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億需求緣何催生不出一個家裝行業領導品牌?

新湖南新家居頻道


持續火熱的中國樓市讓老百姓記住了買房就要買恆大、萬科、碧桂園等品牌地產商開發的樓盤,持續火熱的中國車市讓老百姓記住了買車就要買豐田、大眾、本田等品牌廠家生產的汽車,持續火熱的互聯網讓中國老百姓記住了買手機就要買蘋果、華為、三星等品牌商家生產的智能手機,持續火熱的電子商務讓中國老百姓記住了要購物就去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品牌電商平臺;突然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親人立馬就會微信視頻一下,突然需要了解一個陌生市場肯定會先百度一下,想知曉當天當時全球發生的大事隨手就會打開今日頭條,想郵寄一個包裹就會直接呼叫順豐快遞……

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徹底改變甚至顛覆了老百姓曾經一成不變的生活。從鄉村到城市,從民企到國企,從老百姓到公務員,從基層員工到高層領導,無一不感受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生活品質的天翻地覆催生併成就了很多行業和行業巨擘,並讓這些巨擘的名字鐫刻在了老百姓的腦海裡。令人不解的是,有一個發展了20多年,且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卻未能與時俱進,到現在仍沒有一個讓老百姓都能銘記在心脫口而出的全國性品牌——它就是家裝行業。

北京人要裝修房子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東易日盛裝飾,湖南人要裝修房子首先想到的估計是鴻揚家裝,上海人要裝修房子首先想到的也許是百姓家裝,廣東人要裝修房子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星藝裝飾,重慶人要裝修房子首先想到的估計是天古裝飾,浙江人要裝修房子首先想到的也許是九鼎裝飾……百度發現,沒有一個全國性的家裝品牌進入到了2018年度所有省市家裝企業排行榜前十,家裝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東易日盛和曾經擁有數百家分公司的星藝也沒能做到。也就是說,全國各地家裝市場基本上都是“地頭蛇”把控著。一二線城市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三四線城市了。有業界人士悲觀地認為,三四線城市的家裝市場基本上還被裝修游擊隊控制著。

是家裝消費的需求市場太小了嗎?顯然不是。城市越來越大,樓盤越蓋越多,小區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家裝行業市場需求規模為9500億元,2015年增至16600億元,2018年已接近2萬億元,到2020年有望達到3.3萬億。不可否認的是,數萬億的家裝消費需求規模中,有一部分蛋糕已被房地產商的全裝修分走了。但究竟分走了多少呢?2017年的分析數據顯示:全國住宅全裝修比例佔兩成,一線城市全裝修比例佔一半。市場需求規模龐大還有一個佐證,每年3.15時各級消費者協會公佈的消費投訴中,家裝投訴總是名列前茅。

需求規模如此龐大的市場找不出一個行業龍頭,問題出在哪?業界普遍的看法是,家裝是一個個性化消費很強烈的行業,普通消費者平均來講一生也就經歷2-3次裝修。家裝產品是一個非標準化的過程產品,過程中完全是一對一的服務,而且這個過程時間還不短,少則三四個月,多則七八個月,別墅豪宅裝修甚至要一兩年才能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涉及的環節、消費的材料以及對接的人員非常多,消費者的需求還可能隨時出現變數。這些因素造成家裝的商業運營模式無法複製。他們的邏輯是:商業模式無法複製就難以做出規模,沒有規模的小打小鬧,怎麼會有行業巨頭脫穎而出?

另一種觀點認為,家裝門檻過低,現金流又很誘人,隨便幾個人心血來潮就開個裝修公司,甚至連公司都不需要,直接組建一個裝修游擊隊就可以開工,這導致市場競爭異常慘烈。由於技術含量低,缺乏行業自律,市場競爭基本上最後都會演變成一場價格肉搏戰,加上部門監管力度弱,業主大多是外行,偷工減料偷樑換柱變相加價就成了肉搏戰中的“撒手鐧”,其結果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消費投訴糾紛此起彼伏,就看誰先關門,害已害人。這樣一種行業狀態,活命不易,做強更難,成行業老大豈不是異想天開?有調查表明,國內從事家裝服務的公司最多時超過了十萬家。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又讓不少幻想暴富的家裝從業者蠢蠢欲動,曾幾何時,打著“互聯網家裝”旗號的公司幾乎一夜之間現身全國很多城市,似乎成為“獨角獸”指日可待,連知名的房地產商萬科也與人合作成立了一家萬鏈裝飾。幾年過去了,互聯網家裝發展成什麼樣子了呢?僅去年,獲得過“最具投資價值獎”的一號家居網疑似關門跑路,號稱“互聯網家裝龍頭”的我愛我家網限入全國維權潮,宣揚“用互聯網思維”做家裝的蘋果裝飾更是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雖說還有齊家網、土巴兔、愛空間等知名品牌仍在正常運營,但來自消費層面的反饋已榮耀不再,未來不得而知,至少“獨角獸”的夢碎了。一場繁華的喧囂散後,消費者發現曾經罩著耀眼光環的互聯網家裝平臺,不過是新瓶裝舊酒——傳統裝飾公司披上馬甲後的一個線上拉客渠道而已。

