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在綠松石的鑑定過程中,一些好奇寶寶經常會對綠松石的優化處理方式比較感興趣,在這裡呢,一 一羅列,如下八種: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一、過 蠟

過蠟也稱浸蠟、煮蠟,是一種綠松石傳統的加工工藝,使用的蠟為固體的石蠟或川蠟。(川蠟又稱蟲蠟、白蠟,產於四川,是寄生於女貞樹上的白蠟蟲的分泌物)過蠟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將蠟用水煮化,然後將綠松石浸泡到裡面,使蠟水將松石表面覆蓋,能夠彌補綠松石表面的微小缺陷,並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價格較高的川蠟通常用於高品質的綠松石。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二、沁 膠

沁膠技術源於美國,是目前最常見的處理方法。由於高品質的綠松石產量極低,大部分綠松石質地鬆軟達不到加工要求,或者鐵線發育的綠松石,由於鐵線處鬆軟,加工過程中很容易崩裂,所以必須進行處理。先將綠松石放進烤箱中烘乾內部水分,再把綠松石放進一種無色的環氧樹脂或者丙烯酸酯中浸泡,最後再放進烤箱中烘乾,促進固化。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三、灌 膠

灌膠與沁膠的過程相似,是將綠松石原料烘乾過後,與有色膠一同放置於密封的壓力罐內,通過一邊加壓另一邊抽空氣,將膠水完全壓入綠松石內部,深入的改善綠松石的質地和顏色。灌膠後的松石顏色鮮豔且均勻,膠質感明顯,切磨加工或者遇高溫時有明顯的辛辣、膠臭等刺鼻味道。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四、凍 膠

凍膠處理有兩種工藝方法。

第1種:將綠松石先塗上膠,再放入低溫環境中,之後拿出解凍,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膠液溶進松石內部。

第2種:先將綠鬆放入水中吸收足量的水分,然後冰凍1小時,再將其取出放在熱水中解凍,由於熱脹冷縮的原理,就會出現大小不一的裂紋,再放入黑色液體中浸泡,取出漂清水,等待幹後入膠浸泡。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五、緻密度改善

這種方法是由名為Zachery的美國工程師研製出的並因此而得名,此方法源於美國,近年來國內也研發出類似的技術。舊稱“電鍍”或“電化學”處理。這種優化處理,是將綠松石和鉀鹽溶液置於處理儀器中,使其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經過緻密度改善的綠松石,其光澤、顏色、硬度得到提高,且耐久性好。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六、泡 油

將綠松石泡入無色油(多為嬰兒油、橄欖油)中,油對綠松石的孔隙進行充填,然後進行拋光,使其在綠松石內”封存“一段時間。泡油可以使松石表面瑕疵淡化,掩蓋裂隙,提升顏色和潤度。但是泡油後的綠松石,油脂容易發生氧化或揮發。所以泡油在短時間內,綠松石表面顏色與亮度增強。長時間則發汙發暗,一旦脫離油的環境,會顯露白斑,出現顏色不均勻的現象。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七、褪 黃

褪黃也稱掛色、改色,是將綠松石浸泡在強酸溶液中,使其內部的鐵元素、雜質等與酸發生反應後溶解,最後由褐黃色變成藍色。這樣處理的綠松石,僅能改善表層顏色,很難深入到內部,且顏色不穩定。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八. 填 補

加工過程中產生破損或者鐵線周圍脫落崩裂後,通常會使用與鐵線顏色相近的黑色粉末與膠水混合,將破損處進行修補,然後晾乾打磨,使其更加美觀。天然綠松石鐵線猶如樹枝一樣分佈自然,粗細有致,天然綠松石的鐵線通常屬於炭類物質,光澤較暗淡、顆粒感明顯。填補後的綠松石由於在破損處進行修補,通常面積比正常鐵線大,比較粗獷,光澤也會比較明亮。

科普丨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詳解

現在市場上我們見到的綠松石優化處理方式大概這八種了。其中過蠟、沁膠、緻密度改善等方式,對於綠松石有著一定改善作用,並且還是比較穩定的。至於大家能否接受,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在良莠不齊的松石中,若能遇上自己心儀的原礦綠松石當然更難得,且玩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