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用手機拍照,但照片只發朋友圈,有必要買高級的微單或單反嗎?

沈麗碧


過年了,想買一個單反送給自己?建議先看看這篇建議

以我從攝影愛好者到業餘攝影師的角度來進行解答,個人經驗之談,請保留個人主見

給出的建議是:

①、如果經濟條件比較充足的話,且文憑達到高中水平,買一個相機比較好。

②、如果不滿足其中任意一個條件,個人強烈建議買一個比較好一點的手機比較適合,而不是相機。

具體原因如下,歡迎各位困惑的朋友參考:

一、手機攝影愛好者

現在基本上都達到了人手一手機的時代,所以以往高大上的攝影到現在卻是一件觸手可及的事情。至於很多對攝影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就忍不住買來了單反,微單等高端攝影設備。

但是大部分喜歡攝影的朋友真正拿到相機拍攝時,結果拍攝的照片還沒有手機拍攝的好看,或者就是和收手機相差無幾,多次拍攝後,反而覺得相機是一個礙手礙腳的東西,慢慢的相機就放在家裡一直吃灰,到最後賤賣掉。

所以如果不是狂熱愛好者,只發發朋友圈的話,手機已經足夠。而且現在的手機功能非常齊全,拍攝能力也有非常好的表現,特別是一些三個鏡頭的、兩個鏡頭的手機表現都不錯。以及手機的ai智能算法,手機圖片不需要後期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這就是手機的優勢,成像的算法甚至優於相機。

所以呀,不要小看手機攝影,手機攝影拍攝的大片比比皆是,相對於相機還更容易獲得難得可貴的作品,因為手機是隨時都帶在身上,可以隨時隨地的拍攝感人、巧遇、奇觀、瞬間等珍貴作品。

至於攝影愛好者應該怎樣去學習手機攝影呢?我相信在悟空問答裡面可以找到很多答案,從開始的模仿各位大神的拍攝手法,再到一些簡單的手機APP後期處理,手機攝影也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攝影方式。

二、相機攝影愛好者

這裡針對已經買了相機的朋友,不過想買相機的朋友也可以參考參考哦!

記得我在自學PS一年多後,分期付款買了人生中第一臺相機,索尼A7M2全畫幅微單相機。然後基於以往手機攝影的經驗,再加上不斷努力學習相機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種圖片後期處理的風格,現在才算得上勉強入門。

介於相機的成像原理,以及算法等。一般專業的攝影師,或者業餘愛好者吧,都會學一些圖片的後期處理方法,這就需要設計到使用電腦了,還有幾種處理圖片的軟件也需要學習。

①、PS

②、Lr/Br

其中設計到的有PS調色、蒙版、通道、曲線各大常用工具的使用又顯得格外重要。所以之前有建議文憑到高中、或者可以熟練的操作電腦的朋友才去買單反及微單器材。至於為什麼一定要後期圖片?

1、相機直出的圖片是JPG格式,畫質會嚴重損壞,後期的可能變得很少。如果經常使用JPG格式輸出圖片的朋友,我覺得一個高素質的手機更適合你,因為手機的直出算法比相機的直出算法更加優秀。

2、由於第一點也說了,相機直出的圖片畫質會嚴重損壞,不適合後期。所以很多比較專業一點的業餘攝影師,以及專業攝影師都是採用的是RAW格式的源格式圖片輸出,這樣的圖片最大的特點是細節非常豐富,高動態範圍,我相信只要不是誇張的處理手法都不會對圖片有影響。

RAW格式其實就是圖片的數據包,沒有經過相機處理的數據包圖片,未處理的圖片會有很嚴重的偏灰情況,不過也要根據相機的質量來取決於灰度,相機越好,拍攝的圖片灰度比差一點的相機灰度越多。細節當然越多,處理的可能也就越大。

除了後期軟件的運用外,還有一個成本大的問題。機身、(半畫幅相機過度、然後升級裝備至全畫幅相機、甚至更高端點的大畫幅相機)鏡頭、(微距鏡頭、廣角鏡頭、人像鏡頭、長焦鏡頭、打鳥鏡頭、然後變焦鏡頭、定焦又重新來一遍……)將所有鏡頭都配齊了,應該能在成都二環買套房了。

