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寶玉深愛黛玉,為何寶玉卻從未在賈母及王夫人面前表達非林妹妹不娶呢?

用戶8665128819520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賈寶玉如果在賈母和王夫人面前說他非黛玉不娶,那麼他不僅不會如願和黛玉結婚,反而會落個男女私定終身的罪名。那樣的話,寶玉就會被搬出大觀園,寶玉和黛玉連見面都困難了。

32回,寶玉訴肺腑被襲人聽到了,襲人嚇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薩,坑死我了!”反覆思量如何處置,才能避免寶黛的感情發展。寶玉捱打後,襲人趁機建議王夫人把寶玉搬出大觀園。襲人害怕寶玉和黛玉將來有什麼不才之事。連襲人都害怕寶黛有事,何況王夫人?王夫人從此對黛玉提高警惕,並要求襲人負責監督。為了提高襲人的工作積極性,王夫人保證不會虧待襲人。不久後,將襲人提升為準姨娘。



現代社會鼓勵,愛要大聲說出來!在古代,未婚男女不能說愛。賈母掰謊,就是要說明,賈府裡沒有才子佳人私定終身的事,寶玉和黛玉是兄妹之情。

王夫人向賈母彙報,晴雯因病讓她出去後,賈母再次告訴王夫人,寶玉愛和女孩廝混,不是人大心大,有了兒女情。她開玩笑說寶玉是女孩子投胎的。

寶玉不敢和長輩說愛黛玉,就是面對黛玉,他也不敢說愛黛玉。只是在心裡愛著,黛玉也不敢讓寶玉說愛她。他們只是在心裡默默相愛。這種無法言說的愛,令人痛斷肝腸。


潤楊的紅樓筆記


寶玉雖然從未在賈母和王夫人面前表達非林妹妹不娶的想法,但紫鵑跟寶玉說,林黛玉要回林家,難不成在賈家一世不成?寶玉馬上發病,賈母和王夫人從寶玉這個反應,應該能看出來,寶玉非黛玉不娶。不過,封建貴族家庭,娶妻是大事,不像娶妾或收房個丫頭那麼簡單,“妻”是封建貴族家庭的門面,也是各個貴族、官員家庭建立關係的紐帶,所以,寶玉自己做不得主,他提了,違反封建倫理道德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沒用,他娶誰,最後還是賈政和王夫人定。

先說賈母對寶玉婚事的態度

賈母在寶玉小時候喜歡她的侄孫女湘雲,湘雲經常到賈家,和寶玉關係很要好,可賈敏去世後,林黛玉投奔而來,對賈母而言,肯定是黛玉親過湘雲,她心裡希望黛玉和寶玉成親,但她畢竟是奶奶,王夫人是寶玉的親媽,她沒法直接做主,榮國府的實際當家人是王夫人,雖然賈母是大家長,但她也不能什麼事都管,畢竟兒子兒媳婦都是有孫子的人了。

有一次王熙鳳給黛玉送茶葉,黛玉笑說,“吃了他們家一點子茶葉,就來使喚人了。”,王熙鳳說:”既吃了我們家茶葉,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這種玩笑,鳳姐兒從未和寶釵、湘雲開過,作為賈母跟前最受寵的孫媳婦兒,鳳姐兒應該聽賈母提過黛玉和寶玉的事兒,所以才這樣說。尤二姐打聽賈璉的小廝興兒賈府的情況時,興兒也說,寶玉應該是定下林姑娘了,賈母贊成寶黛婚事,啟碼前80回有過這樣的信息。可能有人會說,賈母喜歡寶琴,寶琴一到賈府,賈母就喜歡得不得了,問生辰八字、年齡等等,可這也不影響賈母喜歡黛玉,如果賈母心裡沒有黛玉,早就給黛玉定下人家了,那時有娃娃親甚至指腹為婚,賈母一直不給黛玉提親,說明她心裡已有安排。後40回的安排也不是不好,只是和原作者想法跳躍太大,賈母到最後不可能棄黛玉,選寶釵。賈母的喜好、品味、藝術造詣都是和黛玉更接近。

