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和三觀一致的人外出旅遊?

一夕一晨


關於這個問題,我很想回答一下。

出去旅行,同伴一般都是家人,朋友。三觀一致,可以玩的很開心。

說說我最重要的朋友,我們倆畢業後相識,到現在快十年了。一起去過好多地方。

一、香港。那一年,我突然對她說,我們去香港吧,她立刻就說好呀。然後我們就定了機票和酒店。在香港,我負責找各種時尚的店鋪。她負責找各種美味的小吃。每天從早逛到晚,也從來沒有覺得累。

二、蘇州。雖然上海離蘇州很近,也去過蘇州很多次,但是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我一直沒有去。有一天,她對我說:“我陪你去誠品書店吧”然後我們就出發了。那幾天,同樣,她陪我探時尚店,我跟著她找當地好吃的。就在快要離開的時候,竟然意外發現了亞坤咖椰吐司,我們吃到了和新加坡一樣正宗的味道。

我們兩個,每次一起出去玩,都會收穫頗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有矛盾,都會互相諒解。不僅體驗了不同於自己生活的環境,還會讓感情變得更好。

而另外一件事,真的害怕說了被看到不太好。就是因為三觀不合,相處了多年的同學➕好朋友,只因為拍照片,比我顯胖,就一下子否定了我們多年的友誼,好憂傷。

所以,出去玩,肯定要和相處的愉快的人在一起,這種愉快,其實不僅是因為三觀相同,更是一個人性格大度、友善的體現。








夢飛到遠方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旅行的人,但至今基本都是自己家人自由行,僅有的一次跟團是早些年間去麗江,其實那次也是自由行,但在麗江待了幾日,想去香格里拉,於是在當地報了個小團,一輛中巴車,我們兩口子,一對新加坡的華裔小女孩,此外還有兩家人,加一個導遊一個司機。前後也就是3天的行程,但的確讓我感受到了跟團遊是一件不太適合我的事情。


一路上,我們和那兩個女孩還有導遊相談甚歡,而那兩家人幾乎沒有參與我們的話題,中途休息的時候,一車人一起吃個便飯,結果還鬧得很不愉快,因為兩家人算得很細,自己的孩子吃了多少,哪一個菜自己幾乎沒吃......其實最後均下來一個人也就不到四十塊錢,卻爭執了很長時間。


到了目的地,鑑於中午的情況,大家就不在一起吃飯了,正準備出門找吃的,導遊和司機主動來約我們,帶著那兩個小女孩,一起去當地一家不太好找的館子吃犛牛肉火鍋,那味道香得至今都記憶猶新,之後又帶我們去了不少有趣的地方,後面兩天也大多是這樣,所以雖然是同一個小團,但大家的經歷不一樣。


以何種方式旅行都不是問題,但是我們出來玩,都希望可以按照自己喜歡和習慣的方式放鬆自己,不希望妥協與人,也不應該去強求與人。所以,如果是三觀一致的人結伴出行,會省了很多麻煩,大家相處起來也會自然融洽很多,在行程的安排,吃飯住宿的選擇,費用的結算等等方面都會方便許多。畢竟旅行就是為了獲得一份輕鬆和歡愉,能少一些不自在,少一些麻煩,少一些遷就總是好的。


愛陪娃的熊叔


和三觀不合的人旅遊,深有體會啊。你會感到很心累,玩的也不會盡興。

高考後的暑假,同學約我去武漢玩,這個出行計劃是很早就定下的。一般來說,旅遊應該去之前先找好景點,看看路線,計算一下大致的經費,準備好行李等等。同學定的時間,我們一起買的火車票,本以為她也會準備的差不多,然而,她那天穿著高幫拖板就來了,睡衣也沒帶,換洗衣服也不夠。結果就是,出去玩她沒法走遠路,說磨的腳疼,睡衣還借我的穿。這還是小事……

更讓人心塞的是,觀念想法不同,真的很影響心情啊。比如說,本來兩三塊公交的事,她要打的,說人生地不熟,怕坐錯車。其實,站牌寫的很清楚呀,而且手機上也有地圖,還可以問路人嘛。後來打的,遇上紅綠燈,司機說堵車,要加錢十元,不加就把我們扔下了,這次打的一共用了六十元,也就四五站的距離吧。接下來,是住宿問題,因為第二天在歡樂谷玩,我們在那裡下了車,那附近賓館很貴,好幾百,對我們學生來講還是很貴的。我想出來玩在住宿花錢太多不划算,想走一段路找個實惠點的賓館,而她不同意,因為腳疼不想走,最後也是遷就了她。後來,我們去了戶部巷,大熱天沒食慾,我沒買什麼吃的,她就覺得我很掃興,質問我那你想去哪裡?我說沒事在這轉轉嘛,她就一臉不高興。第三天想要去別的地方玩,上了車才發現博物館週日不開放,想換個目標吧,她又說時間晚了之類的,然後就在賓館待了差不多一天……

