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季紅薯育苗期,育苗階段應該注意些什麼?怎樣育好苗?

旭日東昇付先


又到春季紅薯育苗期,育苗階段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怎樣育好苗?

育好紅薯苗,直接關係到種植紅薯的效益,所以,紅薯種植區的農民非常重視春季紅素育苗問題那麼,紅薯育苗階段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怎樣才能育好苗,保障紅薯栽植以後的成活率?

紅薯根塊的選擇。

選擇什麼樣的紅薯根塊育苗,是培育紅薯苗的關鍵問題,這裡包括兩個方面:紅薯一般在下霜以後收穫,但用來培育紅薯苗的紅薯根塊,必須在下霜以前收穫,否則,育苗的紅薯塊育苗期間容易腐爛,造成育苗失敗:第二,選擇育苗的薯塊要大小始終,最好是長形,這樣才能滿足出苗基數和壯苗的要求。

育苗的過程。

在苗圃的底部先撒施氮磷鉀複合肥,上面再鋪上十公分左右腐熟的有機肥,然後把在陽光下暴曬的薯塊,均勻的排列在育苗圃中;薯塊排滿育苗圃後,用腐熟的有機肥覆蓋薯塊,保持3-5公分,再在上面撒上適量的辛硫磷顆粒,然後澆透水,用塑料薄膜覆蓋拱形小棚,就等著紅薯出苗即可。

因為紅薯萌芽出苗後生長快速,施加無機肥能快速滿足秧苗的營養需求,由於腐熟的有機肥富含各種微量元素,為紅薯苗長成健苗,壯苗提供了保證,澆透水,滿足了紅薯出苗後對水分的需求。在苗圃中撒上辛硫磷顆粒,可以有效的防止地下害蟲對紅薯根塊的危害。

怎樣培育出壯苗。

紅薯根塊出苗以後,要定時晾苗,即在中午溫度高的時候打開拱棚的兩端,讓拱棚內的空氣流動,以降低拱棚內的溫度,以免造成紅薯苗瘋長,出現弱苗;在栽植紅薯的前5天,加大晾苗的時間,已培育出健壯的紅薯苗,提高栽插紅薯苗的成活率。

總之,培育紅薯苗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工作;既需要耐心,細心,又需要掌握技術要點,否則,就很難培育出理想的紅薯苗。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今天是3月13日,氣溫已經上升到18度左右了,在我們四川南充這邊,人們已經開始在育紅薯苗了。

當然,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幾天前已經平整好了土地,今天下午,我也從縣城回家幫著爸媽育紅薯苗了。

題主問在紅薯育苗階段應該注意些什麼,根據我的經驗,我覺得只要做好以下幾點,便能育出健茁的紅薯苗來。

選種


在育種苗前,選好薯種很關鍵。

選紅薯種時,不一定要挑個頭頂大的,但是一定要選那種沒有損傷的紅薯塊做種薯。

紅薯選好以後,將其頭朝上,插在施過農家肥的窩裡面,一個窩裡放兩個,然後用泥土蓋上,

注意防鼠患

紅薯剛插進地裡以後,一定要防止老鼠咬爛薯塊,導致紅薯受損以後不發芽。

每年春天插了紅薯以後,我們這裡人都會在紅薯地周圍灑上一些拌了鼠藥的大米,用來預防鼠患。

當然,在預防鼠患的同時,也要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家禽誤失拌了鼠藥的大米中毒,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注意溫度與溼度,以及後期的肥水管理

現在雖然是春天了,但氣溫還是偏低,特別是在每天的早晚時候,溫度通常下降到只有幾度。所以我們這紅薯種下地以後,就會蓋上塑料薄膜來保溫。

等到紅薯出苗以後,就要及時的揭掉薄膜,以防在晴天時溫度過高,紅薯嫩苗被燒苗。

當然,如果長時間沒下雨的話,那麼就要想辦法給紅薯苗澆水和施肥。

只要認真做好以上幾點,育出來的紅薯苗根莖粗壯,葉片碧綠,等到薯藤長了以後,便可割來移栽了。


李茗說鄉村


我們膠東人稱紅薯為地瓜,紅薯苗叫地瓜芽子。昨天晚上老爹給我打電話,問我今年有沒有準備種地瓜,如果打算種地瓜,要開始準備生地瓜芽了。生地瓜芽子是一件比較繁瑣的事情,準備工作要從去年就開始。

