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浙江沿岸海水为什么是黄的?这其实是给浙江的福利!

上海,浙江一带黄色的海水引起了许多网友好奇,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说是因为河流携带了大量泥沙入海,有说是因为浙江沿海大陆架水浅,有说是因为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所致等等。这些答案都有对的一方面,但不够全面。例如,如果单纯说河流入海泥沙导致,那无法解释从上海到象山一带如此大面积的海水浑浊,而黄河入海泥沙更多,却没有造成烟台一带海水浑浊。

今天笔者的文章就这个上海-浙江沿岸海水浑浊问题进行深入的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浙江沿岸众多河流向海洋的输送泥沙情况。最大输沙量的是钱塘江,年输沙量320万吨,其次是瓯江,年输沙量205万吨,就算与其他小河流一起相加也不足千万吨,且大部分沉积在河口。这点泥沙放在广阔的东海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本地的河流的影响甚微。

上海,浙江沿岸海水为什么是黄的?这其实是给浙江的福利!

浙江各河流年输沙量情况

把目光投向从上海入海的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它的年平均输沙量达4.41亿吨,这些泥沙有一部分沉积在河口,是形成了崇明岛的主要力量。入海之后一部分泥沙与咸海水发生絮凝作用,沉积于入海口成为坚硬的拦门沙坎,现在每年为了维护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有6000万立方清淤任务。但剩下的入海泥沙去哪里了呢?去了浙江沿海!下图为长江口入海泥沙分配年际分配情况,超过50%,年平均超过2亿吨的长江泥沙量都往浙江沿海输送了。

上海,浙江沿岸海水为什么是黄的?这其实是给浙江的福利!

长江入海泥沙分配情况

那为什么长江入海的悬浮泥沙不直接往东海深处走,却南下往浙江沿海走呢?显然泥沙向外海扩散受到了阻碍。这些阻碍来自黄海暖流、黑潮水和台湾暖流形成的几道屏障,泥沙顺着沿岸流南下。泥沙南下不断沉积,在象山一带受到台湾暖流的阻滞,形成了一条浙江沿岸30-40千米范围的海水浑浊带。现在从上海到浙东海域也形成了40-60m厚的沉积泥沙库,这些泥沙受到潮汐或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钱塘江大潮、沿海养殖、航运等活动,会再悬浮于海洋。

上海,浙江沿岸海水为什么是黄的?这其实是给浙江的福利!

我国东海、黄海洋流及海水浑浊带分布情况

可见,上海-浙江沿海黄色的海水主因是长江的泥沙,其次是海洋洋流活动造成泥沙外泄不通,只能悬浮和沉积于沿岸地区。

为什么又说这是给浙江的福利呢?因为长江泥沙补给是平衡海洋潮汐和沿岸流侵蚀重要力量。自从黄河北归从渤海入海以来,苏北沿海少了黄河泥沙补给之后,海岸已严重遭到侵蚀后退,初期时甚至达到了惊人的每年1000米侵蚀率。而浙江遭受侵蚀的海岸只占到了4%,且由于每年有超过2亿吨长江泥沙补给,给浙江沿岸每年塑造了4.5万亩滩涂。由此可见,泥沙不仅保护着浙江的海岸,还创造了有经济价值的滩涂,这不是福利又是什么呢?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