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青梅品種的採摘期介紹

18個青梅品種的採摘期介紹

18種青梅的優良品種,簡單介紹一下。這18個青梅的優良品種的名稱及品種特點,具體如下:

1、白粉梅:福建詔安、廣東普寧市主栽品種。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18克;果皮黃綠色;陽面紫紅色佔全果1/4左右;果肉厚,質細,汁中多,濃酸,無苦澀味;含可溶性固形物8.0%,總酸量3.94%;核小,果實可食率91.67%。極易豐產,常與軟枝大粒梅混栽,互作授粉樹。果實退綠期4月初。該品種樹勢旺盛,生長快,適應性抗逆性均強,易豐產穩產。適宜在廣東省東部沿海山區栽培

2、軟枝大粒梅:廣東省普寧市地方良種。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8克;果皮底色黃綠;陽面紫紅色約佔全果面1/2;果肉厚,質緊而細,汁少,濃酸,微苦;含可溶性固形物8.3%,總酸量3.88%;核小,果實可食率93.6%。宜用白粉梅作授粉樹。果實退綠期4月初。該品種較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豐產穩產。可在廣東、福建沿海山區大力栽培。現在多在詔安、普寧等地種植。

18個青梅品種的採摘期介紹

3、潮安李梅:廣東潮安縣傳統優良品種。果實卵圓形,平均單果重19.2克;果皮底色黃綠;陽面紫紅色約佔全果面1/4;果肉質松,汁中多,濃酸,無苦澀味;含可溶性固形物9.0%,總酸量4.46%;核小,果實可食率93.11%。果實退綠期4月上旬。該品種抗逆性強,坐果率高,易豐產穩產,是當地果農最喜歡種植的品種。

18個青梅品種的採摘期介紹

4、大核青梅:廣州市主栽品種。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5克;果皮青綠色;果肉味酸,略帶苦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總酸量4.33%;核較大,果實可食率87%。坐果率高。果實退綠期4月中下旬。該品種樹勢旺,適應性強,結果早,易豐產。缺點是豐產後樹勢易轉弱,需加強肥水管理才能獲得穩產。

5、東青(大青梅、綠梅):浙江上虞市豐惠一帶主栽品種。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1.7克;果皮青綠色;陽面偶有紅暈、美觀;果肉較厚,質脆,汁較多,濃酸。無苦澀味,有香氣;含可溶性固形物7.0%,總酸量4.73%;果核中大,果實可食率88.87%。品質上乘。果實退綠期5月18~20日。該品種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早結果,豐產穩產。唯易感染瘡痂病,務必重視防治。有發展前途。

18個青梅品種的採摘期介紹

6、大沛梅10號:福建地方品種。平均單果重19.4克;含可溶性固形物9.65%,總酸量7.07%;核中大,果實可食率90.3%。該品種適應性強,抗瘡痂病,豐產性能極好;果實酸度高,品質好,性狀穩定,可在生產中推廣。

7、長農17:浙江長興縣地方品種。也是浙江省重點發展品種。果實圓形,大小整齊美觀,平均單果重25.07克;果皮深綠色;果肉厚,肉質緊而脆,汁少,味酸,無苦澀味,含可溶性固形物7.0%,總酸量3.72%;核較小,果實可食率90.5%。品質上等。結果性能好,退綠期5月30日左右至6月10日左右成熟。該品種樹勢健壯,抗逆性強,早結果,豐產穩產。果大,品質佳,綜合性狀優良,有發展前途。

18個青梅品種的採摘期介紹

8、陽羨2號:江蘇興縣地方良種。果實側卵形,平均單果重22.3克;果皮黃色;果肉淡黃色,質細,汁中多,酸味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2%;核小,果實可食率91%。果實退綠期6月中旬。該品種樹勢強,易形成高大樹冠,結果早,豐產性能好,耐瘠薄,抗瘡痂病能力強,自花結實率高。果實是加工脆梅、青梅酒等產品的上好原料,很有發展前途。

9、東梅1號:廣西省中、南部推廣品種。果實長橢圓形,平均單果重23.88克;果皮淡綠色;無茸毛;果肉脆細,汁較多,濃酸,無苦澀味;含可溶性固形物8.8%,總酸量4.94%;核中大,果實可食率89.7%。果實退綠期4月上中旬。該品種抗寒、抗旱、耐瘠薄,適應性廣,較抗病蟲害,豐產穩產,果大質優。唯易感染瘡痂病,應注意防治。可在華南南部廣泛栽培。

