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大國哈薩克斯坦是如何看待俄羅斯?

北玄武


哈薩克斯坦是前蘇聯最忠實的擁護者,據說蘇聯解體,在簽署解體文件的時候,哈薩克斯坦的總統都沒有簽字。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財產,餓死了也成為哈薩克斯坦首要的交往對象。現在,哈薩克斯坦,實行的是平衡外交,國家也沒有選邊站。畢竟是內陸國家,夾雜在大國之間。所以,平衡外交,對哈薩克斯坦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了。

近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做了28年的總統,宣佈辭職以後,新繼任的總統託卡耶夫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訪問俄羅斯。足見,哈薩克斯坦很重視與俄羅斯的外交關係。不過在歷史上的俄羅斯屬於征服者,曾佔據著哈薩克斯坦領土,沙俄十月革命以後,哈薩克斯坦才脫離沙俄的統治。蘇聯建立以後,哈薩克斯坦以俄羅斯共和國的身份,加盟蘇聯。剛加盟前,哈薩克斯坦的工業落後,由於德國的入侵,俄羅斯將重工業向內陸遷移,哈薩克斯坦的進內出現了大量的工廠,軍工業和重工業蓬勃發展,蘇聯解體以後,讓哈薩克斯坦擺脫了對畜牧業的依賴。

不過在二戰時期,哈薩克斯坦也遭遇了不少的遭難,比如斯大林的大清洗,哈薩克斯坦也不例外,且哈薩克斯坦還帶來了一場嚴重的饑荒,人口損失非常嚴重。德國入侵蘇聯以後,哈薩克斯坦投入了170萬的軍隊,支援前線,據說有60萬人死在了戰場上。蘇聯解體以後,哈薩克斯坦國內,擁有很多極端的哈薩克斯坦人,曾試圖將境內的俄羅斯人趕出去。不過,哈薩克斯坦獨立以後,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做了一個很聰明的決定。壓制國內極端勢力,與俄羅斯建立和平的外交關係。因此,哈薩克斯坦避免出現像烏克蘭那種局面。

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已經習慣了自己的生活。由於在歷史上屬於遊牧民族,且同屬於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的生活習慣比較接近俄羅斯人,且他們的官方語言也是哈薩克語和俄羅斯語,對他們來說有一種親切感。現在哈薩克斯坦總人口為1800萬,俄羅斯族有400多萬,佔了哈薩克斯坦四分之一的人口比例。可見,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國內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整體來說,哈薩克斯坦的外交偏向俄羅斯。畢竟和大國作對,受傷的還是自己。就好像烏克蘭,和俄羅斯本來可以做兄弟,領土也不用分裂,結果造成國家四分五裂。哈薩克斯坦,就很聰明,從來不公開選邊站,保持中立,只負責賺錢,這才是小國的生存之道。


謀士說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原蘇聯加盟國紛紛脫離俄羅斯而去,像烏克蘭這樣的國家和俄羅斯大翻臉,搞得天翻地覆,而有的卻一直對俄羅斯忠心耿耿,而哈薩克斯坦算是俄羅斯的最大親信之一。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雖脫離俄羅斯,實現了獨立政權,但他們依舊主動依附俄羅斯。

哈薩克斯坦是全球最大的內陸國,領土面積多達272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1800多萬,真可謂是地廣人稀。而在這片土地上,俄羅斯族就佔了21%。哈薩克斯坦是一個伊斯蘭國家,但東正教信徒也超過了兩成。哈薩克語雖是哈薩克斯坦的國語,但俄語同和哈薩克語為官方語言。可知,在哈薩克斯坦內部,俄羅斯人有非常高的地位。

哈薩克斯坦如此親近俄羅斯,和其地緣格局的限制有很大關係。哈國鄰國中,數俄羅斯的實力最強,雖然和中國毗鄰,不過也是和中國最邊緣的新疆接壤,難以有效接受到華夏文明的輻射。哈薩克斯坦北面、西面與俄羅斯接壤,比起中國,它與俄羅斯的地緣關係更為緊密。這也是其依賴哈國的一個原因。

