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不捂得住股票:習慣了下跌,卻不習慣上漲!

股市2019年以來接連上漲,在面對不斷上漲的行情中,最大的考驗是什麼?

個人認為,在面對行情上漲中,最大的考驗是:捂不捂得住股票。為什麼說,是“捂不捂得住股票”呢?

一、經歷了2018年“歷史第二熊”的走勢,更多的投資者,每一次上漲都是會想賣掉持有的股票!

2019年春節以後的連續大幅上漲,就有很多的投資者來交流,說要不要拋掉、出清等等。從情況來看,每一次的上漲,都有著大量的投資者想拋掉手中的籌碼。不是想落袋為安,就是想著未來存在下跌的風險。

所以,最大的考驗是什麼?就是“捂不捂得住”。

從股市歷史走勢中,我們很容易能夠找到2005年-2007年間的大牛市,也能夠找到2009年的股市“大反彈”,還能夠找到2014年-2015年間的“槓桿牛”。

但是,每一次牛市中,普通投資者都能夠賺得“盆滿缽滿”嗎?

並不是,就算是股市呈現著大幅上漲,普通投資者也沒有很好的賺錢效益。為什麼?

因為普通投資者沒有通過最大的考驗“捂股”。

股市中常有這樣一句“牛市賺錢靠捂,熊市賺錢靠清”。也就是說,牛市你持有籌碼才能夠賺得到錢,但是在熊市你持有貨幣才是賺錢的。

因為在牛市中,股票呈現的是上漲之勢,手中沒有籌碼,股票價格上漲的幅度再大也與你無關。

但是,因為投資者心理上的影響,並不能很好的進行“捂股”。甚至在底部區域,才出現上漲,就會急慌慌的將手中的籌碼係數賣掉。

二、最重要的考驗,習慣了上漲,卻不習慣下跌,合適實際選擇“拋售”。

股市的走勢並不是一直上漲,或者一直下跌,而是怎樣的?從長線的角度講,呈現的是階段性漲跌。從短線看呢?每一個交易日都有著不同的漲跌情況。

那麼,為什麼說最重要的考驗是“賣出”呢?

在股市不斷上漲的行情中,往往投資者都習慣了上漲行情,卻不喜歡下跌。而股市呈現的是階段性漲跌,並不會一直上漲。

在上漲階段中,容易滋生盈利,只要持有就能夠盈利或者短線投機就能夠盈利。但是在熊市,更多的則是虧損。

所以,最重要的考驗,就是在合適的機會拋掉手中的籌碼,拒絕習慣性上漲、

總結:在股市不斷上漲的過程中,對於投資者而言,最的考驗是“捂股”,因為股票賬戶內有了很好的盈利效益,所以就有拋售的衝動,每一次的上漲甚至都是選擇賣出的衝動行為。所以,上漲階段就要“捂得住”。

當然,在習慣了上漲之後,也需要理性看待股市,並不是所有的行情都是上漲,還有階段性下跌。

所以,就需要在合理的區間,選擇“落袋為安”。

整體來看,需要投資者建立對於股市階段的應對能力,只有更好的應對股市階段漲跌,才能夠更好的做到“捂股”與“拋售”,更好的應對股市的考驗。

市的門檻較低,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進行股票開戶。

雖然人人都可以進行股票交易,但其實股票投資還是需要一定門檻的,如果沒有任何基礎的投資者進入到股市中進行投資,那麼所有的數據幾乎都成為了天書,這就導致他們多憑藉圖形或者個人的直覺去投資,往往希望賺快錢,抓漲停板,但其實漲的越高的股票往往短期的風險越大,投資者盲目的去追高,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

股市之所以成為“賭場”,根本原因不在於股市自身的風險,而是在於投資者缺乏知識的指導,單純依靠看圖形、憑直覺、聽消息的投資,又怎會輕易成功呢?投資歷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沒有任何人可以隨隨便便的成功,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為了賺快錢而入市,但實際是欲速則不達的。

股市需要投資者不斷積累,雖然短期股價的波動可以為投資者帶來財富的增長,但由於股價短期的波動受制於太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沒有人可以準的判斷出股市短期的走勢,換句話說股市短期的交易多憑藉的是投資者的運氣,這也是正是股市如“賭場”的最重要原因。

