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神祕的古代職業,膽小者莫進來,聊聊湘西趕屍風俗的由來

一個神秘的古代職業,膽小者莫進來,聊聊湘西趕屍風俗的由來

湘西趕屍這種風俗有很久的歷史,人們都害怕遇到趕屍隊伍,但是又對其充滿好奇,所以讓個行業越傳越神秘。

一個神秘的古代職業,膽小者莫進來,聊聊湘西趕屍風俗的由來

最早的趕屍人要追溯到苗族人的祖先蚩尤身上。傳說蚩尤率軍在黃河邊上與黃帝作戰,經過多日的激烈戰鬥,戰後戰場上留下不少士兵的屍體。蚩尤不忍心看到同胞的屍體被拋棄在客鄉的荒野之上,想要抬走所有的屍體,但是人手又不夠。怎麼辦呢?好在蚩尤的軍師是一個熟悉旁門左道的法師。只見軍師念起唸咒,畫起符咒,讓蚩尤手持法器在前面引路,自己則施法讓屍體都站起來跟在蚩尤身後。就這樣,蚩尤成功地將屍體一起領回了家。這便是最早關於趕屍的傳說了。

一個神秘的古代職業,膽小者莫進來,聊聊湘西趕屍風俗的由來

近代的趕屍匠是一種民間流傳的職業,老趕屍匠以收徒的形式尋找繼承人。做趕屍匠首先要足夠膽大。為了考驗弟子,老趕屍匠會放一件東西在亂墳崗上,讓徒弟在深夜獨自到墳頭將其找回。其次考驗的是力氣,趕屍匠往往需要揹著屍體走很長的路,力氣小了做不來。最後要有方向感,因為趕屍人基本上是在夜間工作,要在晚上能認準路和方向。而且趕屍匠通常要求長得越醜越好,越恐怖越好,凶神惡煞的樣子鬼見了都怕。

在湘西沅江上游一帶,地處偏僻山區,經常有匪患,當地居民主要是貧窮的苗族人和壯族人,經濟很落後。人們為了生計,得跑到四川和貴州東部一帶謀生。一旦死在外地,當地人都講究落葉歸根,死也要葬回老家。因此,為了讓屍體回鄉,人們不得不通過趕屍的方式進行。

一個神秘的古代職業,膽小者莫進來,聊聊湘西趕屍風俗的由來

為了不打攪正常人家的生活,趕屍隊白天是要休息的,晚上等人們都休息了,才可以出動。那這麼多人的一個隊伍,白天去哪裡躲起來呢?原來在湘西有些客棧專門給這些趕屍隊的,讓他們白天好好休息,一般人是絕對不會借宿這種客棧的。

湘西村子道路的設計也符合此風俗。在湘西村子外面,開闢有專門給趕屍隊走的小路,這些路不會穿過村子,村民也極少走這些路,這樣既安全又不會影響其他村民。

在湘西,只要人們一聽到搖鈴聲,便知道是趕屍匠來了,於是大家都自覺迴避,而且要將狗拴好,以防狗咬傷屍體。

一個神秘的古代職業,膽小者莫進來,聊聊湘西趕屍風俗的由來

在解放初期,一些大膽的文人揭露了趕屍隊的神秘面紗。其實只是趕屍匠揹著屍體在趕路而已。他們讓屍體穿上特製的衣服,即使趕屍匠用揹帶將屍體綁在身上,但是屍體的腳好像還是站在地上的一樣。特別是在黑夜裡,誰敢仔細看這一隊伍呢?這樣人們就有一種錯覺,以為屍體是自己在走路。

當然,趕屍匠這一行業非常特殊,官兵也很少盤問,在古代也被一些不法之人利用,他們打著趕屍的幌子,實際進行的是走私商品、販賣人口等等的買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