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村走岀的大學生,找城裡獨生子女為妻,女方家不尊重男方父母,如何是好?

某領域創作者


中國人本就講究“門當戶對”,但在很多人眼中,“門當戶對”就是封建時代遺留下來的“舊思想”,在自由戀愛的今天應該被摒棄,直到走進婚姻的殿堂,他們才發現,老祖宗的話原來是有道理的。



我有個朋友,情況跟你一樣,也是從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後來考入銀行,找了個媳婦,媳婦是家裡獨女,家裡的寶貝,家務活一樣不會做,嬌生慣養的。結婚前,女方父母就一直不同意,說著說那的,最終仍是女方堅持,二人走在一塊兒,很快,婚後一些生矛盾暴露出來,女方結婚兩年,從來不跟我朋友回農村,平常到也罷了,過年過節都是這樣,親戚鄰居說三道四的都有,女方父母更糟,結婚兩年,從來沒去過我朋友家,直接不知道這個親家住哪,或許走在路上都認不出來。去年,我朋友媳婦生了個孩子,我朋友本想把他母親接來城裡領孩子,一來可以多陪陪母親,二來可以緩和一下跟媳婦家的關係,但女方就是不同意,說我朋友母親文化低,不會教孩子。就這樣,矛盾慢慢升級,去年年底的時候,兩人離婚了。


要想解決女方父母不尊重男方父母這個問題,我覺得關鍵在於男方自己,既然選擇了一個門不當,戶不對的另一半做為自己的配偶,那麼,你要有足夠的底氣來承擔起以後生活中的所有壓力,你要讓女方家知道,你所獲得的一切都是通過自己努力得到的,跟他們(女方)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而只有這樣,你的婚姻才會長久,一味忍氣吞聲,最終結果只有一個——離婚。拼搏吧,少年,祝你好運!


彝州老趙


要想被人尊重,首先要值得別人尊重。我是山東姑娘,弟弟在上海工作,娶了上海媳婦。在親戚的來往上,首先要有界限感。我弟是醫生,如非必要,我家所有人不會去上海找弟弟看病,如果一定要去上海就醫,只是禮貌的帶禮物去弟弟家拜訪一次,或者在外面一起吃頓飯,絕不允許有任何人到弟弟家借住,大家去上海都提前自己定好賓館。我弟妹以及她父母對我家的任何親戚都很客氣而且尊重。如果沒有界限感,七姑八大姨頭疼腦熱都去上海看病,還厚著臉皮住人家家裡,估計也得不到什麼尊重。


用戶4514388907064


如果雙方成長環境不同,結婚前就應該有準備的,結婚前,女方及女方家長的態度不好,這婚是可以不結,等到結婚後,再去磨合,磨合好的可能性很小的。


我有一位女朋友,雖然不是家裡獨生女,但是整個家族裡就一個小女孩,寵習慣了,大學時候,談戀愛,男方是農村的,女孩父母極力反對,但是倆人感情好,也不敢幹涉太多。

後來,女朋友和男方回去了他們的農村,剛開始時候,準婆婆還是很開心的,可能覺得自己兒子“有出息”,還沒畢業就領了一個女朋友回來,但是兩天後,女朋友發現其準婆婆的話裡話外是“女人就是伺候男人的,應該以男人為主”,女朋友心細地觀察,發現很多事情都是她準婆婆在幹,即使應該男人乾的活,譬如“背糧食”。


回來,認真思考之後,她選擇了分開,因為她覺得“她的婚姻不會幸福”。

當然,那男生詆譭她為“嫌貧愛富”。

所以,很多時候,想想當初的選擇,不可能雙方沒有任何人提醒過你,你們之間可能會存在矛盾。

如果實在不能解決,只能在婚姻和親情之間進行選擇了。


秘語相傳


城裡這類女士優越感強,雖看中農村出身的小夥,接受了小夥的能力素質,但瞧不上男方的家人家庭出身,根本原因是農村落後,家庭貧寒,受教育少,生活方式、習慣不同,社會階層位低。不願交往是怕外人看低,怕影響家庭生活秩序,怕經濟上幫扶男方吃虧。女方在婚姻時段經濟上付出較多,男方因家庭經濟條件限制,付出有限,女方經濟地位更感優越,內心不平,低看男方,表現獨斷,頤指氣使,不尊重男方。長此以往,當男的事業發展稍有基礎,有獨立發展及生活能力,獨立獲取尊嚴的能力,女方仍不改變,還以女皇自居,仍認為男的一切都拜自己所賜,自然會加重男方不滿。

男方在這樁婚姻裡,被女方被低看,在家得不到尊重,沒有尊嚴,內心痛苦。在老家,揹負不孝,怕老婆,說了不算,當不了家,父母、兄弟姊妹白白為他付出,養了個白眼狼,也同樣得不到好評;自己內心感覺愧對父母家人,欠了良心債,心受煎熬,更是痛苦。這種雙方家庭生活困境,如得不到改善、疏解,家庭矛盾必然升級,有可能使婚姻走向危機。