不過,俄羅斯雖有地緣優勢,但這近三十年來,國力衰落嚴重,地緣影響力也在逐步萎縮。反觀,中國的實力越來越強,而美國也曾有想進入中亞的打算。此消彼長,俄羅斯的地緣優勢也越來越有限。哈國完全可以施展縱橫之術,將中美勢力引入國內,與俄羅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從中受益。

不過,哈薩克斯坦依舊將衷心進行到底,堅定的與俄羅斯站在一起。雖然,中哈關係逐步深入,但這也沒能改變哈國的態度。

那麼,除開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緊密的地緣關係之外,還有什麼原因促使它對俄羅斯如此衷心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哈國其內部的地緣結構矛盾。

哈薩克斯中部是哈薩克丘陵,西、南部是圖蘭低地,北部溼冷平原屬,東南部是山地,西南部是裡海沿岸低地。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降雨量少,荒漠地帶多,可供開發優質版塊不多。

哈薩克斯坦的核心板塊是東南部山地,降雨相較較大,水資源較為豐富,並且這裡是東亞大陸與西方的連接通道,自古便是哈國最富裕的地區。

西南部的裡海沿岸低地氣候雖乾燥,但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北部溼冷平原也在工業文明的加持下,有了較大的開發的價值。以俄羅斯和蘇聯的亞洲部分的核心板塊——烏拉爾工業區為例,便是在哈薩克斯坦以北,這也就印證了哈國北部溼冷平原具有潛在的開發價值。與此同時,北部溼冷平原是與俄羅斯領土最為靠近的地緣板塊,因地理關係密切,這裡是哈國俄羅斯化程度最高的地區。至今為止,這裡仍是除舊都阿拉木圖外,哈國俄羅斯人的主要聚居區。

東南山地、裡海沿岸、北部平原,是哈薩克斯坦最為優質的地緣板塊,支撐這哈國的國力。

不過,翻開地圖你就會發現,這三大板塊太過分散,彼此地緣實力相差不多,又彼此遙遙相隔。若哈國只是一個領土小國還好辦,可是他偏偏是一個擁有27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大國,這樣的地理格局就導致了哈國存在嚴重的分裂基因。

蘇聯時,可以憑藉自己超強的實力將哈國牢牢控制在手,不懼任何分裂分子。可是,蘇聯解體後,哈國獨立了,自己也沒那個實力去聚合三大地緣板塊。而哈國必須藉助外力來維繫自身的統一和完整,放眼望去,雖然俄羅斯也處於頹勢,但你維繫哈國的整體性還是綽綽有餘。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作為代價,哈國成為了俄羅斯的附庸。

不過,在經濟援助上,哈國和俄羅斯卻處在了尷尬位置。因兩國同為資源輸出國,經濟結構並不是互補關係,反而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競爭關係。從這點來講,哈國跟著俄羅斯經濟發展是受限的。

可是,在國家存亡和經濟發展兩者之間,哈國不得不先選擇國家存亡,依靠俄羅斯來維持本身撕裂地緣結構的統一和完整。只有國家內部穩定,才能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

我們再將視野擴大到中亞地緣格局來分析。

哈國因本身地緣格局的限制,又在各大文明交匯處,難以孕育出獨立的強大的文明體系。也就是說,外部勢力誰強,中亞就會成為誰的勢力範圍。農耕時代時伊斯蘭勢力,工業時代後,是沙俄和蘇聯勢力。從整體上看,中亞文明呈現出北俄南伊的文明體系格局。

而如今,伊斯蘭和俄羅斯都走在下坡路上,為了謀求伊斯蘭和俄羅斯,哈國向東與中國深入合作,向西打通黑海通道,力爭加強與歐洲國家的交流。也就是說,在當下,哈薩克斯坦東西南北四方受到不同文明的包圍夾擊。不得不說,這是一盤艱難的棋局。

若果哈薩克內部地緣結構不如此撕裂,地緣實力增強,可以以一個整體的姿態,與東西南北四方各大文明體系交流,採取合縱之術,謀取經濟利益,同時維繫自身的完整和統一。

不過,現實卻是殘酷的。俄羅斯和西亞伊斯蘭世界都是資源型經濟體,哈國的油氣只能賣給中、歐。現實將哈國推向了更為分裂的局面,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而國家所有的發展前提是基於國家統一完整,內部穩定的格局,也就是說,哈國首先還得依靠俄羅斯來維繫自身的政治統一。雖然與俄羅斯的經濟構成了競爭關係,但少賺點總比沒了國沒了家沒法賺錢的好。

