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太多,孩子不堪重負,家長鼎力相助,是否有錯?

寳勒個寳


記得上高三時,歷史作業一度多到令人崩潰。因為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思考和時間,而高三,每門課都是重中之重,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所以,我同桌的媽媽,就幫女兒寫了部分作業。結果,很遺憾,被歷史老師發現了。


當老師在課堂上直面批評我同桌時,我既好奇老師是怎麼看出來的,又佩服同桌的膽量,同時還很羨慕同桌,有一個這樣的媽媽,因為在心裡覺得,面對繁重的作業壓力,媽媽是理解女兒的。


其實,老師批評同桌媽媽幫她代寫作業的行為,我們都知道是為了什麼,就是擔心我們養成不能吃苦、不負責任、偷懶的壞習慣。怕家長代勞了作業,我們就習慣了依賴,然後還落下了知識。


可是,我們並非不知這些道理,只是那一陣作業實在是太多了,而歷史老師又是我們的班主任,全區出了名的厲害老師,學生都怕她。可能這也是同學們想盡各種“特殊辦法”完成作業的緣由之一吧。


當然,更主要的是,我們認為那些抄抄寫寫的作業,實在是太耗費精力了,夜裡睡得少,第二日精力就很差,學習效率更是低下。其實,作業重要的部分我們還是認認真真完成的。


後來,同桌考上了西北政法大學。而她,也一直是大家心目中很有主見、樂觀的那個女生。

時隔二十多年後,我的孩子上小學,我成為了家長。當孩子深夜11點還在奮筆疾書,想著明天6點還要起床,看著桌上未完成,卻仍需要好久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作業,我很想替她寫。


後來,三年級期末考試前,抄寫生字的作業重複了好幾次。孩子連續幾日馬不停蹄地寫,還是要寫到夜裡十一點,我和她商量,已經會的我來幫她寫。


但是,這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雖然代寫的時候,和孩子溝通了為什麼要這麼做,讓她明白只是出於身體健康的考慮,代寫的也只是她已經掌握的,那一部分機械性的抄寫作業。可是依然在心裡顧慮,這樣做,即便是偶爾,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或者在真實與不真實間混亂?對待作業不再認真和堅持?難以養成堅韌地品性?


於是,我們幾個家長一起去找班主任,就作業的事情溝通,老師的言談,很讓我們意外。她說,自己佈置作業的時候,有時候需要顧及整個班級孩子的平均水平,所以忽略了部分孩子的特殊性,比如掌握非常好的那一部分,和掌握非常不好的那一部分。所以,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自行調整作業。


忽然想起一句話:這世上的問題,95%以上,都是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的。


所以,作業不堪重負,我們可以試試和老師溝通,或許找到比代寫作業更好的辦法。



我是子子


孩子的作業為什麼這樣多?

第一,有的孩子作業種類多,不僅有學校作業,還有補課班作業。

一天24小時,學生的時間是固定的,如果學生回家後先寫補課班老師留的作業,肯定就沒有時間寫學校的作業。

為什麼學生先做補課班的作業?主要原因是孩子去補課班補課是自己選擇的行為,不完成補課班的作業就無法跟上老師的進度。這樣就導致學生無法完成學校作業。


第二,學校老師留過多的作業。

這些老師,希望孩子的業餘時間都來做自己所留的作業,他們沒有考慮學生還有其他的學科需要學習,也沒有考慮學生需要休息。這樣的老師一般都屬於自私自利型,不能與其他教師進行很好的合作,他們是在爭奪學生的所有時間。一般哪科作業多,學生就學習哪科,作業少就學的少一點,所以佈置很多作業的老師,最終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的作業佔據學生所有的時間,從而沒有時間去學習其他學科。

作業留的多的老師可能在平時工作中是一個沒有計劃的人,到了考試的關鍵時刻才想起來給孩子多留作業,免得考評時成績太差。

真實案例

  • 我接觸過一個學生,她說她媽媽在家幫他寫寒假作業。我問他為什麼這樣啊,他說作業實在是太多,根本就寫不過來。我問他到底有多少作業呢,他就說比如數學老師留了好幾套教輔資料,一套都做不過來,還做好幾套怎麼能寫完呢?
  • 前一段聽到學生談到了一個寒假作業的問題,學生說他的寒假作業也是媽媽幫她完成的,我說為什麼要這樣呢,他說老師罰考試沒過80分的同學要把書抄一遍。

和學生接觸,我才知道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教師在留著一些毫無意義的不科學、不合理的 只是不可理喻的作業。正是由於這種不合理不科學的留作業方式,才造成了學生不堪重負的作業壓力。


家長怎麼辦?

