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半年微博可見功能上線,你怎麼看?會去設置嗎?

Lesaleitsme


1

微博這個平臺本身,多少有點像身居世外之桃源卻又能透視世界的感覺。雖然它時常峰谷間度,冷熱交替,甚至經歷過由於後臺容量的限度引起的小小突發恐慌,但都已經安然度過。可以說,目前它處於平穩階段。至少這一段時間,無論新老平臺之間的摩擦和競鬥有多麼的激烈,它似乎依然穩坐釣魚臺。不過,在5G、6G來臨之際,沒點動作可能也是有壓力的。

2

作為微博客戶來說,這裡跟在別的平臺上面的發展,還是有所不同。

看起來平臺對自媒體運營人的主動施壓不是很強硬,但是,平臺的架構以及運營人自律性,特殊地其中受眾監督機能比較開放。所以,即便曾經一度是「大V」紅人,如果沒有蘊含足夠深底子的,也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不得不主動淘汰自己而善終;整個平臺的輿論趨向也常常是大浪淘沙,推陳出新不斷,它能與讀者、運營人、創作者起落塵埃患難與共。

3

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是最先接觸,並且開始熱心關注的兩個新媒體,沒多長時間就發現他們兩個確有所不同之處。前者就成為了我首次獲取自媒體資質,並完成簽約成為讀物博主的平臺。就這樣在這裡堅持併成長,已經有好些個年頭兒了。

只要堅持靈活多變的框架機制,不以固步自封,集客戶之所急,供客戶之所需,維讀者之所利,創作者之所便,遠景就會一直美麗在那裡。

目前發現,大多數新媒體平臺,成功建成電商功能日常,可能是今後越走越寬的遠景之一。但真正實現買家受眾廣泛普及,可能需要耐心等待,尚無哪一家能夠替代專業電商的交易功能的。

4

現在,微博所推出的不可見功能,應該是考慮了綜合方面,猜測其中也不乏減輕平臺負重方面的因素,也許,是為了降低信息流動總量?

從創作者自身角度,本人也會利用這個功能去進行設置。首先是因為自己所創作的作品本身不可能都是優秀的,選擇性屏蔽有必要;從保持作者信息透明度的角度,保留有價值的一些作品,用來讀者參考自己關注的作品內容。

不過,目前可能是按半年的時間限一刀切,但也是可以去試試。


狐步探探


微博可以自己設置可見範圍設置半年,發佈超過半年的只有博主自己能夠看到,其他人無法查到,根據微博官方說這是為了增強用戶對內容的自主性,不過網友們有不同的看法。

微博官方上線這個功能也是針對博主們的需求,微博畢竟有個人隱私,有人認為會影響微博公開性的價值,我個人認為微博也是出於全面的考慮才推出的這項功能,每個人的微博內容都會或多或少公佈後有點小後悔,或者內容有點小瑕疵的時候,我認為這功能其實也是有利於博主們的權益,有的為了社交,有的就是自我記錄,目地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其實如今的時代發展速度之快,半年前的東西看不看也就沒什麼了,想關注你的人半年時間也就足夠了。我對此很贊同。

我也會去設置,太多的東西也沒什麼價值,只有新的東西才價值更高,才知道大家相互交流學習,這是我的個人看法。

我是趙國峰願意和朋友們分享互聯網科技創業,希望得到你的支持。謝謝。





趙國峰zhaoguofeng


微博推出這個可能是特殊的國情定製的特殊功能,當初微信推出類似功能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多少影響,因為微信是基於熟人社交,彼此之間一定會有某些聯繫。

而微博不同,很多人大家彼此並不熟悉,很多早期的言論很容易被挖掘出來,尤其是知名大v,明星等知名人士,就像前段時間很多人的早期言論被一一曝光,受到不同程度的攻擊。

因為我們每個人在網絡上都沒法保證我們所表達的觀點一定是對的,甚至是絕對正確的,甚至即便是表達沒問題,在傳播的過程中也會出現誤差。

所以微博這個時候推出這個功能,算是一定程度對個人隱私的保護。

畢竟噴子無處不在,我們無法避免,除非有一天徹底離開網絡環境,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最極端的情況是很多人為了避免受到打擾,直接刪除掉所有微博。半年可見的功能確實能幫助到一些人,也算是微博為數不多的實用功能之一。


以上,謝謝。


留聲之地


習慣時很難改變的,需要積累大量時間,微博推出該功能個人認為是為了鎖定前期的用戶,不讓流量因為科技升級帶來的遷移,更多幫助在微博平臺的人形成自己的生態模式,其實所有的大平臺都在做類似的升級,就像我們生活就用微信語音,商業宣傳就用平臺,而流量的內容下沉,各大平臺商業模式由之前的相互優勢互補到現在的自運營才能鎖定利益,讓流量越來越垂直,這其實更像一個沙漏,表面看是升級,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是鎖定精準用戶的運營。


屋角落



我認為這個功能的出現會導致微博的關注度慢慢的降低,也就加速了這款社交軟件的衰退。

為什麼?


原因有幾點:


微博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微信的公共社交平臺,而注重的本身就是開放性的自我展示交流舞臺。那麼這種僅半年可見的功能實際上就是大幅度強調個人隱私的部分。


而這種隱私完全不同於微信上的針對家人親戚的信息,也不同於銀行理財等私密性信息。


只是將以前展示在公眾面前的自己一概否定。


這樣何來自我展示的延伸和延續呢?

第二,沒有了過往十年,二十年的歷程,所謂公眾名人高知在百姓面前也就失去了展示過往的資本,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就半年的展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轉眼就忘的事。但是如果能看到5年前,十年前的你的狀態,那種呼應的感覺才是關鍵。


當然了,很多人誰開了半年功能就是怕被人扒皮也有一定道理。


都是自己心甘情願發的事情,沒人逼迫也沒有涉及到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那麼直接否定以前的自己就是告訴大家此地無銀三百兩而已。

大家都不是傻子,開了半年功能的是怎麼回事也就心裡自然有數。


最後,微博本身就是一個公開的展示自我的平臺,真不願意被看到的,刪了就完了,又不是隻能發不能刪,何必弄一個完全推翻自我的功能?


只會讓人覺得:


嗯,這個人看來是有事情。


而INS和臉書我個人認為不會開通這個無意義的負面功能,原因上面講了。


風吹落葉處


微博可見功能上線的說明,用戶開啟該設置後,發佈時間超過6個月的微博將被設置為頸脖處可見,其他用戶無法查看,該設置在信息裡的個人主頁,以及搜索場景中生效。此舉將增強用戶對自己賬號內容的自主性和處理能力。

個人認為這些功能對於公眾人,明星等是一種很好的保護,對他們來說是有很大的用處,如果不滿意可以直接刪除或者重新在編輯在發就好了。對普通人來講這些功能就沒有那麼需要了,所以說用處不是很大。



科技蠻姐


不玩微博,對我沒什麼影響


上官雲JUN


會的,接受一切新來的智能!


悍龍國際軟裝設計


沒用過,不知道。


行萬里路25854851


這個功能和微信朋友圈類似 所以新鮮感不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