還不算那些信仰的相機,加上那些,別說二環,北京一環都應該可以買一套房了。(也沒那麼誇張,但是簡單的一套好一點的設備至少也需要一萬以上吧!所以之前的第二條就是經濟條件充足的情況下建議購買)

其實根據我自身的經驗而言,我最衷肯的建議是不是非常非常喜歡攝影的朋友建議手機即可,而不是相機。其次狂熱愛好者才選擇相機,然後準備好學習一系列的後期軟件,以及不斷補充新知識的準備。然後去不斷努力學習攝影前後期的技巧與方法,慢慢積累起來。

總結

很多攝影愛好者都是從拍攝生活中的元素而喜歡攝影的,所以手機已經足夠滿足我們平時的拍攝了,學習一點手機的攝影基本操作,及一些簡單的後期處理。至於買相機的朋友而言,就要更加努力的去學習相機的操作技術,以及後期處理技術了。

創作不易,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我,學習更多攝影前後期技巧與方法,感謝支持!


顏攝3


這個我來答你吧。

我也喜歡拍照,以前總是夢想買個好相機。卡片機用了四個了。後來咬牙買個微單。奧林巴斯epl3。當時的新機,外加兩個鏡頭共一萬多!又海淘了一個鏡頭就四千六百塊錢。

剛買相機時天天出門包裡揹著。啥都拍:花花草草,鳥魚蟲獸,雷電風雲,見啥拍啥。當然也拍了不少自認為很得意的照片。

後來,從買了iPhone5s開始,就把相機遺忘在家裡睡覺了。有兩次出去旅遊,特意帶著去的。但是都沒有掏出來過。手機完全夠用了。我現在用的iPhone5se,很好用,打開鏡頭方便又快,不會錯過精彩瞬間。下次準備買華為了,萊卡鏡頭不錯哦,支持國貨。

所以,我勸你一下,不是專門搞攝影,手機足夠強大了。不要買單反了,費錢又是個累贅。新鮮幾天就成雞肋了。手機帶著輕鬆,手機拍攝和修圖軟件又很豐富,發朋友圈也比相機方便快捷。所以,省下買單反的錢,買個好的手機好了。華為P20萊卡三攝,小米MIX2s有AI智能,還有iPhone X,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隻無聊的小螞蟻


喜歡用手機拍照,但照片只發朋友圈,有必要買高級的微單或單反嗎?

從題主提的問題,我初步判斷您拍的朋友圈照片應該很難驚豔到我。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我平時拍照的時候,手機和單反都在使用,偶爾也會在朋友圈發發照片。今天我來為您解答這個問題,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首先,我下個定論:在成像質量和藝術表現上,手機攝影還無法媲美微單和單反。

先說成像質量,成像質量的優劣主要取決於感光元件。雖然現在手機成像質量越來越好,但無論從感光元件的尺寸的素質,短期內手機都很難超越相機。再來談談在攝影藝術加工上的表現,和手機相比,微單和單反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自由更換鏡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拍攝的題材選擇合適的鏡頭拍攝。不同的鏡頭拍攝出的藝術效果也是不同的。這一點,手機基本無法實現。鏡頭是個光學元件,豆大的手機鏡頭根本就不能和傳統相機鏡頭相提並論。手機攝影中很多效果的實現,其實都是手機多鏡頭拍攝後,通過軟件後期合成的效果。

下面我上兩張分別用手機和單反拍攝的實例圖給大家說明一下。

這是一張用華為榮耀7手機拍攝的微距照片,剪裁的效果。
這是一張用單反微距鏡頭拍攝的照片。

同樣一個題材,我相信用單反和微距鏡頭拍攝的照片更具藝術觀賞性,更能驚豔朋友圈。

弄清楚了手機和相機的區別後,我們再來討論題主的這個問題就容易多了。看得出題主也是一個愛好攝影的人。愛好攝影的人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會不斷的追求好照片。雖然手機可以滿足我們日常大多數拍攝環境,但在極端環境或者需要實現一些藝術效果的時候,手機就實現不了啦。

正是因為這種不滿足和追求完美的心態會促使我們不斷地更新和升級自己的攝影器材。玩手機攝影的人大部分都是攝影初學者,對攝影的原理和技法理解都不夠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用手機攝影,基本都是傻瓜式的程序全自動拍攝,很少有手機能自己手動控制快門,光圈與感光度。只有自己學會了用手動模式準確曝光後才算基本掌握了攝影的曝光原理。接著我們還要熟悉鏡頭中不同焦距與不同光圈對成像的影響。這些都是玩手機攝影學不到的理論知識。