既然股市短期的波動我們無法判斷,那麼何必還要苦苦探究一個本就不存在的東西呢?股市本來就是一個長期投資的市場,從長期來看,股票的價格始終是與公司的價值緊密相關的,優質公司的股價往往會隨著業績的提升而增長,所以如果投資者將目光放到長期投資之上,那麼股市其實就是商業戰場的一個縮影。

想要在股市中盈利其實也並不困難,只要投資者能夠找到那隻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公司,然後長期持有他,當他價值不斷提升的時候,公司的股價也會不斷的上漲。股市中的虧損多源於投資者的貪慾,總想賺快錢是他們的最大問題,實際上股市賺錢急不得,不斷積累才能收穫成功。

何為順勢?

——在上升趨勢中做多; 在下跌趨勢中做空; 在震盪區間頂部做空、底部做多。

大趨勢像是遛狗的主人,他走的比較慢;狗就像中短期的走勢,活蹦亂跳,有時候跑過頭,又會回來找主人一下,然後再去東聞聞、西嗅嗅。最後你會發現,其實狗不會離開主人太遠。

不論是基本派還是技術派,很多的投資人,都因為過份注重而逐漸流入短線跟短視而不自知,這是很危險的。你可以做短線,但是不可以短視。你可以注重細節,但不能忘記大綱。

學習交易,就如同連接自行車的鏈條,自行車要走,鏈條肯定要完整,要是缺一節,車肯定騎不走,交易的一條條岔路,相當於車的一節節鏈條,學做交易,交學費買一教訓,最後將一個個鏈條穿起來,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車才能騎得走。如果你認為買了一個教訓,就能盈利,那就錯了,你僅連接了一節鏈條。

找到正確的方向和對象不易,找到正確的東西並且良好的時機來臨時敢於行動更不易,行動後能夠耐心的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最不易。第一個不易是因為學識和專業素養的門檻,第二不易是因為知行合一的障礙,第三個不易是品性的缺陷。長期的超額收益卻要求這3者的結合,投資之不易正在於此。

人最欲得到時,他多半會失望的。在投機中一個害怕失去機會的人,就會錯過機會,人性往往這樣,太專注於害怕失去機會,就會忽略或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樣的機會。常言道急功近欲速不達。一位真正的投機者應該知道按照自己的想法判斷來採取行動,而不是按照期待採取行動,這就是投機者的勇氣與意志。

市場充滿了無窮的誘惑與陷阱,對應著人的貪婪與恐懼。單純停留在技術的層面,最多就是一個交易機器,最近即使能在市場中得到一定的回報,但這種回報是以生命的耗費為代價的。投資市場最終比的是修養與人格及見識,光從技藝上著手,永遠只能是匠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高手。

守不住倉的原因:A,看錢,而不是市場。B,看不出方向。C,自作聰明的想打差價。D,因為有利潤了,所以隨便丟掉頭寸。

趨勢與振盪:大多數人的做法是假定當前所操作的品種是有趨勢的,然後設法追隨趨勢。其實最好先假定所操作的任何股票都是振盪的,然後考察其是否存在趨勢,或者有沒有發展成趨勢的傾向。一旦確認趨勢,就假定所有的轉向都只是調整,每一次調整都是再次加入趨勢行列的好時機,直到趨勢結束。

所有股票,都是趨勢行情佔大約30%,而橫盤震盪佔約70%,這必然導致趨勢型指標在行情橫盤震盪時產生大量的連續虧損,此後,才能抓住一波大的趨勢行情。但人的天性總是在系統出現不斷虧損時感到恐懼,並且由於恐懼不敢緊緊跟隨系統信號操作,甚至開始懷疑交易系統,終止交易。

投資是一場戰爭,主力為了混淆投資者的多空思維,常常在上升趨勢中大幅打壓價格,甚至不惜以跌停板來混淆投資者的思維,讓大多數意志不堅定的投資者懷疑係統,懷疑趨勢。等大多數人平倉出局後突然拉昇股價,讓投資者面對高高的價格悔恨莫及且不敢追高,即使敢於追高的投資者也會因此提高交易成本。

關注蘭姐,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