再說王夫人對寶玉婚事的態度

從黛玉一進賈府,王夫人就讓她離寶玉遠點,並不希望他們親近,可賈母還是把寶黛二人放在自己身邊撫養教導,王夫人對黛玉遠沒有賈母那麼疼愛。寶釵一進京,就住在賈家,即使自己家有房子,也不搬走。薛家到賈家後,就開始有了金玉良緣的說法,這個說法是薛家丫環鶯兒先提出來的,說寶釵的金鎖一定要挑有玉的配,寶玉有玉是人所共知的事,目的非常明顯,鶯兒只是一個丫環,她肯定也是聽薛姨媽說的金玉良緣,聽多了,也就記住了。

王夫人和薛姨媽姐妹雖多年不見,但一直有書信往來,她們應該提過寶玉和寶釵的婚事,甚至私下裡兩姐妹對這樁婚事達成了默契,所以金玉良緣才傳來傳去,搞得黛玉寢食難安,她只是個少女,並不知道金玉之論不過是王夫人姐妹的一個藉口或說辭,如果不用金玉良緣這種天作之合的說法,如何說服賈母、賈政?

寶玉和賈母不用提,賈母心裡有自己的女兒就會有黛玉,和王夫人提了也沒用,王夫人認可的是寶釵。至於封建倫理,提了就會如何如何,也不至於,薛蟠就是自己和薛姨媽提要娶夏金桂,薛姨媽也沒認為他該死或是怎樣,還挺高興地就同意了。


小雅的小


在《紅樓夢》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寶玉對黛玉深沉的愛,不管是有好東西比如北靜王送的鶺鴒香串會給黛玉留著、還是時時會知道黛玉的心傷及時的給予開解。

寶玉在黛玉的心裡佔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寶玉不僅是黛玉喜歡的人也是她的知己,看到他們的愛情我們心嚮往之,也覺得寶玉是一個很深情的男孩子,可是卻也為寶玉對他們愛情的不作為而感到傷感和遺憾,對寶玉的好感也大有疑問,不知寶玉到底是怎麼想的?

首先,心中沒有愛情的概念,不知道自己到底愛不知道誰

回首寶黛愛情,我們可以知道寶玉對黛玉的並非一見鍾情,而是日久生情。寶玉天生對女孩子就有一種深情,這和慾望無關,只是單純的親近,想要照顧和保護她們,因此寶玉對所有的女孩子都會很好,寶玉雖然對黛玉會比較好,可是寶玉心中並沒有把黛玉當作是心中唯一,寶玉喜歡的人有很多,黛玉只是其中之一。

寶玉看不透自己的心思,可是身為局中人的黛玉就看得很清楚,她知道寶玉對她的愛,可是也很明白寶玉的花心。

黛玉道:“你也不用起誓,我很知道你心裡有‘妹妹’。但只是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寶玉道:“那是你多心,我再不是這麼樣的。

這個時候在寶玉心中並沒有愛情的概念,他喜歡黛玉,也喜歡寶釵,甚至喜歡所有的姊妹,在他心中黛玉並不是他認定的那個人,他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喜歡他,都可以守著他。

直到看到了賈薔和齡官的愛情,寶玉才幡然醒悟,愛情從來都是各人有各人的,他不應該也不能夠奢望所有人都愛他。

寶玉說”昨夜說你們的眼淚單葬我,這就錯了。看來我竟不能全得。從此後,只好各人得各人的眼淚罷了。”

寶玉從此明白了愛情的唯一性,不氾濫自己的愛,專注的對一個人是他的醒悟。也許也是從這裡開始他想要認認真真的愛黛玉。寶玉明白這個道理其實費了很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前和之中的時光裡,他都在學著找尋愛情,因此他不會向眾人說起他和黛玉的婚事。