志謙583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中國的古語說“門當戶對“,如果雙方家庭肩膀不一邊齊,那麼時間久了就是會出現大大小小的矛盾的。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多數都是沒有家庭背景,父母都是務農或者打工的農民,在經濟和認知層面多少都會和城市人有差異的,而城裡的獨生子女一般都是從小被當成公主一樣寵著,擁有原生家庭給的天生優越感,沒有受過什麼委屈,沒有遭過什麼罪。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雙方結婚就變成了三個家庭,兩個原生家庭和一個小家庭,碰面打交道是在所難免,但是如果女方原生家庭因為雙方家庭經濟差距不尊重男方父母,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對此問題認為這已經不是小問題了,而是道德品質問題了,那麼如何是好呢?具體分析和建議如下:

一, 男方提高自身能力。

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很少有人會同情弱者,如果想要你的父母得到尊重,就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能賺錢,能顧家,能孝敬老人照顧小孩,只有全方位能力的提高才會讓你更有底氣去解決問題,農村大學生的父母能力有限,務農一輩子,對於知識和眼界確實沒法跟城市人去對比,但他們竭盡所能的去培養一個大學生,對於教育的正確認識確實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所以不管別人是否尊重你父母,你一定要盡你所能讓你的父母迎來尊重。

二, 不要當“鳳凰男“。

現在好多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都是經過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學習才考上大學,他們都有著極強的自律性和自尊心,但這也是農村大學生的一個弊端,因為城市的生活和農村的生活就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很多寒門學子對此感到不平,但又沒有什麼能力去改變,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自卑,所以對於一些事情也會有些偏見誤解。所以女方家長不尊重男方父母這個事情,也要分情況,分事情去看待,不要帶有偏見的情緒去判斷尊重與否,心態要放對。

三,少見面減少矛盾。

讓雙方家長少見面,雖然這有點不盡人情,但這是最有效,最直接能避免問題的方法,父母都是希望子女的日子過好,只要兩口子的日子和和睦睦,高高興興,做老人自然會高興,不會滋生事端的。

四,繼續惡化離婚收場。

如果雙方任由事情惡化發展,不採取任何措施,一味的互相偏袒自己的父母,那麼,一個小家庭很可能為雙方父母關係的惡化來買單,對於小兩口而言,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也得明辨是非,拒絕做和稀泥的那個人。否則,很可能小矛盾演化成惡性事件,最終以離婚收場。

古訓說過:“男不高娶,女不低嫁“,農村大學生娶了城市獨生女這在常人看來就是門不當,戶不對,但既然在一起了這就是緣分,為了這個來之不易的小家,夫妻兩應該經常溝通,互相理解,對於雙方父母的問題,也要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解決,沒有什麼問題是溝通解決不了的。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鄉村關中


在古代,贅婿是非常沒有地位的,即便是到了今天,男方如果沒有自己的房子,住到女方家裡,家庭地位也是相當的低。


古往今來,很多傳統有所弱化,但是從未消失。當代婚姻,還是要講門當戶對。


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不能說所有,見過的世面相對較少,多數是帶有或多或少的自卑的,更為敏感,更加希望得到尊重。城市裡的獨生子女,生活條件更加優越,物質條件豐富,性格也能更加開朗。


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人際關係,農村人和城市人的結合需要經歷更多考驗,出問題的概率也會更高。


一般男性擇偶標準較低,容貌往往最重要,其次則是職業,但是女性擇偶要求要更為複雜,房子,車子,票子,工作,收入,身高,相貌等等,往往財富是第一位。因此農村女嫁到城市,多數生活都還過得去,城市女嫁農村男,出問題的概率大大增加。


這是一個現實的社會,笑貧不笑什麼的,貧窮似乎成了原罪。沒有人去探究農村男孩為了考上大學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會看你當下的收入水平和家庭財富多少。

農村出身的男性,確實有不少人對衛生不太注意,生活節儉,不喜歡高消費,生活中沒有那麼多浪漫。而城市中的女孩,往往更加小資,喜歡品位,喜歡浪漫,喜歡奢侈品。兩者的結合,必然有著眾多的生活習慣磨合衝擊,層出不窮的矛盾。


財智成功有位朋友在北京闖蕩多年,開公司盈利不錯,買下了兩套房產,娶了一位北京的獨生女。結果呢,多年過去了,各種各樣的原因,離了。


生活習慣不同,一方不願意做出妥協,時間久了感情自然會破裂。


按照我國的傳統,要回老家過年。但是城市的女性往往不願意到農村過年,嫌冷,嫌不衛生,嫌遠,各種嫌棄。僅此一點就能每年一場矛盾。有的人退讓了,留在城市過年,讓老人在家孤獨等待。有的人堅持,或者乾脆自己回家,當然也有脾氣大的,乾脆直接離了。


這個時代,有人有錢變壞,有人變壞有錢,有的人鋤頭揮得好挖人牆角,有人勾三搭四找刺激。結婚成本雖然越來越高,離婚成本倒是越來越低了。


兩個人走在一起是緣份,攜手一生則需要更多的溝通與呵護。如果能夠平心靜氣的溝通,各自做出讓步,在一些事情上提前達成共識,比如過年回家,比如老家來人怎麼接待,問題就會少很多。


一個巴掌拍不響,既然選擇了對方,就要努力適應並彼此做出讓步,否則,這樣的婚姻很難持久。


最後,農村出來的大學生,為什麼不盡量選擇同樣是農村出來的女大學生或者城市中的普通家庭女孩呢?


