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洪湖劃給武漢,那麼潛江能不能劃給荊州?

新鋒先生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想當然了,行政劃分現在是非常難改變的。況且如果要把洪湖分到武漢,那難度是有多大,武漢周圍還有鄂州,漢川,紅安這樣的城市想進入武漢,他們都是武漢城市圈成員,洪湖現在只是武漢城市圈觀察員,還不屬於武漢城市圈,目前洪湖好像新灘鎮與武漢聯繫最為緊密,目前新灘也有許多地方屬於武漢直接代管,直接開發的。我們假設如果洪湖真的劃到武漢了,潛江能不能回到荊州呢?



我們知道洪湖是和荊州市區最遠的一個縣市,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洪湖一直與武漢走的近,與荊州其實是漸行漸遠的,而且洪湖至今也沒有通鐵路,交通封閉,高速也是剛通,到荊州起碼得花幾個小時,而對面的武漢相對於荊州來說不僅方便的多而且距離也近。那麼把洪湖劃給武漢還是有那麼一點道理的。我們來看潛江,潛江以前也是屬於大荊州管轄的,後來從荊州分出來後成了省直管縣,由於有江漢油田的存在加上政策福利,潛江發展迅速,是湖北的工業強市,目前是湖北縣域經濟強者。潛江緊鄰沙市,與監利縣,江陵縣也是相近。潛江與荊州來往密切,文化語言也是很接近的,那潛江真的有希望劃給荊州嗎?我想應該是不可能的,潛江目前的發展已經不是荊州哪個縣比得了的,就算是沙市雖然有著很好的底子,但是潛江目前和沙市差距不大,荊州還沒有那麼大的胃口把潛江吞了。而且潛江有著很好的省直管縣行政優勢,肯定不願意再回到荊州下面受人管制,潛江劃到荊州還是非常不現實的。


荊州目前要加大交通方面的投入,不管是市內還是對外,對內整頓市政道路,對外爭取鐵路人高速項目!


南巷清秋


洪湖有可能。洪湖緊鄰武漢。從地理位置上看將洪湖劃歸武漢,大武漢城市圈才真正圓滿,否則就不得團圓。目前武漢外環已徑包括洪湖東片,洪湖新灘鎮基本融入武漢。據息,洪湖市與武漢市商討近期將期規劃地鐵16號線連通新灘開發區,遠期到達洪湖市區,實現兩地同城化。所以洪湖劃入武漢是有可能的。而潛江雖然緊鄰荊州,距武漢較遠,但它離開荊州多年,已長成大人了,再要回到這破爛之家決不可能地。


水鄉人地酸甜苦辣


作為一個潛江人,我覺得潛江再劃歸荊州已經不太可能了。荊州沙市我常去可以說近十年的變化不大,可能是因為荊州市所轄地區過大無法集中發展。反觀潛江市近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高樓林立尤其道路交通發展真是厲害再加上高鐵站的設立真是厲害了。


酒館家六哥子夜


原來潛江、仙桃、荊門、鍾祥都屬於荊沙管轄,荊州的經濟發展水平排名曾經在全國名列前四,而且在輕工、紡織工業及城市建設都獨樹一幟。由於行政官僚、坐井觀天、盲目主觀地撤地組市造成沙市及周邊地區經濟類型單一、原有的工業生產基礎大傷元氣,良好地市容環境和全國享有名氣的精神文明城市、和老姨媽精神已不復存在。


手機用戶4399831629


在湖北,幾乎每個武漢周邊的小城市都夢想著有一天被劃到武漢,做了小弟方便更好的抱大腿,。想法很美好,現實是不同行政區域的合併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中間涉及到省級層面規劃整合、各方面利益調整、機構設置重新洗牌等等考量。這中間的博弈需要省政府層面出面協調,最終的調整還需要得到國務院的批准。


洪湖劃給武漢我從來就認為是一種虛無縹緲的說法。如果說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新灘設立經濟合作區就是要兼併洪湖,那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在黃岡、黃石、孝感、隨州設立產業園區豈不是要把這些城市都合併到武漢?如此湖北省可以改名叫武漢省。

不管是新灘經濟合作區還是其他城市光谷產業園區,經濟層面上的合作更多體現的是資源互補,武漢以“飛地經濟”模式帶動輻射周邊城市經濟發展。周邊城市有土地、缺產業、缺資金,武漢有資金、有產業、缺土地,兩地合作不僅可以實現有機互補,還可以為做大做強省內經濟產業提供助力。