其次,寶玉心中也會有疑惑,他不知道黛玉的心

身處愛情之中的人往往會變得敏感和多疑,能夠知道兩個人之間的曖昧,可是卻不知道對方真正的心意,這個時候會試探會爭吵,會想要在這些情況裡明白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寶玉雖然十分招女孩子的喜歡,但是他卻會害怕會疑惑黛玉對他到底是什麼樣的感情。

原來寶玉自幼生成來的有一種下流痴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那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試探。

寶玉因為不知道黛玉的心意,因此常常將真心藏起來用假意去試探,特別是29回去太虛觀打醮,王道士要為寶玉求婚配的事情,寶玉和黛玉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戰爭,寶玉怪黛玉不知他的心,黛玉怪寶玉看重“金玉良緣”,因此兩人大吵了一架,甚至都驚動了賈府上下的人等。

他們心中思念著彼此可以因為面子又不好去向對方道歉,可是在聽到賈母的話“不是冤家不聚頭”,寶玉知道了原來自己和黛玉就是這樣的,因此他就跟著去跟黛玉道歉去了。

寶玉聽了笑道:“你往那裡去呢?”黛玉道:“我回家去。”寶玉笑道:“我跟了去。”黛玉道:“我死了呢?”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可是經此一事之後,寶玉看明白了黛玉的心,也知道了自己對黛玉的愛。試探心意的過程裡,寶玉不敢提及兩人的婚事,一是不知黛玉的心意,怕自己唐突了黛玉,二是年紀尚小不便提及。


最後,懼怕母親不敢直言,成了寶黛愛情悲劇的源頭

寶玉是真的愛著黛玉的,且從紫鵑一句玩笑話——黛玉要回蘇州老家去嫁給別人了,寶玉就鬧著要去,隨後還大病了一場,可見他對黛玉的感情,可是此時不知為何他還是沒有向家人提及和黛玉的婚事。其實在這個時候,賈府的眾人也都明白了黛玉就是寶玉的命,要是寶玉和黛玉沒有在一起的話,那麼兩個人恐怕都不能夠保留了。

賈母一心希望黛玉和寶玉能夠成雙成對,承歡膝下,可是王夫人卻更願意寶釵成為自己的兒媳婦,因此賈母和王夫人的不同意見使得寶黛的婚事一直沒有被提上日程。

除此之外,寶玉對王夫人天生的害怕,王夫人抄檢大觀園,親自攆走寶玉極為疼愛的晴雯、芳官等丫頭的時候,寶玉只是眼睜睜的看著王夫人做這一切,他甚至連為她們求情都不敢。

寶玉只道王夫人不過來搜檢搜檢,無甚大事,誰知竟這樣雷嗔電怒的來了。所責之事,皆系平日私語,一字不爽,料必不能挽回的。雖心下恨不能一死,但王夫人盛怒之際,自不敢多言。

以寶玉這樣的心性,如何能夠要求他去向王夫人要求同意他和黛玉的婚事呢?寶玉從小在賈府的保護罩中生活,他會任性頑皮卻不會反抗這個生存空間,尤其是給與他這個生活的王夫人,他雖然親暱母親,可是對於母親怒氣之下所做的決定他是一點都不敢反抗的。寶玉的這一個弱點,註定了他不敢去違背王夫人,同理他也不敢向王夫人去允婚。這也是為什麼寶玉從始至終都不敢向王夫人或是賈母提及他和黛玉婚事的原因。

寶玉和《知否》中的小公爺有相似之處,都是真的愛著對方,可是卻沒有辦法阻擋現實的壓力,那麼到最後愛情就只能夠成為遺憾和悲劇了。



作者:酒館說戲人,歡迎關注:小說紅樓,為你帶來有趣的紅樓解說和小故事。不期而遇,留個腳印吧!