為什麼要從去年就開始準備呢?年輕人可能不太瞭解,年齡大一些的農村老人可能都知道,生芽的地瓜和我們平常吃的地瓜,有一點點的不同。那些準備生芽子的地瓜,是要等到那些普通的地瓜長出藤蔓以後,把藤蔓剪成一截一截的,再重新栽到地裡,然後長出的地瓜,才可以在今年春天生芽。


老爹告訴我說,過去農村生地瓜芽,生產隊都要在山裡盤迴籠炕,燒火加熱提高溫度。有時候也會把地瓜放在自己家的土炕上,因為炕頭上暖和,所以就都在炕頭上生地瓜芽,人只能睡在炕尾。因為地瓜芽需要每天澆水,所以經常是地瓜芽生完以後,土炕也坍塌了。現在很少有人在土炕上生地瓜芽了,一般都是找一處朝陽的地方,蒙上塑料薄膜,這樣就可以保證溫度了。

現在一般都是在自家地裡種一點兒,為的是自己吃的方便。所以打算生地瓜芽之前,可以找幾個大的保溫箱,也可以在院子裡的朝陽處,用磚頭圍起來,然後鋪上一層細細的沙土,將地瓜緊挨著插在沙土裡,再撒上水,蒙上塑料薄膜,幾天以後地瓜芽就長出來了。地瓜芽苗長出來以後,每天最少要噴灑一次水,一定不能缺了水,否則會直接影響芽苗生長。生在院子裡的地瓜芽,由於受到太陽的光照,所以要比生在炕上的更加粗壯,成活率也高。


因為春天中午的陽光很強烈,所以每到中午的時候,應該把塑料薄膜掀開一會兒,讓地瓜苗通風透氣,同時也降低一下溫度,否則地瓜苗會瘋長,長得又細又長,看上去不夠健壯。如果打算第二天要去地裡種地瓜了,那麼頭一天就要把塑料薄膜全部掀開,讓地瓜苗充分的吸收陽光,適應外面的氣溫,這樣栽到地裡以後,地瓜苗才更容易成活。

天氣暖和了,馬上就要整壟栽地瓜了,想地瓜高產,育出健壯的芽苗很關鍵。


靈子


紅薯育苗這方法好多人都會。第一步先把肥沃土粒打成一個長寬高分別為10米、1.5米、50公分厚的長方體士臺子,在農村這土臺子就叫育苗床,苗床弄成後在再苗床上攤上一層牛鋪糞。而後再把事先挑選好的紅薯種一個一個豎立擺放起來。最後再用細沙攤蓋在紅薯上面。為了保證紅薯在苗床裡快速升溫發芽,再用稀泥巴把苗床周頂全部糊起來。過上十天半月後紅薯芽就會頂破泥巴層生長綠油油的紅薯芽。當紅薯芽長至一尺左右時,就可以把紅薯芽一根一根拔出來移栽到大田裡。其實這種育苗方法是從前生產隊時期採用的土辦法。只因從前生產隊困難沒錢買膠紙。而現在育苗很簡單,只用打個糞土苗床臺子,把紅薯種擺進去後,只用薄膜一蒙就成了。

其實紅薯育苗很簡單。關鍵得把握苗床裡的溫度。溫度太高光燒芽,溫度過低紅薯芽不生長。溫度一般控制在15到25度之間最合適。有人說:下紅芽不用牛糞和沙子不行嗎?說的沒錯沙子能幫助升溫,牛糞可以保暖,為紅薯種育苗提供有機養份。再者,挑選紅薯種也很重要。發現有幹塊,濃塊,黑病斑以及糖芯、黑芯等堅決不能做種苗。用這些壞紅薯做種苗不僅會移傳下代病菌,而且還會影響下代紅薯品質。好了,這就是紅薯育苗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土秀才


感謝老師旭日東昇付先老師的邀請!

