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這些事情你考慮過嗎

寫父母或者子女的文章,很容易受到各位的指責!每個人的家庭都有本難唸的經,甚至會有人說: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過的有多難。

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這些事情你考慮過嗎

俗話說:“鳥要有巢,人要有窩”,家是每個人此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是一個超越個人用血緣和婚姻鏈接的社會單位。家庭在我們眼裡更多的是溫暖的愛、肩上的責任義務。無論身在何處,與家的距離都近在咫尺。因為家是慈母手中的線。在你臨行之前已密密地縫在身上。不管離家多遠。家的感覺總是那麼溫暖,那充滿著母親的囑咐父親的關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有人說,家是溫暖的避風港;也有人說,家是一艘大船,裝載著我們的歡樂和幸福。可是在這個家庭中我們會擔任不一樣的角色,從為人兒女到為人父母。(就算你是丁克,你也要為人兒女)

家庭成員之間不是服從與被服從、主要與次要的關係,他們是平等、互愛的關係。誰沒有自己的理想,又有誰不懂得幸福之甜蜜。家庭不同於社會、不同於單位之處就在於家中充滿自覺的愛,而這愛來源於每個家庭成員無私的奉獻,這奉獻源於對家庭的責任感。


1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這兩種愛是無價的。父親的愛言語上總是嚴厲的,心裡總是默默的關心著我,就像午後的陽光,溫暖的照耀在我們身上。母親的愛是十月懷胎的艱辛,心裡總是牽掛著我,就像春天的小雨,潤物細無聲。

故事一:

夜深了,看著公交末班車的燈影,感覺有些疲憊。剛才已和媽打了電話,我叫他不要等我,先睡。今晚沒吃什麼,現在有些餓。媽說煮點夜宵給我,我說太晚了,回家吃點泡麵就行。終於,到站了。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家。

一開門,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母親沒有睡,而是煮了一大鍋的麵條。看著那熱騰騰的麵條,我的眼眶溼潤了。母親招呼我說:“快來吃呀,都涼了。”我坐下,吃了一大碗。我從來都不知道麵條是那麼好吃,不,應該說是母親做的。“你看你工作那麼忙,但也要注意身體呀。健康是幸福的源泉。”那晚以後,我都儘量擠出時間來回家陪母親。

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這些事情你考慮過嗎

故事二:

9歲的她得白血病住進醫院時,繼母和父親吵翻了天。父親每天來醫院細心照料她,要她什麼都不要想,安心治病。她習慣性的寫日記,記錄每天的心情和身體的狀況。父親把所有積蓄都準備拿出來的時候,繼母下了最後通牒:如果治孩子,那就離婚。並非繼母狠心,只是過了這個手術,還有更多的昂貴手術在等著。就怕砸鍋賣鐵,也不一定能救得了她。與此同時,還將失去妻子,豈不是得不償失。而且自己還年輕,還可以再生。他深思熟慮決定讓她順其自然的離去,也少受治療的折磨。她的神智越來越不清了,但仍然堅持寫日誌。她問父親,爸爸,你不會丟下我吧?父親心中一陣難過,卻微笑說,你放心,你的病一定會好的。她安心的依偎在父親的懷裡。她離去後,父親收拾她的遺物,翻開她的日記本。翻到最後一頁時,父親的心就像被人撕裂般疼痛。她說:我知道爸爸不會繼續給我治病了,但我就是想聽他說他願意,我就是想再讓他愛我一次。父親頓時號啕大哭。

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這些事情你考慮過嗎

孟子曾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不懂得孝順父母的人,就失去最起碼做人的資格。曾子的孝論: “孝分三等,大孝是讓父母獲得尊敬,次等是不辱父母的名聲,下等是僅能供養。”,為人兒女要做到勤勞,不做違法事,讓父母一萬個放心。與父母分家居住的要常常探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父母喜愛什麼、討厭什麼,儘量讓父母歡心。父母有病痛要想盡辦法侍候左右。遠離父母外出工作的兒女,要把父母接過自己工作地方的醫院治療,做到工作和照顧父母兩不誤。孝順不等同與愚孝,一味的信奉父母的話語,認為父母的話語大於天,這是不對的,畢竟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

作為父母,如果你想對孩子好,就給她愛吧,她長大之後不僅會感恩你,還會感恩身邊的一切。

2

當然在這個社會中,正在用一生治癒童年傷害的人有很多。不提現在熱點中的《都挺好》詮釋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傷害。生活中還有很多父母的不當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比如:過度控制孩子、當孩子面與別人家孩子對比、過度保護孩子、過度溺愛、經常當孩子面發脾氣抱怨的父母、打罵虐待孩子、父母離異、父母偏心,當然還有...

故事一

伊索寓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偷竊的少年犯被當場捉住,犯縛了雙手,被牽到劊子手那裡。疼愛孩子的母親跟在後面,捶胸慟哭。兒子迴轉身來,說要對她說句心裡話。母親走近去,想不到卻被兒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來。

母親罵兒子大不孝,犯了罪還不夠,又把母親的耳朵咬下來。那少年犯說:“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學的寫字板拿去給你的時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於膽子越來越大,被處死呢!”

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這些事情你考慮過嗎

故事二

一個4歲的孩子,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進嘴裡,照看孩子的母親拿出縫衣針,就用針扎一下,並把針掛到牆上,故意讓孩子看到,但這也不能嚇住孩子。後來家長還採用過給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時戴手套等各種辦法,可是問題始終沒能得到解決,並且越來越嚴重。孩子還特別愛發脾氣,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可以連續哭號兩小時,甚至會用頭猛烈撞牆,全然不知疼痛和危險。

最後他兩隻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變形,兩隻小手佈滿破潰的傷口,傷痕累累,但孩子好像完全沒有痛感,還在用嘴啃咬雙手,用指甲摳開血痂。更糟糕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現嚴重障礙,不會和人交流,別人和他說話,他基本不回應,目光總是迴避開來,神情冷漠,拒人於千里之外。

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這些事情你考慮過嗎

孩子犯錯後,為人父母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確實比較困難。為了幫助孩子修正錯誤才是根本目的。尋找正向積極的方法解決問題,遠比情緒上對孩子的壓制來的重要和高效,我們要耐心地花時間和精力來尋找。父母的有些行為,有時看著不起眼,其實非常的愚蠢。原本十分健康的孩子,就因為教育方式的錯誤,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扭曲,有人會覺得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但是你真的沒有做過嗎?

為人兒女,你自然必須經歷為人父母。請你善待你的父母,關心你的父母。

為人父母,你自然經歷過了孩童時代。請你合適方法育兒,愛護你的子女。

換位思考讓這個循環,成為一個良性循環。

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這些事情你考慮過嗎


我是你的荔枝,希望多多評論,發表自己看法和意見建議,我會及時回覆您。

希望大家多多關注、點贊、轉發、收藏,更加歡迎您與我私信分享你的故事。

今後會有更多的優質圖文內容和視頻帶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