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三後衛體系不適合現在的國足?

文淵體育


其實不光是本屆亞洲盃,在整個2018年外界對於國足陣型的討論都一直在持續進行中。

或許在有些人看來,不管是4後衛還是3中衛,打起來其實也差不多呀,畢竟人都是活的。但是對於中國球員來說,這區別可就大了。從實戰效果來看,國足打4後衛的效果明顯要強於3中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需要從我們的球員成長經歷說起。

在國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小時候教練會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天性,到了開始往職業發展的時候,才會逐漸根據每個人的特點確定他們的位置。因此歐洲球員的技術功底比較全面,他們可以輕鬆的適應不同的戰術體系。但是中國培養球員的方式就不一樣了,從小各體校或各足校,教練們的獎金是跟成績掛鉤的;當教練重視自己的待遇時,他就不會太長遠的事,因此我們的球員們,很多人從小就被固定了位置,他們的思維模式也是以戰術體系為基礎。而到了成年隊層面,基本上每個隊都會強化戰術;因此這些年我們的球員養成的習慣是,教練你要告訴我今天踢4231的左邊鋒、右邊鋒還是442的邊前衛,我在這個位置上是主要負責邊路突破,還是協助中路球員控制。

如果打433,由於中超很多球隊都踢433或者是跟433非常類似的4231,大家很清楚自己在場上的職責。可是3中衛就不一樣,兩個邊會想自己進攻的時候上不上,前面的會想邊路交給邊翼衛了,我要不要過去協助。當我們的球員在場上需要進行選擇時,他們是不清楚該怎麼選,因此打3中衛,我們基本是在迷迷糊糊中踢完的。


搜達足球


我個人認為不適合國足!

國內聯賽很少有俱樂部使用三後衛體系

就算是國內職業聯賽,也很少有俱樂部使用三後衛體系,即使是有過,也不是常有,因此國足球員很難適應三後衛體系。而且三後衛體系對球員個人素質要求非常過,對於中國足球來講,沒有達到那個水平,國足在亞洲已經算是弱隊了,就拿昨天對陣吉爾吉斯斯坦來講,吉爾吉斯斯坦拼搶非常兇,搶斷成功率非常高,三後衛無疑給對方更多的射門機會,而國足更適用五後衛體系。

實際比賽中證明三後衛體系不適合國足

裡皮比較熱衷三後衛體系,在恆大執教時裡皮就多次採用三後衛體系,但是恆大在中超面臨的對手都是比自己弱的隊伍,而國足面對的都是比自己強的隊伍。但是裡皮並不死心,在熱身賽對巴勒斯坦,對伊拉克都擺出了三後衛體系,結果不用想,後防線被人打的不像樣,或許是裡皮高估了國足的實力,又或許是裡皮急切的想要贏球,但國足五後衛體系才最務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