所以我覺得,玩手機攝影的朋友,有一天準備升級微單或單反進行拍攝了。那麼恭喜您,證明您對攝影有了新的認識與追求,您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攝影世界,同時也是正式入坑的開始。


最後來聊一聊關於發照片到朋友圈的問題。由於手機拍照的普及,上傳照片到朋友圈早已成為一種日常。作為一名入坑多年的攝影人,真的很少有朋友圈的照片能驚豔到我。這也許和長期的閱圖經驗和自己的攝影審美水平的提高有關。所以,題主說的長期用手機拍照發朋友圈,要想征服越來越多的觀眾,必須要下苦工,多學習攝影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拍攝水平,多出好作品才能正真做到打動讀者。在此,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我認為升級攝影裝備是有必要的,希望題主早日換上微單或單反相機,為大家拍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今天關於這個話題,我們就聊到這兒。有不同意見的朋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將在第一時間答覆。同時歡迎喜歡我的朋友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讓我們一起學習攝影。


蘇州三憶影像


我2008年開始用數碼相機拍照,2009年開始用單反相機拍照,2012年購入第一部單反相機,至今已有3部數碼單反相機了,但平時出門也愛手機拍照,讓我談談一點看法。

鑑於你是一個愛用手機拍照,同時照片只發朋友圈,既不用於參加攝影比賽,又不用於賣錢換取一點業餘收入,我建議你沒必要賣單反相機或者微單。

首先,用手機拍照與單反或微單拍照是兩回事,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手機只是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過去的數碼相機,並不對數碼單反造成多大威脅。可以說,手機拍照屬於數碼相機的傻瓜模式,雖然現在高檔智能手機的傳感器尺寸、像素、光圈及操控性大大領先過去的數碼相機,但手機拍照也主要是方便、快捷,不過犧牲了照片的畫質。單反、微單相機拍照,上手需要一段時間,會用手機拍照的,不一定就立馬會用單反、微單相機,還需要一個學習、摸索的過程。

其次,單反、微單相機相對於手機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投資,需要購買不同焦段或者用途的鏡頭,並且單反、微單相機更新換代快,一旦陷入器材黨的泥沼就會掉入燒錢的無底洞。現在即使一部最普通、最低檔的單反相機也得四五千,堪比一部蘋果手機的價格了,有可能用上一段時間就要更換器材,一萬、兩萬的開始投入了。你不以攝影為職業、不靠拍照來賣錢,只是朋友圈炫耀一下自己的拍照水平,沒有必要購入笨重、昂貴的單反相機,把手機拍照發揮到極致吧。

建議你可以購入一些配件,比如購入廣角鏡,讓你的手機可以拍攝更大場景的照片;購入一個比較好一點的三角架,讓你的手機也可以長時間曝光,拍攝夜景、車流軌跡甚至星空等等,不僅可以提高你的手機拍照水平,也讓手機拍照更好玩,在朋友圈更有炫耀的資本了。

最後,建議你學習一點攝影方面的知識,尤其攝影用光、構圖技巧,這類知識,單反、微單和手機通用,只要把握了最佳拍照時機、最佳季節,構圖沒有問題,用手機一樣可以拍攝大片。

希望我的回答你喜歡,也希望給那些想買單反拍照的人一點啟示。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思行記


花錢置辦一套高端微單或單反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都一項不小的開支,那麼是否要入坑?作為一名多年資深器材黨,相信有能力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看了我的回答後決定選擇購買高端相機,希望能夠物盡其用,如果選擇放棄購買,可以節省一筆開支,也算功德一件吧。

  • 那麼要想做出正確的選擇,以下幾個問題必須弄清楚,在這之前我先分享幾張我用手機拍的照片,大家看看效果,能否滿足自己的需求


1、 潛意識中是否有”用更高級的相機能帶來更好的照片“這種想法?

高端的數碼相機(特別是135全畫幅)的確能給我們帶來畫質優秀、細節豐富的照片,但優秀的畫質絕對不等於優秀的照片,畫質從來就不是評判一張照片好與壞的重要標準,因此如果認為通過購買高端相機就能獲得更好的照片,那麼我建議放棄購買,因為他真的不能讓你的照片變得更優秀。

2、 照片的用途真的只發朋友圈嗎?