不過,中國的一帶一路卻為哈國點亮了一盞明燈,對促進哈國的經濟發展十分有利。

那麼,面對哈國與中國的親近,俄羅斯又是什麼態度?中國對哈國又會有多大的影響?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233。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雲石君


哈薩克斯坦是越來越瞧不上俄羅斯了。哈薩克斯坦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驕傲的國家,民族自尊心非常強,一些朋友私下裡把哈薩克斯坦叫做“中亞的韓國。再加上近年來經濟富裕,政治安定,領導人雄心勃勃,開始各種攀附歷史,希望當中亞和突厥世界的老大。跟俄羅斯的關係雖然表面上仍然密切,但是實際上越走越遠。

一個最近的例子就是,近期哈薩克學者和民眾紛紛呼籲俄羅斯撤出在哈境內的駐軍。目前,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租用了3個軍事基地,包括重要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基地。去年,哈薩克斯坦剛剛關閉了一個俄軍租借的防空導彈試驗基地。另一方面,哈薩克斯坦經濟上越來越倚重東方某大國,同時還向美國開放了兩個裡海港口運輸軍事物資,俄羅斯在哈薩克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經越來越低。

一個突出的例子是去年哈薩克斯坦宣佈了文字拉丁化法案,將逐步棄用俄語西裡爾字母,全面改用拉丁字母。今年,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還把南部地區的首府改設到了突厥語世界的歷史聖城突厥斯坦。


萊茵的黃金


哈薩克斯坦總體上對俄羅斯持積極態度,尤其是在軍事安全領域;但是在經濟領域,認為需要藉助其他大國實現哈薩克斯坦的發展;文化上,俄語盛行,哈薩克語地位在弱化,除了語言,其他風俗與俄羅斯相差非常之大。

首先,哈薩克斯坦在軍事上十分倚重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當年十分不情願退出蘇聯,在俄羅斯執意退出後,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了獨立了。獨立之後,與俄羅斯關係依舊密切,至今如此。哈薩克斯坦有俄羅斯軍事基地,俄羅斯在哈的駐軍並未遭到反對。哈薩克斯坦認為在國家遇到他國軍事威脅時,俄羅斯會派兵保護它。但是,再提一句,雖然不情願獨立,但是獨立了就是獨立了,哈薩克斯坦絕對也不會再希望與俄羅斯合併。

其次,與安全上不同,哈薩克斯坦也認識到俄羅斯雖然軍事發達,可以保護哈薩克斯坦,但是經濟上俄羅斯並不佔有優勢,與俄羅斯增進合作並不能促使哈薩克斯坦快速發展。尤其是在與西方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俄羅斯經濟更加疲弱,更幫不了哈薩克斯坦多少忙。而且哈薩克斯坦認為自己石油、天然氣以及各種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在雖有發展,但是依照哈薩克斯坦的優勢,本應該有更快速的發展。所以,需要與其他經濟更強大的國家展開更大規模的合作,以促進哈薩克斯坦的發展。

第三,在後蘇聯時代,俄語在哈薩克斯坦依舊占主導地位,俄語哈語同為官方語言,官方文件需要俄哈兩種語言,學校教學也是兩種語言並行,由學生選擇俄語班(學校)或哈語班(學校),但是現在年輕人選擇學習俄語的越來越多,哈薩克語日漸示弱,有的是能聽懂卻說不了,有的乾脆完全用俄語與其他哈薩克人交流,這也是不少哈薩克人不願看到的,也是十分擔憂的。除了語言之外,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風俗差別非常大。在和哈薩克斯坦朋友交流中,聽到了一個有意思的事兒。大家都聽過印度人左手用來擦屁股,其實不僅印度人,比如哈薩克人也是如此,不過他們是先用手紙擦了,再用左右沾水…,嗯,自己想象一下吧~。哈薩克人傳統上也是用手直接抓取牛羊肉和麵餅的,聽了我之前左手的表述,你就會知道,他們也是隻用右手吃飯的。當然這是傳統上,現在也有刀叉齊上陣的情況,甚至筷子?呵呵,肯定有,不過,少。而俄羅斯絕對沒有右手吃飯左手擦屁股的風俗~。

