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如何只接收北斗衛星的信號?

犀利低溫


這個問題的背後,是提問者的愛國心和民族自豪感,我對這種情感高度尊重。

但在民用市場上拋棄美歐俄的全球定位系統而只用北斗,這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首先介紹一下北斗建設的現狀,原計劃35顆北斗二代星於2020年前全球組網完畢,現在改成了三代星,目前已發射43顆北斗衛星,且三代星基礎系統已經建設完畢,並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但其中北斗三代星只有19顆,尚未完成全球組網。

下步有四個工作要做:一是繼續發射三代星,二是信號測試,三是信息增強,四是推廣應用。

當前北斗系統的覆蓋率和定位精度還比不上GPS,即使2020年後全球組網完畢,北斗系統的覆蓋率和精度調試的優於GPS,那也不主張只使用北斗。

北斗、GPS、格洛納斯、伽利略是四個獨立信源的定位導航衛星系統,正因為四個系統相互獨立,所以聯合起來提供的互信息就會更加寶貴。

簡單來說,四個定位系統聯合定位的精度會更高,這是未來全世界人民的最優選擇。

手機選用哪種定位衛星系統?用戶說了也不算,而是定位芯片決定的,多系統聯合定位是未來的必然選擇。


奧卡姆剃刀


水星郵局 專注優質問答

實際上,以我回答北斗相關問題的經驗來看,讀者都會有明顯的“去洋留中”的想法。

即:只用北斗衛星下發的定位信號,不用GPS或者GLONASS提供的定位信號。

但是依照的北斗目前的覆蓋程度,如果不用GPS和GLONASS的信號作參考,中國用戶有可能會“迷路”。

且北斗導航與GPS、格洛納斯的定位信號相兼容,天線及芯片硬件也基本是以接收相近頻段所設計的(節省成本),很難做到屏蔽某個單一信號。


北斗雖然後來,但不一定居上。

還是北斗太年輕的問題。

GPS於1994年就完成全球組網,而GLONASS於2010年完成了全球組網運行。

北斗於2013年完成亞太地區組網,2017年才開始準備全球組網。

可見北斗衛星飛速發展但還是有一定時間差距。

就目前的實際應用來講,GPS的衛星數量、覆蓋面積、信號強度都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日常的定位工作中往往還是以GPS為主,GLONASS、北斗為輔。


用AndroiTS GPSTest Pro做得測試:

雖然戶外表現不錯,能接收到6顆衛星的信號,但只要深入建築物遮蔽的範圍就完全是GPS和GLONASS的天下了。

想完全獨立地使用北斗導航,還需要繼續建設一段時間。


聯合定位有利於全球用戶的導航定位需求。

目前全球四大定位系統GPS、GLONASS、BDS、GALILEO如果全部建成,那麼在軌的定位衛星將超過100顆。照目前的趨勢是看,導航芯片將全面支持這四類定位系統信號。<strong>

雖然接收到三顆衛星發出的定位信號就可以大致知道方位,但受制於地形,時差,精度的問題,三顆是遠遠不夠的,對於有樓房、山峰、惡劣天氣的情況下需要更多的定位信號以彌補精度上的不足。

100多顆衛星重複多層覆蓋地球,可以避免單一系統信號覆蓋不全面的問題。


合作協同優勢互補才是發展的趨勢。

GPS、GLONASS、BDS三大定位系統為了工作時互不干擾,所使用的信號頻段並不相同。

大多數手機導航芯片一般都會選用GPS的L1頻點,Glonass的L1頻點,北斗的B1頻點,而這三個頻點的頻率分別是1575.42MHz、1602MHz、1561.098MHz。

其中又因為GPS和GLONASS是最先成功應用的,絕大多數廠家在設計軟硬件時都是面向這兩個系統,各手機導航天線廠商在設計天線時會優先保障GPS和GlONASS的可用性。


導航芯片支持種類比例圖(15年數據):


市場上只支持GPS的導航芯片最多,其次是GPS+GLONASS,再次是全兼容。

業內像BDS、GALILEO這兩個後來者,都會選擇主動兼容GPS或GLONASS的信號頻段,以加強其全球普及性,畢竟讓硬件廠商增加製造成本去兼容一個還不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定位系統是十分困難的。

北斗導航與GPS、GLONASS的兼容工作卓有成效,各大SOC供應商都在芯片內置了BDS的定位模塊,以至於目前在售的手機幾乎都支持北斗導航。


北斗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


國家想法設法將北斗與其他全球定位系統相兼容,我們的小夥伴卻想著怎麼單獨使用北斗,很調皮哇。

互相兼容是有好處的,特別是針對北斗還未全球組網的現狀、以及未來全球推廣的遠景來說。取長補短,互利共贏。


更多優質問答 關注邀請我即可



水星電波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目前來看,我們的手機個人用戶無法做到只使用北斗衛星的信號。