從使用體驗來說,手機的便捷是相機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外出旅行,輕便能使旅途更加愜意,如果在脖子上吊一坨沉重相機,相信旅行的整體感受會有所折扣。大多數朋友對於照片的用途都是網絡傳播,比如朋友圈、微博等等,由於照片瀏覽的介質通常都是手機,所以對於照片的尺寸要求其實並不高,在光線好的情況下,如果只是發朋友圈、微博,那麼手機拍的照片甚至可以和高端相機拍攝的照片相媲美。我還見很多攝影小白抱怨說數碼相機拍出來的照片還沒有手機好看呢。所以如果購買了高端數碼相機就要做好學習攝影、後期的準備,否則你拍的照片真的很可能沒手機拍的好看。

3、 是否有照片打印輸出的需求

雖然現在手機攝像頭的像素越來越高,2000萬像素以上的手機早已不是稀奇事,理論上2000萬像素可以輸出20寸左右的照片,但這並不代表同樣2000萬像素的手機和數碼相機打印出來的照片相比擁有同樣細膩的畫質,這絕對是不可能的。根據我的經驗,如果需要打印手機拍攝的照片,尺寸最好控制在7寸以下,5寸左右是比較合適的。因此如果沒有大幅尺寸輸出的需求,僅僅用作網絡分享,建議不要購買相機。


4、是否真心喜歡攝影,是否有深入學習的意願

如果是的話,買買買吧,高端的數碼相機有利於更好的瞭解攝影的相關知識,拍出比手機更炸的照片,畢竟用相機拍照的可能性還是要比手機要多很多。

學習攝影絕不只是學習操作相機,會按快門,學習攝影更是審美的學習,這是需要花很長時間的持續學習來積累的,審美的實現與應用又會牽扯到後期的學習,畢竟想要拍出漂亮優質的照片,按完快門才是剛剛開始,因此要入坑的朋友一定要做好這個思想準備。沒有興趣的支撐是很難堅持的。

5、需要給孩子拍舞臺表演或者去非洲嗎?

別猶豫了,買買買吧,孩子的乖巧青春是一去不復返的,記錄孩子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的每一次快門都是不可複製的珍貴回憶,較遠的距離也需要更長焦段鏡頭的支持(非洲同理,畢竟是用生命在拍照),而且舞臺的光線通常也不太好,全畫幅相機在暗光條件下可以捕捉到細膩的細節,高端的全畫幅相機也具備更強的寬容度,可以給後期留有更大的餘地。

何去何從,大家自己抉擇吧!對手機攝影以及後期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喲。


YY行攝世界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更多有趣資訊等著您哦。

如果你不想買微單和單反的話,可以考慮買拍照更強大的手機。例如華為P20 Pro。

我們看看參數:

華為P20 Pro採用後置三攝像設計。主攝為4000萬像素,CMOS型號為IMX 600,感光原件達到1/1.73英寸。這個感光的面積超大。f/1.8光圈,等效焦距27mm,支持相位對焦、4D預測追焦、4K視頻拍攝以及960fps 720P慢動作視頻拍攝;

副攝是一顆2000萬像素黑白攝像頭,採用1/2.78英寸,f/1.6光圈,等效焦距27mm;

遠焦鏡頭的像素800萬像素,1/4.4英寸,f/2.4光圈,等效焦距80mm,支持光學防抖。

這樣的配置可以說非常強大。

我們看看華為放出一張6秒手持夜景的圖片,看過的人都為之驚歎。

這就得益於華為最新的AI防抖技術,利用AI算法識別物體及邊緣,過濾和校正因手抖動造成的畫面偏移和模糊,這個技術是比任何一家手機都要先進。

看看佳能EOS M6拍攝的拍攝效果:

小圖看確實是跟華為P20 Pro不相伯仲,但是1/60秒快門速度和ISO感光度也在1000左右,在照片效果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華為P20 Pro可做到慢快門和低ISO感光度,配合三個攝像頭的數據採集和強大的AI算法,畫質直逼數碼相機。

市面上微單相機的價位普遍在4000到6000元左右,華為P20系列的價格在5000到7000的範圍,也就是說多花1000元可以買到擁有微單相機性能的旗艦手機,對拍照畫質要求不高的普通用戶。