財智成功


你找城裡的獨生子女為妻,對方家人看不起你們家,這分情況,你既然選擇了城裡的姑娘,說明她看上了你的優點,但是你不能因為自己從農村出來的,就有自卑心,處處往壞處想,你父母只要拿出誠意,真心待兒媳婦,我想她家人也不會怎麼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互相理解,互相體諒,既然他女兒選擇了農村人的兒子,自己不能像嫁了城裡的富二代一樣風光,一樣有現成的房車,一樣的把婚禮辦得隆重。

但是你的父母也要盡力給兒媳婦提供一些物質條件,畢竟你選擇了城裡的姑娘,而不是選擇了一山裡女孩,各有利有弊。我有一朋友,兩口子就一獨生女兒,女兒也是嫁了一農家子弟,男孩雖然自身條件比較好,公務員,單位好工作穩定收入穩定,有升職的空間,身高樣貌都不錯,但是家裡為了供他上學花光了積蓄,父母身體不好,經常生病,但是男孩父母盡力拿了辦酒席和一些正常的禮金,女孩父母把家裡剛買的新房給女兒女婿做了新房,婚禮也辦了,兩家都滿意,婚姻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平等相處,往上數三代我們的老輩子人都是農民。


愛家胖大姐


回答好友的提問。現實社會老人必須得到尊重。老人辛苦養育兒女一輩子不容易,非常的辛苦。每一個做兒女的,不僅要尊重爸媽,而且還要孝敬和感恩父母。這才是一個人做人的正常道理。也是一個好人品。如果一個獨生女結婚後不尊重男方的父母親。這說明她的人品及差,她也算不上一個好姑娘。因為一個好女人她是非常尊重和孝敬老人的。儘管這位姑娘容貌較好,有氣質。但是她的人品有問題。作為男方,不應留戀她。應儘早地與她分手。因為她連你的父母都不尊重,今後你們倆的生活,她不會給你帶來幸福,只會給你增加痛苦。天下好姑娘有的是。所以小夥子,我建議你還是重新找一個尊重爸媽,孝敬老人人品好的姑娘為妻,這樣你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不要留戀一個女人的外貌,而重要的是看她的人品。人品好了她會給你帶來一輩子的幸福。





66662847755忠誠衛士


首先要聲明一下,男女之間從認識,相親,相戀,到結婚是有個過程的。在結婚之前這段時間,如果說女方以及女方的家人,對男方以及男方的家人表現出不尊重,男人還繼續娶了這個女人,後期女方家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男方自找的。這個與農村不農村沒有關係。

如果說女方在婚前的時候,她對男方家庭以及家人表現出了充分的尊重,或者說相對的尊重,結婚之後又表現出不尊重,那這也是男人自己的問題。

夫妻雙方的另一半對自己家人的不尊重,其實有的時候不應該怪對方,應該怪自己。因為你沒有與你的另一半做很好的有效的溝通,同時這樣的一個不尊重你的家人的人,你把她娶進門也是你自己找的。

所以我認為兒媳婦不孝順,其實不怪女方,應該怪男方,一個男人沒有把自己的老婆教育好。女方本身與男方的家人是沒有什麼感情的,在尊重與否上面,這是他們原有的家庭的家教和素養,但是結婚後,這個女人的家教,應該有著男人做一個有效的正確的樹立與認知學習。

同時男方的父母,他們的孩子與媳婦不孝順,也不應該怪孩子,怪自己,怪自己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所以說他們現在在品嚐惡果。

中國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這個過程中,缺乏了家庭教育,素養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現在一味的只是給孩子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類教育。對孩子的外在的看的比較重,忽略了孩子內心中的教育。

不過中國時下的教育,確實也偏離道德教育,在中國,現在所有的教育偏向於金錢權力。

中國現在真正的危機不是食品安全,不是環境,是人的道德危機,基本上很多人沒有了道德這一個概念。現在人為了金錢,為了權力,都不擇手段。整天說正能量,實際上正能量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





元亨利貞陳


女方父母不認識男方父母,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男方父母也沒有見過女方父母。請問結婚前,男方就沒有主動拜訪女方家裡嗎?不管之前同不同意,既然後面同意結婚了,男方包括父母總該拿點東西去女方家裡商量下婚禮,請女方吃飯什麼的吧!不在乎你那點東西,結婚這麼大事,父母不出面談太兒戲了吧。首先男方就失禮了。而且並沒有說法說女方父母婚後一定要去男方家裡吧,難不成還得給女方拜年送禮,沒這規矩。就算婚前婚後女方父母想去看看女兒的生活環境。男方也是要下帖子請的。家裡備好酒席,請好親戚朋友陪著的。而且女方父母第一次上門是要給大紅包的。哪就那麼容易。說不定別人還是不想增加男方的負擔呢。明明都是自己做的不好,女方沒計較還要怪女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