由於彼此隔膜很深,吳人常稱呼中原人為“傖父”(cang,一聲)、“傖鬼”;而中原人則稱吳人為“楚子”、“蠻子”。
關於傖人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南方人去北方辦事,北方人設宴招待這個吳地來的客人。在宴席上有酪酥,南方人沒見過不知道是什麼事物,強迫自己吃了不少,結果回去就上吐下瀉最後快不行了。臨終前對他的兒子說:“和北方佬(傖人)同吃了這東西一起死,也沒什麼遺憾的了,可惜我先前沒有謹慎小心呢。”
這個小故事雖然是笑話,卻充分表明了東晉南朝時期的南北地域文化的衝突。後來隨著南方的逐步整合,南渡的北人和南人的互懟就更多的是為了政治權力的爭奪了。
宋代對福建人的歧視蔑稱
北宋初期宰相和重臣大多為北方人,如寇準、趙普。但隨著科舉考試錄取人數的增加,南方大臣的比例越來越多,當時福建籍官員尤其獨佔鰲頭。
於是不知不覺間一些北方籍的官員就起了“福建子”的名號來侮辱、調笑那些福建籍官員。最有名的當然屬王安石痛書福建子的故事。王安石變法改革期間和呂惠卿一度是搭檔,但後來呂惠卿反而背叛了他。他感到十分憤恨,就在鐘山書院許多處牆壁、地上寫‘ 福建子’三字來抒發自己的憤恨不平。
而兩宋時期北軍和南軍的衝突也一直存在。南軍對於歸正而來的北方人總是十分歧視,雙方互不信任,甚至發生了襄陽兵變的事件。

歷史研習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64500108cac54141cee\

看鑑


怎麼會沒有呢。

自秦滅楚,吃麵的贏了吃大米的,南北矛盾就一直非常嚴重。

北方歷來佔據政治經濟主導地位,當然,因為南方開發時間晚,人口經濟差距比較大,南方人雖然不滿卻也反對不得。到了宋代,南方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已全面超越了北方,文化事業也就開始繁榮起來,這就難免在科舉結果上逐步體現出來。

當時的宰相寇準十分憂慮,他堅持認為北方才是國家的重心,而南方人性軟好利,所以只要聽說北方人中進士多就非常高興,大肆宴請同僚為賀。如果情況反過來,他就黑著臉專門跑到真宗皇帝面前去哀聲嘆氣,故意引導皇帝問自己為什麼,然後乘機大談國家的基礎問題。

呵呵。也算宰相的真本色。


四川達州


可以肯定的回答,有!

由於中國古代的帝王思想,往往認為自己是龍的化身,自已的子民自然高等於其他民族。所以,在中國古代,只要是華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都統稱為蠻夷。在後來的社會發展中演繹出各種地域黑。

比如,南方人口中的罵人俗語中有"蒙古佬"的叫法。在湖南一些地方,叫人蒙古佬,意即,腦袋不開化,行為粗魯,沒教化,野蠻。我想這種地域黑的形成與古代元朝殘殺漢族人有一定的關聯。

再比如:"南蠻之地",在北方人眼中,南方人是蠻子。它泛指古中國中原區域對以南的區域,古中國南方的地區,長江以南的地方,即如今南方一帶。古中國的南方並不像如中原繁華,且不適合大面積開墾耕種糧食,由於南方一帶群山環繞,野生動物富饒,所以“南蠻之地”的“蠻子”多以狩獵、打漁等方式生存。由於當時南方農業的落後與人口的稀少,所以古時懲罰罪犯與貪官的“發放邊疆、流放”一罰中,發往“南蠻”也是選項之內。

再說說湖北人與九頭鳥。“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句俗語流傳已久,它包含著外省人對湖北人的善意,亦有些無可奈何和對部分人性格奸詐的嘲諷。但湖北人絕對不認為“九頭鳥”是惡名醜號,你稱他為“九頭鳥”,他坦然受之,並有幾分自得。“九頭徽號稱鄂鳥,鄂人聽了不煩惱”,大有楚君“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溢”的遺風。在湖北人心目中“九頭鳥”是剛強、機智的性格化身。


布穀公社


看黑外省的時候多看看自己家鄉負面新聞吧。有的地域黑和噴子。就怕別人知道他們是哪的。自身毛病很多就是不承認。小人心態。本事不多。就學會地域黑。地域黑的你們的優越感是哪來的?一群沒學問的二流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