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做時間的朋友|郭德綱說了,Atlas來了

在用自己的成長引領孩子發展的路上,我們,一路同行!

教育的對象是正在成長的孩子,教育的效果是要在未來顯現的,如果這是教育的終極追求的話,那麼,教育,要做時間的朋友。

本系列有三篇文章,角度各不相同:本文猜想出四種在未來世界生活所需要的特質;《經得起時光的工匠精神》探討了人生各階段是什麼在影響著孩子的幸福;《塑造“山”一樣的孩子》將展現一套支持孩子可持續發展的素質模型。如果對另兩篇文章感興趣,可到頭條號裡查閱。

影響教育的因素太過複雜,而教育的影響又太過深遠,所以對教育的思考一定是一個需要不斷深刻化的思辨過程,作為教育的觀察者、思考者、實踐者,我們願意與您就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問題進行深入的互動。

郭德綱說了,Atlas來了

教育,要做時間的朋友|郭德綱說了,Atlas來了

未來,會是怎樣的?郭德綱說了,在給兒子的信中——那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也是一個灰度的世界。

未來,會是怎樣的?Atlas來了,雖然現在還只能翻幾個跟頭,但過不了多久,他,就會坐在對面凝視著你,在那個冰冷的世界裡。

對人性的總結和對科技的展望,共同勾勒出了對未來的印象——灰度和冰冷。

而在這樣的背景前,站著的是今天的孩子!

教育要能關照著未來,愛要能延續到未來。

怎麼做?

宗教家般的心境,哲學家般的精神,科學家般的思維,藝術家般的氣質。

宗教家的心境,來自於對信仰的篤定:信一種理想、持一份堅定。有了他,才能不被灰度迷惑,才能不被冰冷凍僵。

哲學家思考的是有關“人何以為人?”的問題,去思考它,才有可能保持住作為人的特有追尋。有了他,才能不被灰度淹沒,才能不被冰冷迷惑。

科學家看待世界是理性、客觀的,這是世界的根本屬性。“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有了他,才能不被灰度同化,才能不被冰冷桎梏。

藝術家眼中的世界是豐富的、超時空的、富有感情的,這是人類獨有的精神氣質。有了他,才能不被灰度汙玷,才能不被冰冷異化。

於此時,請抬頭。

閱讀,是您對這個問題有所關注。

轉發,是您希望能幫助到別人。

評論,是您有更深思考。私信,是您期待有更多交流。

無論哪種,您都會讓我們知道:在這條路上,我們在一路同行!

私信回覆“更多觀點”,可以閱讀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