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對孩子有用嗎?

同剪西窗燭


旅行,越來越多的人在路上。

對於小孩來說,什麼叫有用,什麼叫沒用?

知識不是一天就能學完的,見識也不是一天就能長成的。

我喜歡玩,也堅持帶孩子玩。從小孩可以走路,不用我太累,我就開始帶著她一起看世界。

每次出發之前,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在路上,也都是女兒走在前面,我們在後面緊緊跟著。長大一些,可以交流了,就自己與人交流。

小的時候,帶她去自然風光比較好的地方。再長大一些,會去人文建築類的地方。

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性格變得開朗活潑,善於與人交流,英語發音比我還要標準。心裡甚是欣慰。

每次出行歸來,都會一起總結經驗,也會徵求她的意見一起規劃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

總之,不要說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小孩子就是需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這個世界,用自己的腳步丈量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心感受這個世界。逐漸長成一個內心豐富的孩子。











夢飛到遠方


分享一下我家雙胞胎小姐妹目前5歲半已經爬了7座山,去了N個城市旅行。

現在我的雙胞胎女兒還不到5歲半,3歲就學會了滑旱冰,4歲學會了游泳,今年5歲我已經帶著他們爬了7座大山了,而且爬山的過程都是自己完成的。從1歲會走開始,我們工作之餘就帶著他們出去玩,他們兩個的身體一個比一個棒 !

很多朋友問我是怎麼做到的,其實我想說,沒有錢還可以窮遊,沒有時間可以擠,事在人為!因為我的初衷就是要給他們一個棒棒的身體,我堅信,只要身體好,才能學習好,才能工作好,無論做什麼事,健康的身體是基本條件,而且帶他們爬山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培養他們的耐性,鍛鍊他們持之以恆的心態。以後我還會堅持帶他們出去旅行和爬山,加強體育鍛煉,健康的身體是做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錢。

我很喜歡一句話,作為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之一,就是見世面,因為世面會讓她們在生活中能夠學會包容更加淡然而又彬彬有禮。人生唯有旅行和讀書不能辜負,雖然身邊的人說,小孩還小又沒有什麼記憶,但是我還是願意讓他們去體驗旅遊,不是要求他記得什麼,而是讓他去感受旅途,經歷其中的過程,環境,人和事。

再窮也要去旅行,再累也要有生活,說真的我一直覺得我的雙胞胎女兒比身邊同齡的孩子懂事的很多,性格也很好,而且她們兩個幾乎很少生病,從小沒輸液過,再沒有比他們兩個身體好的了,我為此感到驕傲,所以我覺得旅行的意義就在於此!

下圖是1歲-5歲旅行的照片😊











雙胞胎Ann


這個問題問得好!就我自己的經歷而言,旅遊對孩子是非常有意義的。

第一次帶孩子旅遊是在小孩上小學的時候,幾個家庭一起去北京玩了幾天。幾天的行程我都能在孩子的眼中看到他們對新事物的熱情。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成長課程。


旅行不僅能讓孩子瞭解世界,也能讓孩子更好地瞭解自己。小孩在旅途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生活,在喧鬧的城市中學會勇敢地去聽、去看、去感受、去思考,這是最好的成長!

小孩子都喜歡出去玩,都喜歡接觸新鮮事物,不能保證他們每一次外出都能得到收穫,但是接觸多一些人,多一些景,能豐富他們的人生經歷。願有機會出去旅遊的家庭都能享受當下的美好!


香港霞姐


肯定有用啦。

但是我覺得太小的小孩出去旅遊沒有什麼意義,經常我們出去都會遇到那種大人抱著幾個月的嬰兒或者一歲左右的小孩,我真的覺得完全沒有意義,他們能感受到什麼?而父母又累得半死,全程抱著他,還得大包小包的揹著什麼尿布呀、奶粉呀什麼的,有的更甚者還得帶個嬰兒車,請問這種家長,你們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麼,這種時期你們帶小孩出來,你辛苦,他也受罪。

