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彭靖-青石的街道向晚來自NYTtravel新視線

00:00

08:16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石徑屈曲,

似往而復,

滄波渺然,

一望無際。

|錢大昕

《網師園記》

中國古典園林自春秋戰國的苑囿始,便一直延續著其傳統文化的形式。直至今日,仍有一些人以當代的方式延續著古典園林的精神,比如蘇州當地的文人代表葉放、藝術家管懷賓、建築師王澍等。

自明代計成所著《園冶》一書在日本被發現以來,中西方對於中國古典園林的關注和研究開始有了較為系統的發展,從喜仁龍的《中國園林》、威廉· 錢伯斯的《東方造園論》,再到張家驥的《中國造園史》等等,逐漸成為了一種顯學。

但因歷史更迭、戰亂之事,許多私家園林都遭到了廢棄和拆除(如王鏊之怡老園、顧嗣立之秀野園),現保留較為完好的名園只有十餘座,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雖然不可再現過去的風貌,但我們可以由尚存的文字記述和圖像資料,回到對過去的想象之中。正如明人湯傳楹追憶其蘇州西南私園荒荒齋所記:“

每至明月之夜,倚樓吟眺,煙樹惝恍,南望穹窿一帶,山色有無,與雲出沒。”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 分別為: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

Ⅰ. 疊加時間的視角

深奧曲徑,

通前達後,

全在斯半間中

生出幻境也。

隨著私家古典園林的公共化和景區化,這些名園每日都能吸引國內外諸多的遊客。也有學者疾呼這樣的參觀形式是否有悖於園林中文人氣質的延續,是否應該作為一種博物館展品的形式來妥善保存。相關遺產保護的諸問題並非本文中試圖要解決的,但這種針對“體驗”所引發的討論事實上帶來了另一種更為重要的思考,即我們如何在當下來遊覽古典園林

清人錢泳在《履園叢話》中提到了園林與蘇州城市生活的關係,“獅子林和拙政園,皆為郡中名勝。每當春二三月,桃花齊放,菜花又開,合城士女出遊,宛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也。”普通大眾被吸引來到園林,正是因為它們是“園林”,是這個地區名勝的一部分,到這裡比去遠處的名山(蘇州郊外的西山、東山)更為容易,慕名而來,一睹建築與竹木山石。可以去“

多奇石,陰洞典奧”的獅子林,還可以走訪“聚奇石為十二峰”的留園。從這便可見,那時的遊人把園林作為季節性出遊習俗的場所,這些園子的價值在於提供了感官上的愉悅,並不在乎是不是重要的文化之地。更有園主陳設珍禽異卉、彝鼎圖書,更是為了吸引參觀人,有助於旅遊熱點和奇觀的安排。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 上圖為蘇州滄浪亭。

園林並不是倖存下來,而是保存下來。和傳統古建築一樣,園林中的建築與景觀也是經歷了反覆的修建。我們很難用一個時間點來定義某個園林的場景。和園林有關的諸多文獻總是按照各自的時間場域,實時地記述著園林的具體情況,這並非西方傳統史學中與時空觀念密切聯繫的黑格爾(或康德)的討論。柯律格(Craig Clunas)曾說過,“沒有任何一處明代園林景觀以其初始的形式留存下來。”滄浪亭從宋人蘇舜欽到清人宋葷反覆易主,藝圃從 1560 年代袁祖庚的城市山林到文震孟的藥圃,最終到姜實節的藝圃。園名、園址、空間,它們是在不斷地甄別、揣度中的模糊不清中品味。正如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之言,“存留的形式變成了存留之物的內容”。“重讀”一詞的意味便在於不斷地去疊加它們的意義和內容,一種時間上的延續

