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樹”,居然肺裡住

好大一棵“樹”,居然肺裡住

這不是野山人參,

也不是野菜根莖,

這是一棵“樹”,

絕非普通的“樹”。

植根非土壤,

居然肺裡住。

這是支氣管鏡下吸出的支氣管樹狀物質

下圖是該病人發病時的胸片

好大一棵“樹”,居然肺裡住

為啥會有這樣的“樹”?

原因比較複雜。

可由哮喘的炎症刺激後形成、

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後發生、

也可與呼吸道細菌、真菌、支原體或病毒性感染有關,比如得了甲流突然呼吸困難缺氧了治療無改善要懷疑的。

好大一棵“樹”,居然肺裡住

這個病名叫:

塑型性支氣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

是指由於支氣管樹樣管型堵塞支氣管,造成通氣功能障礙、肺不張,最終引起嚴重的呼吸困難,是兒科的急重症疾患。

寶寶表現出來咳喘,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呼吸困難、雖經抗感染,霧化平喘、吸氧、吸痰等對症處理仍無改善時,不能遺漏這個病。

好大一棵“樹”,居然肺裡住

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呼吸困難?

一看,外觀:有無呼吸費力、煩躁或出現嗜睡、昏迷表現;

二看,呼吸:呼吸頻率明顯增快、端坐呼吸,鼻翼扇動等等;

三看,面色皮膚:是否出現面色蒼白、皮膚花紋及發紺。

呼吸困難如何分輕重呢?

輕度:僅為呼吸頻率加快,活動、哭鬧或吃奶後出現輕度口唇發紺;

中度:呼吸明顯加快,有吸凹、點頭樣呼吸,煩躁發紺,吸氧後症狀可改善;

重度:呼吸呼吸節律不規則、呼吸暫停等症狀,嚴重者伴有昏迷。

好大一棵“樹”,居然肺裡住

好大一棵“樹”,居然肺裡住

這是吸凹

好大一棵“樹”,居然肺裡住

這不是吸凹,這是美人骨。

呼吸頻率增快標準:

平靜時觀察1分鐘

小於2月齡≥60次/分;

2月齡~1歲≥50次/分;

1歲~5歲≥40次/分;

5歲以上≥30次/分。

好大一棵“樹”,居然肺裡住

如果懷疑塑型性支氣管炎在支氣管鏡下吸出或鉗出塑型物質是目前唯一能迅緩解症狀的治療方法,可迅速改善病情。其它的該吸氧吸氧,該消炎消炎等等等等。

——————————————————

黃劍峰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擅長支氣管哮喘,支氣管肺炎,急慢性咳嗽,反覆呼吸道感染,嬰幼兒喘息的診治及肺功能評估。擔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兒童肺功能協作組委員兼秘書,中國醫師協會科普分會過敏科普專委會委員,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中國兒童哮喘行動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發表包括SCI等論文十餘篇,參編《兒童哮喘門診》、《實用物聯網醫學》等著作多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