我建議可以考慮華為P20 Pro這一臺目前位置拍照最強的手機,畢竟數碼相機拍照之後還需經過P圖,但是手機內置的算法能夠提高一個不錯的成像效果。

但是數碼相機依然不可替代

數碼相機還是有其很重要的作用的,比如真正的虛化效果,更好的寬容度,更高的像素,可搭配更多的鏡頭等等,這是智能手機無法做到的。

如果你對照片的質量要求比較高,同時相機的拍照技巧,拍照後的修圖的技巧也比較好,建議你上一臺入門級別的單發。


太平洋電腦網


手機攝影的功能越來越強,像素越來越高,畫質越來越好。手機攝影,是一個發展的方向,而且拍攝之後還可以馬上手機調圖,及時分享到朋友圈,頭條和微博等平臺,絕對是一個好的拍攝設備。而且正是由於手機攝影功能的逐漸成熟,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攝影器材的銷量,替代了一些低端的卡片機。

手機內置的很多功能,讓相機上都不容易拍攝的星軌、長曝、光軌等作品,輕易的在手機上時間。極大的激發了大家的攝影熱情。

對我們專業攝影師來說,手機也成為了攝影的好幫手,越來越多的作品是手機拍照幫拍攝的。

所以,如果只是在朋友圈展示作品,不做大幅面的輸出和創意圖片的圖片庫銷售,手機攝影絕對是夠用的。沒有必要購買高端的單反和微單相機。

畢竟好作品都是攝影師拍攝的,器材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讓我們一起用手機拍攝出好的作品吧。


網際飛俠


雖然題主說,平時用手機拍照片,只發朋友圈。但我從你的字裡行間看到了對微單和單反的渴望。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必有望海心。

事實上,手機拍照還是有很多缺陷的。比如不能變焦,這一點就非常讓人抓狂。雖然有外配鏡頭,但買好的,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且不知道具體的效果。既然喜歡拍照,與其不斷增加手機的拍照附件,不如買一個微單或者單反。

當然,如果你確定只發朋友圈,現在的手機拍攝日常,還是足夠用的。沒必要買您所謂的高級微單或者單反。如果想拍更多的題材,更好的照片,我依然建議買微單或者單反。前提是你很喜歡拍照,並且不限於只發朋友圈。



攝影中級班


我覺得您需要一臺帶wifi,nfc等數據傳輸功能的大底高性能相機了。



限制畫質高低的根本還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在一樣技術條件下,感光元件尺寸越大,出來的照片肯定越好。所以那麼多人非要買重的要死的全畫幅相機,甚至哈蘇,阿爾帕等中大畫幅相機。



下面,要明確需求了。如果只是拍拍生活中的小確幸和到此一遊,我覺得索尼rx100和佳能g7x一類小巧的一英寸底相機也夠用了。最多買個索尼a5100,6300,佳能m6一類的aps-c畫幅微單配個掛機頭,配個小微距也夠了。



要是迷上攝影,中毒了,銀子少買6d一類入門機,銀子多買D5,1dxII,D850,5d4這種大傢伙,或者考慮索尼A7,A9等全畫幅微單。



要標新立異,大疆家的各種無人機會給你上帝視角,gopro家的運動📷可以跟你上天下海。



所以,我建議還是先看看錢包,再想想用途。


錢幣與攝影


如果只發朋友圈的話,那麼確實沒必要購買單反相機,因為手機的畫質如果不放到極限的話,僅憑肉眼確實很難分辨與單反相機的區別。

例如下面這張圖,我用手機和單反相機分別拍下了同樣大小的場景

放大中間轎車的車牌處,會發現手機拍攝的細節明顯差於單反相機,但是如果只是發到朋友圈的話,那麼根本看不出區別來,單反相機更大的作用是商業攝影,以及更換各種焦段的鏡頭來拍攝不一樣的畫面

但是手機有一個方面比不上單反相機,就是上面提到的更換鏡頭,單反相機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鏡頭來實現微距、長焦以及超廣角拍攝,例如下面幾張圖像都是用手機拍攝不了的。



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使用外掛的手機鏡頭來儘可能的拍攝一個無限接近於單反相機效果的照片。

所以如果只是發朋友圈的話,那麼真的沒有必要買單反相機,手機一樣可以拍出來好看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