洪湖的前身洪湖縣於1951年6月經政務院批准組建,管轄地域由沔陽縣東荊河以南區域、監利縣東部、嘉魚縣長江北部、漢陽縣西南部的毗鄰區域劃出,歸屬湖北省荊州地區專員公署管轄。1987年7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洪湖縣建立洪湖市,行政管轄地域、隸屬關係不變。從洪湖市組建歷史看,國家本意是想在江漢平原南部革命老區,通過組建一級行政區域來推動老區經濟發展。可是事與願違,這麼多年過去了,洪湖的經濟不僅被北邊的表兄弟仙桃遠遠甩在身後,就是在荊州這個大家庭中也屬於沒落的窮酸兄弟。

這種情況有洪湖歷屆政府不給力的原因,也與天然的地理位置劣勢有著一定關係。從整個荊州市大版圖來看,洪湖位於荊州市的最東邊,距離荊州城區接近200公里的路程,這個距離使得荊州市有限的政治資源、經濟資源等難以有效輻射到洪湖,兩地人員交往不多,對於大部分洪湖人來說荊州是個陌生的地方(包括本人)。荊州這個大家庭本身也不是很富裕,2018年GDP才突破2000億,其中荊州區與沙市區佔比就接近1/3。而我國政治體制決定了距離行政中心遠近與獲得的資源支持成正比,於是洪湖自然成了那種口袋不富裕還總抓爛牌的末座兄弟。

洪湖西邊有洪湖大湖、西南—東北方向有長江、北邊有東荊河,曾經的很多年洪湖與外地的交通只有仙洪公路一條靠譜的線路,雖然離武漢不遠但是沒有可以直達的線路,直到2009年漢洪高速新灘東荊河大橋開通才暫時緩解了這種尷尬。漢洪高速的開通打開了洪湖與武漢新的連接通道,但是後續連接漢洪高速的洪監高速修建又使洪湖陷入了另外一種尷尬境地。2010年開工的洪監高速因為荊州市交通局引入實力不強的企業進行BOT模式建設,後期持續陷入停工狀態。一馬平川的平原,離武漢僅僅140公里還沒有實際意義上的高速公路。直到後續省政府的介入,省交投接手終於使得這條高速將於今年完工通車,前後歷時9年之久。惡劣的交通環境也是洪湖這麼多年經濟發展重要的制約因素,而表兄弟仙桃則依靠著漢宜高速便利的交通條件,近些年經濟突飛猛進,GDP在2018年突破800億,經濟體量多出洪湖500多億。


上面說了這麼多發展制約洪湖發展的因素,是想說明為什麼洪湖人總是希望被劃分出去。其實這種期待是人民對這麼多年地區發展緩慢的不滿,於是民間迫切希望找到一個新的帶頭大哥,但是行政區劃的調整從來不是簡單的從民意考量。

最近幾年經過新領導班子努力,洪湖經濟出現了積極的增長態勢。根據2019年洪湖政府工作報告,全市生產總值265億元,增長7.8%,工業總產值達220億元,增長15%。工業入庫稅金突破4億元,增幅居荊州第一,新灘經合區稅收首次過億元。洪監高速復工將於2019年通車,江北東高速開工建設,洪湖交通環境也將大大優化,未來可能會吸引更多投資。

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未來新灘經合區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洪湖將成為荊州市保持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2019年荊州市GDP規模2082億稍微領先於黃岡市的2035億元位居湖北第4位,但是領先優勢也僅僅只有47億元,稍有不慎就會被後面的追兵反超。在GDP為重要考核依據的體制下,將洪湖劃分給武漢必然會影響荊州市的GDP規模和增速,肯定會遭到荊州市層面的大力反對,對於GDP來說蚊子再小也是肉。此外,武漢市各區縣中2018年GDP規模最小的蔡甸區也有395億,高出洪湖市不止100多億,而洪湖市的國土面積接近武漢市的1/4。武漢肯不肯接納洪湖這個窮親戚也還不好說,畢竟窮親戚成了一家人也是要分飯吃的。綜合來看將洪湖劃給武漢是民間一廂情願的做法。