面對孩子的不堪重負的家庭作業,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面對教師的簡單重複的機械的作業,家長可以與家長委員會反應情況,讓家長委員會教師進行溝通協商。
  2. 如果孩子的作業負擔來自輔導班的壓力,建議學生以學校學習為主,協調好學校學習與教育機構學習之間的關係。
  3. 如果孩子不能完成作業,是因為孩子沒有科學合理的學習安排和計劃,建議家長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 如果教師偶爾佈置一些無意義的簡單重複性的作業,為了使孩子能夠有正常的作息時間休息,家長也可以偶爾幫助孩子完成部分作業。


中考政治劉老師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如果確實是作業太多,孩子盡力去做都沒完成。那家長可以適當地幫他一兩次。前提是家長要能幫得了他。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也許是真實的:

一個博士畢業的大學老師,家裡有三個寶貝,分別在上中學和小學。一天晚上,時間已經很晚了,三個寶貝都還在趕作業。為了不耽誤孩子第二天上學。於是博士父親命令道:

“三寶,你現在去上床睡覺。”

“二寶,你去幫三寶做作業。”

“大寶,你去幫二寶做作業。”

“老爸,那我的作業咋辦?”

“別急,還有老爸我呢。”

很快,三個寶貝的作業都順利完成。

這雖然是一個故事,但也反映了當前學生學業負擔的繁重。

當然,如果是因為孩子自己的原因,而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家長千方不能幫他,以免他養成依賴心理。


詩意南山


同樣的作業,有的孩子在晚上八點做完。有的要到晚上12點。個人認為究其原因是因為邊吃邊喝;邊玩邊樂;邊做。從小就沒有培養成一個獨立完成作業,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習慣。

有時候加上不懂教育的家長搗亂,孩子還沒有開始整理好情緒認真做作業呢,家長已經心疼不得了啦!如此循環三天,孩子就認為做作業是給家長做。她自己就不動腦筋了,也不思考了,開始驕嬌二氣出來,天不是,地不是地應付。 從小學校就給發了字帖,要求描紅練字,但直到小學六年級了,描紅本上是一種字體,但百分之八九十的學生寫的作業字跡都是螞蟻一堆一堆爬的。個別孩子每天晚上對抗,不到家長急眼了的時候,是不做作業的!

我已退休,說實話,有個侄子的三年級女孩兒。據說天天晚上作業做到一點鐘,侄子急了硬送到我家,我觀察了三天,到第四天,我沒給她講道理,直接拉過她的小手在手掌心肉厚的地方敲了兩下,告訴她語文作業幾點做完,數學作業幾點做完,她剛開始哭眯眯的看著我,我看著她的眼睛告訴她:“開始做作業。” 結果他九點半語文,數學,外語三科都做完了!

到今年五年級,她已成了中上等的孩子。我用一個月糾正了他的做作業習慣,學習習慣, 開竅懂事的習慣。一個月後,我把她還給了她的父母。國外有教育專家說,改變一個孩子的習慣只需要21天!中國有俗話說,慣子如殺子!以上回答妥否?歡迎廣大家長朋友討論。


紫緣方舟


最關鍵是後面那個家長鼎力相助。我想問一下家長鼎力相助,是家長親自指導孩子學習還是家長親自幫孩子做作業。如果是家長親自指導孩子學習的話,那我覺得這個家長一定是人上人。但是如果家長是親手幫孩子做作業的話,那我覺得這個家長可能會害了他的孩子。

無論如何,你可以在孩子學習任務太多的時候出手去指導他們做作業。但是如果你這個鼎力相助是自己親手去幫他們做的話,這個行為是不要得的。

其實現在整個社會都在說要減負。究竟學生的負擔是不是去到這樣一個臨界點,讓整個社會沸騰了?其實這是有點誇大的。不可否認,有些學校有些老師他佈置的作業是有點多。但是孩子能不能完成?完成的情況怎麼樣?是不是要做到深夜,這要看學生個人的。有些老師一個科目就發三四份試卷,有一部分的學生比較聰明,一小段時間就可以完成了。但是大家也知道現在的學生,讓他們牽掛的事情實在太多啦。手機上的遊戲,電腦上的遊戲,讓他們每一刻都在想念。長大一點,到了小學六年級或者高中,還有很多的電視劇等著他們去看。現在的學生很多一部分基本上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學習了。家庭這麼好有車有樓,自己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為什麼那麼拼命啊?而且回到學校學習之餘,還可以跟同學交流各種的遊戲和電視劇的劇情。所以做作業就是他們最痛苦的過程。整個社會都在誇大做作業和讀書的壓力,你覺得孩子辛苦受不了,其實很多人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你讓那些家庭貧困,但是讀書很賣力的人,看到你們這樣的態度,情何以堪吶。