說起紅薯育苗這個事自己有幸在前幾年隨著父親親自做過這件事。當時種了將近8分地的種薯,不過種薯是爸爸特意去集會上購買的大小均勻的紅薯種。我們是露天起隴蓋地膜種的紅薯,既主要是供麥茬紅薯種植的。

對紅薯種塊和土地裡的處理以及對種植時間點的把握。


由於是特別購買的紅薯品種,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挑選的。只不過但是對紅薯種塊進行了消毒殺菌處理,既用多菌靈稀釋好用噴霧器噴施一遍並晾曬乾就可以了。對於春地進行了深耕一遍,肥肥上的100今過磷酸鈣,50斤有機肥和50斤三元複合肥。種植紅薯的時候是起隴蓋地膜,隴距在50釐米左右。紅薯種塊的間距大概在30~40釐米之間。時間點在3月底到4月上旬溫度達到15℃以上的時候。紅薯種塊是在土壤裡躺著種植的這樣的話就能夠多長紅薯秧子。能夠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出苗後的管理以及剪紅薯秧子的技巧

由於露天蓋地膜育苗,所以在種植好以後要及時的把紅薯苗從地膜裡摳出來,防止燒苗的情況。由於氣溫的原因紅薯的生長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只有紅薯秧子大都長到20多釐米以上的時候才可以剪紅薯秧子出售。我們都是下午剪紅薯秧子的,一般要分兩截,既有頭的一截要就4片葉子,另外一截留3~4片葉子。100根一捆用紅紅繩輕輕的捆紮起來。一開始趕集會賣的時候貴一些,一棵1毛錢,最後買到7分錢一棵。當時8分地賣了將近2000塊錢。只不過人的辛苦一點。


豫東小農


又到春季紅薯育苗,育苗階段應該注意些什麼?怎樣育好苗?

日復一日,年每一年,轉眼又到了春耕季。紅薯,作為我國的主雜糧之一,種植工藝簡單,而種植範圍廣,效益高,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紅薯育苗分溫床育苗和大田育兩種,這裡就著重介紹大田育苗。

春分馬上就到,江南的紅薯也要相繼出種了。為了育好紅薯苗,首先應該下足底肥。然後是出種後的保暖。

紅薯育苗的底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具備條件的農戶,把豬牛糞發酵腐爛後,每分地(可種三百斤左右,以1斤至1.5斤/個計)七百到(較幹)至一千斤(較溼),翻地時均勻散撒於地面,後翻入土中,以保證淋雨而不走肥。株行距以35cm:40cm為宜,穴深視紅薯長度而定,以土剛好能蓋住薯就行。

出種後,如果出現春季倒寒,就要注意薯種保暖防凍。認免薯種凍壞爛種。栽好種後,以地膜鋪蓋保暖就可以了,但氣溫高了(日平均氣溫在20℃時,就應掀開地膜,以防煮苗。

開穴放好紅薯種後,再以腐熟(腐爛)的人糞120斤左右,以水3倍稀釋淋在穴內的紅薯上,注意,千萬不能以生糞淋施,那樣會因生糞發酵而燒死薯種。淋好糞水後再以掩蓋就好。這樣一可以使土壤充分含水份以便抗旱:二也可以使薯種一出根就可以吸取其養份。

這樣底肥充足,在一兩茬薯苗割割都不用再下葉面追肥。

沒有條件的農戶,因現在愛乾淨,有部分農家已不再養豬牛,所以沒有豬牛糞。甚至有些起了新房子,連人糞尿也沒有了。這些人只要撐握好追肥的尺度,也是能育出好薯苗的。

沒有有機肥不要緊,要勤施追肥。第一次,當紅芽露出一葉一芯時,每分地以尿素1市斤兌水200市斤(複合肥1.5市斤/兌水250市斤),攪拌使它們完全容解,均勻淋施薯種旁邊;當薯苗到三中一芯或四葉一芯時,就要下第二次肥了,這次每分地以尿素1.5市斤200市斤(或複合肥2市斤兌水250市斤淋施,這次肥料濃度高了些許,所以淋施時應離薯8至10cm以免燒苗。第三次施肥應在薯苗長到15至17cm時,每分地以尿素2市斤兌水250市斤(或複合肥2.5市斤,兌水300市斤)攪拌淋施即可,距離還是10cm為妙,這樣第一茬薯苗基本上可以到以割了(50至65cm)。第二茬只下一次就夠了,以第三次肥量就夠。

以上僅是個人心得,如你有更好的經驗,歡迎分賞。


林親怡


紅薯苗期注意放風通風。棚內溫度保持二十五度,過高時選擇10點至16點放風,待快出苗時加長放風時間,苗與外界多通氣苗可成熟點,移栽時換苗輕,成活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