10、青皮梅:廣東省後經福建省永泰縣園藝場引入福建並經多年篩選而得名。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26.8克;果皮黃綠色;果肉綠色,質緊,濃酸,微苦澀;含可溶性固形物8.28%,總酸量5.8%;核中大,可食率89.4%。果實退綠期4月下旬。該品種適應性較廣,進入盛果期早,易豐產穩產。果大美觀,適宜加工鹽水梅等。但花期早,宜在早春霜害較輕的地區栽培。

11、軟條紅梅: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0.55克;果皮底色淺綠;陽面紫紅色約佔全果面1/3;果肉脆,味酸帶苦味;汁少;含可溶性固形物7.0%,總酸量4.48%;果實可食率88.6%。果實退綠期5月24~28日。該品種樹勢強健,特別耐氟化物,落葉晚,花期遲,花質好,始果早,坐果率高,較晚熟,易豐產穩產,是加工話梅、烏梅乾等的良種。但因果肉味苦不宜鮮食及加工糖青梅、清口梅、青梅酒、梅醬等。能在輕度工業汙染區栽培。

18個青梅品種的採摘期介紹

12、太湖3號:江蘇興縣優良品種。果實短橢圓形,平均單果重15.6克;果皮底色黃;陽面淡紅色;果肉緻密細膩,汁較少,淡酸,微苦,核較小,果實可食率90.4%。果實退綠期6月初。該品種樹勢強健,易豐產穩產,抗病蟲能力強。生產中應加大肥水管理以增大果實。

13、青豐:浙江蕭山市地方品種,也是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1.7克;果皮深綠色;果肉質地緊密而細,汁中,味酸,無苦澀味;含可溶性固形物6.8%,總酸量4.31%;核中大,果實可食率87.3%。品質上等。花粉量大,自花結實率高,果實退綠期5月17~23日。該品種樹勢強健,樹形緊湊,抗性強,花芽易形成,早果、早豐產,果實品質上。

18個青梅品種的採摘期介紹

14、青佳:浙江省奉化市地方品種。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9.2克;果皮深綠色;果肉厚,質緊細,汁多,味酸,無苦澀味;含可溶性固形物7.6%,總酸量4.79%;核小,果實可食率91.45%。品質上等。果實退綠期5月25日左右。該品種樹勢強旺,抗逆性強,耐氟化物危害和抗瘡痂病能力強,花期遲,花質好,早結果、早豐產、穩產、可食率高,品質上,晚熟。

15、廣州紅梅:廣州市蘿崗、文衝等地傳統地方優良品種。果實圓形,單果重20克;外觀美麗,幼果深綠色,完熟時深紅色;果肉酸甜可口;果實可食率90%以上。是難得的鮮食品種,但果實成熟期不一致,需分期採摘。

16、嵊州紅梅(豬肝梅):產於浙江嵊州市,為當地主栽品種。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重23.85克;果皮底色淡綠;陽面紫紅色佔全果面2/3;果肉較厚,質鬆軟,汁多,味酸,微苦;含可溶性固形物6.6%,總酸量4.76%;核中大,果實可食率87%。果實退綠期5月16日~18日。該品種適應性強,結果性能好,極易豐產穩產。

17、臺灣大青梅:產臺灣南報、臺南等縣。果實圓形,縫合線不明顯,兩側對稱,平均單果重18.5克;果皮橙黃色;果肉淡黃色,質緊,汁少,微酸;總酸量5.2%;核小,果實可食率89.4%。果實退綠期4月12日前後。該品種樹勢中庸,抗幹腐病、流膠病,始果早,花質好,易豐產。

18、紅衣大肉梅(鍾肉2號):因嫩梢幼葉紫紅色而得名。為廣西鐘山縣地方良種。果實短橢圓形,平均單果重18.8克;果皮黃綠色;果肉淡黃色,質細,汁多,味酸,核較小,果實可食率90.1%。果實退綠期4月25日左右。該品種果實較大,質優,適宜加工鹽水梅、晾果、話梅等。豐產性好。

以上是苗藝為您整理的18個青梅品種特性,希望能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