小說紅樓


寶玉深愛黛玉,卻未在賈母和王夫人面前,表達非林妹妹不娶。

①受封建禮教和家族制度的束縛,兩個人雖心有靈犀情深義重,寶玉卻沒在封建權威家長面前明確表露非林妹妹不娶,一是怕太冒失惹得賈母和王夫人不快,又怕黛玉怪罪,所以只能等待時機成熟再作打算。

②寶玉在所有人面前,沒有掩藏過對林妹妹的特別愛惜和情有獨鍾,所以一心以為自己和林妹妹的姻緣是上天註定的,也是將來順理成章的,所以他也認為賈母和王夫人也會心知肚明,不言而喻的,一直沒說,也是寶玉認為即便不說,大家也是有目共睹默認的。

③寶玉一直被賈母和王夫人捧在手心寵愛著,所以一心以為自己將來的婚姻,肯定可以自己做主,加上賈母是林妹妹的親外祖母,寶玉認為賈母也一樣愛護林妹妹的,肯定會贊同寶黛這門婚事,而賈母只要點頭,王夫人定不會有異議的,這也是寶玉自己的如意算盤。

④當張道士準備給寶玉提親時,寶黛直接發生了激烈衝突,鬧得賈府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所以寶玉認為自己已經表明了心跡,而賈母王夫人等人亦都看得真真切切,所以寶玉覺得已經用行動說明了一切,而慧紫娟提黛玉試探了寶玉的心事後,更加深了寶黛之間的愛情和信任……當寶玉知道林妹妹不會回蘇州時,身體就立刻一天好似一天,對寶玉而言,林妹妹堪比靈丹妙藥。

⑤賈母和王夫人等,一直沒明確給寶玉定親事,而黛玉跟寶玉又是青梅竹馬,從小親密無間非其他任何人可以比,所以連薛姨媽都拿寶黛的婚事開玩笑還說要幫黛玉提親要“四角俱全”。薛姨媽是王夫人的親妹妹,最會揣摩心事和哄賈母開心,所以薛姨媽的一句玩笑提議讓黛玉寶玉更加放心……所以寶玉更沒有著急去賈母王夫人面前說開,以為有一天有薛姨媽幫他們說或者賈母王夫人直接給他們訂好親事,不需要自己操心。

總之,寶玉深愛黛玉,天知地知賈府人盡皆知,只是賈母和王夫人,儘管也知道此事,但一直未明確表態,尤其王夫人一直不喜歡黛玉,而非常中意自己的姨侄女寶釵……

所以,陰差陽錯,寶玉以為的勝券在握,沒有主動提出自己非林妹妹不娶,最終被王夫人等人演變成悲劇……而黛玉的命運更是非自己可做主。

所以寶黛的愛情悲劇,是封建制度下以及四大家族利益集團勾連的犧牲品……愛情自由婚姻卻無法自由。

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下,自由戀愛是很難有出路的,哪怕青梅竹馬,他們之間還是缺門當戶對,賈母雖是黛玉的護身符卻更愛寶玉,而王夫人則更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不可能同意孤身一人到賈府寄人籬下的黛玉做媳婦的……






含靈治癒系美文


賈寶玉是一個矛盾混合體,他是一個初步具有民主思想的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但也是這個階層的一個成員,一個紈絝子弟和富貴閒人。他反對程朱理學,反對仕途經濟,但又離不開富貴榮華的生活,經濟不能自主,又認為這種生活是理所當然。在愛情上也是一樣,他愛林黛玉,這是基於雙方都有叛逆思想,而在性格上是互補的,賈寶玉的陽光,朝氣、博愛,林黛玉敏感、纖細,但對寶玉能包容。從慧紫娟情辭戲莽玉,及寶玉最後出家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確實是真心愛黛玉的。但是除了對黛玉表真心外,對於兩人的愛情,他卻什麼行動也沒有,原因是:

