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盆景用的樹都比較矮小,是如何栽培的?

四川瀘州果然好百香果


做盆景的用的樹都顯老氣,骨瘦嶙峋,一看都有幾十年的樹齡了,但是為什麼都那麼矮小呢?以下我為大家介紹:

控水控肥:我們都知道,樹木的年齡可以在樹木的橫截面的年輪看出來。年輪還有另一個記錄個個年份水分大小的功能,年輪緊密,證明當年的雨水較少,年輪間則緊湊。綜合上面的情況,我們在養護做盆景的胚體時,就要少水少肥下來培育,這樣才會有小老樹,樹木經過幾十年的生長,但是卻不會長大,唯一改變的是有樹木的水線樹皮蒼老。

“蓄枝截幹”人為矮化樹體:選擇有一枝有過渡比例的側枝,然後將主杆修剪掉,使用側枝牽拉定型改為主枝,這樣既能將樹體整體降低高度,也讓樹幹的整體上下呈現金字塔形狀,下大上小,有一定的過渡比例,也讓整體的樹樁,更顯穩健。

使用藥物的控制:有些萌發力較強的盆景素材(比如榕樹,三角梅等)生長旺盛期的時候,枝條徒長,葉片間距長達10釐米,後期成為木質化枝條時,無芽點的枝條間,不能按照我們所需要的位置出枝,所以在樹木健康生長期,使用藥物控制生長,三碘苯甲酸(TIBA)、整形素(氯芴醇),抑制頂端分生組織的分裂及伸長,頂端優勢;青鮮素,主要影響核酸的生物合成,干擾頂端分生組織分裂及伸長。

物理輔助:

1修剪摘心:盆景樹主杆需要增粗,那麼就要讓主杆多生側枝,放養主杆的側枝,能帶動樹木主杆部分的增大。破壞主杆頂端的枝條放養,多使用摘心,讓枝條上芽點細小,不長大,抑制頂端枝條的長大。

2,鋁線,將物理上兩點間高度,使用鋁線纏繞做彎,將整體枝幹的樹體,打完或稱為傾斜的“Z”或類似於“S”的形狀,將整體樹高,人為壓低,做低。

以上是將盆景矮化,濃縮的在盆體的主要使用方法,各位花友若有更好的辦法,歡迎留言評論區,介紹更好的經驗。謝謝大家。


喧城靜屋園藝館


“物生天地間,細大各有容。偉哉霄漢姿,厄此盆盎中。”(宋*艾性夫《憫盆松》)

樹木盆景向來以縮龍成寸、以小喻大見長。如何實現盆景樹體矮小呢?“木頭工程師”且送上八個字:選、揀、墊、偏;淺、剪、編、限。

  • 選品種。儘量選擇觀賞性高的灌木、小喬木類樹種或矮化品種培養,讓算它們瘋長它們也長不高,如千年矮(瓜子黃楊)、六月雪、壽星桃等等。

  • 揀苗木。選擇苗木時,揀冠矮枝低、虯枝懸爪的苗木或殘樁,或者是利用矮化砧木嫁接的苗木,另外扦插苗、壓條苗主根少,側根多容易矮化。

  • 墊根系。俗話說“樹大根深”,植物地上枝幹與地下根系的生長通常有很大的關聯性,栽植時將主根剪短並用石塊墊在下面,免生直根,多培養側根。

  • 偏幹栽。栽植時,利用斜栽(斜乾式、臨水式等)、橫栽(臥乾式、連根式等)、倒栽(大懸崖式等)誘導枝幹斜長、橫向發展,抑制樹木盆景的頂端優勢,防止它長得過於高大。

  • 淺培土。俗話說“盆景不露根如同插木”,如果所選苗木根系多且有一定的觀賞性,可儘量逐步露根。利用適當的較小、較淺盆缽栽植,形成“根包土”,從而控制盆景枝幹生長。

  • 剪枝幹。修剪中通過疏去直立、徒長、過旺枝條、剪短過長枝條或以弱枝(芽)、斜生枝(芽)帶頭來控制樹形,其中以嶺南盆景的“蓄枝截幹”最為典型。

  • 編枝幹。這個很好理解,對枝幹進行蟠扎、編盤、牽拉,讓其“枝無寸直”,偃壓虯曲。

  • 限肥水。俗話說“無肥不長樹”,通過限制肥水用量、加強通風透光來達到抑制生長的目的。

圖片均來自網絡


木頭工程師


顧名思義,盆景盆景,盆中風景。確實有一部分樁材品種在沒上盆之前,體量不是很大。例如一些小喬木、灌木等。但是自然界再小的原生態木本樁材,在上盆前基本都要進行人工干預,濃縮才能成型。

盆景用樹之所以矮小,其最直接、最有影響力的、甚至可以說最神奇、最偉大的手段就是“截幹蓄枝”。

中國盆景的歷史最少有一千多年,而截幹蓄枝的歷史則不足百年。資料顯示,此項前無古人劃時代的技術,由盆景泰斗孔泰初先生首創。

十數年乃至百年老樹通過“截幹”變矮,然後經過多年“蓄枝”過渡之後,高大之樹則搖身一變、面貌迥異。其幹身虯曲滄桑,其跟腳穩如泰山。

如果說物理手法的截幹蓄枝,屬於盆樹矮小方法的大動作,那麼縮節矮壯類的化學手法噴施,應該是輔助小動作吧!

另外在盆樹事前的選擇上,那些在惡劣自然環境下生長的、在人畜蟲踐踏破壞過的樁材,都是首選。因為它們有條件成為天然的矮,只是這種“天然美女”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


林中斧亂侃


做盆景用的樹都比較矮小,是如何裁培的?

呵呵!盆景也是很好玩的東西。盆景樹要選擇小葉植物,誇張地說。植物葉片越小越好擺弄。

如果樹樁根糸好(根糸豐滿為好),直接就可以上盆,先將根部全部埋入土壤中,然後逐年提根,以突顯老態龍鍾。盆景樹型既要預期樹樁的發育趨勢,也要考慮與根部造型相適應,在這一點上審美及欣賞的能力要求比較高。

如果樹幹好而根糸差,則可以先將根部多養幾年,每年春季換盆時觀察根部發育趨勢,再以根部發育預期去修剪樹冠造型以求上下相互呼應。

樹型如何粗短而壯實,關鍵在打頂剪枝上,一是要施足肥放開長,二是要捨得剪不怕傷,再適當地以縛、扎、綁等方法予以定型,動手的樂趣就在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