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玄武區小學難分伯仲?兩張表看清真相!

鼓樓、玄武區小學難分伯仲?兩張表看清真相!

2018年,玄外成績出來之後,引發了玄武區和鼓樓的一些爭論,我個人十分反感互相噴口水式的說自己好說別人差。因為無論什麼比例的概率,落到自己小孩身上,都不會是百分百,說到底,每個數據背後,都需要靠家長、學校、周邊環境、娃的天賦和努力,共同起作用,才能取得最終成績。

因為玄外的成績和南外可參考的範圍非常不一樣,一個是全市公平,一個是區內傾斜,所以面對這兩種無法直接平均的數據,需要一個較為科學的算法進行比較,考慮有幾位家長朋友提供了新的信息,我特邀請了多年的童年好友按照比較科學的算法進行加權計算,朋友目前在科大訊飛做人工智能方面的數據處理工作,花了一晚上算的。

為了公平起見,將玄武區的排序單獨列出,後面的比例是用於兩張表的內部排序,不可以直接進行對比。但是在兩張表內部,是可以排出來的。

算法原則:

南外錄取380人,玄外錄取160人,比例為2.37:1,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為不變量的情況下,競爭比例為2.37:1。

那麼我們給每校的玄外錄取比例直接乘以2.37,使本來只有一屆數據的玄外名額乘以係數後和前兩屆南外數據彙總,然後再平均除以兩屆的每校畢業生總人數,即使有所變動,也是相對客觀的,畢竟排除了人為感覺上的影響,也排除了一部分人更喜歡老牌名校,一部分人喜歡名校直屬分校。

當然很對人會說每個小孩都充滿了變量,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如果全部考慮變量,變量是無窮無盡的,舉例來說,馬路上每個人司機開的車,開的路線都不一樣,每個人駕齡,甚至脾氣心情都不一樣,但仍然有一個辦法,統計出某些路段是事故易發路段,某種車型,事故死亡率更高,落實到每個人身上,肯定有變數,只是概率僅供參考,非要較真的話就沒法聊了。

直接說結論:

一線:仍然是拉力芳琅(為什麼琅琊路數據靠後後面有解釋)

二線:匯文、銀城、鳳凰花園城、天正+南師附小、北小(附小北小放在全市仍然是強二線學校,沒有爭議)

三線:漢江路、三小、遊小、赤小+長江路(成賢街暫時沒法加,需要再看兩屆再說,長江路有玄外加持後勉強入榜)

鼓樓、玄武區小學難分伯仲?兩張表看清真相!

鼓樓、玄武區小學難分伯仲?兩張表看清真相!

加權後得出的數據有較高科學性,可以看到南師附小和拉薩路小學對照加權得分都是16%,這樣對比可以看到,南師附小和拉薩路小學為兩區的最優秀小學(已排除怪獸級別的仙外)。

當然。這不是說拉小和南師成績相等,這麼說也沒人信的,我們繼續將玄武區小學除以兩個排序中的倍數3,那麼可以得出在排除玄外數據情況下,南師附小16.1÷3=5.37約等於鼓樓區的天正小學,成賢街15.9÷3=5.1在玄武區地位靠近鼓樓區的漢江路,長小和北小靠近鼓樓區的遊府西街小學,事實上北小比遊小要強,琅小也肯定會往前,考慮到琅小和北小有部分孩子初中會直接轉到一些常人不易接觸的升學去向,並不參與本地競爭,可以看出這個算法是比較符合現實情況的。

鼓樓、玄武區小學難分伯仲?兩張表看清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