對於旅遊對孩子的作用我是真的有感受,以前我家寶貝特別害羞,見到人多的時候就躲在大人背後,出去玩也很膽小,什麼都不敢去嘗試,經過幾次旅遊後,他變得獨立能幹了。一般出行都是他幫忙換登機牌呀,排隊呀什麼的,也會幫忙照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旅遊中學會照顧別人。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坐涉外輪船遊三峽,正好同船的有一群參加夏利營的外國小朋友,大人稍微鼓勵了一下,他主動去跟大家交流,整個行程就跟著他們玩,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這是經過多次旅遊中他學會的跟陌生人交流,其實這些不是刻意的教,而是他看著大人在這個過程的表現,比如他爸爸是一個容易朋友的人,而我是那種注意細節的人,你不要以為他不懂,其實他都看在眼裡的,自然而然就進步了。

還有就是一些旅途中的見聞,我都已經忘記,也沒指望他放在心上,或者就是以為他不懂,但是他突然冒出來的一句話或者講的一個斷斷續續的典故,你才會感受到你的小孩有多麼的聰明。所以我支持多帶孩子出去旅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要讀,路也要走嘛。


玩轉西藏


我覺得非常有用。



首先,它可以使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變短。現在好多小孩子特別喜歡電子產品,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而出去就不一樣,他可以看到更多新鮮的事物,可以發現好多有趣的東西,那麼他也就不會總是呆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這樣他的視力也不會變的太差!



其次,它促使孩子形成更加開朗的性格。我就說說我姐家的孩子,說真的,小時候和她奶奶一直在鄉下待著,然後見了我們都不敢說話,有時候直接哭了。後來我姐覺得這樣太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所以果斷辭職,專心帶孩子!經常帶孩子去姐夫工作的地方,因為姐夫工作的地方總是幾個月換一次,所以她們也就可以順道旅遊了。帶孩子去看過大海,看過海豚表演,去北京看看故宮,去青海看看青海湖……總之去了很多地方,現在孩子變得好開朗,而且和小朋友也玩的特別好。這真的是看得見的轉變!



再次就是視野變得開闊了。新鮮事物見得多了,經歷多了,他的格局就不會太小,看待問題的角度就和旁人不同。我記得我見過一個去過三十多個國家的年輕人,和他聊天真的很舒服,並且對一個問題總是有不同的見解。



最後就是變得比較自信、陽光。我有一個同學就是這樣。閒時四處旅遊,工作時積極工作,生活態度更不必說,整個就是一個陽光少女,雖然她是單親家庭,小時候也過的異常艱辛,但是你從她的臉上看不出來,她也從來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她說只要努力生活,我相信會越來越好,做最好的自己!真的特別佩服她,現在也結婚了,確實家庭美滿,越來越好!



還有一點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所以有條件就帶著孩子去旅遊吧,即使是離家很近的地方也可以。


U趣微語


作為一個在旅遊業從事了很多年的人來說。駿達君常年與各種各樣的遊客接觸,也從他們口中得知各種不同的對旅遊的理解。當然,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以家庭為單位出門旅遊已經越來越多。以往人們家人團聚的方式可能大多是在家裡歡聚一堂,而現在更多的人選擇一家人出行遠方的方式來增進家庭感情。

首先帶孩子旅遊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親子關係中。旅遊途中,大家的心情放鬆,和睦的氣氛更加融洽更加地親近。況且,置身於美景之中,孩子的天性被激發出來,可愛帶一點點的小幻想讓這個旅途會變得更加地溫馨。

其次,帶孩子旅遊有利於開闊眼界。就比如在三亞面對大海,人的心境會更加地廣闊。當你在三亞的熱帶雨林遊玩時可以認識各種各樣的熱帶植物,各種奇異的熱帶自然現象,同時在海洋館可以接觸各種各類的熱帶魚。

再則,現在的孩子普遍學習壓力過大。旅遊是對學業重壓釋放最好的方法,面對高山大海,面對雪山靜湖,心情豁然開朗,對孩子的性格成長都是一種很好的鍛鍊。

最後,帶孩子旅遊能提高小孩自我成長的能力。在旅途過程中,我們可以相對要小孩安排行程,面對陌生的城市可以讓他自己去處理和總結一些社會經驗,這種東西是學校裡面學不到的。