十萬家公司居然整不出一個有行業話語權的領導者?業界看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這些看法看的是標,不是本。客觀地說,20多年來家裝行業的發展成績還是有目共睹的,至少成就了不少區域性的領導品牌,這些企業在規範行業自律,保護業主權益,提升裝修品質,做大做強行業等諸多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只是家裝的行業特性、產品特性和市場特性,決定了家裝最本位最重要的元素不是商業模式,不是市場營銷,更不是穿什麼馬甲,而是人!並且還是兩個人。一個是要住進房子的人,一個是裝修房子的人,每套房子的裝修都不可能避開這兩個人。事實上住進房子的人是一家——夫妻父母兒女親戚等;裝修房子的人是一組——設計師泥工木工水電工等。對裝修房子的人,相信家裝公司都會認真研究嚴格管理,但對要住進房子的人,家裝公司是不是都在不斷地認真研究分析呢?現實的情況顯然不是。

家裝從業人員有句口頭禪:裝修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表面上看,這句口頭禪說的是實話,只不過是消費者遺憾還是家裝公司遺憾?估計最後遺憾甚至窩火的基本上都是消費者。為什麼消費者總是在遺憾一直在遺憾呢?深究一下就會發現,沒有幾個消費者是裝修內行,居家需求很難在裝修前一次性全面考慮到位,對施工工藝更是一頭霧水,解決這種“信息極不對稱”理應是家裝公司的應有之義。可縱觀家裝行業,只有極個別家裝公司在著手解決這個分內之事。湖南有家公司通過多年對消費者居家需求的反覆研究,推出了以居家生活需求為導向的“需求式家裝”全流程服務模式,據說市場反應十分強烈。如果家裝公司都能做到這起碼的一點,至少遺憾的業主和業主的遺憾都將減少許多。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以消費者居家需求為導向的服務模式今天還似乎是到此為止,所謂明明白白搞裝修依舊停留在行業廣告宣傳語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除了日常生活功能需求,消費者在精神、審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有業主直言不諱,連最基礎的生活功能都沒有幫我們想到,家裝公司做大做強就是痴人說夢。

研究透徹了一個人顯然還不行,另外一個人也必須研究到位,儘管這個人還是自已人。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自己人?理論上講,能夠解決消費者居家需求的人就能成為家裝公司的從業者。但絕大多數家裝公司的經營方式是將接下來的裝修業務轉包給施工隊,從業人員現狀堪憂,且不說職業素養,少數從業者連做人的基本道德都存在缺陷:預算故意漏報項目,送材料狸貓換太子,施工偷工減料,更有甚者還威脅業主,為達到利益最大化,無所不用其極。不僅如此,這部分人還極大地影響了一些還有底線的同事和同行。正因為如此,社會普遍認為家裝行業是一個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行業。

一些老闆看到市場需求大,賺快錢熱錢的慾望膨脹,到處開分公司,設計師、項目經理、營銷人員、工程監理等,不管什麼人,只要願意都可去做分公司的負責人,一旦經營困難就作鳥獸散,溜之大吉。還有一些家裝公司,從老闆到員工成天想的就是怎麼把客戶拉進來,然後怎麼通過客戶驗收。天天培訓的就是如何簽單,還大言不慚地宣稱就是一家營銷型的公司,根本不考慮怎麼做好裝修品質讓客戶少些遺憾,根本不考慮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後,他們應該做些什麼。倘若一個行業充斥了太多這樣的自己人,本身就較為複雜的家裝產品怎麼可能做得好,這個行業又哪來的未來和前景?太多的急功近利已成為家裝巨頭橫空出世的一個瓶頸。

一個不思考行業未來的企業不可能有未來,一個不探索行業趨勢的企業不可能把握住趨勢,一個不研究行業市場的企業不可能掌控市場,一個不能發掘行業先進性的企業不可能領導這個行業。思考未來,探索趨勢,研究市場,發掘先進性的家裝企業,自然會培養出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有素養的自己人,這樣的自己人又會反哺家裝企業更遠的未來、更利好的趨勢、更大的市場和更好的先進性。只有這樣的自己人,才能把個性消費特徵顯著的家裝產品做成標準私人定製版的“奢侈品”;只有這樣的家裝企業才能真正做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當一家企業能夠為千家萬戶提供完全滿足居家需求的家裝產品時,它就邁出了領導家裝行業的第一步。

令人欣慰的是,在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家裝行業,如今仍有不少企業未忘初心,不計近利,堅持操守。他們始終在不斷地剖析消費者的家裝新需求,不斷地研發符合新需求的家裝新產品,不斷地培養能夠製造新產品的新員工。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家裝行業的領導者就出自於他們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