手機的定位使用哪種衛星進行定位是手機芯片決定的,而且包含著比較複雜的算法。

我們的手機定位是依靠手機內置的芯片來決定的,不管是單獨的芯片,還是集成到soc中的芯片部分,都無法讓我們自己選擇。

而手機廠家考慮到目前定位衛星的分佈以及信號強度不同,為了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同時支持北斗導航系統、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這四種衛星同時提供衛星信號進行定位。

按照目前手機的設計,我們是做不到只使用北斗衛星進行定位的。

即使是一些非手機類的終端,也往往都是使用了美國GPS/北斗雙模定位的模式。

或許某些軍用級的終端是單獨使用北斗系統進行定位的,這就不是普通用戶可以接觸到的了。

不過在未來,或許隨著北斗的衛星組網不斷完善,地面的地基增強系統不斷建設之下,中國的定位可以"去洋留中\

通信一小兵


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先來探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目前手機導航定位中會有助GPS、GLONASS、Galileo 和 QZSS,Beidou等多種定位系統呢?而不是某一個單一的定位系統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多衛星系統支持可以讓手機定位得信號更準確,更穩定。因為在不同的地區,城區,一些建築物會限制可見的衛星數量。一旦將某種衛星阻擋,另外一顆可見衛星就能迅速的替補進入,保證手機無時無刻定位準確。

那麼,問題來了,手機怎麼只接受北斗信號呢?這種想法還是有點奢望了,雖然我們也特別希望哪一天可以讓手機只接受北斗信號,但是目前還很難實現:

2000年10月31號,第一顆北斗衛星發射升空,到目前2018年11月19號,已經發射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衛星,雖然它標誌著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完成,北斗系統服務範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正式邁入全球時代,但是,離北斗建成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還有一段時間。


所以,在北斗導航沒有完全建成北斗全球導航系統的時候,北斗單獨導航的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就算北斗能夠建成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不能忽略GPS,GLONASS、Galileo 和 QZSS等導航定位的協同作用,因為不同地區的地形複雜性,對於手機導航的定位是有一定的阻礙作用,而不同的定位系統對於信號的尋找和定位有著不同的作用。

目前,僅靠一個導航系統是不可能完成手機定位。雖然,我們非常希望手機只能搜索到北斗信號,至少目前不能實現,未來我們期待!


LeoGo科技


相信題主是懷著“滿腔”的愛國心情提出這個問題的。

作為普通使用者,我們無法控制設備(如手機等)在生產出廠時是安裝的什麼衛星定位系統模塊。姑且不說目前北斗衛星定位系統還沒有完全組網完成,就拿設備生產廠商來說,都巴不得能夠佔領了全球市場,出廠時都會把全球的衛星定位系統兼容。

而且在國家層面來說,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在民用領域已經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完成了兼容測試,和美國GPS定位系統也簽署了數據兼容互操作,所以看來完全單獨使用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似乎是不可能的了(除非發生戰爭),作為用戶只要能解決問題,不花錢,用什麼衛星定位系統都行,不是嗎?


51忙裡偷閒


“網絡極客”,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網絡世界。


手機能否收到導航信號,是由手機的SOC系統控制,手機出廠就已經集成。

  • 民用上所有的導航系統均是由軟件調用手機該部分功能,暫時無法單獨接收北斗信號;


  • 軍用上能夠提供單獨支持接收北斗衛星的設備,只是你我接觸不到罷了。

通過官方給出的數據,我們可以簡單對比一下北斗導航現在與GPS的差距。


北斗導航系統

2018年1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正式宣佈,北斗導航已經可以提供全球性的導航服務。

  • 標誌著我國北斗系統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從區域性升級至全球性;

  • 預計2020年,實現共計45顆衛星同時工作,完成北斗三號系統。

北斗導航系統將會在智慧城市、汽車導航、地質災害、工程作業等方面發揮作用;

目前裝車量在200萬輛,國際救援衛生組織也將北斗導航納入救援計劃。


北斗導航與GPS的差距

  • 北斗導航官方給出的數據是,亞太地區能夠實現水平、高程均在5米;

  • 全球北斗系統水平、高程均在10米。

那麼,美國的GPS精度是多少呢?

民用GPS精度在10米,但是軍用在0.3米。

北斗導航我們也僅僅知道的是官方答案,具體軍用和美國有多少差距還不得而知。


關於北斗導航您怎麼看,是否能夠超越美國的GPS?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自己看,實際上北斗還是不太行的,目前我用的感覺是,沒有北斗gps完全夠用,但是沒有gps北斗真心還不行,做不了準確的導航,作為國家的發展值得肯定。但是不能盲目自大


魔界七夜


高德車機版沒有收到北斗信號


順勢而為ok


這是在室內的搜星的情況。說明我過得北斗定位還是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