當然,也可以去那種具有國際風格的景區,比如三亞駿達車技表演館,接觸到世界流行前沿,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開闊眼界。


三亞駿達車技表演館


跟孩子說一百遍,不如帶他出去體驗一次。說疲了,罵聾了。進地裡幹活,他就真正知道什麼是腰痠背痛勞動的辛苦工作的不易,帶他看看不同的人生百態世間萬象花花江山,他就逐漸明白活著還有其他的樣子,世界是這樣精彩,自己是不是要有野心。

酷妹兒家的姑娘現在國外求學,就以她為例子跟大家聊聊,旅行對孩子多麼有用。

酷妹兒不敢說她是最優秀的,但我認為她確實比一些同齡的孩子要優秀的多。她的一些優秀品質和能力,不能說都是在旅遊中得來的,但有些卻是與經常旅遊不無關係。

我們自她記事起,大約四五歲,就經常帶她出去旅遊,有時是國外,更多的是國內。

有三兩天的近郊遠足,也有十幾天的海外旅行,只要有時間,儘量多的讓她接觸大自然、融入社會中。

她從一個有點膽小、依賴性的小女孩,成為一個活潑開朗、獨立性強的小姑娘,很多性格就是在旅遊過程中養成的。

圖片為下載,不是我們家姑娘。

首先第一點,就是自律、自我控制能力,包括獨自自主的意識和能力。

出門旅遊總不比在家裡方便,大人不必再包辦一切。讓她乾點她力所能及的事,她高興,大人也輕鬆。早起早睡的習慣養成,不用多說教,累了一天,早早洗洗睡了,早上還早起惦記著今天還有更好玩的地方。

大人忙大人的事,她自己就開始收拾自己的事。有時省了大人的事,雖然有時也幫倒忙,精神可嘉。

第二,很多性格也能有所改變。比如膽小,記得是有一年在廣州番禺過年,她五歲時,看別人盪鞦韆很是羨慕,又害怕。我們就鼓勵她和其他小朋友比賽誰蕩的更高。開心的她,越蕩越高,我們都開始擔心。

還有,比如堅持、耐心,還有愛心等等,都可以在旅行過程中讓孩子得到鍛鍊、啟發。

再比如與人溝通交流,讓她去問個路,吃飯買單,從害羞到當成一個好玩的遊戲,還能幫到大人,感覺自己好能幹。

這一方面的鍛鍊,到她長大了,對她的幫助非常大。因為她遲早要進去社會,獨立去面對這一切。

第三點,對她的成長尤其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很有益處。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具體對小孩子是什麼概念?

開闊眼界視野,很具體的就是她知道原來這世界這麼大、這麼美,這麼多好玩的地方。

旅遊中,接觸的人和事,比較多也比較雜,她對花錢和賺錢,有了一些直觀的感受和了解,對他人的一些個行為,遇到的一些事,都有了自己的判斷。

我們家姑娘最明顯的有幾點,一是上初中就給自己定了一些個人生目標,雖然也會不時改變,但她會很努力的去學習去努力,自覺性的去做,不用太多的督促。



第四點,就是加深了親子間到溝通交流,加深了親子感情。路途中,互相鼓勵,互相打氣,一起和孩子做快樂的遊戲,無形中增進感情了。

總之吧,還有很多。現在姑娘獨自在國外,基本不用擔心,也不用督促,她自己在努力奔自己的目標。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在國外考好的大學,不單單是隻看分數一項,社會活動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一環。沒有很好的社會活動,好大學的門不會為你開,分數型的孩子,並不怎麼受歡迎。


酷妹兒圈


旅遊對孩子的成長利弊參半,不過個人認為利大於弊!

