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希被偷拍和網紅槓上,這一次站隊陳冠希,就算想紅也需要尊重

4月1號,陳冠希帶著女兒在東京逛街被一名網紅主播偶遇,陳冠希剛開始面對主播的鏡頭微笑著說你好。當陳冠希以今天帶著孩子不方便之由而拒絕合照之後,這個主播還是不依不饒,開始了碰瓷之路,然後就是一下的對話,文字沒有語氣,卻能滲透出態度。

“我可以和你單獨合照可以嗎?”


陳冠希被偷拍和網紅槓上,這一次站隊陳冠希,就算想紅也需要尊重


“剛跟你講了什麼,聽到我講話了嗎?”

“好好好”

“直播嗎?”

“嗯,直播。”

“直播我罵人嗎?”

“陳老師罵人了,看見沒,陳老師罵人了,陳老師罵人了。“

“好笑嗎?“

“文明一點,文明一點,我沒有拍你。“

“那剛剛鏡頭轉過來是什麼意思。“

“我們有禮貌好不好。“

“有禮貌,你就不會轉過來笑。“

“我笑老師很帥。”


陳冠希被偷拍和網紅槓上,這一次站隊陳冠希,就算想紅也需要尊重


陳冠希快速離開,但是直播的鏡頭一直在跟隨中。

但是這個時候的鏡頭一直對著陳冠希比較氣憤的表情。

陳冠希走遠,鏡頭對著陳冠希牽著女兒離開的背影。

這段視頻曝光之後,主播確實火了了,被罵火的,網友指責這樣的直播侵犯他人隱私。

4月3號主播發文自稱自己遭受網絡暴力,要自殺了。“

歌手楊宗緯讓主播先反省自己是怎麼利用網絡空間扭曲別人的。

陳冠希作為公眾人物,沒有做好情緒控制確實有失禮貌,但是在語言禮貌和保護小孩中間權衡,陳冠希的情緒被大眾理解。

這位主播為什麼要故意挑起陳冠希的情緒,為什麼要重複三遍陳老師罵人了。因為要製造名人的爆點,要把這場偶遇變成流量的爆發,成為一次漲粉的機遇。

每一個直播賬戶都是一個小型企業,做企業是要掙錢的,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侵犯隱私的方式牟利是捷徑,有第一次就會嚮往第二次。當你發現捷徑的時候,就不會看到其他的路。


陳冠希被偷拍和網紅槓上,這一次站隊陳冠希,就算想紅也需要尊重


三月份流浪大師在各大短視頻平臺大火,流浪大師被追捧,一下子湧現出很多愛慕者,小姑娘年輕貌美追著沈巍合照,告白芳心。還有人劍走偏鋒,要認沈巍當爸爸。什麼時候愛情這麼容易看對眼,成年男子隨便對人喊爸爸,說到底就是要在直播中弄出點動靜,要流量,要關注,要直播屏幕下方的小紅心。

“誰發他誰火。”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很多人從外地趕來舉著自拍杆在流浪大師經常出沒的浦東楊高南路,沈巍躲進正在裝修的店鋪裡,舉著自拍杆的人群對著直播的屏幕吆喝,直播大師,點個關注。這和菜市場阿姨的吆喝聲有什麼不同?把人當成盈利的白菜有什麼可值得驕傲和炫耀的。


陳冠希被偷拍和網紅槓上,這一次站隊陳冠希,就算想紅也需要尊重


流浪大師到底是誰?

一個在公職單位有編制的公務員,因病休假至今,期間工資照發。一個公務員喜歡撿垃圾變成流浪漢的模樣,喜歡讀書,買書,看書。逃離體制,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雖然按照世俗的標準並不體面。當流浪大師有了“大師在流浪,而小丑在殿堂。”的標籤之後,再也沒有了平靜。

“我已經三天沒有好好睡覺了,太苦了我真不想紅。”

其實大師的苦惱只會是暫時的,網絡有記憶卻又是最健忘的,曇花一現是網絡的常態。


陳冠希被偷拍和網紅槓上,這一次站隊陳冠希,就算想紅也需要尊重


流浪大師變成一種現象被華盛頓郵報報道,對於攀爬社交和經濟階梯的人來說,沈巍成為了一個“反英雄”靈魂危機下的畸形產物。

“娛樂至死”,“獵奇”,“湊熱鬧“這樣的質問不停出現在很多人的疑問中,是這個社會病了,還是人心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