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精神标识 振奋民族精神

守护精神标识 振奋民族精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又到一年清明时,桥山永翠,古柏长青,多少中华儿女从海内外汇聚而来,满怀虔诚地祭祀中华民族之人文初祖。

高徒桥山上,关河万里长。又到一年清明时,壮哉中华,乾坤朗朗,多少炎黄子孙不远万里寻根溯源,饱含深情地追忆中华文明之生生不息。

我们缅怀初祖,四海同钦!我们仰望桥山,心潮澎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这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历史记忆的文明之脉,更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向着共同梦想奋勇前进的文化之基。让我们守护好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赓续中华文明之脉,筑牢文化自信之基,把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守护精神标识 振奋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桥山之阳,谒陵祭祖,像血脉一样于历史长河之中流淌而来,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盛事。从跨越五千年的“黄帝手植柏”,到“炎黄子孙林”“同心林”等新柏林的连根繁衍;从秦汉以来公祭活动的盛大典礼,到千百年来民间祭祀的香火延绵,无不见证着炎黄子孙守护精神标识、振奋民族精神的坚定信念和坚实行动。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这里。今天,让我们把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好好守护,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回眸文明之路,从黄帝时代起,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和传承守护,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万里寻根,历久弥新,始终寄托着炎黄子孙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开创中华文明的绵绵赤心。今天,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加快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强国强省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荡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绘就中华儿女赓续中华文明之脉、筑牢文化自信之基的美好图景。

守护精神标识 振奋民族精神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眺望复兴之路,古老的文明“密码”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智慧。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很多,伟大梦想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尤需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与时俱进。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传承和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宣示创造新时代光辉业绩的壮志豪情。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好守护精神标识、振奋民族精神,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推动承载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守护精神标识 振奋民族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