1.利於孩子心智的成長。外出旅遊有利於孩子樹立“小大人”的觀念,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旅途中需要孩子自己管理個人物品,利於孩子獨立自主品格的培養。

家長帶孩子外出旅遊,是培養孩子內在品格的好時機。家長在確保孩子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要勇於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讓孩子自己收拾行李,洗臉洗腳洗澡,清洗襪子,自己管理隨身物品等,讓每一次旅遊變成孩子成長的階梯。

2.利於孩子知識的積累。孩子外出旅遊,不僅能夠享受旅途帶來的輕鬆感,而且能夠拓寬眼界增長知識。孩子在課堂學到的東西缺乏現實感,孩子在旅途中所見所聞是具有行動軌跡的,能夠有效加深孩子的認知強度。

同時,也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提供閱歷積累和聊天資源,無形之中影響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孩子走的地方多了,遇到的人見到的事多了,個人的內心會更樂觀、開闊。

3.利於建立家庭/集體情感。孩子跟隨家長外出旅遊,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相處時間,有助於家長與孩子增進了解,增加溝通頻率,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有助於良好家庭氛圍的形成。

孩子參加夏令營/冬令營類型的遊學活動,幫助孩子建立集體觀念,學會一些處理同學關係的技能,讓孩子在增長知識的過程中學會為人處世的基本規則。

孩子跟隨家長外出旅遊不免增加了出行的經濟成本,而且由於孩子需要監護,增加了成人出行負擔。所以在帶孩子外出旅遊可根據實際情況購買保險,同時家長要為孩子準備一些常規藥品,避免孩子由於水土不服、事物不適帶來的疾病困擾。出行前家長也要為孩子準備好通訊設備(電子定位手錶)以及告知孩子一些處理緊急情況的辦法(熟記父母的姓名和電話號碼,撥打110求助),尤其去海邊、河邊,更要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鈺霖大帝


旅遊對孩子有用。之所以這麼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旅遊能讓孩子學會獨立。在旅遊的過程中,孩子慢慢得獨立起來。學會不那麼依賴家長。孩子學會自己去買票,去裝行李,去搭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慢慢得成長起來。旅遊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有意義的事情。相比玩遊戲、看電視。旅遊帶給孩子的遠遠超過電視和遊戲。遊戲帶來的只是短暫的歡愉感,看電視帶來的是孩子視力的下降,和思維的固定化。而旅行就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看到了電視裡那些真實的場景,他會開始對這個世界有一點認知,他會開始思考,也會塑造他的性格。

第二個原因,增長見識。如果書本能帶給孩子知識,那麼旅遊也能帶給孩子知識。在旅遊的過程中,孩子被知識給浸潤,被旅途中的風景所吸引,會帶給他更多的感悟。作為一個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旅遊就是他成長的跳跳板,站在這塊板上,孩子就能看到更好的風景,增長自己的見識,積累人生的經驗。說一千遍,不如做一萬遍。看一千本書,不如走一萬里路。旅行對孩子的改變還不僅僅如此呢。以上是最重要的作用。



美好齊魯


旅遊對孩子有用!


首先,這是一個與父母相處另一種好形式。平時在家裡,可能小孩對父母命令分咐式的口吻聽多了,也無動於衷,甚至有時候會的點反感。但是離開天天相處的家裡,換個場景,效果強百倍,君不見,平時家裡各做各的事,雖然無敵意,但是實在太熟悉了,但是,如果換成旅途,那相互之間會很自然的相互幫助和照顧,這個場景對於初中階段之前小孩與家長之間交流和溝通,是個很好的機會。


其次,旅遊中,可以鍛鍊小孩處理能力。旅途中,總會遇到一些預料不到的事情,不可能父母全包,就是想全包也包不了,總有些突發事情,這種情況下,小孩會得到平時家裡、學校完全不一樣的情況,遇到幾件突發事件,小孩看多、幫助或者親自處理,獨立能力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最後,在小孩懂事後,帶小孩一起出遊,要抓住時間段,小學到初中,是最好的階段,跟小孩一起旅遊,拉近彼此距離,利用旅遊中別樣的場景,能趕到預想不到效果,比起家裡父母經常嘮叨不停的話,學校老師不斷的敦促式教誨,感覺效果是兩樣天。而且,上了高中和大學後,小孩畢竟跟大人有些代溝,到時,他可能不太願意跟大人一起旅遊了,都跟同學或者女朋友一起活動了,所以,特別是高中以前的階段,有時間和經濟條件,多帶小朋友一起出遊,不失為聰明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