1不想怎麼辦。

賈寶玉被賈母保護的太好了,除了兒女情長和在大觀園中博愛之外,生活在錦繡群中,在賈府敗落前,沒有參與過任何事情的決斷。在他的思想中認為一切事情都會是別人解決好了,送到他眼前。只願在溫柔鄉里得過且過。他的名言是,每天有你們圍在身邊,我死了,用你們的淚水把我衝到大海中。從不想如果讓他娶別人怎麼辦,象駝鳥把頭埋入沙中。

2不知怎麼辦。

寶玉給黛玉許諾後,也想過他的婚姻問題,但是他的心理仍舊被舊禮教朿縛,認為私相授受和心靈相知是賈母說的"不才之事",就更不敢說話了,他也知道賈母是支持他的,王夫人是反對的,但不會利用矛盾,不會利用自己發瘋作藉口,求賈母把事情定下來。

3害怕。

在王夫人下令查抄大觀園後,大觀園風雲變色,賈寶玉害怕賈政已經到極點,現在連母親都嚴厲無比,除了偷偷寫篇賦出出氣外,更不敢說話了。

4對黛玉的維護。

因為對黛玉是真愛,寶玉也擔心話出口後的後果,害怕損害林黛玉的名聲,怕傳出閒話損害黛玉。


旁觀者嵐


第二十七回。那林黛玉倚著床欄杆,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甲戌側批:木是旃檀,泥是金沙方可。】(說明林黛玉是一枚旃檀香木的一枚木質玉璽和印泥)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七十六回。妙玉一句“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林黛玉這枚玉璽的形狀)。林黛玉(木代玉,身體的香味)是皇帝登基用的唯一一枚旃檀香木的木質玉璽。

很多人以為賈寶玉對林黛玉是動了真情。因為從作者的伏筆來看,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人根本就不存在交集,他們是生活在兩個時空的人。賈寶玉濫情,也最無情,獨對一個女人動了真心,卻不是林黛玉!事實上,在紅樓夢裡,賈寶玉獨獨對一人是動了真情的。為此,賈寶玉還吐了鮮血。這個人,便是秦可卿!真相就是:秦可卿才是賈寶玉真正的妻子,才是他的致愛。這話還得從第五回的太虛幻境說起。那天賈寶玉在寧國府遊玩,疲倦之際,便睡在了秦可卿的房裡。真是“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真是豔極,淫極。寶玉不覺惚惚的睡去,卻看見秦可卿在前面走,便不知不覺跟了過去。在夢中被秦可卿帶進了太虛幻境,並和秦可卿發生了夫妻之實。脂硯齋恐怕讀者還不明白,便在一邊提醒說“雲龍作雨,不知何為龍,何為雲,何為雨?”旁敲側擊地反問讀者“不知何為龍?”早已一語道破賈寶玉乃真龍天子。他是“準皇帝”,正在和秦可卿行“巫山雲雨”之歡也!所以秦可卿,實際上是賈寶玉的第一個女人,襲人(龍衣人,龍袍的化身)才是第二個。

在賈母眼中,秦可卿是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也就是說她才是賈府的掌門人,而不是王熙鳳。而賈府其實就是大清皇宮,無不說明秦可卿實際上是“皇后”。和前面暗合,秦可卿和賈寶玉是名正言順的兩夫妻。所以秦可卿的葬禮,皇帝的兒子和兄弟都來送。只因那是大清的國葬,確切的說,死的人是未來的皇后。


伯仲679688


王夫人不喜歡林妹妹,其實賈寶玉是知道的。只是他抱有希望,認為有老太太做主便會水到渠成,其實這些都是他的幻想,不會成真的。因為賈寶玉不敢明著反抗王夫人,也不好明著拒絕薛寶釵。所以,他後來才會開始迷糊,覺得自己娶的人是林妹妹。都是他自我麻痺,自我欺騙。