最終是我們兩個都覺得玩的很不爽,開心而來,怨氣而歸。在學校的時候,真的沒有發現我們有這麼多不同,也沒有意料到會有這麼大摩擦。也許,這就印證了旅行可以檢驗一個人的說法吧!也說明了三觀不合,真的不要一起去旅行,除非你們兩個人特別特別的能包容自己不認同的思想和做法!


qwet123


如果跟三觀不一致的人一起旅遊旅程完全是折騰,例如是一個喜歡拍照,一個喜歡逛街,誰遷就誰都不愉快。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去北美自由行,提前好幾個月上網約伴,之前也在網上溝通了很久,都不覺得有問題。可是一見面後就是各種不協調,一個摩羯一個雙子,一個喜歡事無鉅細地按計劃跑景點,一個喜歡隨心所欲地行走,其實誰也沒錯,可就是大家都不開心。

自從那次教訓外,永不約伴,旅遊自己走,路上遇到適合可以走一段,不適合就馬上各自己分開走。另外,有些旅伴雖然很好相處,可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和去哪都要一起的也很折騰,跟這樣的伴約在一起無疑是當了保姆的意思。因此,如果一定要約伴,也要事先聲明要有獨立行走能力,這樣遇到不喜歡的行程也不用非得湊在一起去,浪費對方時間。

當然,遇到三觀一致的旅伴是可以錦上添花,至少有說有笑,有人拍照。但千萬不要為了結伴而結伴,根據結伴經驗,風象星座跟風象星座一起一般會相當愉快,星座雖然預測運程有些懸,但看個性可以灰常準確,這些證明跟三觀一致與三觀不一致的人外出旅遊的差距。

反正,習慣了一個人走的答主越來越來不理解為什麼去旅遊一定要約伴,就算一個人出門,在外也能認識不同朋友的。除非你自己不想與人交流,否則怎麼可能會缺伴。在路上遇到的旅伴不用有心理負擔要一直粘在一起,隨時都可聚可散。


素走世界


和三觀一樣的人出去旅行,你會倍感愉悅,就比如說,這次我和女友去蘇州,本來我們打算要玩很多景點的,但因為我晚上睡覺失眠了,白天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走路的時候都一沉一沉的,腦袋也是濛濛的,於是,我就和女友說,我們回去吧,我受不了了。女友看我這樣,就趕緊扶著我回去了。要知道,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一個同學身上,他說的就是,你再忍忍,不就是腿扭了嗎,你活動下。好吧,可能女友更理解我的多數。

另外,我跟女友一塊出去玩,我只要一指指,她就知道我想表達的意思,然後站在那裡,擺一個好看的姿勢。還我就是,我們出行,秉行的都是窮遊,絕不會多花錢。但和其他同學一塊出去玩,看到他們花的那麼多,我都覺得不可思議,肯定就是消費理念不同吧。

反正,和三觀不合的人一塊出去,到處都是鬧心的事,和一個彼此想法吻合的人一塊出去玩,則是讓人難以忘懷的。






行者雷窮遊中國


跟三觀不一致的人外出旅行,會多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我們常說的三觀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且不要說人生觀和世界觀這兩個,光光一個價值觀不一致,就超級要人命了。

外出旅遊本來就是圖個開心或者是趁有時間放鬆下自己的,可是,你知道跟有些長輩出去旅遊有多煎熬麼?

上次跟一位阿姨家裡一起出去玩,本來是開開心心的,結果一路上全是問題。光是怎麼去這個問題就爭論了好久,他們堅持要做火車,其實當時飛機去真的並沒有貴多少!然後好吧,拗不過你們,你們是長輩,行,火車!然後到了那邊之後,我說要不打個車過去吧,現在打車軟件這麼發達而且還不貴,不,他們要坐公交,說不要浪費!無語了。

到了遊玩的地方,有一個地方要門票,他們死活不肯進去,說周邊看看就行了,我當時真的很想問,跑了這麼遠來玩,你就為了這麼點錢不進去?在我的堅持下,他們終於決定要進去,然而他們竟然想著逃票!Excuse me?拜託,現在都什麼年代了啊,好說歹說的買了票進去,還不停的埋怨我浪費,但我看他們進去了不還玩的挺好的麼,結果出來了還一直抱怨,我當時真的就有些火了,要不是看你們是長輩...