說完洪湖再來說說潛江劃給荊州的可能性。潛江市前身隸屬於荊州行政公署,1994年經過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行政公署,設立荊沙市,劃出潛江市、仙桃市、天門市三地為省直轄。潛江、仙桃、天門三市屬於省直轄,在中國首創了“副地級市”(即比縣級高半格,比地級低半格)這一概念,屬於設立較早的省直轄市。

民間傳言:當初劃出三市的目的是為了在江漢平原腹地成立一個新的地級市——江漢市,政府駐地在仙桃。後來因為三市內部不可調和的矛盾,以及一些人極力反對,甚至為此不惜鬧上中央,導致此事最後不了了之。雖然是民間傳言,但是從三市電話歸屬地均為江漢、區號均為0728、設有統一的漢江中級人民法院和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漢江分院管轄三地來看,這種傳言有一定可信度。因為三地之間基本情況都大致相同,但是目前經濟發展有先後,所以誰也不服誰,有一定矛盾,比如漢宜高鐵修建時仙桃與天門的天門南站之爭。

三兄弟合併成立江漢市都有如此難度,讓潛江重新迴歸荊州無疑會難度更大。現在潛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2018年GDP超過750億,與荊州各區縣對比完全可以秒殺,所謂兜裡有錢幹啥都不慫,哪裡還願意回去與窮親戚為伍。潛江作為省直轄市擁有地級市的經濟管理權利,同時擁有地級市的人事管理權,可以和省政府直接對話,無需經過地級市。試想一個習慣了直接與省裡對話的,還會願意受地級市政府管理嗎。

此外,潛江屬於“副地級市”,行政級別比荊州市下屬的區縣都高半級,即使合併也將會面臨眾多公務員行政級別與崗位不匹配的問題,這在講究次序的官場中實在是一個頭疼而難以解決的問題。單單從這一點上說潛江合併到荊州並不現實。

最後說一點,當初設立潛江、仙桃、天門三個省直管市還帶有進行行政體制改革的試點的意圖。眾所周知,我國普遍實行省——地級市——縣市——鎮鄉四級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帶有一個弊端,每一級政府均需要設置相同功能的職能機構,造成機構臃腫,公務人員隊伍龐大,各項政策、命令層層傳達落實效率低。而實行省直管市可以直接去掉了地級市這一級機構,可以大大減少機構設置和公務人員,節約行政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即使這一設計會造成公務員晉升上的尷尬,但並不影響其帶來的好處,可能我國後期會推廣這一模式。如果將潛江合併到荊州不是又回到了原來四級管理模式嗎。


風暴星球


湖北就一鬼扯蛋!按歷史荊卅本來就不存在!荊州到今天也沒定性,反正借的借拿的拿劃的劃!就剩一小縣市規模了,要不全借湖南算了!再給點荊門?


楊青2485


個人觀點:現在的荊州除了歷史底蘊,沒別的東西好發展,當年威風八面的輕工業也不復存在,荊門潛江天門都已獨立,各有發展,現在的荊州最繁華的還是近些年併入荊州的沙市市,沒啥前途,我是荊州人,希望家鄉越來越好,但事實擺在眼前,湖北是集全省之力養一個武漢,所以洪湖併入武漢肯定是會得到更好的發展的,至於荊州,洩洪區,地理位置所限,三峽一建好連宜昌都趕不上了,唉,為荊州感到悲哀


豆腐腦


從地理上看似乎有可能,但省政府是從一切有利武漢出發的,洪湖雖離武漢不遠,但從資源看,武漢不缺湖,洪湖劃入武漢,不僅利不大,反而增加了防洪等負擔,我想這就是把很遠的天門,潛江,仙挑劃入武漢城市圈,而把較近的洪湖捨棄的原因。

潛江劃入荊州與省政府鐵心支解荊州的戰略不符,如提,先成立荊荊潛城市圈,發展成熟後,再加入宜昌,這種方案也許省政府可以考慮。


abc8233835


這一屆洪湖領導班子還是闊以的!建設搞了不少。

高速公路和鐵路,高速還有那麼一點點影子,鐵路估計十年內竇沒戲。

洪湖下面鄉鎮都有地方要,就是城區沒人要。

尤其是當年荊嶽長江大橋,本來是洪湖的,最後被監利弄走了。

如果這橋在洪湖會如何?


SS平頭哥


洪湖這二年在張書記的帶領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沒有到過洪湖的朋友請到洪湖看一下,什麼叫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