蘇州的城市身份使得古典園林不單單只是一種文學的載體,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旅遊熱潮,它們也是享樂主義歷史的見證。作為當下的體驗,應讓那些與傳統園林有關的典故和文化內容不只是一種匆匆而過的旁白,而是和體驗者的感官形式互相交融。園林中的一扇月亮門或是半掩著的木窗,便會讓人聯想到杜甫所言:“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或是謝靈運的名句:“羅層崖於戶裡,列鏡瀾於窗前”,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體驗過程。歷史性的脈絡在文中將不再是主角,而是將視角回到歷史文獻和現場中那些細節和觸發情緒的關鍵點。嘗試一種將遺產面向公共開放的體驗性書寫的可能性。

▼ 分別為進入藝圃園門的花圃;入園轉角。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 從渡香橋看延光閣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 “剛健中正”門樓

Ⅱ. 超越體驗感

或循池走,

倚石而歌,

琅琅震屋壁,

與泉聲相唱和也。

從歷史的進程來看,作為觀者的我們似乎都是園林歷史劇作中的陌生人。我們臨近,但是又那麼的匆忙,試圖在短時間內獲得儘可能多的有效知識。這種文化意義出現在文獻和導覽詞中,當我們來到園林的場景中,它們如何與我們的知覺產生聯繫,則是當下面臨園林觀賞和體驗的重要之處

近代的科學制圖學(平面圖)和攝影術為代表的“客觀視覺”似乎給園林體驗賦予了穩定的空間深度和尺度。留存在繪畫和文學中的彈性(也可以指向馮仕達老師所稱的非透視效果)似乎被淡化了,包括擁有著浩瀚文獻和圖像的蘇州古典園林。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 怡園曲廊視線景象,葉雨儀繪。

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用“可行”“可望”“可遊”“可居”來形容山水畫的境界,作為表達繪畫的語詞同樣被用作表達園林空間深遠的視覺意象,如“深奧”“陰翳”“浩淼”

等等。計成在《園冶》中記錄的多是造園之法,此法並非只針對某個園林,而是表述和再現一種山水間感受的情態。“山樓憑遠,縱目皆然”中主體視覺和樓宇高度的關係,“板壁常空,隱出之別壺天地。亭臺影罅,樓閣虛鄰。絕處猶開,低方忽上”描述了空間的虛實對於主體在高低體驗上的差異。在有關蘇州園林的圖文中,宋人蘇舜欽記滄浪亭“翠玲瓏”有云,“秋色入林紅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瓏。”與現在的翠玲瓏仍然有著相似的感受。清人陳栩在《遊留園感懷詩》中有云:“小亭臨水綺窗開,鏡面波光絕點埃。”錢大昕記蘇州寒碧莊(留園)之名有云,“竹色清寒,波光澄碧。”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 留園植物的遮擋模糊了左右的方向,照片與繪畫來自徐靈傑。

清人達桂在《網師園記》中寫道:“或循池走,倚石而歌,琅琅震屋壁,與泉聲相唱和也。”甚至從一些關於園林的繪畫中,也能夠讓我們在園林遊覽中獲得一種從詩句到在地的移情(empathy)。

Ⅲ. 雙向曲回

園林並不是倖存下來,

而是保存下來。

和傳統古建築一樣,

園林中的建築與景觀

也是經歷了反覆的修建。

《園冶》有云,“深奧曲折,通前達後,全在斯半間中,生出幻境也。”這裡談到了園林中路徑的曲折,它不只是連接了前後的方位,在行走的過程中會有不一樣的情景出現。走在怡園的這條曲廊上,隨著步伐逐漸前進,身體的方向跟著廊的曲折不斷髮生著變化,左邊幾乎五步一景,而從漏窗往外看,能看到近處同一假山的不同面向,同時也片段性地看到了內院的全景。景包廊,亦是廊包景,它儘可能增大我們與景的接觸面積,在不經意間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景緻。滄浪亭南部沿河處也有一雙廊,其不僅在平面上有曲折變化,兩側地面高度上也有著差別。兩側行人,透過中間的漏窗,一會兒能互相對望,一會兒便不見蹤跡,低窗可見園外河水,高窗則轉移視線回望園內假山。