看到這,估計您是認真看了,不知道有幾個人能看到這,只有文字無圖片,看到這真是不容易~

總結一下吧,哈薩克斯坦軍事上絕對依靠俄羅斯,經濟上希望其他大國來幫助哈薩克斯坦發展,風俗上除了俄語勢大,其他相差十分大。


北玄武


現在獨聯體國家因為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也就很大程度上有著相當大的自決權,你可以說這也是一個國家自主的體現,但在獨聯體國家你如何做到和俄羅斯友好相處是一門極為高深的學問,這點你可以從烏克蘭和塔吉克斯坦兩個國家有著很明顯的對比,所以題主問到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要說怎麼看,肯定是防範大於親密,作為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哈薩克斯坦和其它獨聯體國家一樣對俄羅斯充滿著提防,這也是為什麼前蘇聯一解體,現任哈薩克斯坦的總統就把自己的首都搬到了其國內的中北部地區,因為你會發現任何一個只要和俄羅斯接壤的獨聯體國家,其靠近俄羅斯邊境的幾個省份人口比例都是俄羅斯人佔多數。

烏克蘭是如此,哈薩克斯坦也是如此,雖然烏克蘭在政治方向上讓俄羅斯極為不快,但是正因為北與東擴的原因,看著烏克蘭鐵了心要投美,就順勢拿了克里米亞,順帶靠近自己邊境線的烏克蘭幾個省份天天鬧獨立,你說哈薩克斯坦怎麼看俄羅斯,顯而易見。


長安小師爺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不能用好與壞這種簡單二分法來形容;對於兩個大國而言更是如此。

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同屬獨聯體國家聯盟,哈薩克斯坦也於2015年加入了俄羅斯領導的歐亞經濟同盟(EEU)。

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兩國既是鄰居,還是夥伴,更是同盟。

其一,這種定位既有實際利益上面的考量,即哈薩克斯坦需要俄羅斯的商品,他也希望能夠藉助俄羅斯的更寬廣市場來發揮影響力。哈薩克斯坦致力於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形成一種關稅同盟。

其二,這種定位還有面對國際壓力特別是美國威脅等因素導致的抱團,即安全方面的考量。在這個方面,哈薩克斯坦實際上想做一個國際調解者,希望周旋於俄羅斯對外的緊張關係。另外,在面對中亞局勢和恐怖主義方面,哈薩克斯坦對俄羅斯有著相當大的倚重。

其三,其中還含有蘇聯體系之下早就的內在相互吸引力,並且這種架構為這些國家的一體化提供了驅動力。

提供兩個數據。

根據國外的調查,2013年,有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非俄羅斯的獨聯體國家都希望能夠與俄羅斯達成融合,其中既有利益的驅動,也有歷史造就的吸引力。其中,

也有調查顯示,2017年,包括哈薩克斯坦在內的歐亞經濟同盟成員國都將俄羅斯視為主要盟友,哈薩克本國也對俄羅斯的發展與這種盟友關係持有九成的信心。

當然,並不能說兩國之間沒有問題。

伴隨哈薩克斯坦強勢外交政策特性的出現,也伴隨著俄羅斯在處理烏克蘭及克里米亞問題方面的指責,哈薩克斯坦民眾特別擔心俄羅斯會針對其境內的俄羅斯族民眾做文章,並且認為可能是下一個被侵犯目標。面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外交政策,哈薩克斯坦實際上做了若干莫斯科方面不爽的舉動。此外,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將近一半的中亞民眾並不信任俄羅斯的媒體宣傳,其中哈薩克斯坦民眾的不信任率達到了51%。

綜上所述,國家之間的關係不能用好壞來形容,並且這種關係會因為本身國家的變動和國際形勢的變化而改變。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根據俄羅斯自身的調查,哈薩克斯坦是俄羅斯民眾最為信任的僅次於白俄羅斯的最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