不用說減負,又是20年之後,另外一個大笑話。因為20年前已經有專家提出過救救孩子,這樣一個似乎很正常,其實就是想博出位的議題了。那個時候搞得更誇張,整個社會都說孩子書包都幾十斤重,救救孩子,結果這個事情出了之後,害了很多代的人。那個時候就是中段考都不許考,不許出成績,結果學校又搞出了一個學期,兩個月考,一個期末考的笑話。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孩子,年輕人不要怕熬苦,好日子都是熬出來的。而不是對他們說,孩子,做不完作業就不要做啦,我們家有車有樓,我們還有很多的錢,就算不讀書也能過完下半輩子。想害死他們,你就對他們說這些話吧。


教你孩子學英語


題主所說的作業過多,這裡的多,我不知道是多到什麼程度?這種作業多是否是單方面的來自於學校老師佈置的?如果是小學的話就不可理解。初中高中科目比較多,那麼作業多一點,那麼這是正常的。

因為作業多,讓你的孩子不堪重負,那麼家長和孩子已經有如此的認識或者受到如此的影響,那麼可能過多的作業已經對你們的生活學習,造成影響,甚至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前提是你的孩子認真學習,認真寫作業。)家長和孩子已經產生了焦慮情緒。

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做,我首先問一下班上其他孩子的情況,是不是老師真的佈置很多作業,或者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比如處罰的。確信全班都是這樣,或者大部分都家長都沒有意見的話,我覺得就應該從自身上找問題。當然作業量的多與少是相對的,如果你孩子成績好,那麼可以很快完成,如果你的孩子成績差,那麼相對顯得就多,因為他可能做的慢,很多可能不懂要查資料等等。所以如果真是你孩子差的原因的話,我建議你跟老師說一下,有些超難度的題我們可以不做,只把基礎先做好,有時間我們再思考難度高的題。如果你沒法開口的話,那麼我覺得你家長來幫忙,我理解是可以的。

有些時候不排除有個別老師佈置很多量大的作業,那麼這個事你就跟老師溝通了,可能也會出現,其他家人也覺得過多的情況,我覺得可以找家委會,或者幾個家長同時向老師反映(這個確實有點為難,但是沒辦法,為了孩子身體健康)。

不管怎麼樣,孩子完成一定量的作業是應該的,同時我們也要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能因為學習而讓身體垮下,這是最划不來的。

所以我的觀點,如果孩子確實不堪重負,家長鼎力相助是沒有錯的,因為你要保證她身體健康。

你的點贊和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我是楊鍋


在平時的教育中,不要過分的幫助孩子完成他自己應該完成的東西。家長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可以幫助但是一定不能代替,對待孩子要狠一些。\r

尤其是家庭作業,就算孩子寫不完作業,也不要替孩子寫。要讓孩子自己懂的,這是他應該面對的事情,而且要為他沒有完成作業的後果承擔責任。\r

當然在事後要安慰孩子,用家長寬容的心態去接受孩子的錯誤,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笨,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不關心他。\r

如果孩子這個時候哭鬧,那麼就由著孩子自己哭鬧,但家長事後一定把握住,在不完成作業或者孩子應該完成的事情前,不要狠不下心。在和孩子說明白厲害關係後,可以適當的軟一些,去安慰或者補償孩子的心理。\r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


艾靈格勇士


如果你孩子學習特別好,那些作業基本都會,我覺得還能接受。如果你家孩子學習不好,你還代替,那他讀書也沒啥進步可言了。但我的經歷告訴我,學習好的孩子從來不會覺得作業多。唉。他們還自己到處學更多或者別的興趣課。


瞌睡熊城堡


我隨意瀏覽了一下參與答題的內容,發現極少像有孩子在中小學唸書的人,大多出於利益維護和佔據道德制高點,在那裡誇誇其談,站著說話不腰疼。

究竟作業多不多?多到什麼程度?在校讀書的學生和家長最有發言權!

可是絕大多數的他或她們及家長大多不會參與答題!原因你懂得!

中考過後,如果還有涉及教育的敏感問題,可能參與答題的家長會多。屆時我就可以具體到是哪個地域的學校來回答這樣的問題。


本書455


給孩子培養做作業的好習慣,家長只是輔助作用。作業太多的問題就得要求老師適當的佈置。針對學習好,完成作業快的同學,老師可以相對多作業,學習一般的同學,老師應佈置少一點,讓孩子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更加自信。現在教育中,老師不會因材施教,一個方法對所有的學生,畢竟人差異性太大,很多都不適合。現在因為作業問題,學生壓力大,沒有玩樂的時間,慢慢對作業更反感,家長陪著做作業,檢查,對老師也會有諸多不滿。都不利於孩子的學習,作業多,家長幫忙最終的結果都不好,最根本是把作業變成孩子快樂學習的一部分,希望老師好好考慮這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