然後是是吃飯的問題,他們居然說吃泡麵將就一下,晚上再吃好吃的,可是我走了一上午還備受煎熬,我真的想吃點好的,我就說請他們吃,他們一邊說不要浪費,一邊跟著我進了餐館...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回去了之後,阿姨居然還跟我爸媽說我鋪張浪費...


所以,跟三觀不一致的人出去玩,真的是一種折磨,你能想象跟以下這樣的朋友出去玩是怎樣的感受麼:

去做馬殺雞嗎?不去。

去酒吧喝一杯嗎?不去?

那去逛街嗎?不去?

那你想幹嘛?隨便!

.。。。

以上。


倪磊楚


出門旅遊重要的就是和誰一起玩,決定了玩耍的開心程度。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大家子20多個人一起自駕,我從一個多月前就訂住宿,訂行程,儘量把大家安排好,結果總有些人不合拍,房間要先選,沒有選合適就發氣,什麼都要依著他,大家泡溫泉,她因為生理期不泡,讓我單獨把錢退出來,這個也是正常,但是我們不是一家人麼?本來出來大家不是互相遷就一下就好了嗎?出來玩都不願意操心,但是我操心安排的絕大多數都覺得可以,他就要旁邊嘀嘀咕咕。自從這次以後,老公都說我以後最好不要再和他們一家三口出來了,整個行程就是在遷就,大家各自玩,各自安好。真心覺得和三觀不一致的人出門累


飛揚的蝸牛1


我去北戴河旅遊回來的火車上遇到一個跟我訴苦的女生,她和她的女兒待著另外一對母子一起旅遊。把她氣的夠嗆,先是住的地方不一致,她們母子覺得普通家庭旅館就是可以了,咱們是出來旅遊看風景玩海邊的,旅店一般般就是可以了,但是那對母子卻說旅館通風不好喘氣費勁,結果換了中檔的賓館,母女二人覺得花錢多了,不高興了。其次就是出行交通工具,母女覺得公交車就可以,便宜也到景點的。反正出來旅遊時間充足,但是母子卻覺得擠得慌,非得打出租車到景點。無形之中錢又是多了很多。最後是天氣不好。一直颳風下雨,母女覺得天氣熱無所謂。既然出來了就是遭罪也是一樣的。回賓館洗洗完事了。但是母子卻不願意出去玩怕天氣不好遭罪。磕磕絆絆的過了五天四個人都是氣夠嗆。聽了他們的事情。我覺得除外旅遊還是兩口子比較好。不要帶太多的人一起溜達。免得大家態度不一致。


澆花匠777


今年2月下旬,烏魯木齊下了場大雪,我獨自一人駕車去了附近的南山。


山裡碧空如洗,蒼山若染。沒有了往日的嘈雜,你只需靜靜地傾聽自然的呼吸。



隔了幾天,我一箇中學同學Z給我打電話,說是想出去轉轉,我立馬想起了南山,於是便打電話又約了另外一個同學M。

我沒想到一上路,這倆同學就開始考慮中午的吃飯問題。M同學說正好在南山有個朋友開農家樂,立時打電話告訴人家先把肉煮上,其他等吃飯時再說。

到了天山大峽谷把車停好,我正要去買票,那倆貨竟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還真進去嗎?有啥意思呢”?

結果徑直去了農家樂,待肉煮好,倆同學,再加上那開農家樂的老闆,仨人兩瓶酒,喝得興高采烈,只苦了我一個。呵呵…

回來的路上我跟倆孫子說:要想喝酒吃肉,隨便在市區找一家店就是,還用跑到南山?來回100多公里?

這件事充分說明,旅遊一定要和三觀一致的人一起出行。


風雨敲書窗


這太重要了!旅途本來不易,吃喝拉撒,參觀景點,準備開始一切都非常辛苦,以前在國外,一群同學出去,兩邊也能掐架,小姑娘啊,最後我就決定攻略付錢都我來,他們沒問題就好。吃什麼住什麼玩什麼都要一致,或者起碼能夠基本一致。我們五個人三個人想去看鯨魚兩個暈船在市區玩,真的不能跟特別矯情的出去,分分鐘累死你。那時我大學畢業想去雲南,在成都上學去雲南很方便,飛機兩小時便宜快捷,有同學想去,非坐火車,那就要很久了,那時候最快的也要十來個小時,我果斷自己走了。寧可當地報個散客團,不認識的熟悉就好。去日本也是,是想找人一起,但是價格畢竟不低,我是獎學金加打工➕我爸的一點補貼去的,學生收入有限,想想算了,自己去,也玩的開心的,認識很多人。想吃路邊攤就吃,高級料理也吃,有人省錢吃的喝的都捨不得,有的又大手大腳地也看不下去,所以能花錢花到一起,哪怕是壓馬路也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