再者,若是賈寶玉表明自己的心跡,也會帶累了林妹妹的清譽,女孩的名節就毀了。到時候林黛玉的面子裡子都掛不住,再想不開尋了短見,就罪過了。



因此,賈寶玉不會輕易說出口,告訴王夫人他喜歡林黛玉,要娶林黛玉的。


阿楚故事


寶玉如果這麼說才是真正害了黛玉,會徹底葬送這段姻緣。

在紅樓夢的背景時代,男女私相授受是一件違背禮教的事,在賈府這樣的貴族世家,是絕對不能放任這樣的事情的。

看看襲人撞破寶黛私情後的心理活動——

聽到寶玉情不自禁的表白,襲人被嚇到了,她滿心想著這是“可驚可畏”的“不才之事”,是不堪的“醜禍”。

醜禍,這兩個字讓人心驚,年輕男女互生情愫,在那個年代是醜惡的,是禍事。

再看看賈母對於戲中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是如何評價的——

在賈母口中,女孩兒無論品性、相貌、才學如何,只要起了戀愛的心思,就是壞的,“鬼不成鬼,賊不成賊”,“做出這樣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賈母還明確地說,大戶人家不可能這樣,我們家是不會有那樣的事的。

所以,即使長輩有心撮合寶黛,即使鳳姐時不時拿兩人打趣,寶黛二人也必須規規矩矩,不能做出不合適的行為,所以你看他們只能反覆試探,絕不能直接問一句你愛不愛我。

寶玉如果自己提出要和黛玉成婚,那就是一則醜聞,既丟了賈府的面子,又失了公子小姐的身份,黛玉的名聲也要大大受損。

而這樣的私相授受,也只會被拆散而不會被成全,否則就丟了賈府顏面。

另外,寶黛二人之間的情意其實已經非常明顯了,黛玉和寶玉吵架是因為什麼,根本藏不住,大家看得出來。而寶玉為了一句黛玉要離開的話就痴狂了,這也是府裡的人都知道的。許多人都心裡覺得了寶黛長大之後就會成親的,但是,除非真的說親了,否則這個窗戶紙誰都不能捅破。


阿無推文掃文札記


賈寶玉生長在封建時代,哪能在長輩面前說非林黛玉不娶這種話呢?別說封建時代,就是我們這一代人,一個"愛"字也是難於出口的。哪象現在的年輕人同居者有之,試婚者有之,分分合合更是家常便飯。

要知道,封建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是沒有絲毫主動權的。寶玉敢當著賈母和王夫人的面說自己非林黛玉不娶嗎?那將被視作大逆不道,後果很嚴重。

所以賈寶玉是不敢對賈母和王夫人說自己非林黛玉不娶這種大逆不道的話的。如果賈寶玉敢說這樣的話,那麼紅樓夢就不存在了,封建社會也不存在了。


8232354703122老三屆


寶玉私下深愛林妹妹,已經是非常大逆不道、違背綱常,觸犯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底線了。

因為古代的男女婚事,全要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跟自己表妹有私情,一旦讓父母家人發現,寶玉與黛玉的名聲,家族的聲譽,這些全要完了。特別是像賈家這樣的貴族世家,名門望族,發生表兄妹之間的私情,更是極其嚴重的事情。

也就是說,寶玉私下愛林妹妹,這在王夫人賈政等人眼裡,等於是犯罪。

這就是為什麼寶玉大膽熱烈的表白“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時錯把襲人當成黛玉,襲人當時就嚇得魂飛魄散的原因。寶玉離去,襲人還“滴下淚來”,暗暗想法子如何避免寶黛私情的“醜事”。

寶玉如果向賈母王夫人公開表示他非林妹不娶的話,他可能會讓賈政等人亂棍打死,還會貼上“忤逆不尊不孝淫賊登徙子”。同樣,林妹妹也會被貼上“勾引寶玉的狐媚子”,就會被王夫人趕出賈府,就會因此羞辱悲憤而死。

所以,寶玉絕不敢去冒這個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