有一詩句題寫在拙政園的梅亭處,以描寫其窗之觀景:“日氣初高霧色降,青山冪歷映船窗。”窗外的景緻會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發生變化,“冪歷”體現了不同空間層次的疊加。清人吳嘉洤在《遊寒碧莊(留園)》寫道:“不見窗前有落花,卻看池上吹飛絮。”作者並不直接說(建築的)窗和水面的關係,而是藉助植物落和飛的動態來表現。青年藝術家徐靈傑回想起,並記下了在留園“活潑坡地”西處的一次經歷,並用繪畫形式進行了表達。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 獅子林九獅峰小院西側的一道海棠門上刻有“探幽”二字。

“10 月 23 日的上午,天氣晴朗,早上八點太陽光由溫和不知不覺地變得濃烈。行走在假山的光影之間,視覺比觸覺、冷熱感覺、嗅覺等更能感受到明暗的變化——暴露在陽光下,視野中有暗部時總是不適的。在投射在植物下的暗部行走不全是平穩的狀態,一縷縷的陽光從不規則形狀的遮擋間穿過,刺激放鬆戒備的眼睛。從濃密的植物深處走向向陽的東側,陽光逐漸由零散變成大塊乾淨的樣子。

“在返回的途中,遠處牆體的距離感減弱,我甚至誤以為這是假山最邊緣,當我走到後面發現真正最後的路時,那條被隱藏的路又拉伸了牆體的距離感。是什麼讓我產生了這種誤判?是強烈的光線嗎?轉折路徑外圍有一棵樹,樹後是外圍的牆體,從東面打來的光線把視野中的內容乾淨地分為亮部和暗部,關注點更多會在形狀整齊而零散的光線上,拉近遠處的植物,因為眼睛在光線充足的狀態對綠色和黃色光是最敏感的。綠色的固有色將遠處和近處的植物連在一起,遠處樹大面積的黃綠色受光面非常吸引眼睛,從而拉近了距離。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 蘇州拙政園。

“走到了大的青楓樹下,光影在地上形成的圖案模糊了垂直和水平間的關係,也分不清楚左拐還是右拐。左右兩側和前方都有遮擋物,不規則形狀的光線淡化了它們之間的轉折關係,即交界處。強烈的光線模糊了邊界,同時強調了上方樹葉的形狀。位於西側植物的遮擋製造了暗處,加強左右兩邊的對稱性,影響了判斷。”

這番生動的體驗讓人想起了明人屠隆在無錫寄暢園中的感受,“間至山窮水盡處,謂無可復通道,忽折而別開一徑,景物嚴然。”以及清人劉恕在留園所記:“石磴崎嶇徑自轉,參差進退兩逢迎。”環境的參與使得園林的體驗變得豐富,一些日常的判斷也變得難以琢磨。這恰恰表明了園林多樣的情態,也提醒了遊觀者需要敏銳的觀察。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 無錫寄暢園。

多種材料間的類比,圖像、詩文、攝影、在地,甚至是記憶,這裡不斷豐富其自身的“觀念堆積物”。正如清人蔣和在《畫學雜論》中所云,“遊觀山水,見造化真景,可以入畫。佈置落筆,必須有剪裁,得遠近迴環映帶之致。”園林的觀賞就像一次想象力的實踐。這似乎暗示了園林的遊觀並不能依靠地圖或是笛卡爾的空間體系。這種在地性的書寫也似乎指向了德塞都(Michel de Certeau)的“遊覽與圖認”(touring and mapping)概念。園林的遊觀正是在於書寫和現實的異同,正如《園冶》所暗示的,園林的書寫本身就是開放的,它能指涉我們當下的共通體驗。除了自古的詩文所暗示的體驗外,我們在現場所獲得的新感受,也將超越實存客觀的、典故性的或技術層面的園林。


重讀蘇州園林,在時空與連廊中移步換景


撰文 / 周功釗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